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制备了~(211)At—Te胶体注射液,测定了~(211)At—Te胶体在小白鼠体内的分布规律。腹腔注射和静脉注射给药得到了类似的结果。注射~(211)At—Te胶体~(211)At的摄取率均比注射自由砹的低。血液中的~(211)At含量变化与自由砹完全不同,它有一个缓慢增长的过程,并呈现一个不明显的峰,然后趋于平衡状态,但所有变化均波动在很小范围内。结果认为,~(211)At—Te胶体在动物体内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2.
在文[1—9]的基础上,我们采用C—At键结合力较强的对砹苯甲酸为中间体的标记方法,通过流水型柱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在小白鼠体内的动力学分布研究,以期对标记产品的质量和药物在动物体内的稳定性,作出确切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改进的方法合成了双功能偶联剂N-琥珀酰亚胺-3-三正丁基锡苯甲酸酯(ATE),并将其用于211At标记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研究.标记率在50%左右,经Sephadex-TM G-50分离的产物211At-ATE-BSA具有99.7%的放化纯度,将其在室温下放置24 h,放化纯度依然大于97%.初步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标记产物211At-ATE-BSA在体内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表明双功能偶联剂ATE是放射性砹标记蛋白质的良好的中间体.  相似文献   

4.
用^211At和^131I标记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砹—211和碘—131标记蛋白质的方法.通过过氧化氢或氯胺T直接氧化制备,使用凝胶色谱从反应产物中分离标记蛋白质,相对法比较放射性计数测定标记产率,过氧化氢适用于~(211)At标记蛋白质,氯胺T有利于~(131)I标记蛋白质.8次实验的结果表明,用过氧化氢氧化标记的~(211)At牛血清白蛋白产率96.4%,氯胺T氧化标记的~(?)I牛血清白蛋白产率66.1%.间接法标记蛋白质,放射性核素~(211)At同对氨基苯甲酸反应获得对—~(211)At—苯甲酸,经乙醚萃取和高效液体色谱分离,然后再偶联到免疫球蛋白或牛血清白蛋白上。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此种结合的标记蛋白质在体内稳定,标记率不低于初始~(211)At放射性活度的40%.  相似文献   

5.
本工作首次用热液熔融法标记制备了6-~(211)At-胆固醇,实验表明它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这为探索砹放射性药物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日本在小白鼠体内培育出人工胰脏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院最近采用细胞移植法成功地在一只患有糖尿病小白鼠体内培育出人工胰脏,小白鼠的糖尿病也因此痊愈。东京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将人体中生产胰岛索的基因和从病毒中采集的具有增殖性的遗传基因植入小白鼠的受精卵中,待小...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125)Ⅰ示踪法对此研究了高碘酸活化肝素修饰尿激酶和天然尿激酶在小白鼠体内的分布与代谢。结果表明,与天然酶相比,修饰酶在其主要排泄器官(肾脏)中分布较低,在肝脏则相反。修饰酶不仅完全保留了天然酶的活性,而且明显地延长了在血液中的滞留时间。  相似文献   

8.
富含SOD苹果对小白鼠抗疲劳与耐缺氧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富含SOD苹果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白鼠体内活性氧防御能力及抗疲劳、耐缺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富含SOD苹果可显著提高小白鼠血清和肝组织的SOD、CAT和GSH-PX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降低MDA含量.从而使小白鼠的抗疲劳、耐缺氧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导了同位素标记化合物14—125碘—苯并—15—冠—5在小白鼠体内的代谢动态,发现药物经腹腔注入小白鼠体内后,能被迅速吸收和排除,注入2小时后为药物的吸收高峰,主要分布于肾脏、肝脏,8小时后药物由尿、粪排除52.8%,48小时累积排除量为92%,初步可以认为14—125碘—苯并—冠—5在动物体内存留时间短,蓄积性小。  相似文献   

10.
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单晶铜中纳米空洞的成核与早期生长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高应变率拉伸作用下,在缺陷原子或空位密集区首先启动(111)-[211],(111)-[211],(111)-[211],(111)-[211]4个滑移系的位错.空洞在特定滑移系层错交叠,即(111)-[211]和(111)-[211]滑移系的层错交叠以及(111)-[211]和(111)-[211]滑移系的层错交叠形成的空穴串处成核.这些空穴串分别沿[011]和[011]方向,与加载方向垂直.相对于其他的滑移系交叠,这种滑移系交叠形成的空穴串的截面积最大.此后,空洞通过发射位错长大,形状类似长条形;伴随其他类型位错的生长,空洞逐渐演化为柱形-椭球形-类球形.对于含双空洞的单晶铜体系,受已存空洞周围应力分布的影响,多个滑移体系同时启动,空洞在3个滑移系的层错交汇点的空穴处成核,其形状受交汇处位错线运动方向的影响,类似扁三角形,并在位错的滑移和攀移作用下逐渐演化为类球形.我们根据畸变场计算了3个层错面交叠处的空穴体积,发现108个不同交叠构型中,只有4种构型的交叠引起的空穴体积最大,空洞成核容易,其他情况不能使空洞成核.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放射性同位素~(125)Ⅰ示踪方法对比研究了水溶性大分子修饰酶与天然酶在小白鼠体内的滞留率;通过对标记物在各脏器中的分布及代谢的研究,对修饰酶的性质及临床应用前景做出了判断。 实验结果表明;右旋糖酐及右旋糖酐磺酸酯修饰了的尿激酶明显地延长了它们在血液中的停留时间;尿激酶进入体内后,主要分布于肝及肾脏中,脾、肺及心脏中分布很少;修饰酶与天然酶在肝及肾中的变化很不一致,天然酶在其主要排泄器官肾中分布较高,而修饰酶在肝中的分布则略高于天然酶。  相似文献   

