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探讨植烟区土壤成分对烤烟基础化学成分及品质的影响,选择南平K326植烟品种为材料,测定土壤和烟叶中基础成分含量,分析其与评吸结果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与C3F烤烟烟碱有较高的正相关性(r0.64),土壤有机质与烤烟总氮、总糖、还原糖含量有正相关性(r0.72)。C3F烤烟透发性与土壤速效钾呈强正相关性(r0.96),与烤烟总氮、钾含量呈较强正相关性(r0.65)。B2F烤烟透发性与总氮(r0.84)、糖含量(r0.74)有正相关性。说明土壤营养物质影响烤烟中的化学成分含量,同时影响初烤烟叶的品质,且与等级有关联。烤烟中总氮、钾、烟碱和总糖含量及其之间的比例关系与烤烟的透发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对楚雄烟区87个烟叶样品为供试材料,对烤烟中13种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并对因子得分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烤烟主要化学成分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因子分析提取了5个主因子代表了13个化学成分87.23%的信息量;等级为C3F的烟叶综合得分的平均值要高于B2F和X2F.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贮存方式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香味物质的影响,以湖南永州BFS和CFS烟叶(品种为云烟87)为原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分析了不同醇化时间(3、9、12、15、18个月)、不同贮存库(机械库、自然库、保湿库)中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和重要挥发性香味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1)在醇化过程中,不同贮存库中的2种烟叶的还原糖、总糖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总糖的含量降幅最大;(2)在醇化过程中,不同贮存库中的2种烟叶的挥发性香味成分总量、新植二烯含量均逐渐增加,醇化18个月后,保湿库中的湖南永州BFS烟叶和机械库中的湖南永州CFS烟叶的挥发性香味成分总量、新植二烯含量最高;(3)主成分分析表明,醇化18个月之后,除了自然库和保湿库的湖南永州BFS烟叶挥发性香味物质的主成分差异较小,不同贮存库间烟叶的挥发性香味物质的主成分都有明显的差异.综上分析,湖南永州BFS烟叶更适合在保湿库中醇化,湖南永州CFS烟叶更适合在机械库中醇化.  相似文献   

4.
打叶复烤主要工序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B2F、C3F二个等级烟叶的打叶复烤过程样进行了常规化学成分、香味成分检测及感官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经过回潮、润叶和复烤后,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烟碱、总氯、总钾和总氮基本无变化;感官评吸主要表现在杂气和刺激减小,细腻度和甜感增加,余味更舒适,但复烤后香气质和香气量有所减弱;复烤后香味成分总量下降.  相似文献   

5.
采集云南烟区3个主栽烤烟品种K326、红花大金元和云烟87的中部烟叶样品1 804个,运用多重比较分析了各品种烟叶的化学成分含量特点,通过聚类分析探讨了烟叶区域特征.结果表明:(1)品种间的烟叶化学成分含量存在差异显著性,且烟叶糖碱比均值偏高,云烟87氯含量偏低,钾氯比较高.(2)各地栽种K326和云烟87中昭通镇雄、彝良和威信、永善、镇雄所产烟叶糖含量较低,总氮、烟碱和石油醚含量较高;其他10州(市)所产烟叶糖含量较高或居中;保山昌宁、普洱墨江和红河个旧、玉溪新平、德宏梁河所产烟叶钾氯比含量较高.(3)产于大理鹤庆的红大烟叶还原糖和淀粉含量最低,总氮较高;产于玉溪新平的红大总糖含量最低;产于德宏梁河和普洱宁洱的红大钾和钾氯比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复烤烟叶增香提质,试验选用从烟叶表面筛选出的产香菌:西方许旺酵母(Schwanniomyces occidentalis)对兴义C3F复烤后烟叶进行固态发酵,并对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香味物质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进行检测,最后将发酵后的烟叶切丝后进行卷制成卷烟并进行评吸实验.研究结果表明:①经菌种发酵后,接种量为6.9%和接种量为13.8%的烟叶糖碱比均升高,但钾氯比无显著性变化;②接种量为6.9%的处理中共检测出香味物质58种,与另外两组相比其中有50种香味物质含量较高,包括苯甲醇、苯乙醇、芳樟醇、香叶基香叶醇、螺岩兰草酮、苯乙醛、α-大马酮、巨豆三烯酮、橙花基丙酮、3-羟基-β-二氢大马酮、茄酮、苯甲醛、二氢猕猴桃内酯、亚麻酸甲酯、亚油酸甲酯、硬脂酸甲酯、2-乙酰基吡咯等,与对照相比新植二烯含量增加了54.6μg/g;③经菌种发酵后,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没有显著性变化.④感官实验表明,接种量为6.9%的评吸结果最好,这和香味成分的结果一致.综上所述,西方许旺酵母对烟叶有一定的增香提质作用,接种量为6.9%时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以延边大田种植的烤烟品种吉烟9号为试材,于2007—2008年研究了烤烟成熟过程中,烤烟化学成分、物理性状和香气质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叶龄65d时烟叶化学成分较为协调,物理性状表现最佳,香气物质总量、新植二烯以及其他香气物质含量较高,棕色化产物类和类胡萝卜素类香气物质含量增幅较大,感官评吸得分最高,香气质感较好,香气量足特征较为明显,香气质量较优。综合上述结果认为,当吉烟9号叶龄在65d时,烤后烟叶品质最好,烟叶采收时期最佳。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美引新品种(NC102,NC297)烤烟常规化学成分特点,选择K326为对照,以3个(B2F,C3F,X2F)等级烤烟为研究对象,对2007~2008年云南33个种植示范点的烤烟样品的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氯、钾和蛋白质进行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①NC102的B2F,C3F,X2F与K326相似的种植示范点分别为72.73%,90.91%,81.82%;②NC297的B2F,C3F,X2F与K326相似的种植示范点分别为95.45%,72.73%,95.45%.  相似文献   

