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6 毫秒
1.
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优化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针对大豆花瓣含有大量色素和酚等干扰物质的现象,比较6种蛋白提取方法和2种蛋白裂解液配方,优化胶条范围和等电聚焦程序.结果表明:pH为4~7 IPG胶条适于大豆全花蛋白分离;TCA/丙酮+2D Clean Up试剂盒法去除杂质充分,提取的蛋白含量高、纯度好、分离效果佳、耗时短;蛋白裂解液采用5 mol/L尿素,2 M硫脲,2%CHAPS,2%SB3-10,5 mmol/L TCEP,20 mmol/L DTT,0.5%IPG Buffer为好;增加离心转速、时间和丙酮清洗次数能促进蛋白溶解,增加蛋白纯度,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合大豆全花蛋白双向电泳分析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
冯海霞  翟逡 《河南科技》2003,(7X):29-29
大豆种子一般含油量17-22%,因所含脂肪有大量的不饱合脂肪酸,所以容易腐败变质。因此,大豆种子对温度比较敏感,在25~30℃条件下,种子就会发生“赤变”。由于高温破坏了种子中油脂与蛋白质共存的乳胶状态,油分渗生浸透种皮,使种皮呈现暗红色水浸状,豆瓣呈透明状叫做“走油”,有时沿种脐出  相似文献   

3.
以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FXP04、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 Y、皮尔瑞俄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eoriae NT 3种促生菌为研究对象,调查它们对豌豆和大豆种子萌发及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促生菌在不同浓度下(OD600=0.5,OD600=1)对豌豆和大豆种子的萌发都没有显著促进作用.菌株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 Y和菌株Paenibacillus peoriae NT能够促进豌豆和大豆幼根伸长,菌株Streptomyces sp. FXP04可以促进大豆幼根伸长,对豌豆幼根伸长无显著促进作用.3种促生菌都能够促进豌豆和大豆侧根的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4.
八万亩大豆综合增产栽培技术安阳市农业局曾庆芳安阳县农牧局许白妮,韩法柳大豆是安阳市四大秋粮作物之一。为了实现种地养地,提高大豆产量,增加经济效益,适应市场需求,我们于1994年在安阳县进行了“八万亩大豆综合增产栽培技术应用与推广”的实施,取得了较高的...  相似文献   

5.
大豆异黄酮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大豆乳清中提取出大豆异黄酮,对其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滤纸片法对3种浓度(0.3mg/mL、0.6mg/mL、0.9mg/mL)的大豆异黄酮提取液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啤酒酵母都有一定的抑菌效果,随着大豆异黄酮浓度的增加,其抑菌作用也增强.3种浓度的大豆异黄酮溶液对黑曲霉都没有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肥料种类及用量对玉米和大豆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用油枯、复合肥与过磷酸钙3种不同肥料,分别采用0.5、1、5、10、15、20、25、30 g·kg-1(自然耕作风干土壤)8种不同用量,观测大豆和玉米播种后7、10、14 d的出苗率和萌动率以及14 d的根长和芽长.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肥料对出苗的效果不同,复合肥以0.5、1g·kg-1 2个用量效果较好.在玉米上施用油枯以1、5 g· kg-12个用量效果较好,施用过磷酸钙以20 g·kg-1效果较好.在大豆上施用油枯以10、15g·kg-1 2个用量效果较好,施用过磷酸钙以20、25 g·kg-1 2个用量效果较好.同一类型肥料对玉米发芽出苗情况比大豆好,出苗速度快.  相似文献   

7.
贺春林 《河南科技》1990,(6):27-27,7
<正> 随着育种和生产的发展,要挖掘大豆的增产潜力,迅速提高大面积大豆产量,必须做到“良种良法”一齐抓。下面谈谈我省夏大豆高产稳产栽培技术要点。一、因地制宜选用良种因地制宜选用优良品种是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各大豆产区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生产条件,选用适宜一年两熟、高产稳产,适应性强、品质好的大豆优良品种。如丰产品种豫豆7号和豫豆8号既耐肥、抗倒,又抗早、耐涝。适合种植于肥水条件好的土壤。  相似文献   

8.
误区一:用种不当 一是用自留种、陈种;二是盲目引用外地种子。自留种一般品种老化、混杂严重,陈种子发芽率极低,而外地高产品种又不一定适宜本地区栽培。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应该选用在本地区审定的,示范推广过程中高产、综合抗性优良的大豆品种,如许豆3号、豫豆22号、郑196、郑92116等。  相似文献   

