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运动—组胺激发试验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运动-组胺激发试验(EHIA)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健康者,118例支气管哮喘,22例过敏性鼻炎,2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运动-组胺激发试验,并与单纯运动激发试验及组胺激发试验进行比较。结果:运动-组胺激发试验对哮喘患者的诊断阳性率达97.4%,特异性100%,且EHIA阳性所吸入的组胺量也邮哮喘患者非特异性气道高反应性,结论:运动-组胺激发试验对提高早期或非典型支气管哮喘的确诊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定量雾化器改良高渗盐水支气管激发试验(改良激发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行乙酰甲胆碱(MCH)支气管激发试验的660例患者及行定量雾化器改良高渗盐水(MHS)支气管激发试验的1 0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倾向评分匹配后的回顾性分析,分别观察并对比两种激发试验的阳性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改良激发试验与MCH激发试验阳性率分别为9. 4%和12. 4%,两者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OR=1. 37,95%CI(0. 93~2. 00);应用改良激发试验时,已诊哮喘患者阳性率高于慢性咳嗽患者,为22. 8%与9. 3%,OR=3. 18,95%CI(1. 59~6. 33). MCH激发试验中,已诊哮喘患者的阳性率高于拟诊哮喘患者,OR=0. 31,95%CI(0. 13~0. 73).两种激发试验的比较,改良激发试验在拟诊哮喘组的阳性率高于MCH激发试验OR=2. 84,95%CI(1. 23~6. 52).两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0. 05),改良激发试验的呼吸困难发生率高于乙酰甲胆碱(P=0. 001).结论:改良激发试验与指南推荐的MCH激发试验阳性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可用于支气管哮喘的诊断.目前在中国乙酰胆碱和组胺等激发剂被暂停的情况下,改良激发试验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评估高分辨CT(HRCT)和运动心肺功能试验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早期的诊断价值.26例IPF患者分为早期组和非早期组,分别行HRCT扫描.两组IPF患者和22名正常对照组进行运动心肺功能试验.IPF早期组HRCT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肺小叶内间质增厚;非早期组主要表现为肺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异常、胸膜下弧线影、蜂窝肺.运动心肺功能各项指标正常对照组、IPF早期组、IPF非早期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HRCT与运动心肺功能试验联合检查能显著提高IPF的早期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4.
对458例AR患者进行特异性变应原试验,其中变应原试验阳性患者进行免疫治疗.AR变应原阳性率前3位是:室内尘土、多价兽毛和春季花粉Ⅲ;AR伴支气管哮喘变应原阳性率前3位是:室内尘土、春季花粉Ⅲ和多价霉菌Ⅰ.AR组进行免疫治疗的疗效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AR伴支气管哮喘组进行免疫治疗的疗效也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本地区室内尘土和春季花粉Ⅲ是导致变应性鼻炎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无论伴或不伴支气管哮喘的AR患者,及早正规的免疫治疗可以减少AR发展成支气管哮喘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患者常见吸入性变应原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大兴安岭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主要致敏原.方法:采用北京协和医院变应原生产研制中心提供的标准变应原皮试液对5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12种常见吸入性过敏原的皮内试验,阴性对照为山西太原制药厂生产的溶媒,阳性对照为0.01 mg/ml的盐酸组织胺.结果:儿童组阳性率为81.8%,成年组阳性率为66.7%,P〈0.02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无论是儿童组,还是成年组,尘螨都是支气管哮喘的首要过敏原,其次是屋尘.结论:尘螨是大兴安岭地区支气管哮喘的最主要的致敏原,它能引起许多过敏症状,特别是儿童.有效的去除尘螨,必要时进行尘螨标准变应原浸液作特异性免疫治疗,可使症状减轻到最低限度,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吴允萍  刘巍 《甘肃科技》2011,(14):137-138,159
探讨了动态肺功能检测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回顾分析经动态肺功能检测确诊的支气管哮喘和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相关数据,绘制包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1秒率(FEV1/FVC)在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曲线并拟合曲线趋势模型;并对临床诊断的支气管哮喘和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各100例进行24h动态肺功能检测以评价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支气管哮喘患者白天的PEF值、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和FEV1/FVC均高于夜间及凌晨,而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肺功能指标在白天与夜间和凌晨相比,则无明显差异;动态肺功能检测结果表明,在临床诊断的支气管哮喘和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中,误诊率分别为8%和10%。