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温敏不育水稻培矮64S芽期经热激(38℃)处理后,与其在22℃条件下相比较,芽蛋白组分表现出明显差异:在大干97.4KD、小于14.4KD和66.2~42.7KD范围内分别新增2条、1条和3条蛋白质带,另有8条带加强(42.7~14.4KD)和2条带减弱(97.4~42.7KD)。与热激条件下的常规稻湘晚籼2号比较,培矮64S经热激(38℃)后新增了4条蛋白质带,另有2条带加强和1条带减弱。在热激后,温敏不育水稻培矮64S芽中蛋白质组分的这些变化,必然引起植株体内某些酶系统的改变,以致影响芽的正常生长发育,使芽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  相似文献   

2.
莲子蛋白的组成,溶性和品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广昌干白莲莲子中含蛋白含量分数为24.94%,比其他30个品种的平均值高15%,其氨基酸组成中必需氨基酸的比例符合卫生组织规定要求,盐溶球蛋白和水溶清蛋白占总蛋白含量的76.23%,醇溶蛋白仅占0.33%。主要蛋白亚基有8个,相对分子质量在98×10^3 ̄16×10^3之间,讨论了莲子贮存蛋白基因作为优秀蛋白基因材料的应用前景,还就其种子蛋白的贮存部位,含量,溶性及必需氨基酸的比例论证了莲归属双子  相似文献   

3.
用PAGE及薄层找扫描方法分析了小麦体细胞胚发生和发育的不同阶段蛋白质组分和过氧化物酶酶谱的变化。胚性愈伤组织,从球形胚、梨形胚,盾片胚到成熟胚不同发育时期蛋白质电泳图谱相似,与对照(非胚性愈伤组织)明显不同。前者有18KD,49KD,78KD的蛋白质组分,其含量随发育进程而上升。对照则无这些蛋白质组分或含量很低,但含有特异的14KD蛋白质。胚性愈伤组织和体细胞胚的不同发育时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极其相似,都具有C_2、C_6、C_93条特异酶带,但活性有差异。对照不存在这3条酶带。再生苗的蛋白质电泳图谱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介于胚性和非胚性组织之间。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犬钩虫在不同发育时期蛋白质的表达情况,我们运用SDS-PAGE凝胶电泳对犬钩虫不同发育时期L3、L4和雌、雄虫的可溶性蛋白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L3期幼虫有22条蛋白带,L4期有17条蛋白带,雄虫有22条,雌虫有22条,各期既有共同的蛋白条带也有期特异性的蛋白条带.其中L3期蛋白条带较多,L3、L4期幼虫的蛋白条带和成虫的蛋白质条带有较大差别,而雄虫和雌虫之间差别很小.这可能与L3是感染期幼虫,需要分泌更多酶穿透宿主皮肤.对犬钩虫不同发育时期表达的蛋白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开展钩虫致病和期特异性抗原的免疫保护机制以及以抗原为基础的免疫学诊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温敏不育水稻培矮64S芽期经热激(38℃)处理后,与其在22℃条件下相比较,芽蛋白组分表现出明显差异;在大于97.4KD、小于14.4KD和66.2~42.7KD范围内分别新增2条、1条和3条蛋白质带,另有8条带加强(42.7~14.4KD)和2条带减弱(97.4~42.7KD)。与热激条件下的常规稻湘晚籼2号比较,培矮64S经热激(38℃)后新增了4条蛋白质带,另有2条带加强和1条带减弱。在热激后,温敏不育水稻培矮64S芽中蛋白质组分的这些变化,必然引起植株体内某些酶系统的改变,以致影响芽的正常生长发育,使芽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  相似文献   

6.
以39个菜豆品种和1个杂交后代为材料,通过SDS-PAGE技术获得了种子盐溶蛋白的亚基分布电泳图谱,比较了分布差异,并分析了其遗传表现.结果表明:40个供试种质的盐溶蛋白带型差异显著,电泳共分离出27条迁移率不同的条带,其中有4条保守带(均为100%表达),分子质量分别为99.039、58.267、25.234、15....  相似文献   

7.