9.
祁秀香  柴元武 《河南科学》1999,17(4):392-395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了中国不同地区不等级的烤烟烟叶中C1-C8低级脂肪酸的含量,结果发现,质量好的烟叶比质量差的烟叶所含低脂肪酸总量要高一些,一些脂肪酸能减少烟气的刺激性使烟气柔和。  相似文献   

10.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烤烟烟叶中C1 —C8 低级脂肪酸的含量,结果发现,质量好的烟叶比质量差的烟叶所含低级脂肪酸总量要高一些,一些脂肪酸能减少烟气的刺激性使烟气柔和。  相似文献   

11.
以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为指标,研究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在烟叶配打中的运用.通过因子分析发现影响烟叶品质最显著的3个因子分别是:总氮,烟碱,糖碱比;通过聚类分析,发现湘西龙山CX2K、X34和X3F烟叶,湘西龙山B4F和C4烟叶,湘西龙山X4F,四川攀枝花B2F,C3F和B2L烟叶,湘西龙山CX1K、B1K和C1L烟叶,湘西龙山B2K、X2F、B23和B2L烟叶可以分别聚类到不同的类中,每类烟叶性质相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凝胶剂中脂溶性茶多酚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制定脂溶性茶多酚凝胶剂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以无水乙醇为提取溶剂,酒石酸亚铁为显色剂,采用比色法,在540 nm处测定含量。结果:脂溶性茶多酚在0~250 mg.(100 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1),平均回收率为102.80%,相对标准偏差为0.93%(n=9)。结论:本法简单、精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凝胶剂中脂溶性茶多酚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检测了我国主要烤烟产区的396份云烟87品种的C3F等级烟叶样品,分析了我国烤烟淀粉与物理指标的关系,并构建了二者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烤烟淀粉与叶面密度关系可用复合比级数曲线模型?=e(0.5247+0.0124x)描述,与平衡含水率关系可用指数模型?=1873.9717e-2.193x描述,与叶片厚度关系可用二次函数模型?=15.1955-260.4228x+1494.0512x2描述,与拉力关系可用对数模型?=6.1118-2.6737 lnx描述,与填充值关系可用逆矩阵模型?=-1.3542+25.5112/x描述,与单叶重关系可用幂函数曲线模型?=1.851x0.0916描述,与含梗率关系可用混合曲线模型?=14.84670.9614x描述,与出丝率关系可用S模型?=e(4.8626-306.049/x)描述,曲线回归方程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烤烟淀粉含量与单叶重、叶面密度、叶片厚度和出丝率等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填充值、平衡含水率、拉力和含梗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通径分析表明单叶重、叶面密度、拉力、平衡含水率等物理指标对烤烟淀粉含量的直接作用绝对值较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平行因子法对湖北省内31个湖泊沉积物间隙水DOM的三维荧光光谱进行分析,并对DOM荧光组分进行了聚类分析,以研究湖泊沉积物间隙水DOM是否有按流域聚类现象.结果表明:(1)所有样品荧光光谱形状及峰位置基本相似,主要为类腐殖质荧光峰和类蛋白荧光峰,但是荧光峰的位置存在偏移和重叠现象;(2)用平行因子法将荧光光谱分成5个独立的成分,分别为类富里酸、类胡敏酸、类色氨酸和类酪氨酸,以及受类酪氨酸和类富里酸之间相互作用影响而被分离出来的另一种类富里酸;(3)荧光成分相对含量分析中,类富里酸总含量高于类胡敏酸和类蛋白,成为所研究湖泊沉积物中较为活跃的有机酸;(4)从聚类结果看,湖北省内湖泊沉积物间隙水中的DOM荧光组分差异不明显,只存在小范围的流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微波辅助技术提取烟草多酚,利用质谱分析及二级管阵列光谱扫描(HPLC-PDA-MS)对烟草多酚主要组分定性分析。研究了烟草多酚提取条件和烟草多酚主要组成成分。经响应面优化确定烟草多酚的微波提取条件为:甲醇浓度53%,料液比1:12,微波功率510W,提取时间90s,在此条件下总多酚的提取得率为27.21mg/g(干重)。HPLC-PDA-MS定性烟草多酚主要组分为绿原酸和芸香苷。  相似文献   

