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福建机械法治理凤眼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刚  王传耀  刘琳 《龙岩学院学报》2007,25(3):78-81,84
凤眼莲是最危险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近年福建省凤眼莲危害严重,在调研省内与国内凤眼莲机械治理的基础上,着重评价机械治理的应急作用与突出的节约、高效经济效果.为消除凤眼莲隐患,提出机械治理凤眼莲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应建立清理凤眼莲的日常保洁机制和常规应急机制,要切断凤眼莲的富营养源,及时清理凤眼莲的发生源,并做好凤眼莲综合利用的开发源,以抑制凤眼莲维持在一个生态平衡的低限量水平.  相似文献   

2.
入侵植物凤眼莲管理中的若干生态学问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是一种外来恶性杂草,它的入侵不仅威胁到土著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而且还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上海市黄浦江流域的情况,讨论了有关凤眼莲管理中的几个生态问题.凤眼莲的控制方法主要有人工或机械控制、化学控制、生物控制和转化利用等,而化学除草剂控制凤眼莲在黄浦江流域是不行的,因为黄浦江是上海市1600万市民最重要的淡水资源.人工或机械打捞也有相似的问题,因为目前尚无经济、有效处理被打捞风眼莲的方法.有鉴于此,提出了一个综合管理凤眼莲的方案,即通过政府转移支付的形式,采用机械打捞、生物控制、检疫措施、完善监督、部门协调、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流域管理和资源利用等来控制凤眼莲.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莆田市的凤眼莲分布及影响情况进行调查.阐述它所带来的各方面危害,并分析危害产生的成因.结合莆田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综合生态治理的对策,并建议结合上海市黄浦江凤眼莲综合管理模式,对我市的凤眼莲展开有效的治理.  相似文献   

4.
凤眼莲体内多酚氧化酶的生理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无菌凤眼莲作材料,对其体内多酚氧化酶的生理化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凤眼莲体内的多酚氧化酶仅能氧化邻位二元酚;在酶的提取过程中,加入凤眼莲湿重1/10的PVP(聚乙烯吡咯烷酮)能保持多酚氧化酶的最大活性,酶氧化邻苯二酚的最适pH为6.8,对热不稳定,抗坏血酸和EDTA.2Na能明显地抑制酶的活性;多酚氧化酶主要存在于凤眼莲的线粒体内。  相似文献   

5.
植物净水塘处理油漆厂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凤眼莲(EichhorniaCrassipes)和细绿萍(Azollafiliculoides)对酸,醇,苯系物为主的工业污染水具有生物净化作用,以这两种植物主体的净化塘工艺流程比较简便,具有工业应用潜力,凤眼莲的去污效果优于细绿萍,凤眼莲对酚(2d)COD(6d)的去除率分别为97%,90%,对氨氮和油类的6d去除率为27%,49%,且稳定性比较差,本文还对凤眼莲净化污水的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凤眼莲体内多酚氧化酶的生理生化特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无菌凤眼莲(Eichhorniacrassipes)作材料,对其体内多酚氧化酶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凤眼莲体内的多酚氧化酶仅能氧化邻位二元酚;在酶的提取过程中,加入凤眼莲湿重1/10的PVP(聚乙烯吡咯烷酮)能保持多酚氧化酶的最大活性;酶氧化邻苯二酚的最适pH为68.对热不稳定,抗坏血酸和EDTA·2Na能明显地抑制酶的活性;多酚氧化酶主要存在于凤眼莲的线粒体内.  相似文献   

7.
植物净化塘处理油漆厂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凤眼莲(EichhorniaCrassipes)和细绿萍(Azollafiliculoides)对酸、醇、苯系物为主的工业污染水具有生物净化作用,以这两种植物为主体的净化塘工艺流程比较简便,具有工业应用潜力.凤眼莲的去污效果优于细绿萍.凤眼莲对酚(2d)、COD(6d)的去除率分别为97%、90%。对氨氮和油类的6d去除率为27%、49%,且稳定性比较差.本文还对凤眼莲净化污水的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用凤眼莲对校园不同污染程度的水体中总氮的去除能力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凤眼莲能有效地去处校园污水中的氮,凤眼莲对校园重度污染污水的去除效果更好,覆盖率约为80%的凤眼莲对校园污水中的氮去除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9.
氧化塘水生植物净化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水生植物凤眼莲、草芦、香蒲、菹草、浮萍等对氧化塘的NH3-N,COD和总磷及重金属的去除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证明:草芦去NH3-H最高达93.6%,凤眼莲去COD最高达63.82%,菹草去总磷高达96.0%,凤眼莲根富集能力很强,其中对Cu富集倍数为886,Cd富集倍数为175,Cr^6 富集倍数为2046,其中浮萍对Pb吸附最强,吸富倍数为858。  相似文献   

