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某钒冶炼厂周边土壤和植被进行现场采样,共采集到高等植物20科29种,土壤样品7个,采用ICP- MS和ICP-OES分析本土植物和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冶炼厂周边土壤普遍存在V、Cr和Cd污染现象,重金属V和Cr的污染问题突出.29种植物体内均检测到V、Cr、Cd和Pb,其中V含量相对较高.本土植物蜈蚣草体内重金属V含量最高,其地上部分V积累量为86.51 mg·kg-1,地下部分为814.25 mg·kg-1;野胡萝卜对Cd的富集和转运能力显著高于其他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Cd含量分别为18.56 mg·kg-1和5.66 mg·kg-1.两种植物表现出对钒冶炼导致周边复合重金属污染极高的耐性,可作为钒冶炼厂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先锋物种.  相似文献   

2.
31种园林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南京市不同功能区的土壤和31种园林植物,分析了Cd、Cr、Cu、Pb和Zn在土壤和植物中的含量,计算了31种园林植物不同器官的重金属富集系数。结果表明,南京市各功能区均不同程度的有重金属累积现象,表现为复合污染。在研究的31种园林植物中,黑松、国槐和杜鹃对Cd、Cu和Zn污染土壤有较强的修复能力;雪松和南天竹对Cd和Zn污染土壤有较强修复能力;栾树和宽叶十大功劳对Cd和Zn污染土壤有较强修复能力。另外,南天竹、桂花、红花继木、侧柏、法国冬青和杜鹃对Pb污染土壤有较强的修复能力;桂花、侧柏、梧桐、马褂木、法国冬青和宽叶十大功劳对Cu污染土壤有较强的修复能力;黄杨对Cr污染土壤等有较强的修复能力。对Zn污染土壤修复的园林植物较多,有水杉、香樟、龙柏、悬铃木、女贞、夹竹桃、黄杨、紫叶李、侧柏、柳杉、马褂木、法国冬青、垂柳、加拿大杨和栾树。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宽叶十大功劳的根、茎、叶对Zn的富集系数分别为2.04、0.84和1.73,同时对土壤Cd也有较强富集能力,是理想的修复城市Cd、Zn复合污染土壤的园林植物。  相似文献   

3.
采用盆栽实验方法,研究了在Cd及Cd-Mn复合污染土壤中添加EDTA对藜生长的影响以及对Cd的转运和富集作用.结果表明:单一Cd污染处理下最佳的EDTA添加水平为2.5mmol.kg-1,Cd-Mn复合污染处理下EDTA的添加水平为5.0mmol.kg-1,这时EDTA可以促进藜地下部分的重金属元素向地上部分迁移,藜地上部分含Cd量分别是对照值的1.8倍、3.7倍,同时对Cd的富集系数也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分析了南洞庭湖湿地8个采样点土壤和优势植物中重金属含量,以及南洞庭湖湿地9种优势植物对Cd、Cu和Sb的吸收及富集特性.结果表明,南洞庭湖湿地土壤中3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超出湖南省土壤背景值和全国土壤背景值,土壤受Cd污染最严重.9种优势植物体内Cd、As和Sb的含量较高,具有修复洞庭湖湿地土壤Cd、As和Sb污染的潜力.其中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对Cd和Sb表现出显著的富集转移特征,可作为洞庭湖湿地土壤污染修复的备选材料.八棱麻(Boehmeria siamensis)对Sb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均大于1,对重金属有较强耐受性,作为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植物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水生植物菖蒲和芦苇对复合重金属(V、Cr和Cd)的富集能力及对重金属的生理响应,以考察这两种植物对重金属污染水体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水体中重金属污染浓度的提高,两种植物的耐性系数均有所下降,但菖蒲的生长状况优于芦苇.在不同重金属污染浓度下,菖蒲和芦苇均表现出对Cd的富集能力最强,其次是Cr,而对V的富集能力相对较弱.在相同重金属浓度下,菖蒲对三种重金属的富集总量大于芦苇,在重金属质量浓度为15mg·L-1时,菖蒲对三种重金属的富集量分别是1065.02、1754.80和4372.40mg·kg-1,且菖蒲地下部分对V、Cr和Cd的富集系数分别是芦苇的2.1倍、1.5倍和1.8倍.综合考虑得出菖蒲比芦苇更适用于V、Cr和Cd复合重金属污染的修复.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矿区农田土壤-玉米系统中重金属的富集迁移,以安徽省淮北煤田临涣矿区为例,对该区玉米地中Cd、Ni、Pb、Cr、Zn和Cu的含量、玉米植株富集转移系数及健康风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Cd超过国家土壤二级标准的28.57%,其余均未超过相应标准;地累积污染评价结果显示,Cd和Cu属于无污染-轻污染,其余几种重金属都属于无污染;除Cu外,其余几种被吸收到玉米体内的重金属大部分都积累在根部,且Cd的富集转移系数最大;运用目标危险系数法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六种重金属对儿童引起的健康风险均大于成人,且健康风险指数的大小为PbNiCuCdZnCr。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尾矿库重金属元素Cr、Ni、Cu、Mn、Cd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分布特征、迁移过程以及植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对居民的影响,文章以铜陵市杨山冲尾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富集系数(bioconcentration fac-tors,BCF)、转运系数(translocation factor,TF)及美国环境保护署环境健康风...  相似文献   

