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瑢 《世界博览》2013,(14):38-39
"港女"的责任坊间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香港的加班文化(俗称"OT"),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逃避家里狭小的空间,他们也许更愿意留在明亮开阔的写字楼里,享受着冷气和一个人安静的私人空间。我是一个拥有5年港龄的"港漂",一切都顺其自然,在这里读书,留在这里工作,并在这个城市生活着。在没来到这个城市之前,看过TVB的剧集,对这个城市有了一些最初的认识:油麻地、古惑仔、香港警察,当然还有经济金融中心这样一个耀眼的名头。当你身处于这个城市中,会发现繁华的街景对你的视觉造成的冲击是难以逃脱的,高楼大厦,商铺林立,奢侈品品牌应有尽有,广东道上的名店门前总不乏一条条的长龙,仿佛一切都在向你证明:这个城市的经济有多么的发达。  相似文献   

2.
访日随感     
我是一个普通的文艺工作者,不久前参加中国妇女代表团赴日访问。这次访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邀请我们的是日本全国地域妇女团体联络协议会 (简称全地妇联),这是日本众多的妇女组织中比较大的一个组织,其成员多半是上层人士的夫人,她们的文化水平和生活水平都高,用不着靠工作谋生。全地妇联主席大有世富女士已经七十五岁高龄,但精神很好。我们抵达东京时,她亲自带领东京地区分会的会负,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到机场来迎接我们。那天,她们穿的全是紫红色和服,从头到脚,一样装束。听说她们有在喜庆日子作一样打扮的约定,以示隆重。我们下榻在东京新建的竹桥会馆。这座用现代建筑材料盖的会馆设计得很周到。一到这里,不由地想  相似文献   

3.
当代女大学生可以说是领导现代女性的主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女大学生作为高校这一特殊群体,她们在自我设计和行为取向上发生了明显的分流趋向。如何正确引导高校女生健康成长,成为四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对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一 现代女性拥有两个领域:社会的和私人的。女大学生亦如是。她们在校园的学习和生活中,随时都在考虑今后在社会活动和家庭生活的两个方面充分发展自我。但由于她们正处在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阶段,要想在家庭和事业两方面都取得进展则很容易处于“二律背反”冲突之中。若引导或自我意识稍有失衡,便会出现“极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黄甫平 《科技信息》2009,(5):210-210,230
2008年暑假期间,我在连云港市人民医院主要对从事护理工作的高职校毕业生心理、身体等方面健康状况作了跟踪调查,及她们工作现状和行业对她们的要求作了调查,结果表明高职校的体育教学应该注重保健体育,特别是太极拳教学应该重要加强。依据太极拳的保健特点与锻炼价值,太极拳对促选高职校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我认为在高职校护理专业开展太极拳教学势在必行。但是长期以来这项运动在高职校体育教学中特别是护理专业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通过本次调查,主要谈谈高职校护理专业开展太极拳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对提高太极拳教学效果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都市文学创作中,张爱玲和王安忆两位女作家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她们都把手中的笔对准了那些他们自身并不属于的都市“小市民”生活,展示了她们的文化形态和真实生动的人生欲望,并把都市人嘈嘈杂杂、零乱琐碎的日常生活情形和对人性深刻、细腻的体察与时代变迁中人们道德观念的变动结合起来。张爱玲和王安忆这两位生活在上海的现代都市女性,她们对都市民间文化和市民生活的关注与热情,显示了接受过五四新文化传统、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现代知识分子对大时代中小人物的大悲悯和真同情。张爱玲和王安忆毕竟是两个时代的人,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变动足以使苍海变桑田。生活于乱世之中的张爱玲对人生的感受与理解多了一份茫茫无边的苍凉和彻骨的凄冷。成长于太平盛世之中的王安忆对世俗人生则多了一份富于智慧的平和与安祥。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和王安忆的小说《香港的情与爱》分别述说了两个来自上海的青年女性白流苏和逢佳在香港发生的情爱故事。将这两个相隔了近半个世纪的情爱故事放在一起参照阅读,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历史的变迁、人性的永恒和两位作家对人世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6.
针对语文教学人文性这一特点,对大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方面--自我回归与生活回归方面进行教学探讨,旨在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邱立本1950年香港出生。纽约社会研究新校(NewSchoolforSocialResearch)经济学硕士。台湾、洛杉矶、纽约、香港四地三十余年新闻从业经历。现任香港《亚洲周刊》总编辑。历史的巨大灾难,有时是以历史的巨大进步作为补偿的。“非典”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改变,已经开始显现。著名时事评论家、香港《亚洲周刊》总编辑邱立本认为,中国历经“非典”磨难后,会形成一股新的进步动力,将对现代化的发展影响深远……记者:您生活在曾是“非典”重灾区之一的香港,切身体会一定很多,能否谈谈您在这场疫情中最深刻的感受。邱立本:在香港,我感受到…  相似文献   

8.
无聊或心情低落时,我偶尔会来到黄昏的堤岸边,观看一群热爱生活的老太太在柳树下翩翩起舞。看着她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我也会被感染,重新鼓舞起对生活的激情。  相似文献   

