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氮掺杂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活性能够被可见光激活,从而大大提高其对太阳光能的利用效率。为了解决材料晶化与氮掺杂在晶化过程中损失这一矛盾,以制备出高浓度氮掺杂二氧化钛晶化薄膜材料,本文的研究发展出一种结合了磁控反应溅射与激光退火处理的新型非平衡态制备工艺。与传统的热处理工艺相比,激光退火处理能够获得具有更高氮掺杂浓度、更好晶化效果、更好可见光吸收效果的样品,在光催化分解有机污染物实验中展现出更优异的性能。激光退火处理晶化工艺可以在室温下进行,对于薄膜基体的影响范围非常浅,特别适用于晶化塑料/有机物基体上的薄膜涂层。通过在溅射薄膜中保持掺杂物浓度,激光退火处理能够获得传统工艺无法得到的材料性能。这种方法能进一步推广应用在其它材料体系中,制备出具有新性能的各种薄膜材料,以满足广泛的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2.
1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内容 (1)玉米皮膳食纤维分步制备中间试验 重点开展天然SDF超声波辅助提取放大试验技术参数研究;气爆联合生物酶解制备改性SDF放大试验工艺参数研究和超微粉碎制备高品质IDF放大试验工艺参数研究,通过中间性试验确立各分段中试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07,(2):29-29
王三胜长期从事功能薄膜材料的研究工作,并重点进行宽带隙半导体薄膜、YBCO高温超导覆膜导体等的研究工作。成果涉及立方/六方GaN薄膜的生长动力学、热力学生长相图、生长过程的自动监控;大面积高质量YBCO高温超导薄膜的低成本化学溶液法制备及相关设备研制;YBCO高温超导带材的制备,主要涉及离子柬辅助沉积技术、离子柬材料改性技术、化学溶液法薄膜制备技术等方面。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被SCI和EI收录的达20余篇。  相似文献   

4.
固体电解质阻变存储器是一种不挥发存储器,它的基本特征在于切断电源后所存储的信息可以长期保存而不丢失,因而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存储器技术。传统上固体电解质薄膜的制备通常是用电化学方法。首先在Pt等导电基片上利用电化学沉积制备一层金属薄膜(如Ag等),然后再将所制备的金属薄膜置于硫族或卤素的碱金属盐溶液(如Na:S或KI)中,通过电化学反应制备所需的固体电解质薄膜(如Ag:S,AgI等)。  相似文献   

5.
本项目围绕钒氮合金制备过程中的原料、催化剂、反应过程、反应条件及反应设备进行研究。以制备特定形貌的低价钒氧化物为原料,用含氮的中性或还原性气体作为制备炉内的反应和保护气体,并使炉内始终保持微正压,物料采用连续式进出制备炉,在炉内将物料加热到1000℃~1800℃,碳化及氮化反应同步进行,反应2~6h后,将物料冷却至一定温度自动出炉,从而得到氮化钒产品。通过对技术条件及参数设计,设计出既满足上述工艺要求,又能实现产业化规模的钒氮合金反应炉窑。对该项目进行产业化应用,该技术具有设备投入低、工艺流程简单、运行周期短、能耗低、生产效率高等特点,其经济、社会效益巨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低温、常压条件下,根据氧化还原原理,以KMnO4和无机酸为原料,在液相环境中制备纳米二氧化锰。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通过调节溶液pH值和反应温度等参数来控制MnO2形貌和晶体结构。其中在低温和较低酸浓度条件下,得到层状褶皱结构的6--MnO2微球,而在高温和较高酸浓度条件下,可制备出一维a-MnO2单晶纳米棒和海胆状纳米结构。  相似文献   