8.
不同林龄木麻黄防护林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认识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防护林带重金属消减效应,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了福建省平潭国有防护林场林龄分别为5,15,20,30年的木麻黄小枝、细根、凋落物及林地土壤中5种重金属(Cr、Cu、Zn、Cd和Pb)的含量.结果表明:平潭木麻黄林地土壤重金属Cr、Cu、Zn、Pb、Cd含量均低于福建省土壤和福建海岸带土壤的重金属含量背景值,未发现重金属污染;木麻黄Cr、Cd和Zn的平均含量高出普通植物的正常值范围,木麻黄中重金属含量依ZnCrPbCuCd顺序降低;木麻黄细根中的重金属含量最高,且细根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也最高;木麻黄对Cr、Cu、Zn、Cd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木麻黄细根中Zn、Cu元素含量显著正相关;小枝对Cr、Cd和Pb,细根对Zn的富集系数均与林龄极显著正相关;木麻黄现存生物量中,Cr、Cu、Zn、Cd和Pb的现存储量分别为3.06~3.46 kg/hm2,1.14~1.57kg/hm2,11.67~12.57 kg/hm2,0.05~0.09 kg/hm2和0.45~1.84 kg/hm2,且主要存在于根和树干中;随着林龄的增加,木麻黄积累大量的重金属,并达到其峰值.综上所述,木麻黄防护林在防风固沙的同时,能够吸收富集大量的重金属,对海岸带的重金属污染具有明显的消减作用.  相似文献   

9.
典型工业区杂草对土壤中重金属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沈阳冶炼厂厂区及其附近周围分布的一些常见植物为研究对象,探明其对重金属的吸收特性。结果表明,马齿苋、龙葵、艾蒿和酸浆的地上部分对Cd的吸收能力较强,Cd含量均接近或超过20mg.kg^-1,富集系数接近或超过1,其中艾蒿对Cd和Zn的转运系数分别为173和2.09。植物中Pb的含量均未超过130mg.kg^-1,且富集系数均在0.15以下。20种植物的地上部分Cu含量都在65mg.kg^-1以下,富集系数最大值也仅为0.15。水芹地上部分Zn含量为647.57mg.kg^-1,且富集系数为0.81,转运系数大于1。研究发现的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植物,均是在自然环境采样分析测试的结果,其对重金属的最大忍耐浓度还需在实验室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昌化铅锌矿尾矿库区内采集优势自然生植物及其根系周边的土壤,分析土壤样品重金属含量特征,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并通过富集系数评价自然生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研究结果表明:(1)尾矿库区内四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CdPbZnCu;(2)昌化铅锌矿尾矿库区整体处于极强生态危害水平;(3)尾矿库区内的不同种自然生植物对同一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不同,同一种植物对不同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不同;(4)仙人掌是尾矿库区内富集系数最高、最稳定的自然生植物。研究结果对昌化铅锌矿尾矿库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载荷与载流体系所激发的场分布角度定义了载荷载流体系的感应系数,并应用这些定义证明了一些重要公式。  相似文献   

12.
折线分布及其在精度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投入产出系数新作用的变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直接消耗系数是建立投入产出模型的最基本系数,直接分配系数是一个部门的产品分配(提供)给各个部门作生产使用和提供给社会最终使用的数量占该部门产品总量的比重;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分析它们的新作用,并用我国1987年至2007年的5张投入产出基本表作动态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确定机床固定结合面的等效刚度系数和等效阻尼系数的新方法。采用迭代计算和动态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在多种不同结合面条件下进行了实验和计算,得到了大量的实用数据,并且建立了机床固定结合面的等效参数通用数据库。  相似文献   

15.
主要研究了在三维物性界面上的平面波入射的反射与透射系数,用mathematic数学软件获得反射系数与透射系数较复杂的计算公式,并做了数值计算,对工程应用可作参考.  相似文献   

16.
凝汽器脏污损失和空气聚积损失的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对凝汽器现有传热系数计算模型进行处理方法,用简捷的途径分别算出脏污损失和凝汽器汽侧空气量聚积损失,为凝汽器性能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气体的输运过程与输运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气体输运过程粘滞、热传导和扩散这三种现象的共有特性,推导了输运过程遵循的共同规律,给出了推证气体输运系数公式的一种方法,避免了热学教科书中对三种输运现象分别进行了讨论带来的麻烦。  相似文献   

18.
将Pitzer理论应用于20℃-50℃NaOH—H2O体系溶解度计算,提出Pitzer模型中的经验常数a和b是温度的函数。从文献提供的该体系活度系数和渗透系数数据拟合NaOH的Pitzer单盐参数β^(0)、β^(1)、和C^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函数关系式。用得到的这些参数计算20℃-50℃NaOH在水中的溶解度,平均误差为0.75%,最大误差为1.55%。说明得到的参数适用于高浓碱性单电解质体系溶解度计算,为高浓体系溶解度计算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扩大了Pitzer理论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根据菲涅耳公式推导出自然光在反射与折射过程中能量的分配规律,讨论了光以特殊角入射时的能量分配,并简单说明了光在单晶体中的能量分配.  相似文献   

20.
为描述有机污染物在土壤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过程,采用静态间歇实验和动态土柱实验对甲基叔丁基醚(MTBE)在饱和黏土中的吸附和迁移特性进行了研究.静态吸附结果表明,MTBE在不同黏土中的吸附行为均可用线性方程描述,黏粒含量是土壤对MTBE吸附的主要影响因素.动态迁移实验中,借用反函数变化思路,提出利用实际渗流速度v确定非保守性物质在介质中纵向弥散系数DL和阻滞系数Rd的方法.与间歇实验相比,动态土柱法得到的Rd较小,仅为1.004,预示受到污染的土壤对MTBE几乎没有任何截留和净化能力.由此确定建立的数学模型和参数,为今后MTBE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的治理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