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为探究肥料种类及用量对玉米和大豆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用油枯、复合肥与过磷酸钙3种不同肥料,分别采用0.5、1、5、10、15、20、25、30 g·kg-1(自然耕作风干土壤)8种不同用量,观测大豆和玉米播种后7、10、14 d的出苗率和萌动率以及14 d的根长和芽长.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肥料对出苗的效果不同,复合肥以0.5、1g·kg-1 2个用量效果较好.在玉米上施用油枯以1、5 g· kg-12个用量效果较好,施用过磷酸钙以20 g·kg-1效果较好.在大豆上施用油枯以10、15g·kg-1 2个用量效果较好,施用过磷酸钙以20、25 g·kg-1 2个用量效果较好.同一类型肥料对玉米发芽出苗情况比大豆好,出苗速度快.  相似文献   
2.
农民自身因素对采用创新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四川820户农家近7年采用创新的情况调查表明:农民户主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社会兼职影响家庭对创新的采用;家庭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有无人外出打工和家庭第一收入来源也影响对创新的采用。  相似文献   
3.
4.
几种作物产量预测模型及其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物产量预测是农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农业决策的重要依据,不少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建立了许多预测模型。简述了常用的GM(1,1)灰色预测模型、趋势一随机预测模型、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组合预测模型的原理、方法,并就应用情况及其特点进行了简要评价,为人们的选择性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铀和重金属复合污染对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探索铀和其他重金属共存时对植物光合生理的影响.铀处理量为0,50,100,150μg·g-1干土,分别添加镉、铅、汞、镍4种重金属,添加量分别为0、低含量(约1倍本底值)和高含量(约5倍本底值).以铀和重金属的0处理为对照.铀和重金属处理土壤两个月后播种,出苗65~70 d后用PAM-2500测定荧光诱导曲线参数和快速光响应曲线参数.结果表明:铀分别与Cd2+,Pb2+,Hg2+,Ni2+复合污染对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有不同影响.(1)在低铀浓度下,镉、铅、汞离子的存在,降低了植物Fv/Fm值,增加了植物的胁迫,但镍离子的存在几乎没有影响;在高铀浓度下,重金属离子的存在,提高了Fv/Fm值,降低了铀离子单独的胁迫.(2)复合污染下,qN升高,Yield(Y(Ⅱ))、ETR和qP降低,植物的自我光保护能力增强,天线色素的捕光功能下降,电子传递链受到影响;(3)高浓度铀与重金属复合污染使植物叶片的α值升高,r ETRmax和Ik下降,植物对光能,尤其是弱光的利用能力增强,潜在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和对强光的耐受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6.
高浓度U胁迫下植物物质成分的FTI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FTIR对500 mg U·kg-1土壤胁迫下空心莲子草、落葵和菊苣茎叶和根系的物质成分进行测定,用半定量法分析3种植物茎叶和根系红外光谱的差异,探讨高浓度U胁迫对植物物质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植物茎叶和根系吸收峰峰形未发生较大改变,但吸光度变化明显,说明该浓度U对这3种植物的物质成分改变较小,含量改变较大.(2)羟基、羧基和酰胺基吸收峰发生明显位移,说明U胁迫对这些基团有明显影响,它们可能与U的吸收、络合、运输密切相关.(3)半定量分析表明,该浓度U使3种植物羟基、羧基等基团及蛋白质和糖类物质有明显的数量变化,不同植物变化不同,这可能由植物耐受U能力不同所致.因此,FTIR能快速、灵敏地检测植物在高浓度U胁迫下物质成分的变化,能解释植物吸收积累U的影响机理,可作为一种有效手段应用于U等核素对植物效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地处盆周山区的平武县的地貌、土地、土壤、气候的概况及特点,讨论了山区特殊生态环境条件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提出了适应山区环境条件的玉米杂交种应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作物种间调节的研究方法,即加密试验法、代换试验法和动态模拟法。并通过数学模型、几何图解模拟分析了种间调节时个体数量的变化规律。同时,就种间调节对作物产量效应的6种类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聚乙烯降解产物对小麦生长中期土壤养分、水分和pH值的影响,为以聚乙烯为原料的可降解地膜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5 000、3 000、2 000的聚乙烯粉末模拟聚乙烯降解产物,以0、7、35、70、140、350、700、1 050和1 400 g/m2土壤用量模拟聚乙烯残留量.盆栽试验,随机区组设计,6次重复.结果:各聚乙烯降解产物能提高土壤速效钾和水分含量;LLDPE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但增加碱解氮含量,其余降解产物具有相反作用;除相对分子质量为5 000的聚乙烯外,其余降解产物能提高有效磷含量.各聚乙烯残留量使土壤pH值明显降低,对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水分含量多有增加作用;低残留量对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有增加作用,高残留量对碱解氮和速效钾有降低作用.结论:不同聚乙烯降解产物对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水分含量多有增加作用,对碱解氮含量多有降低作用.增加聚乙烯残留量可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水分含量,高残留量降低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