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磷石膏制备硫酸铵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磷石膏和碳酸铵为原料制备硫酸铵 ,对反应过程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按照收缩未反应芯模型导出了化学反应控制的模型方程 ,并确定了化学反应控制步骤的实验条件。在化学反应控制条件下进行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反应过程符合收缩未反应芯模型。测定了反应级数和反应活化能 ,建立了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线性电位扫描方法测定氯化物水溶液电积锌的极化曲线,探讨了电极过程的动力学规律。氯化物水溶液电积锌时,阴极发生析锌反应的同时也发生析氢反应。阴极析锌反应过程的动力学规律表现为扩散传质步骤所控制,阴极析氢反应和阳极析氯反应过程表现为电化学反应步骤控制的不可逆电极过程动力学规律。采用Ti/Sn-Sb-Ru-Ti/MnO_2和Ti/Sn-Sb/RuO_2 TiO_2两种DSA,电极催化活性好、阳极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硫精矿和工业盐酸反应生产硫化氢的工艺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探索了实验影响因素,并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盐酸浓度对反应过程的影响,获得了优化的工艺条件.优化的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30%(wt)起始反应温度为40℃、20 min后将反应温度控制在80℃、再恒温反应30 min.实验证明此法生产的硫化氢纯度达到98%,收率在85%以上.本实验为硫精矿的利用提供了一个新途径,同时可供实验室制备硫化氢做参考.  相似文献   

4.
硫酸浸取高岭土中氧化铝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高岭土和硫酸为原料 ,对硫酸浸取高岭土中氧化铝的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按照收缩未反应芯模型导出了化学反应控制的模型方程 ,并确定了化学反应控制步骤的条件。在化学反应控制条件下进行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反应过程符合收缩未反应芯模型。测定了反应级数和反应活化能 ,建立了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流体扩散和反应过程的奇异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从实验观测和理论分析角度,论述了多孔催化剂中超临界流体扩散、反应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总结了近临界区内扩散系数和本征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在此基础上,对多孔催化剂中反应扩散过程在超临界条件下可能出现的奇异行为和变化规律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以攀枝花还原钛铁矿为原料,研究在NH4Cl溶液体系下盐酸和氧气对还原钛铁矿中金属铁锈蚀反应过程及钛铁分离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盐酸后,还原钛铁矿中金属铁的锈蚀反应有转变为浸出反应的倾向;通入氧气后,还原钛铁矿中金属铁的锈蚀反应历程没有发生变化,锈蚀反应速度显著加快,钛铁分离效果明显改善;还原钛铁矿中金属铁的锈蚀反应过程受内扩散控制,通入氧气后锈蚀反应的表观活化能由通入空气时的13.28kJ/mol降低至8.12 kJ/mol,氧气加快内扩散过程,促进还原钛铁矿中金属铁锈蚀过程的阴极反应,从而加快金属铁的锈蚀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7.
2,6-二巯基嘌呤和2,6-二氯嘌呤的工业化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巯基-6-羟基-4,5-二氨基嘧啶和甲酰胺环化缩合,巯基化后得到2,6-二巯基嘌呤,再经氯化得到2,6-二氯嘌呤。对以上巯基化和氯化两个反应过程,在反应条件上分别采用盐酸代替醋酸和直接在浓盐酸体系中氯化进行改进,并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8.
以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在6-311G*基组水平上对CH3+HCl→←CH4+Cl反应进行研究,获得了反应的活化能、电子耦合矩阵元、重组能等动力学重要数据,并以B3LYP方法与实验数值联合佐证了电子转移反应的步骤对整个反应过程的反应速率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在6-311G*基组水平上对CH3 HCl<=>CH4 Cl反应进行研究,获得了反应的活化能、电子耦合矩阵元、重组能等动力学重要数据,并以B3LYP方法与实验数值联合佐证了电子转移反应的步骤对整个反应过程的反应速率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在盐酸体系中,浸出温度,浸出剂浓度及氧化剂对镉镍电池正极边角料中镍的浸出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盐酸浓度,浸出温度和氧化剂对镍的浸出行为有较大的影响,镍在盐酸中的浸出溶解反应为表面化学反应步骤所控制,表观活化能为53.49kJ*mol-1, 加入氧化剂能显著降低镍的溶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加快了镍浸出速度,提高镍的浸出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使用旋转岩盘试验仪,在高温、高压旋转运动条件下,将四川二迭系阳新灰岩、展旦系白云岩以及大理石与不同浓度盐酸液(现场配方)进行了旋转反应试验研究。给出80公斤/厘米3、60℃、500转/分和1000转/分时酸岩反应系统的反应动力学方程;测出盐酸液与大理石和质纯石灰岩反应的反应级数近于1,白云岩和杂质较多的石灰岩的反应级数大于1。试验证明:温度和转速对酸岩反应的反应级数无影响。用不同沮度下的酸岩反应数据,算出酸岩反应系统的反应活化能为6910卡/克分子。  相似文献   

