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饱和脂肪酸-乙醇溶液荧光光谱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紫外光激发饱和脂肪酸-乙醇溶液的荧光光谱特征,得到了光谱特征参数随激发光波长和溶液中饱和脂肪酸体积分数改变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荧光产生的机理.结果表明,饱和脂肪酸-乙醇溶液有明显的荧光发射,其峰位为327,401nm,分别对应最佳激发光波长为293,309nm.327nm荧光峰的强度随激发光波长呈高斯分布;固定照射溶液的激发光波长时,伴随其体积分数的增加,荧光强度先增强,后发生浓度猝灭,强度减弱.研究结果能为饱和脂肪酸的结构分析与食用价值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纯猪心肌高铁肌红蛋白(p Met Mb)为对象,建立荧光光谱条件并经同步荧光指认其主要功能域.研究表明,以600 nm/min扫描速度和中等响应时间为基本条件,p Met Mb的适宜荧光光谱条件分别是20 mmol/L p Met Mb、10 nm狭缝宽度和270 nm或430 nm为激发光波长.经同步荧光光谱解析,酪氨酸(Tyr-)、色氨酸(Trp-)和铁卟啉环(heme-Fe3+)荧光特征峰分别在312、355和630 nm处.270 nm是Trp-和Tyr-适宜激发光波长,而430 nm是heme-Fe3+适宜激发光波长.与马肌红蛋白(h Mb)比较,其Trp-和heme-Fe3+荧光光谱特征峰出现红移.430 nm可激发630 nm处heme-Fe3+,发生电子迁移和能量跃迁.随着Trp-和heme-Fe3+特征峰的红移,推测p Met Mb中heme-Fe由五配位高自旋(Fe2+)转变为六配位低自旋(Fe3+).  相似文献   

3.
根据三价铈在稀硫酸溶液中具有很强荧光,而四价铈在相同的条件下无荧光的现象,利用流动注射荧光分析技术测定草酸根。采用草酸根还原四价铈为三价铈而建立间接测定草酸根的方法.激发光波长258nm,发射光波长354nm。线性范围0~30μs/mL。检出限0.0285μg/mL,测定频率可达120样/h。本方法简便,快速,对蔬菜中微量草酸进行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ABA-深硫酸体系的荧光性质,实验结果表明ABA和深硫酸在沸水浴中加热后反应产生荧光( 最大激发光波长为373nm,最大发射光波长为490nm),检测限为0.31μg/L,线性范围为1.2~3500μg/L。  相似文献   

5.
对万隆霉素的紫外和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发现万隆霉素的乙醇溶液在190~300nm的范围内出现较强的紫外吸收,最高吸收峰的位置为202和228nm,选择290和330nm为荧光扫描的最适激发和发射波长对万隆霉素与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a^2+,Al^3+,Cu^2+和Mg^2+不仅能使万隆霉素的紫外吸收光谱发生减色效应和轻微的紫移,而且可使其荧光光谱发生显著的猝灭,说明万隆霉素与金属离子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并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不同浓度的Zn^2+对万隆霉素的紫外吸收、相对荧光强度及峰的位置几乎没有影响,说明万隆霉素与Zn^2+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荧光增白剂吸收近紫外光,发射可见光,使织物增白.通过对荧光增白剂的溶液进行一系列光学测定与分析.得出:荧光物质本身具有固定的光吸收区和荧光发射区,并有固定的最大激发波长和最大发射波长;一定浓度范围内荧光物质的吸收与浓度成正比关系;荧光量子效率不随激发光波长而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氯化钕苯并咪唑二元配合物光致发光性质。方法采用日立F-4500荧光仪,氙灯为激发光源,测量了浓度为1×10-3mol/L氯化钕苯并咪唑配合物水溶液的三维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分别以532 nm定激光作为激发光和采用OPO激光为激发光源,测量了该固体配合物荧光光谱。并对配合物的升频转换荧光性质及其机制进行了讨论。结果当激发光波长为250 nm时,配合物水溶液产生波长为290 nm和360 nm的荧光谱线;在540 nm激发光激发下产生290 nm和360 nm两个弱的荧光峰,这两处的荧光是钕配合物的升频转换荧光。该配合物水溶液荧光强度均弱于其固体配合物。结论氯化钕苯并咪唑配合物具有优良的光致发光特性并具有优异的升频转换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8.
用吸收、荧光、红外等谱学方法研究了藻蓝蛋白(PC)与Se(IV)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SeO2-3加入后,藻蓝蛋白在620nm处的特征光吸收减弱,并随Se(IV)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而278和347nm处的光吸收增强;荧光发射和荧光激发也逐渐减弱,而599和629nm处的2个激发峰的相对强度与对照相反.PC在475和662nm处分别出现共振散射峰.Se(IV)与PC的作用后,在595nm处出现强的共振散射峰,被指认为液相纳米硒粒子与PC生成的缀合物的共振散射峰.红外光谱图中,PC的酰胺I带为1653 2cm-1,为α螺旋,而PC-Se(0)生物缀合物的酰胺I带为1647 0cm-1,属无规则卷曲.  相似文献   