9.
王丽妍 《科技信息》2012,(32):I0084-I0084
《喜福会》这部小说中女儿和母亲之间的冲突不断出现。《喜福会》中的中国移民母亲在中国出生和长大,中国文化植根于她们心中,她们在中国的早期生活与来美国后的生活截然不同,她们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相反,女儿们在美国出生和长大,她们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她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都是美国式的。这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正是形成母亲和女儿冲突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家庭女佣人之身份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世纪的英国伦敦街头,家庭女佣人的身影随处可见。相对于她们普遍存在的事实,社会对她们的较少关注却把她们置于一个"隐形"的世界。在英国工业革命大背景下探讨分析这一"失语"的群体:她们何以要离乡背井,她们虚拟的城市生活为何与残酷的现实相去甚远,在以伦敦为代表的城市与乡村的对话里,她们又身在何处。对以上问题的探讨分析将不难看出,在经历了农村生活的不安以及城市生活的迷茫后,女佣人却陷入了城市与农村的夹缝之中。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40年代的上海女作家张爱玲,80年代的台湾女作家施叔青都曾以香港为背景,写出了她们的“香港传奇”和“香港故事”。她们用独特的女性视角揭示了都市女性苍凉的生存境遇,并对女性解放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从作家笔下的城市建构、都市女性生存境遇及都市女性的出路三方面来谈张爱玲、施叔青作品中女性与都市的情感纠葛。  相似文献   

12.
今天我要谈到的对大家未来的生活非常非常关键。不知大家是否意识到:我们已经从工业时代进入到信息化时代。这种转变将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很多行业已经永远的消失了。很多人已经下岗,生意也越来越难做。我们没有必要抱怨,这实际上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表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就在本期杂志截稿的这几天,为迎接香港回归十周年这个“大日子”的到来,各大媒体纷纷开始了行动。打开电视机,凤凰卫视、CCTV、北京电视台,等等,都有很多关于这一主题的节目,从不同角度向我们展示了今天的香港更加繁荣、稳定,魅力四射。其实,回归十年来,香港走过的路并不平坦。亚洲金融风暴、SARS、禽流感等,它们对香港的冲击都是巨大的。然而,在今天的香港,我们看到的并不是暴风雨过后的破败,而是美丽的彩虹。之所以会是这样,就是因为在香港的背后,有着中央政府和内地人民的强力支持。这十年来,香港与内地的相融、合作也结出了1+1>2的果实……——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14.
你若问我:如果想去香港闯一番天地,在那儿除了找工作以外最大的难关是什么?我会回答说:住房。如果既无公家又无亲戚提供住房的话,在香港是很难立足的。现在,香港居民最关心、议论最多的生活大事就是住房问题、楼价问题。有的香港报纸说,香港房价连年急剧攀升已经成了一个潜在的社会危机,引起公愤。  相似文献   

15.
郑钗香是清末一名妓女.她才貌双全,重节守信,想过上普通女人的生活,但事与愿违,她的回归遭到了当时县令张公的阻拦,后在郁闷中死去.故事的作者将造成其悲惨一生的原因归结为县令的摧花劈柳,但这只是表面现象.郑钗香回归之路的漫长根本在于男权社会里,男性赋予妓女背叛贞节的职责,她的行为刚好与男权社会的要求相反以及当时的人们受时代精神的影响,对妓女有很大的偏见,故她们的回归是很难的.  相似文献   

16.
《青年科学》2010,(5):38-39
一对新婚夫妇生活贫困,要靠亲友的接济才能活下去。一天,丈夫对妻子说:“亲爱的,我要离开家了。我要去很远的地方找一份工作赚钱,直到我有条件给你一种舒适体面的生活才会回来。我不知道会去多久,我只求你一件事,等着我,我不在的时候要对我忠诚,我也会对你忠诚的。”  相似文献   

17.
正在莫桑比克,两名女孩中就有一名是娃娃新娘,这不仅是对人权的严重侵犯,而且这也会阻碍国家的发展。在莫桑比克与其他非洲国家,有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她们叫"娃娃新娘",顾名思义,这些女孩还未成年就已经嫁做他人妇。童婚现象给这些国家的少女们带来了沉重的伤害,但这一现  相似文献   

18.
陈启霞 《科技信息》2011,(13):540-540,799
在香港在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的殖民地历史里受到英国非常大的影响,香港粤语里掺杂了很多的英语词汇,这似乎已经成为香港人的语言习惯。但随着1997年的回归,香港与祖国的交流日渐频繁,对普通话运用的重视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两文三语"的语言政策在香港这片特殊的土壤上生根发芽。本文尝试以后殖民理论的观点,探讨香港粤语与英语的混用现象及"两文三语"的语言政策。  相似文献   

19.
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发现,未老先衰既有生活方式的因素,也和人血液中的化学成分有关。同时,男性体内胆固醇水平过高也会导致早衰。主持这项研究的巴尔比德教授和他领导的科研小组还发现,那些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老的男子,其体内的血红蛋白水平往往偏高。至于那些显老的妇女,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由于她们体内的胆红素水平过低以及血浆中的蛋白水平过  相似文献   

20.
《素叶文学》坚持文学的严肃性和文学性,再现香港人由于中英谈判而显得相对复杂的心情,香港经济腾飞后香港人追求的生活方式以及严肃文学在香港的尴尬处境。香港的殖民地身份让作家们在描写香港的时候无法视而不见,隐隐在文章中透露出殖民统治的"后遗症"。本文以《素叶文学》前期的小说为切入点,阐述英帝国在香港实行的文化殖民政策对香港的文学、香港人的生活价值观和面对回归时的情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