对花生转牛酪蛋白基因cDNA子二代,14株种子胚和子叶全蛋白的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与对照比较7株子二代中均有一条新的蛋白质带,并在子叶和胚中大量表达.对3株子二代及对照花生幼苗叶片的Gus酶活性检测表明1株(2011)Gus酶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8.
日本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蛋白组分双向电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日本落叶松(Larixleptolepis)胚性愈伤组织进行了组成特点和蛋白质组分双向电泳的研究.研究表明,胚性愈伤组织是由不同发育阶段的早期胚组成的细胞团,早期胚主要由长的胚柄细胞及其顶端的胚头细胞组成,而后者又具不同的分裂相.以三氯乙酸/丙酮法提取胚性组织的总蛋白,通过双向凝胶电泳获得了完整的全蛋白质图谱.运用图像分析软件(I mage Master2D)对电泳图谱分析表明:在凝胶上展现出475个蛋白质组分,并进一步确定每个蛋白质相应的分子质量、等电点和相对含量.从本研究所获得的具高分辨率日本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蛋白质图谱,将为今后与愈伤组织的分化能力相关的蛋白质的检测、分离和基因克隆,以及胚性能力相关蛋白标准化的制定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花生转牛酪蛋白基因cDNA子二代 ,1 4株种子胚和子叶全蛋白的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 ,与对照比较 7株子二代中均有一条新的蛋白质带 ,并在子叶和胚中大量表达 .对 3株子二代及对照花生幼苗叶片的Gus酶活性检测表明 :1株 ( 2 0 1 1 )Gus酶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10.
选用7个二棱大麦品种,种植在生态条件差异很大的3个地区,测定和分析了以上大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醇溶蛋白组分含量及β-淀粉酶活性,分析了这些性状的基因型和环境变异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这些性状在试点间、品种间差异显著,且试点和品种的互作效应显著;B醇溶蛋白和C醇溶蛋白的基因型效应要比环境效应影响大,而蛋白质含量、D醇溶蛋白和β-淀粉酶活性的环境效应要比基因型效应的影响大。相关分析表明:籽粒蛋白质含量与B醇溶蛋白含量、C醇溶蛋白含量与β-淀粉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B醇溶蛋白含量和C醇溶蛋白含量均与β-淀粉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The genetic variation of seed proteins was assayed by SDSPAGE for 24 cultivars belonging to 5 species in Vigna and 7 species in its 7 relative genera cultivated in China. There were 48 polymorphic subunit bands discriminated from electrophoretic profiles. Two dendrograms were constructed by UPGMA cluster analyses using PHYLIP3.6 respectively. Variation among genera or species was larger than that among lower taxonomic categories level. Little variation among cuhivars of yardlong bean (Vigna sesquipedalis ) and small variation of lablab ( Lablab purpureus), pea (Pisum sativum), or sword bean (Canavalia gladiata), but large variation of soybean or rice bean in their origin of China were all revealed. The seed proteins profiles of traditionally regarded as typical species in Vigna such as yardlong bean, rice bean and small bean were more similar than mungbean (Vigna radiata) and black gram (Vigna mungo) were. Mungbean and black gram had distinct seed proteins pattern, they should be of two species.  相似文献   

12.