9.
Se(Ⅳ)与藻蓝蛋白相互作用的谱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吸收、荧光、红外等谱学方法研究了藻蓝蛋白(PC)与Se(Ⅳ)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SeO3^2-加入后,藻蓝蛋白在620nm处的特征光吸收减弱,并随Se(Ⅳ)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而278和347nm处的光吸收增强;荧光发射和荧光激发也逐渐减弱,而599和629nm处的2个激发峰的相对强度与对照相反.PC在475和662nm处分别出现共振散射峰.Se(Ⅳ)与PC的作用后,在595nm处出现强的共振散射峰,被指认为液相纳米硒粒子与PC生成的缀合物的共振散射峰.红外光谱图中,PC的酰胺Ⅰ带为1653.2cm^-1,为α螺旋,而PC—Se(0)生物缀合物的酰胺Ⅰ带为1647.0cm^-1,属无规则卷曲。  相似文献   

10.
以大鼠胰腺β细胞和INS-1β细胞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显微荧光测钙技术,研究了胞外ATP对胞内Ca^2+信号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机制.实验表明:胞外ATP能够分别使大鼠胰腺β细胞和INS-1细胞内的游离Ca^2+浓度显著升高,但2种细胞的钙信号来源不同.在大鼠胰腺β细胞中,胞外ATP主要通过动员胞内钙库释放而引起胞浆内Ca^2+浓度显著增高;而在INS-1细胞内,胞外ATP主要通过引起胞外Ca^2+内流而引起胞浆内Ca^2+浓度增加.  相似文献   

11.
Expression,purification and spectra characterization of neuroglobi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expression, purification and spectra characterization of recombinant human neuroglobin (NGB) are reported. The pET3a plasmid with the gene of NGB was transformed to E. coli BL21 (DE3) plys cells and expressed in TB culture medium.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xpression amount of NGB is about 10 percent of the total protein in cells. The NGB protein was purified by ammonium sulfate precipitation, DEAE-Sepharose anion exchange column, Hiload 16/60 superdex 75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and a Hiprep 16/10 Q FF anion exchange column, and a red soluble protein was obtained which showed a single band in electrophoresis.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ESI-MS) showed that its molecular weight is 16930.0 Da. UV-spectra indicated that the reduced NGB has a strong absorption peak at 425 nm, and two weak peaks at 531 and 559 nm, which can be assigned to γ, β and α bands of porphyrin, respectively, and the oxidized NGB has a strong absorption peak at 413 nm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transition of π electrons in the porphyrin ring. The fluorescence maximal excitation wavelength is at 281 nm and its maximal emission wavelength is at 338 nm. CD spectra indicated that its secondary structure is a typical α helix, and has a positive peak at 410 nm induced by heme, The NGB protein is stable when the pH is higher than 4.  相似文献   

