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内酯环类热敏染料的热变色性,通过分子设计和结构修饰,将显色性功能基团连接在内酯环荧烷母体上合成新型的热敏染料,达到同样的效果,并用紫外、红外等光谱探讨热变色机理,研究表明,低温时,内酯环呈开环的状态,具有共轭结构,显示一定的颜色,高温时,因溶剂化作用分子闭环,共轭结构消失而消色,该热敏染料表现出较好的热变色可逆性。  相似文献   

2.
以溴甲酚紫为发色剂,镧系稀土金属离子(La3+、Ce3+和Nd3+等)为显色剂,在固化的溶剂环境下,制得一系列镧系复配物可逆热致变色材料。利用DSC检测热变色过程的可逆性及其能量变化,分析了显色剂的种类及用量、双显色剂的配比、溶剂的种类及用量对镧系复配物热致变色性能的影响。FTIR和UV—Vis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的热致变色机理为溴甲酚紫的内酯环结构与醌式结构之间的相互转变,即分子间的电子得失。,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显色剂双酚A、对羟基苯甲酸苄酯等助剂对热敏绿热变色的影响 .实验中发现 ,热变色材料都不同程度存在褪色现象 ,实验以染料热敏绿TG、显色剂、溶剂配比为 1∶2∶5较为适宜 .显色剂不仅影响色光 ,也影响颜色深浅 .发现增感剂苯甲酸苄酯对示温材料牢度也有一定的提高 .实验表明 ,光稳定剂 770 ,2 ,6 -二叔丁基对甲酚 ,增感剂对抑制染料的光褪色有一定的效果 .抗氧剂 10 10 ,抗氧剂 16 8与溶剂不互溶 ,不宜使用 .通过NMR对热敏绿TG进行结构分析测定 ,推断出其变色前后可能的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4.
以尿素、甲醛为壁材,隐色染料结晶紫内酯、十六醇、双酚A为囊芯制备了变色染料微胶囊.用LS80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观察了微胶囊粒径分布,讨论了不同实验条件对微胶囊粒径产生的影响.通过实验发现,改变包括囊芯/囊壁比例、分散剂浓度、分散时间与搅拌转速、缩聚时间与温度、固化时间与温度等在内的反应条件,可以制得不同粒径范围的、脲醛树脂为壁材的微胶囊.  相似文献   

5.
 含有大量羟基的离子液体可以与镍(II)金属配合物发生配位反应,含有二者的溶液具有热致变色性质。这种新型的热致变色体系,只需要普通太阳光的热量就能驱动变色,具有变色灵敏、环境友好等特点。这种热致变色体系在与高分子材料聚偏氟乙烯(PVDF)形成复合物后,仍然具有优良的热致变色特性,且这种复合物可以由不同的镍(II)金属配合物组成。另外,这种热致变色体系还可以通过引入额外的氯离子,使体系在温度低于0℃以下时有颜色变化响应,体系转变为冷致变色体系。本文介绍几种基于羟烷基咪唑类和基于季铵盐的深共熔溶剂类离子液体,分别与镍(II)金属配合物所组成的热致/冷致变色体系及相关基础研究和复合膜应用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电致变色材料由于驱动电压低、颜色变化的可控性、灵敏性、可逆性及记忆性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光电化学能转换和储存器、电致变色智能调光窗、无眩反光镜和电色信息存储器等领域.本文通过电沉积方法制备聚3,4-乙烯二氧噻吩-普鲁士蓝(PEDOT-PB)聚合物薄膜并对其电致变色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独的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薄膜相比,本文制备的PEDOT-PB聚合物薄膜具有更优异的电致变色性能,比如着色效率高(在720nm处为=220.5cm~2/C)、响应时间短(从深蓝色到淡蓝色3.9s,从淡蓝色到深蓝色5.8s)和稳定性高(千次循环后氧化还原峰的位置基本不变)的优点.因此,本文所制备的新型的有机-无机电致变色复合材料有望在智能调光窗以及电致显色信息存储器等领域得到大规模应用.  相似文献   

7.
一种以聚乙烯醇缩聚物为基质,以多芳氨基甲烷类化合物(隐色孔雀绿)为染色物质和卤代物为协同剂制成的辐射变色膜.经电子辐照后其颜色由无色透明变为绿色.辐照后吸收光谱显示其最强吸收峰出现在629 nm附近.研究表明:吸光度响应与电子注量成线性关系,电子能量和分次辐照对其有明显影响,在某注量率范围内吸光度存在辐照后效应,24 h后趋于稳定,且膜厚与响应成正相关性.该体系辐射变色膜可作为电子束的辐照变色薄膜剂量计.  相似文献   

8.
为了得到能够呈现出合理电致变色性能的Bi2O3薄膜,需要筛选其膜厚.通过磁控溅射法制备得到厚度为20~300 nm的Bi2O3薄膜,并利用UH4150紫外可见(ultravioletvisible,UV-Vis)分光光度计和CHI-660e电化学工作站测试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分别检测了薄膜的表面形貌和物相结构.对变色对比度(?Tλ=550 nm)、电致变色效率(η)以及性能保留度(R?T、Rη)的表现进行综合甄别,发现膜厚介于60~120 nm之间的Bi2O3薄膜的?T和η分别达到25%和10 cm2/C,并且具有较高的电致变色性能保留度(R?T=20%、Rη=44.6%).这可能与...  相似文献   

