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下室底板往往都是大面积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岩石地基和基础的强大约束,当混凝土产生温度和收缩变形时,会有很大的拉应力,其拉应变甚至会大于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从而导致底板开裂。本文从设计与施工两方面讨论了控制这种裂缝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生产车间在使用中楼板有不同程度的开裂受损,尤其是房屋西南角(纵横外墙交接处)不同楼层同一部位均有形态、特征相似的板角对穿斜裂缝.为了研究这些对穿斜裂缝的产生机理,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同时考虑温度变化及混凝土收缩变形,先进行热分析,再进行结构分析,最后得到楼板板角处最大主拉应力的分布,验证了温差和混凝土的收缩是楼板45°斜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利用膨胀混凝土在结构中产生一定的预压应力来抵抗混凝土收缩变形产生的拉应力,从而防止或减小超长混凝土结构在施工阶段,由于温度的变化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引起的收缩裂缝,通过合理布置膨胀加强带以取代后浇带,从而达到连续浇筑的目的。结合具体工程,介绍了超长混凝土的无缝设计与施工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金星 《科技促进发展》2010,(6):185-185,189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建筑,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浇筑内部温度和温度应力剧烈变化,是导致混凝土发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根据我国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经验,为防止产生温度裂缝,应着重在控制混凝土温升、延缓混凝土降温速率、减少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极限拉仲值、改善约束和完善构造设计等方面采取措施,而混凝土温升的控制尤为重要.本文着重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温度-收缩变形是引起现浇楼板裂缝问题的主要因素,为探讨温度收缩荷载对楼板应力状态和抗裂能力的影响规律,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某实际工程进行分析。采用钢筋混凝土单元Solid65建立框架结构单个房间模型,考虑梁、板、柱之间的相互约束和协调变形,对楼板温度及收缩变形作用采用综合温差处理,并对不同综合温差作用下的楼板建立不同荷载工况,分析楼板应力分布情况,再利用抗裂系数评价了楼板的抗裂能力。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楼板裂缝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是多种材料组成的非匀质材料,其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产生了裂缝.结构混凝土的裂缝,有表面裂缝和贯穿裂缝两种,这两种裂缝都有一定的危害性.而贯穿裂缝会影响结构的整体性、耐久性和正常使用,甚至结构安全.由于混凝土水化所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因此温度应力是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砖混结构中的现浇楼板、墙体由于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产生温度应力,可能会导致结构出现裂缝,严重时甚至影响结构的安全使用.结合裂缝的成因以及计算方法,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对结构墙体进行温度应力的有限元分析.分析表明:伸缩缝间距不仅取决于于屋盖或楼盖的类别和有无保温层,而与砌体的种类、材料和收缩性能以及结构物的平面尺寸等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8.
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与防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桥梁大体积高强度混凝土施工特点,从配合比设计、材料选择、降温度保湿方法等方面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特性,指出水泥在硬化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是导致裂缝的主要原因。结合实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场,分析了造成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做好冷却和保温,对混凝土的最高温度和最高温升速率进行限制,可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缓慢降温可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提高抗拉性能。  相似文献   

9.
在混凝土硬化的过程中易产生体积变形,混凝土收缩以及温度变化引起的体积变形,使结构产生裂缝,结构物产生的裂缝影响结构物的抗渗要求和耐久性,本文论述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起因和温度收缩应力是结构裂缝的主要成因,以及在施工中控制温度裂缝产生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介绍了水泥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裂缝形成的原因,指出温度是导致混凝土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并提出了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措施与方法,包括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和控制温度应力,希望可以为今后同类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3.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