16.
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化学成分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为材料,分析了不同等级、不同产地和不同年份间化学成分的含量状况,并与K326,云烟85和云烟87等主栽品种进行了差异比较.结果表明:(1)红花大金元4个不同等级的还原糖含量均较高,部分等级(B2F,C2F)的总植物碱含量和X2F的糖碱比值也较高,各等级的氮碱比值均较低,其余指标则较为适宜;(2)红花大金元除还原糖和氯含量外,其余6项化学成分指标在不同等级间差异显著,除钾氯比外,其余7项指标在不同产地间差异显著,各项指标在不同年份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3)红花大金元的还原糖、总氮含量和糖碱比与K326间的差异极显著,其还原糖含量与云烟85间的差异显著,其总植物碱含量、氮碱比和钾氯比与云烟87间的差异也均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利用1 km空间分辨率的MODIS数据,对2007年~2016年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间序列数据以及NDVI与气象因子、土地利用类型、海拔高度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近10 a湖北省植被覆盖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全省年平均NDVI波动上升,从各季节变化线性拟合结果来看,冬季上升程度最大;NDVI月变化呈单峰型,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为0.758,最低值出现在1月份,为0.383;在空间分布上,湖北省西部地区NDVI较大于东部地区,十堰、恩施和神农架林区植被覆盖度高,武汉和鄂州植被覆盖度低;降水量、海拔高度和土地利用类型与NDVI均有较显著的相关性,植被生长对降水的响应具有滞后性;高海拔山地地形区林地大面积分布,是NDVI高值区,低山丘陵和平原上的城镇用地扩张和农业种植活动是NDVI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钾肥对皖南红壤烟叶含钾量及烟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结果表明,皖南植烟红壤的烟叶含钾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烟株成熟期根系附近土壤速效钾、交换性钾含量与烟叶含钾量呈明显正相关.增加钾肥用量可以降低烟叶钙含量,提高烟叶K/Ca值.烟叶氮和烟碱含量随施钾量增加有下降的趋势.施钾量与烟叶还原糖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烤烟总糖、蛋白质及施木克值与土壤养分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分析了云南省保山烟区195份烤烟样品总糖、蛋白质及施木克值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①5县区烟叶平均总糖质量分数变异系数在10%以内,变幅以施甸县最大.蛋白质质量分数接近优质烟叶标准,平均质量分数以施甸(9.28%)最高,昌宁(8.19%)较低;②保山烟区烤烟总糖质量分数与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硼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蛋白质质量分数与碱解氮、速效磷、有效铁、有效锰和有效硫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施木克值与pH值、速效磷和有效硫质量分数呈显著负相关,与碱解氮、有效铁和有效锰质量分数呈极显著负相关;③该地区属于北回归线区域火山灰土壤特色优质烟区,土壤呈中性微酸,有机质质量分数丰富,总体供氮水平较高,速效磷质量分数中等,速效钾质量分数中等偏上,多数烟区中微量元素质量分数丰富;④最后构建了保山烟区烤烟总糖、蛋白质及施木克值与土壤养分指标间的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方程.  相似文献   

20.
对生活在3 250-3 700 m高海拔地区的黑杂F1和西杂F1的生理指标、血液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被检黑杂F1和西杂F1的生理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和绝大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均位于国内外学者记载的正常范围之内,表明黑杂F1和西杂F1两种杂种公牛对青海省3 250-3 700 m的高海拔地区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