12.
苯乙酮、对甲氧基苯甲醛和芳香胺的Mannich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乙酮与对甲氧基苯甲醛和芳香胺在少量浓盐酸或HCl-EtOH溶液催化下直接进行Mannich反应,用一步法合成了6个相应的Mannich碱,其中有3个是新的有机化合物,产率高达60%~73%.本文还对Mannich碱生成的条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导了使用FIA法(Flow Injection Analysis)测定湿法磷酸工艺过程中物料的磷含量。该法是选用钼酸铵和钒酸铵混合液为磷的显色剂,0.48 molL~(-1)盐酸溶液为载流,对磷矿酸解所得的酸解液和萃取过程中萃余液(水相)等溶液中磷的含量,均可用此法测定。其含磷量在0~500mgl~(-1)的范围内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利用马来酸酐在均相条件下与壳聚糖发生N-酰化反应,制备了系列水溶性壳聚糖衍生物,可为这类衍生物在油田及其它方面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分别研究了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反应介质醋酸浓度对产物的水溶性、残余氨基百分数(—NH2%)、特性粘数[η]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可知:在马来酸酐和壳聚糖氨基的摩尔比1∶2,反应时间为5h,反应温度为20℃,酸的浓度在要1.3%以上可得到完全水溶性的N-马来酰化壳聚糖。通过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图的比较确定反应是在酰化反应。  相似文献   

15.
发酵液中1,6—二磷酸果糖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范贵增  熊占 《江西科学》1998,16(1):21-25
采用分级分离的方法除弃一切有干扰的物质,被测物1,6二磷酸果糖在浓盐酸溶液中加热,分解成的呋喃化合物与间苯二酚显色,且在570nm处有一最大吸收峰。根据此原理,探索出了快速准确测定1,6二磷酸果糖的方法,平均回收率在98.5%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以无水氯化锌为催化剂、盐酸和异丙醇为原料合成氯代异丙烷,优化的工艺条件为:物料配比,n(异丙醇)∶n(盐酸)∶n(氯化锌)=1∶1.5∶1.5,反应温度56℃,反应时间3 h,氯代异丙烷的收率为75.4%,纯度99.2%,催化剂有较好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在设备及设备参数确定的条件下,分析纯盐酸生产中残渣偏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进塔原料的流量及蒸馏塔釜的温度是影响成品残渣偏高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静电吸附方法将罗丹明B固定在Nafion膜上,制成光纤酸度传感器,具有响应迅速,稳定性良好,干扰少的优点,可用于2~8M硫酸和盐酸的连续监测。  相似文献   

19.
玛湖油田三叠系百口泉组油藏致密油开发过程中,62%的油井产硫化氢。为明确硫化氢产生原因,分别采用硫化氢定性评价和定量测定方法开展了微生物硫酸盐还原和酸岩反应生成硫化氢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50℃或含杀菌剂条件下,硫酸盐还原菌不生长也不产生硫化氢;玛湖百口泉组油藏50.0 g岩芯粉与15%的盐酸完全反应可生成4.34×10-6 mol硫化氢。因此,储层矿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与盐酸反应是玛湖油田百口泉组油藏致密油开发过程中硫化氢产生的根本原因。该研究结果为预防硫化氢产生和保障玛湖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肝素化聚乙烯醇-海藻酸钙材料的制备及抗凝血性能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盐酸为催化剂将肝素以共价键的形式接枝在聚乙烯醇( P V A) - 海藻酸钙网状聚合物中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肝素、戊二醛和盐酸在接枝反应的用量在保证材料机械强度的前提下,肝素在聚乙烯醇- 海藻酸钙的接枝率为70 % 一系列血液相溶性试验证明,材料对人血浆蛋白的吸附量少,对人血的溶血度为3 .9 % ,人血复钙时间比空白对照延长125 s ,凝血时间延长1740 s从扫描电镜( S E M) 上只看到材料吸附少量蛋白颗粒,没有网状、块状的蛋白形成用新西兰兔进行材料的埋植实验,所得到切片结果表明,材料不会引起肌纤维坏死,没有明显的白细胞浸润和血管充血现象, A P C 阳性颗粒少,具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