豇豆品种品质性状及其遗传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随机区组设计进行10个豇豆品种比较试验,以商品成熟豆荚鲜样观测荚色、荚长、荚重和维生素C含量,以干样测定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粗纤维含量等品质性状,并估计了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参数等.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单荚长、单荚重和含水量的变幅分别为26.90~64.00cm、9.82~21.02g和89.35%~90.96%,维生素C含量平均值为19.81mg/100g,变幅为18.24~24.00mg/100g.可溶性糖含量平均值为3.20%,变幅为1.09%~5.68%.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平均值为0.43mg/g,变幅为0.29~0.59mg/g.粗纤维含量平均值为11.77%,变幅为9.59%~13.26%.后4种主要品质性状的广义遗传力(h2%)均在97%以上,但其遗传变异系数差异较大.根据品质性状表现,按照欧氏距离之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聚类,供试10个品种分为两个品种群.对品种品质性状作了综合评价并讨论了遗传参数与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低温层积不同阶段油用牡丹‘凤丹’种子种皮结构、胚形态以及营养物质、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为其休眠解除以及促进萌发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低温层积5个阶段的‘凤丹’种子为材料,用扫描电镜(SEM)和体视显微镜观察种皮结构、种胚形态的变化,测定各层积阶段种子大小、吸水率的变化,同时测定种子中粗脂肪、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淀粉含量的变化以及过氧化物酶(POD)、酸性磷酸酶(APA)活性的变化,分析营养物质含量、酶活性与‘凤丹’种子休眠解除的关系。【结果】‘凤丹’种皮不存在吸水障碍,浸种96 h时,吸水率为54.2%,达到吸水平衡。层积30 d时,种子纵径由8.97 mm显著增加至10.44 mm,增加了16.4%;横径由6.42 mm显著增加至8.87 mm,增加了15.0%;之后种子大小增加缓慢。SEM观察结果表明:种皮主要由角质层、栅栏层和薄壁细胞层3层结构组成,成熟种子、种皮栅栏组织中长柱状细胞排列整齐紧密,但栅栏层、薄壁细胞层中很多细胞间有较小的空隙;层积30 d后,角质层内侧出现了明显的孔洞,栅栏层细胞排列较之前疏松,透性加大。成熟种子的胚较小,层积30 d后子叶略有膨大,下胚轴略有增粗;胚根突破种皮后子叶进一步增大,胚根、下胚轴明显伸长和增粗,但上胚轴仍需层积2个多月才能得以延伸。‘凤丹’种子含油率高,层积处理前种子中粗脂肪含量占种子鲜质量的32.3%,是胚乳中的主要贮藏物质。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其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而淀粉、可溶性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则一直呈下降趋势;层积过程中,POD和APA活性逐渐增强。【结论】‘凤丹’种皮不存在吸水障碍,透水性不是限制种子萌发的重要原因;成熟的种子胚极小,需在10 ℃条件下层积一段时间,使胚进一步分化发育完全,完成生理后熟作用;胚根突破种皮后仍存在上胚轴休眠现象,需在5 ℃下低温层积较长时间以解除其休眠;层积过程中随着酶活性的不断增强,贮藏物质逐渐被分解,为种子的各种代谢活动提供能量,且粗脂肪的分解与转化是此过程中的主要供能物质。‘凤丹’种子层积过程中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与种胚形态变化呈现高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电镜技术观察了黑暗中萌发中食松子叶和提供营养的雌配子体中脂肪体和与脂肪利用有关的乙醛酸循环体的变化,测量比较了子叶、下胚轴、根的长度、干重、淀粉含量,以及果糖1,6二磷酸酶的活性变化,对贮藏物质脂类、淀粉的利用及与生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雌配子体中脂肪的利用快于子叶,淀粉作为临时贮藏物质在子叶和下胚轴中大量积累,根中极少,淀粉/干重比表明,子叶中淀粉比重大于下胚轴,这个由上向下的顺序变化与雌配子体由下向上,最后在子叶尖端脱离幼苗的变化暗示了贮藏物质通过接触从雌配子体传递到幼苗.在子叶中细胞质和质体果糖1,6二磷酸酶的活性都明显高于下胚轴,根和未萌发胚中细胞质和质体果糖1,6二磷酸酶的活性极低,表明子叶和下胚轴进行活跃的蔗糖和淀粉合成活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吸湿—回干处理技术,研究了不同处理方法对红小豆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吸湿—回干—吸湿—回干处理的红小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平均发芽时间均不同程度高于其它各处理,低于对照未达到显著水平.