7.
丙酮(Acetone)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主要用于生产醋酸纤维素胶片薄膜、塑料和涂料的溶剂。丙酮与氢氰酸反应所得的丙酮氰醇(ACH)是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原料。丙酮也是制备环氧树脂、聚碳酸酯中间体双酚A的原料。在医药、农药方面,除作为维生素C的原料外,还可用作各种微生物与激素的萃取剂、石油炼制的脱蜡溶剂以及用作制造其他合成材料的原料等,用途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8.
古青铜热处理模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界对我国古代青铜镜是否存在热处理工艺,是一直有着不同看法的。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模拟试验。其主要收获是:使用淬火、回火的方式获得了与古镜基本一致的组织,从而证实了我国古镜进行过热处理;同时更正了某些学者以为锡青铜高温回火组织类于其高温退火组织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本课题是研制一种适合于哺乳期妇女使用的新型长效缓释阴道避孕环。该避孕环采用国产医用硅橡胶材料,并应用具有自主创新的阴道环设计及制备工艺。按此工艺制备的避孕环具有结构合理、弹性适中、药物释放均衡、能零级释放的特性,每天可按需释放10或20mg天然孕酮,有效使用3~6个月。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是研究高纯燕麦葡聚糖的制备工艺,以及通过该工艺制备得到的产品的理化特性、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07,(10):63-63
无甲醛胶合板是由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独立开发的一种新型人造板产品。它是以热塑性高分子薄膜和木材单板为基本原料,以胶合板生产工艺为基础,采用特定的工艺制造出的一种无甲醛的新型复合胶合板材。目前已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ZL00134681.4)和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编号:20060R432001)。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7):13-13
本课题属新材料技术领域,以土木工程中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UHPC)材料工程化应用为目标,完成了UHPC的系统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1)通过原材料的改性、替代等技术措施,制备出低成本环保型R200级(共分5级,抗压强度为80~200MPa,抗折强度为6~26MPa,弹性模量为45~50GPa),耐久性、韧性和抗疲劳性能优异的UHPC材料;(2)完成流态拌合物的振动成型工艺与干硬性拌合物的挤压成型工艺参数与制度研究,形成了适用于UHPC生产和施工的工程化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3.
己内酰胺生产技术新进展及市场供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 己内酰胺(CPL)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绝大部分用于制备尼龙6纤维,少部分用作尼龙树脂和薄膜;其中尼龙6纤维可制成纺织品、工业丝和地毯用丝等;尼龙6树脂用于汽车、船舶、电子电器、工业机械和日用消费品的构件和组件等;尼龙6薄膜可用于食品包装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08,(7):52-53
一、改性金纳米晶的合成及批量制备 传统胶体金的合成通常采用在柠檬酸钠水相中还原四氯金酸制备,此反应过程不易控制,其形成的胶体金颗粒通常不够均一和稳定,针对此问题,在课题组原有的制备金纳米晶工作基础上,详细研究了金纳米晶形成机理,对其反应pH值及柠檬酸钠与四氯金酸的最佳摩尔比等条件进行研究,确定了合适的合成条件。通过合成工艺的控制和对金纳米晶的表面修饰,获得适用于免疫层析技术的改性金纳米晶。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丰富的木本油脂、松脂、蓖麻等生物质资源为原料,针对非粮油料生物质利用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瓶颈问题,开发木本油脂、蓖麻生物质资源的预处理、催化转化、深加工制备功能产品表面活性剂、能源产品蓖麻基润滑油、关键化工中间体癸二酸中间体等环境友好制备工艺。研究生物基表面活性剂制备工艺技术,创制松香双子表面活性剂、油脂基阳离子和水溶性表面活性剂、漆脂基乳化蜡及表面活性剂、稳定的水果和包装纸用乳化蜡等新产品;建立中试示范生产线。通过对示范工艺系统优化和技术集成,实现木本油脂、非粮非木质生物质蓖麻的综合利用,将为木本油脂高值利用、替代石油的蓖麻基可生物降解能源产品的产业化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为我国生物基材料的发展起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20):51-51
木质素是第二大可再生的天然有机物,来源于农林废弃物和造纸黑液,是一种可降解的廉价天然资源。用木质素作为包膜材料,通过特殊工艺对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及普通复合肥颗粒进行包衣,制备成具有缓释功能的新型有机复合肥料。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介绍了A1N的性质并总结A1N薄膜作为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以及探讨A1N薄膜的不同掺杂元素的发光机理,最后就A1N薄膜作为优异的半导体发光材料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半导体光致发光是电子吸引光子的能量跃迁至高能级,再由高能级返回到低能级时发光的过程称为光致发光过程,光源可为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X射线等。  相似文献   

18.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韩秀峰研究组与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张晓光及北京工业大学张泽合作,发展出一种利用纳米尺度的自旋电子学器件有效观测长度达微米量级的自旋翻转的新方法。他们通过比较用同种材料和相同工艺制备出的高质量单势垒和双势垒隧道结的隧穿磁电阻来有效获取自旋翻转的信息,发现在4.2K温度下,位于双势垒隧道结两个双势垒层中间的厚度小于一个nm的超薄Cu层中,测出电子自旋翻转的长度可达到1—2μm的量级,这个自旋翻转的长度比Cu层本身厚度大干倍以上,并且这个自旋翻转长度与声子对电子的散射相关。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光伏、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工业用水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系统介绍了18M超纯水制备的工艺及设备,采用反渗透水+电去离子(EDI)设备进行搭配的方式,这是一种制取超纯水的最新工艺,也是一种环保、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超纯水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基础科学》2012,(1):13-13
由于晶体的对称性,体心立方金属的螺位错和刃位错的晶格摩擦力存在很大差异,这使体心立方金属的力学行为与面心立方金属存在差异。尽管退火行为(外加应力产生的累计位错显著降低)在面心立方晶体中已被观测到,但在体心立方晶体中至今还没有被观测到。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巨和单智伟研究组与合作者的研究显示,当体心立方钼柱状晶体直径下降到数百纳米时,出现了显著的退火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