9.
溴/锑复配阻燃ABS体系的耐候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十溴联苯醚和四溴双酚A与Sb2O3复配法制备了阻燃ABS共混物, 研究了采用受阻胺光稳定剂和苯并三唑类紫外光吸收剂对溴阻燃ABS耐紫外光老化性能的影响;TiO2作为紫外线物理阻隔剂和屏蔽剂对溴阻燃ABS耐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四溴双酚A阻燃的ABS共混物具有较好的光稳定性; 通过物理的紫外线阻隔、屏蔽剂和化学的紫外线吸收剂和稳定剂的协同作用, 可使溴阻燃的ABS达到优异的耐紫外光老化性能 (300h氙灯老化的色差值由35.1下降到7.01) ,使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 保持优良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以4-甲酰基三苯胺和2-乙酰基吡啶为原料合成了配体TPAtpy,再与二价钴离子配位制备配合物Co (TPAtpy)2,最后在ITO玻璃表面采用电化学聚合制备了两种电致变色薄膜poly-TPAtpypoly-Co (TPAtpy)2。由于Co (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之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金属配位聚合物具有更好的稳定性,poly-Co (TPAtpy)2poly-TPAtpy表现出更好的电致变色性质,poly-Co (TPAtpy)2的光学对比度高达76.5%(750 nm),着色效率高达570.1 cm2/C,响应时间较短(着色时间:12.8 s;褪色时间1.8 s)。  相似文献   

11.
以4-溴-1,8-萘二甲酸酐为起始原料通过Sonogashira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萘酰亚胺衍生物(N-吗啉乙基)-4-(4-羟基苯乙炔基)-1,8-萘酰亚胺(A),其结构通过~1H NMR、~(13)C NMR、HR-MS(ESI)表征,并对化合物A在6种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和甲醇/四氢呋喃混合溶剂中的荧光发射光谱,以及A在四氢呋喃中的双光子诱导荧光光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具有溶质变色效应,随溶剂极性的增大,A的荧光发射峰发生红移,且荧光强度下降.并且A在波长820 nm处的有效双光子吸收截面为90 GM.此外,A可成功定位于溶酶体,与溶酶体商品化染料Lyso Tracker Red的共定位系数高达0.902 6.因此,化合物A作为一个新型的双光子吸收材料,可作为双光子溶酶体示踪剂用于细胞成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新显色剂3-[(对羧基苯)偶氮]-6-[(5-羧基-1,3,4三氮唑)偶氮]-变色酸(CPCTZCA)的合成及与铜显色反应的条件。结果表明,在pH9.0的NH3-NH4Cl的缓冲溶液中,铜(II)与CPCTZCA形成配合比为1:2的稳定的蓝紫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655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104(L.mol-1.cm-1),Cu2 质量分数在(0~2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所拟方法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镁合金、铝合金标样中的微量铜,结果与认定值相符。  相似文献   

13.
六氟双酚A型聚芳砜聚氨酯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对氨基苯氧基封端的低相对分子质量的六氟双酚A聚芳砜(BAFPS),并按不同比例引入聚氨酯体系中,制得了一系列含氟聚芳砜聚氨酯材料.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及动态热机械性能分析等测试方法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聚芳砜聚氨酯材料的耐热性能及力学性能.当BAFPS与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的比值在0~0.08变化时,其抗拉强度、硬度、Tg、耐热性能等随着BAFPS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PTMG与BAFPS的比值为0.08时,抗拉强度达到了58.07MPa,其断裂伸长率仍保持在500%以上,起始热分解温度较纯聚氨酯弹性体提高了13.5°C,具有较好的耐热性.以上研究表明,聚芳砜聚氨酯弹性体是综合性能很好的新型聚氨酯材料.  相似文献   

14.
作者首次合成了含饱和四氮杂大环hmta(hmta=meso-5,7,7,12,14,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和O,O'-二环己基二硫代磷酸的三元镍(Ⅱ)配合物[Ni(hmta){SSP(OC6H11)2}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谱和电子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单晶X-ray衍射法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a=8.236(2)A,b=10.311(5)A,c=15.320(4)A,α=100.46(3)°,β=93.80(2)°,γ=104.45(3)°,V=1230.3(8)A3,Z=1,Dc=1.299 mg‘cm3,F(000)=504,μ(Mo Ka)=10.40 cm-1,最终偏离因子(I>2σ(I))R=0.0355,wR=0.0938,相应的可观测反射数为2809.测定结果表明配合物中的配体(C6H11O)2PSS-为单齿配体,金属镍离子与硫和氮形成了六配位的拉长的八面体配合物,配合物分子具有中心对称性;同时晶胞中配合物的两配体hmta和(C6H11O)2PSS-之间形成了两种N-H…S氢键.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龙胆草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利用硅胶柱色谱对其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离得到6-去甲氧基-7-甲基茵陈色原酮(Ⅵ)和其他5种已知化合物:β-香树脂醇(Ⅰ)、β-谷甾醇(Ⅱ)、β-香树脂醇乙酸酯(Ⅲ)、乌苏醇(Ⅳ)、齐墩果酸(Ⅴ).其中化合物Ⅵ属首次从龙胆科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具有2-苯氧基色原酮骨架的天然酚类成分,对其1D和2D NMR谱的特征及EI质谱主要碎片的可能裂解方式进行了讨论,并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Ⅵ属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晶胞参数a=1.291 83(19)nm,b=0.721 19(15)nm,c=2.923 7(5)nm,α=90°,β=90°,γ=90°,V=2.723 9(8)nm3,Z=8,Dc=1.464 g/m3,μ=0.114 mm-1,F(000)=1 248.B环平面与A/C环平面的两面角为99.6°,分子间存在π-π堆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