12.
对氧氟沙星(OFLX)以及Mn2+与OFLX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及荧光光谱进行研究,发现OFLX在pH为5.1时,其最大激发波长293 nm,最大发射波长497 nm,且随溶液pH的改变,最大激发和发射峰位也发生变化.采用摩尔比法测定Mn2+与OFLX形成1∶2的配合物(pH=9.0),稳定常数为1.37×1011.pH值对Mn2+与OFLX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在酸性溶液中较强,中性溶液中最强,碱性中最弱;OFLX与Mn2+形成配合物的荧光显著增强且发射峰产生蓝移(约15 nm),随着Mn2+数量的增加,荧光猝灭越来越弱;在OFLX与Mn2+的配合物中,可能是相距较近的羧基和羰基基团与中心离子Mn2+配位,并对配合物的空间结构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
细胞内游离钙的荧光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细胞内游离钙浓度是重要的生理指标之一,所以重点在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的技术要求、影响测定的重要因素、钙的荧光试剂以及新进展四个方面叙述。实验证明Wazo-1试剂对细胞无毒性,与钙反应迅速、灵敏及选择性高,细胞内游离钙的荧光测定快速准确。但是,荧光试剂的合成路线较长,还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14.
在生理条件下(pH 7.45的磷酸缓冲溶液中),研究了多巴胺的电子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探讨了pH对多巴胺分子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巴胺在生理条件下,激发光谱的波长为279.0 nm,其荧光发射波长为316.3 nm和623.6 nm,特征吸收波长为275.8 nm,pH>10时多巴胺生成其它物质.多巴胺在0.0~9.50 mg/L浓度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41 mg/L.该方法简便、灵敏、样品用量少,可用于多巴胺注射液等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以L-蛋氨酸和乙二胺为前体,利用一锅水热法合成平均粒径约为4.98nm的碳纳米点.其表现出良好的发光性质,最佳激发波长为380nm,最佳发射波长为454nm,在200~450nm处具有紫外吸收.合成的碳纳米点荧光性能稳定,在1mol/L的NaCl溶液和常见金属离子溶液中荧光性能较为稳定,对Bi 3+具有很强敏感性,其荧光强度与Bi 3+浓度在0~30μmol/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可以在此范围内用来选择性检测Bi 3+,检测限为47.6nmol.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一步共沉淀法制备了包覆光敏药物叶绿素的CaCO3粒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制粒子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用紫外和荧光光谱仪测试了叶绿素乙醇溶液的光谱谱图,其紫外光谱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431,662nm,其荧光光谱的激发和发射最大波长分别为664,672nm。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总药量和游离的光敏药物叶绿素,并计算其包封率。结果表明,叶绿素质量浓度为0.025g/mL时其包封率达95%。  相似文献   

17.
4-溴-1,8-萘酰亚胺包裹CdS纳米微粒后,它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由348.28nm移动到349.79nm,并且吸收强度有明显的增加。在相同激发下(360nm),4-溴-1,8-萘酰亚胺-CdS纳米颗粒复合体的荧光光谱轮廓与4-溴-1,8-萘酰亚胺基本相同,但发光峰有“红移”,而且发光强度略有下降。在400nm激发下,4-溴-1,8-萘酰亚胺的发光峰在570.55nm;在330nm激发下,4-溴-1,8-萘酰亚胺-CdS纳米颗粒复合体的荧光峰在499.66nm。同时,4-溴-1,8-萘酰亚胺-CdS纳米颗粒复合体的荧光强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碳纳米管-苯胺电荷转移配合物荧光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壁碳纳米管(SWNT)在苯胺中回流,产生碳钠米管-苯胺电荷转移配合物(CNT-AN CTC).在丙酮稀释液中,用516nm光激发,产生两个荧光发射峰,分别位于564nm和606nm.详细考察了不同胺类化合物对CNT-AN CTC荧光的猝灭作用,结果显示胺所连烷基种类、烷基数目、胺基数目不同对CNT-AN CTC荧光猝灭程度不同,同时探讨了其猝灭机理.  相似文献   

19.
富勒烯高分子聚合物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金属钨催化剂和溶液聚合法 ,在室温下合成了C6 0 和 1 -苯基 - 1 -丙炔共聚物 ,对该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发现在聚合反应中C6 0 既作为共聚单体分子又呈现出催化剂的作用。详细地测试了聚合物的荧光性能 ,结果表明共聚物荧光发光光谱峰位置与激发光波长无关。对聚合物不同浓度溶液的测试和对聚合物发光机制的分析表明 :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不同发光结构点 ,共聚物呈现结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20.
多壁碳纳米管(MWNT)在苯胺中避光加热回流,合成碳纳米管-苯胺电荷转移配合物(CNT-ANCTC),发现碳纳米管基电荷转移配合物在丙酮稀释液中,用516 nm激发产生两个荧光发射峰,分别位于564nm和606 nm.我们详细考察了甲醇、乙醇、水这些强极性的质子溶剂对CNT-ANCTC电荷转移配合物的荧光的猝灭作用并伴随着光谱位置的红移,初步研究发现醇所连烷基数目不同对CNT-ANCTC荧光猝灭程度不同,同时探讨了强极性的质子溶剂对CNT-ANCTC电荷转移配合物的荧光的猝灭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