吸湿—回干—吸湿—回干处理的红小豆种子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则不同程度高于对照和其它各处理.吸湿—回干—吸湿—回干处理提高了红小豆种子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油橄榄叶是油橄榄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农林废弃物,研究不同品种及叶龄油橄榄叶中主要营养物质和酚类含量在不同季节的变化,为油橄榄叶在药品、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等方面的高值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四川凉山6个油橄榄主栽品种的老叶和嫩叶为研究对象,检测其游离氨基酸(FAAC)、可溶性糖(SSC)和可溶性蛋白(SPC)等营养物质含量差异,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7种主要酚类成分(橄榄苦苷、芦丁、木犀草素-4'-O-葡萄糖苷、芹菜素-7-O-葡萄糖苷、木犀草素、槲皮素和芹菜素)含量的季节变化。【结果】凉山地区油橄榄老叶和嫩叶中主要营养物质和酚类成分呈季节性不均匀分布状态,7种酚类成分在夏秋季节波动幅度大,FAAC、SSC、SPC含量在2—3月和5—6月相对较高;6个品种中,‘鄂植’与‘卡林’叶中营养物质和酚类成分比其他品种丰富,且嫩叶中其含量水平比老叶的高。【结论】油橄榄叶中营养物质丰富和酚类成分稳定的最佳季节为春季,‘鄂植’和‘卡林’嫩叶可作为潜在的高值化应用品种材料来源加以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生育期菊花叶片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田间栽培的秋菊早花品种“唐宇金秋”和晚花品种“祥云”不同生育期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相对电导率等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祥云”与“唐宇金秋”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祥云”糖含量高于“唐字金秋”,但“唐宇金秋”淀粉含量在各个时期均高于“祥云”;从绿蕾期到末花期“祥云”的SOD活性始终高于“唐宇金秋”,中花期“祥云”叶片中SOD活性较“唐宇金秋”高24.1%;两个品种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祥云”明显高于“唐宇金秋”,如末花期“祥云”较“唐宇金秋”高175.9%.整个测定时期“祥云”和“唐宇金秋”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均呈上升状态,各个时期“祥云”高于“唐宇金秋”.晚花品种“祥云”在开花过程中叶片具有较高的SOD活性与脯氨酸含量,可能是其花期较晚且具有较强抗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辣椒(Capsicum annuum L.)主要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辣椒果肉厚、果实辣椒素含量、维生素 C 含量、干物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等5个主要品质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5个主要品质性状的Vg/Vs 比值均大,说明这些性状受基因加性效应影响大。②各性状配合力的总效应值与实测值呈极显著正相关。③三道筋、图门小辣椒、朝天小椒分别在果肉厚、果实干物质含量,辣椒素含量上的一般配合力高,且与供试材料配组的 F_1实测值也高,因此可作为增加果肉厚、提高果实干物质含量,辣椒素含量的亲本材料。④图门小辣椒×通椒一号在果实 Vc 含量,干物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上的 t.c.a 值均高,是一个有希望的高品质辣椒组合。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空篷栗、正常栗的总苞和子房、子叶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空篷栗在幼胚发育期、子叶发育期,其总苞和子房中的蛋白质含量均低于正常栗;空篷栗在传粉受精后,子房中的氨基酸含量均低于正常栗;子房、子叶中的18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总苞。总苞发育过程中,丙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含量空篷栗低于正常栗;子房、子叶发育过程中,色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甘氨酸、丝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空篷栗低于正常栗。这表明,在幼胚发育、子叶发育期,空篷栗得不到足够的物质供应,影响物质的定向运输和积累,导致了空篷栗的产生。文中还讨论了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色氨酸、脯氨酸的含量变化与子房、子叶发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