10.
凤眼莲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凤眼莲茎段培养在含6-BA1~10mg/L的MS培养基上,光照培养,可直接分化出芽,6-BA浓度为3mg/L时,芽分化频率最高,达46.7%所分化的不定芽必须及时转移到低激素浓度的培养基上,才能进一步生长发育,凤眼莲幼叶和幼根外植体在上述相同培养条件下,仅能形成愈伤组织,凤眼莲再生植株必须生长在高湿度的培养环境中,液体培养明显优于固体培养。  相似文献   

11.
水葫芦茎处理含苯酚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干制和新鲜水葫芦茎处理含苯酚废水的能力,探讨了水葫芦茎的用量和重复回收利用对含苯酚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显示:干制水葫芦茎处理苯酚的效果优于新鲜水葫芦茎;300mL含苯酚浓度为42.2mg/L的废水,0.5g干制水葫芦茎对其有最好的处理效果,去除率可达98.6%;已吸附苯酚的水葫芦茎经处理后可重复使用,但处理苯酚的效果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固体碱预处理水葫芦,驯化污泥,并将其添加于水葫芦发酵体系中进行厌氧发酵。考察固体碱对水葫芦微观结构、活性污泥驯化、厌氧发酵产气速率以及甲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初始加入固体碱且添加量为发酵底物的60%时,发酵平均产气速率最高,为16.88mL/(g·d),此时,甲烷含量也达到最大,为80.06%;与不添加固体碱的发酵体系相比,分别提高了72.77%和64.73%。固体碱不但能驯化污泥,而且能破坏水葫芦的致密纤维结构,同时能调节发酵体系的pH值,防止有机酸对产酸菌的反馈抑制,创造更适宜于产甲烷菌生长的有利环境,提高水葫芦甲烷化的速率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水葫芦厌氧发酵产气规律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对水葫芦厌氧发酵产气规律进行了研究,对比了不同的温度、接种率、破碎程度对水葫芦厌氧发酵产气的影响。35℃与55℃相同接种比例条件下,55℃条件下产气量更大,产气速度明显加快,但系统酸化阶段没有明显缩短;接种率为1:1左右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另外,样品破碎程度对发酵速率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水葫芦培养料栽培平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比例水葫芦代替培养料中的棉籽壳进行平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以35%水葫芦代替栽培料中的棉籽壳栽培平菇,生物学效率达161%。  相似文献   

15.
水葫芦防治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斌  郭莹  宋菁  李志胜 《武夷科学》2004,20(1):149-154
水葫芦 Eichhornia crassipes(Martius) Solms Laubach是目前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多年生水生杂草 ,已在我国南方 17个省市自治区泛滥成灭 ,福建省主要江河水域也都不同程度出现水葫芦泛滥现象 ,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极大危害 ,本文论述了水葫芦的危害及其由来 ,目前的防治方法及其优缺点 ,并提出了闽江流域水葫芦的防治措施与待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混合溶剂提取水葫芦叶绿素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葫芦叶片所含叶绿素的提取动力学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在甲醇与丙酮混合溶剂叶绿素提取动力学行为。借助连串反应模式建立了叶绿素提取动力学方程,该方程能很好地描述从水葫芦叶片中提取叶绿素动力学特性,为水葫芦提取叶绿素过程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白扁豆等4种中药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富岗  弓建红  杨云  董晶晶 《河南科学》2009,27(10):1212-1215
利用Fenton反应检测石斛、益母草、沙苑子和白扁豆4种中药中的成分——多糖对羟基自由基和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并对多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斛、益母草和白扁豆中的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而沙苑子中的多糖则具有促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以采自昆明滇池的新鲜水葫芦为材料,以酸降解液中所含还原糖和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为指标,研究温度、酸质量分数、固液比和处理时间对稀盐酸降解新鲜水葫芦有机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还原糖含量的影响顺序为:温度酸质量分数固液比处理时间;对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影响顺序为:酸质量分数固液比处理时间温度.同时确定了稀盐酸预处理水葫芦的最佳条件为:酸质量分数7%,处理温度60 ℃,固液比1 g:3 mL,处理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还原糖和挥发性脂肪酸转化率达到4.4%和29.0%,与未处理样相比分别提高了628%和491%.可见,以此方式可提高水葫芦的生物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以水葫芦为原材料,柠檬酸改性制备生物炭对尼泊金乙酯(EP)的吸附。通过Box-Behnken Design实验,使用吸附剂添加量、pH值、EP初始浓度和反应时间这四个变量对尼泊金乙酯去除率的影响进行模拟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水葫芦生物炭(WB)与柠檬酸改性水葫芦生物炭(CA-WB)在各单因素实验中对EP溶液去除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吸附剂添加量>EP浓度>pH>反应时间。WB吸附EP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为1.12、反应时间为3.28 h、EP初始浓度为18.4 g/L和WB添加量为3.86 g/L,此时WB对EP的去除率为81.04%,实际条件下验证EP去除率为85.12%,与预测值误差为4.79%;CA-WB吸附EP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为2.8、反应时间为3.23 h、EP初始浓度为14.7 mg/L和CA-WB添加量为3.73 g/L,此时CA-WB对EP的去除率为96.00%,实际条件下验证EP去除率为93.24%,与预测值误差为2.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