12.
为了比较不同方法抽提抗禽流感iRNA的含量、纯度,以及了解iRNA对小鼠的免疫活性,本研究就抗禽流感iRNA提取及其部分免疫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酚-氯仿抽提与Trizol reagent试剂盒抽提的效果差异不显著,所得到的iRNA含量和纯度较高,而冷热酚法抽提的效果则明显不及酚-氯仿法与Trizol reagent试剂盒;小白鼠腹腔注射提取的iRNA制剂,小白鼠生长良好,10 d内未见小白鼠有死亡,由此说明iRNA对小白鼠是安全的;禽流感HI试验及ELISA试剂盒检测iRNA免疫小白鼠血清抗体,结果为阴性,由此说明抽提的iRNA不能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尾静脉注射131I-标记大黄素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在NBS催化剂作用下,将131I-NaI与大黄素反应得到产物2-131I-大黄素,放射性化学产率为96%,放射性化学纯度95%,且标记物在大鼠血浆中24h内稳定.131I-标记大黄素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符合一室模型,半衰期(t1/2)为0.25h,清除率(CL)为0.007L/(h·kg).小鼠的组织分布特征为肺部和肾脏最高,脑组织最低,其它组织水平基本相似.研究结果表明静脉注射131I-标记大黄素后在体内分布和清除速度较快,主要经过肾脏排泄,且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首次合成了磷酸壳寡糖-胆固醇接枝物(PCS-Chol),并对其结构、取代度和特性黏度等进行了考察.制备了由该接枝物所修饰的磷酸壳寡糖-阿霉素脂质体(PCS-DOX-L),考察了该脂质体的粒径、包封率、形态以及体外释放.采用MTT法评价了该制剂对MG63细胞的毒性,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在荷瘤裸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该脂质体的粒径为209. 5±0. 5 nm,包封率为(85. 4±2. 2)%;体外释放具有一定的pH响应性和缓释特性.MTT实验表明该脂质体对MG63细胞的毒性具有时间和浓度双依赖性.荷瘤裸鼠的体内分布实验表明,PCS-L具有一定的骨肉瘤靶向性.本研究初步证明了PCS在体内具有良好的骨靶向性,所修饰形成的PCS-L可用于骨肉瘤的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导了同位素标记化合物~14—~(125)碘—苯并—15—冠—5在小白鼠体内的代谢动态,发现药物经腹腔注入小白鼠体内后,能被迅速吸收和排除,注入2小时后为药物的吸收高峰,主要分布于肾脏、肝脏,8小时后药物由尿、粪排除52.8%,48小时累积排除量为92%,初步可以认为~14—~(125)碘—苯并—15—冠—5在动物体内存留时间短,蓄积性小。  相似文献   

16.
对冠醚从盐酸,卤化物和碱溶液中萃取砹(At)的行为进行了研究。无还原剂存在下,~(211)At被冠醚有效萃取,萃取分配比的变化,取决于酸、碱和卤化物的浓度,以及阳离子和卤阴离子的性质。从而对萃取机理作了探计。At在溶液中主要形成络合阴离子AtX_2-(X=CI~-,Br~-,I~-,OH~-),它与适宜的阳离子M~+(M=H~+,K~+,Na~+)配成离子对被冠醚所萃取,这是At被萃取的主要形式,萃取反应简单表示为:M~++C_(有)+AtX_2~-(?)MAtX_2C(有)  相似文献   

17.
磁场的生物效应不仅和磁场的强度、分布、频率有关,也同样和生物种类等方面有关。该文研究了强磁铁产生的稳恒磁场的磁场强度和分布情况,并以幼年雄性小白鼠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在外加稳恒磁场条件下和正常条件下小白鼠的生长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10~15倍地磁场强度大小的稳恒磁场环境下,30天的生长周期中,小白鼠的进食进水量和体重增长均略高于正常情况下的实验对象,日常表现也更为活跃,此种磁场环境对小白鼠生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作为RE123(REBa2Cu3O7-δ)包晶分解的产物,RE211(RE2BaCuO5)在构成RE123块材、薄膜及涂层导体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在RE123块材中,RE211粒子与RE123晶粒的晶界缺陷能够产生强磁通钉扎,有利于提高临界电流密度(Jc)。探明RE211包裹物形成的原因,对于获得高品质RE123膜十分重要;对于涂层导体,在交替生长Y211与Y123多层膜的过程中引入第二相的纳米尺度的Y211粒子,可以大大提高高磁场下的Jc值。由于RE211对RE123的形成及其超导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研究RE211的生长并且生长出大线度RE211晶须,就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总结了RE211晶须实验研究的成果和现状,对RE211晶须实验和理论研究的意义以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报道了笔者所在小组采用熔体法在单晶炉中生长大尺寸(最长15.5mm)Sm211晶须的方法和条件  相似文献   

19.
利用穿梭箱回避反应法,以小白鼠二级条件反射潜伏期为指标,观察了小白鼠二级条件反射的建立和二级条件反射的时间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一种简便的显示小鼠体内SCE的新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应用不同浓度的BUdR(或IUdR)-毛玉米油-次性注射于昆明小白鼠体内,经过不同时间取骨髓细胞.对照小鼠分別注射BUdR-活性炭和BUdR-生理盐水。结果表明注射BUdR(或IUdR)-毛玉米油10mg、15mg/0.5—0.8ml油/每只小鼠的效果优于其它的结果.昆明小鼠SCD频率最高值是注射后16小时,SCE频率为1.42/细胞.该技术省药、省时,作者已用于较大规模的实验,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