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波  吴波 《高师理科学刊》1999,19(2):73-74,84
1加成反应的类型加成反应是烯烃的特征反应,烯烃的加成反应按其机理不同可分为亲电加成和自由基加成.亲电加成是烯烃最具代表性的反应,在反应中,亲电试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形成亲电质点,与亲核体烯烃作用,首先形成中间体碳正离子,然后再与体系中的负性基团结合,得到最终产物.其反应机理可表示如下(以烯烃与HX加成反应为例):自由基加成是烯烃的另一类加成反应.进攻试剂在引发剂或其它能引发自由基的条件作用下,首先生成自由基,然后进攻烯烃,形成中间体碳的自由基,碳自由基再夺取进攻试剂的氢原子,得到产物和新的进攻试剂…  相似文献   

2.
烯烃催化加氢反应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丽华 《松辽学刊》2000,(1):56-56,59
本文用前线轨道理论讨论烯烃在催化剂存在下的加氢反应,其立体化学为顺式加成。  相似文献   

3.
用半经验AM1方法和密度泛函B3LYP方法研究了扶手椅型(5,5)单壁硼氮纳米管和臭氧的1,3-偶板环加成反应,采用Bemy梯度法优化得到反应的过渡态,并进行了振动分析确认,计算结果表明,O3在SWBNNT(5,5)的1,2和1,3键上的加成反应为一步反应,1,2加成反应的活化势垒较1,3加成反应的低11.02kJ/mol,从动力学角度解释了1,2加成优于1,3加成的原因,还讨论了产物的能带结构和导电性变化。  相似文献   

4.
论烯烃亲电加成反应中的择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亲电加成是烯烃的特征反应.在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中,如果反应物烯烃是对称的分子,加成无择问问题;如果不对称试剂E—NU(E≠Nu)与不对称烯烃进行加成时,则可以生成两种加成产物.如:这两种可能性一般是不均等的,加成结果往往是其中一种产物占优势,或甚至只能得到一种产物.所谓加成的挥向,就是E和NU分别加成在双键的哪一端的问题.1经典的马氏规则关于加成的择向问题,几乎所有的教材[1,2]都采用经典的马科尼科夫规则(简称马氏规则)来进行解释的.即不对称烯径与卤代氢等极性试剂加成时,卤素加到含氢较少的不饱和碳原子上…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D-72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催化α-蒎烯在丙醇中的烷氧基化,α-松油基丙醚为主要加成产物,占烷氧基化加成产物选择性总和的50%。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α-蒎烯与马来酸酐反应所生成的加成物同分异构体的分离,获得了高纯度的α-萜品烯-马来酸酐和双戊烯-马来酸酐加成物,并对二者的溶解性、环酐活性、热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Lewis酸催化月桂烯与丙烯酸甲酯的Diels-Alder反应,对不同的Lewis酸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了比较.发现无水ZnCl_2不仅能显著地提高反应速率,而且能改变加成产物中异构体的分配比例.这种催化加成的区域选择特性强烈地受到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的影响,揭示出该催化反应是一平行的串行可逆反应.  相似文献   

8.
1.3—双烯和烯类进行环加成,形成六元环的反应叫Diels—Alder反应,又称双烯合成,可表示如下: 双烯体 亲双烯体 加成物 该反应是1925年德国化学家Diels和他的同事一起发现的,1928年Diels和Alder共同发表了关于双烯合成反应第一篇论文,因此,这一反应叫Diels—Alder反应。  相似文献   

9.
三四元碳环化合物在某些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反应活性;而在另外一些反应中却表现出较低的反应活性.本文对这类反应进行了讨论,并对高活性与低活性的内在原因及影响因素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重点阐述了冠醚在氧化还原反应、缩合及亲核置换反应、卡宾的制备与反应、加成及消除反应等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羧酸β—羟丙基酯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本文避开热力学范畴,着眼于动力学因素,从碳原子杂化状态,电子屏蔽效应和中间体的稳定性等几方面探讨乙烯,乙炔的亲电加成反应活性问题,更全面,更本质地揭示了乙烯比乙炔亲电加成活性大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以结构为基础,以电子效应为主线,讨论了碳碳重键自由基加成反应的特点,特别着重研究了自由基加成反应的定位规律以及定位效应指数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结构新颖的含异噻唑杂环脲类化合物被合成,其结构经元素分析,^1H NMR和IR所证实,异噻唑甲酰胺与芳基异氰酸酯的反应速率受芳基异氰酸酯的取代基影响,吸电子基使反应速度加快表明反应为亲核加成。  相似文献   

15.
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机理一般认为有两种可能历程。一种是通过生成环状正离子中间体进行的。通过这样的历程进行的加成反应是反式加成,另一种是通过碳正离子中间体进行的,它所得到的产物无立体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交替Michael加成、酰胺化反应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表面原位修饰聚酰胺-胺(PAMAM)枝状高分子制备了MWCNTs-PAMAM复合物,并用于蛋白质的固定.结果表明:经循环反应4次后,可在MWCNTs表面形成相对均一的PAMAM纳米薄膜.与氨基修饰的MWCNTs相比,MWCNT-PAMAM复合物呈现出较好的牛血清白蛋白(BSA)固定性能.  相似文献   

17.
烯烃的C=Cπ健在通常情况下不与亲核试剂发生亲核加成或亲核取代反应。当烯烃实现极性转换后,则可与各种不同的亲核试剂反应。本文介绍了烯烃经η~2-金属络合物和环氧化物的极性转换以及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中烯键的极性转换,并讨论了它们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在3-21G基组水平上对腺嘌呤与羟基自由基反应的可能产物自由基进行了UHF从头算研究。根据总能量,自旋密度和键长的计算结果,从理论上确认了C-4位和C-8位加成机制,得到了与实验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丁基锂和二异丙烯基苯的加成物为引发剂的双官能团活性聚合反应是合成遥爪聚合物的主要途径.本文基于离子型聚合反应的非稳态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由反应的初始条件和单体转化率计算这类遥爪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和其他分子参数的方法,并举例进行数值计算,给出了各种分子参数随单体转化率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声敏剂DEG配体(1)的合成工艺.以氯化血红素(4)为原料,经过脱铁、加成、醚化及酯化反应,合成了化合物2,而后化合物2水解得到化合物1,通过ESI-MS,NMR,IR,UV-vis等方法进行结构表征.化合物1的总产率为67.0%,其合成工艺原料廉价易得,操作简单、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