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定义了L-余拓扑空间的相对几乎船紧性,讨论了相对几乎册紧性与几乎册紧性之间的关系,用网和覆盖等工具对相对几乎职紧性进行了刻划,并系统地研究了相对几乎船紧性的性质.最后,研究了相对几乎册紧性与相对良肾性、相对SR紧性、相对强之紧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定义了双模糊拓扑空间的相对点式紧性(简称相对PC-紧性)与相对几乎PC-紧性。研究了相对PC-紧性与相对几乎PC-紧性的关系和一系列性质,给出了相对PC-紧性与相对几乎PC-紧性的等价刻画。  相似文献   

3.
定义了Lfuzzy拓扑空间中的相对F紧性,给出了它的一些等价刻画.证明了:相对F紧性是相对闭遗传 的、弱同胚不变的、L好的推广性质,并且诱导的相对F紧空间的乘积空间是相对F紧空间.最后研究了相对F 紧性与其他相对紧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几乎远域族的基础上定义了相对几乎良紧性,并用网对相对几乎良紧性进行了刻划.研究了相对几乎良紧集的性质以及相对几乎良紧性与几乎良紧性的关系,给出了相对几乎良紧性的等价刻划.证明了相对几乎良紧性是L-好的推广并且关于闭子空间是遗传的.  相似文献   

5.
在正则远域族的基础上定义了L-fuzzy拓扑空间的相对R-F紧性.并用网和覆盖给出了相对R-F紧性的刻画.研究了相对R-F紧性的性质以及相对R-F紧性与R-F紧性的关系,证明了相对R-F紧性的闭遗传性、传递性与L-好的推广性质.给出了相对R-F紧性的等价刻画.  相似文献   

6.
利用截集定义了相对L-强紧集的概念,系统地研究了相对L-强紧集一些性质,包括可乘性、闭集遗传性等,给出了相对L-强紧性的一些等价刻划.最后,给出了相对L-强紧集与相对良紧集以及链之间的一个关系.  相似文献   

7.
L-fuzzy 拓扑空间的相对强F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义了L fuzzy拓扑空间的相对强F紧性,给出了它的一些等价刻划,研究了相对强F紧性与强F紧性的关系.讨论了相对强F紧性的一系列性质,证明了相对强F紧空间是相对闭遗传的、弱同胚不变的、L 好的推广性质,并且相对强F紧空间的Tychonoff乘积定理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根据A.V.Arhangel'skii等人提出的相对拓扑性质的理论,给出次亚紧性质的相对定义,研究了相对次亚紧的一些性质及相对次亚紧与较强的相对覆盖性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当L是完备格的DeMorgan代数时定义了L-拓扑空间的相对近似模糊紧性.讨论了相对近似模糊紧性与近似模糊紧性之间的关系,并用网和覆盖等工具对相对近似模糊紧性进行了刻画,研究了相对近似模糊紧性的性质.证明了相对近似模糊紧性的闭遗传性等性质.给出了相对近似模糊紧性的若干等价刻画.  相似文献   

10.
 在L-fuzzy拓扑空间中引入了相对仿紧性的概念,研究了相对仿紧集和相对仿紧子空间的性质,给出了弱诱导的F拓扑空间的子空间相对仿紧的等价条件.  相似文献   

11.
有限次连续可微抽象函数族相对紧性的判别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Banach空间中有界集的Kuratowski非紧性测度的方法证明了有限次连续可微抽象函数族相对紧性的一个判别法.  相似文献   

12.
强序列紧性,可数强紧性和强列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指出[1]中定义的序列紧fts和可数紧fts的病态结果,接着定义了强序列紧性,可数强紧性和强列紧性,它们分别以一般拓扑学中相应概念为特款,文中还证明了强序列紧性、可数强紧性和强列紧性分别是一般拓扑学中相应概念的良扩张,最后讨论了引进的这些fts的性质和它们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利用非标准分析理论,对拓扑中的紧性、相对紧、局部紧性进行非标准刻画,简化原有证明,使它们的本质性质更为清晰,使拓扑学在理论上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14.
相对平坦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回顾相对平坦模、相对内射模等有关概念及性质后,给出了相对平坦模的一些性质,利用函数Homz(-,C)(其中C是zM中的内射上生成子),得到了相对内射模与相对平坦模之间对偶关系的进一步结论。  相似文献   

15.
直觉模糊匹配的语义距离与贴近度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引用Atanassov直觉模糊集的基本概念,阐述了直觉模糊推理的语义匹配问题.给出了计算直觉模糊匹配度的语义距离与贴近度扩展方法,重点研究了直觉模糊贴近度扩展计算模型与直觉模糊语义距离,包括在离散论域和连续论域上的海明距离、欧氏距离、明可夫斯基距离、切比雪夫距离等扩展计算模型,提出了将直觉模糊贴近度与直觉模糊语义距离转换成直觉模糊匹配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