9.
以快生型大豆根瘤菌(Sinorhizobium fredii)15067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技术,克隆固氮基因nifA全长;将其连入带有lac启动子下游,构建带有LuxAB基因标记的表达载体pTR102,采用三亲本杂交技术转化土著大豆根瘤菌中,构建大豆根瘤菌工程菌株。为研究转基因工程菌株对大豆固氮能力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用来做猪饲料的大豆叶,最佳采集时期为大豆进入成熟期,大量养分已经向种子输送,这时的大豆叶仍较青绿,此时采集叶片营养好.粗纤维含量少,而且不会影响到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吕国 《河南科技》1991,(3):19-19
<正> 夏大豆病虫草鼠害种类很多,在我省发生广,危害重的主要有:蛴螬、蚜虫、豆天蛾、造桥虫、孢囊线虫病、豆杆黑潜蝇、豆荚螟、食心虫、病毒病、恶性杂草和农田鼠害等,它们此起彼伏,交错重叠,咬根、吃叶、蛀茎、霉荚、食粒、危害大豆生长的全过程,暴发年份,造成大面积减产失收,一般年份损失产量10-20%,并使品质变劣,降低食用价值,影响出口创汇。因此.搞好病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治,是保证夏大豆高产稳产优质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药种衣剂对大豆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农35”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以及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多福克及中药种衣剂对大豆发芽和苗期各部分生长情况及对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种衣剂处理的大豆标志苗期生长状况的指标,均高于对照;特别是中药种衣剂配方在株高、基部茎粗、干物质的积累及对养分的吸收等方面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张桂    郭庆元 《河南科技》1989,(6):13-14
<正> 河南是我国复大豆主要产区,常年种植面积1300—1500万亩,但产量水平较低,亩产只有60多公斤。除大量元素之外,微量元素供应不足是影响产量提高的因素之一。硼、铝、锰、铜、锌等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是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元素,而且大豆又是对钼、锌、锰微量元素缺乏很敏感的一种作物。由于我省大豆产区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偏低,因此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将是进一步提高大豆产量和共生固氮率,改进品质  相似文献   

14.
韩灿功 《河南科技》1989,(11):24-26
<正> 为进一步探讨大豆覆盖作物秸杆的增产效果,我们于1987~1988年在董店乡五里庙等试验点,组织安排了(1)麦秸覆盖后对大豆主要生育阶段的土壤含水量的影响;(2)麦秸覆盖后对大豆植株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  相似文献   

15.
黄淮流域作为我国夏大豆的主产区。在我国大豆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我们以许昌地区为例,针对当前大部分地区大豆管理粗放的现状,经过几年的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大豆亩产250千克高产栽培技术,经过示范推广,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6.
吴泉 《河南科技》2013,(10):213+221
本文通过利用GC-MS分离,在大豆幼苗的不同生长周期分别提取其根系分泌物作成分分析并将提取物运用于大豆种子的萌发试验的方法,分析研究大豆根系分泌物的鉴定工作,以及其对大豆种子的萌发试验,从而揭示大豆根系分泌物对胚根生长的化感抑制作用。结果发现在第2周和第8周时,大豆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类物质种类最多,与有机酸有存在较大差异的组分还有醇类、酯类等,它们大体与二氯甲烷提取物种类一样。大豆胚根生长在第2周时受分泌物的化感抑制作用最为明显。而8周大豆根分泌物的化感抑制作用不显著。研究得出2周大豆根分泌物的化感抑制作用对大豆种子胚根生长非常明显,其中表现出最为显著化感抑制作用的是分泌物机酸组分中所含的邻苯二甲酸。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大豆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是我国的传统出口产品,东北大豆在历史上也曾远销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因此,从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的发展特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如何发展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的出路3个方面展开研究,为黑龙江省大豆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它富含植物蛋白、磷脂、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是人们一日三餐不可缺的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大豆深加工的迅猛发展,对大豆的需求会越来越强。近年来,大豆种植面积大幅下滑,大豆产量徘徊不前,其主要原因是大豆单产不高,单位面积效益较低等。如何创新大豆栽培技术,通过提高大豆单产带动大豆种植效益增加对大豆生产尤为重要。通过笔者在大豆生产实践中的摸索,总结出大豆创高产栽培八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大豆异黄酮合成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染料木黄酮和大豆苷元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其中间体脱氧安息香的合成,并简要介绍了大豆黄素苷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大豆血红蛋白串联基因簇转化根瘤菌工程菌株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提取大豆根瘤总RNA并将其反转录成cDNA,以其为模板采用同源序列克隆法,利用PCR技术获得大豆血红蛋白基因lbc3、lbc2、lbc1、lba的编码区序列;利用DNA重组技术,将4个血红蛋白基因顺序连接,构建成串联基因簇lbc3-lbc2-lbc1-lba(命名为lbX),并构建了lbX的原核表达载体pTR-P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