动态肺功能检测技术能更客观地反映气道功能的昼夜自然变化及气流受限的可逆性和严重性,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机器人自动装配线的规划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支气管哮喘851例做吸入组抗原皮内试验,阳性率50.29%,并对428例皮内试验阳笥者进行脱敏治疗,疗效佳,无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评价标准化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五味咳喘停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将72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按照随机原则将所选患儿分为研究者(n=36)和对照组(n=36),两组患儿均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标准化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治疗,研究组则使用中西医相结合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的改变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差别,对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通过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评价可以明显看出36例使用联合治疗的研究组患儿的治疗后评价结果比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患儿更优,没有不良反应发生。对于支气管哮喘的患儿,标准化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柴五味咳喘停治疗的疗效显著,明显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心音图运动试验的定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心音图运动的试验的定量方法的预测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研究。对30例志愿者进行了PCGET试验,结果表明,对PCET运动前后心脏变心性状态评估的预测准确性为10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和100%,PCET的预测准生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强。  相似文献   

10.
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吸入性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气雾剂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空白对照法,对82例哮喘患者进行为期4周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400μg,每日2次的治疗观察。结果:治疗组控制咳嗽、喘息、喘鸣音的有效率分别为80.8%,82.1%和78.1%,肺功能于治疗2周后即有显著变化。治疗组症状缓解,肺功能改善,其它平喘药用量的减少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布地奈德气雾剂是安全而有效的支气管哮喘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1.
心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障碍的影响.方法:80例门诊及住院缓解期或轻度哮喘发作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3例,对照组37例;两组均给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50 g/250 g(舒利迭),每日2次吸入;治疗组同时给予每月2次心理治疗.疗程24周.治疗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查.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SCL-90评分的总分及人际关系、敌对、偏执3项因子分均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5项因子分亦有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对照组低,且躯体化、抑郁、焦虑3项因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使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障碍改善更明显,在哮喘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西医的观点,中医的辩证论治及中医的经络学说分析,探讨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理,并以此为理论基础采用了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治疗支气管哮喘.且用实例证实此法作用迅速、可靠、简便、经济,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对近5年来接诊的23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或急性发作的患者,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方法治疗.结果:23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或急性发作的患者,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方法治疗,能迅速终止支气管哮喘的慢性持续期或急生发作,而经常发作的患者发作频率减小而症状也减轻,甚至不发作.结论:支气管哮喘的慢性持续期或急生发作的患者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方法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治疗中度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30例中度哮喘患者参加了本试验,接受孟鲁司特治疗4周后判断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日夜间无症状天数百分数、哮喘症状评分、最大呼气流量和喘乐宁气雾剂喷数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的改善(各项指标P<0.01)。结论孟鲁司特治疗中度哮喘有效。  相似文献   

15.
 为了建立支气管哮喘维医异常体液分型诊断标准,以非疾病诊断临床相关信息为依据,对诊断明确的18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了量化诊断入选项专家咨询研究。入选的证候要素进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共线性诊断及主成分分析;使用主成分改进的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确立各证候要素对证候的贡献度,根据OR值分支气管哮喘各异常体液主症、次症。结果显示,哮喘异常黑胆质型主症为小便发青,舌质青紫,皮肤较凉,脉象细、硬;次症为面色晦暗,口味苦涩。哮喘异常血液质型主症为面色发红,结膜稍红,舌体短、胖,皮肤较热;次症为大便不干,尿色黄赤,痰黏色黄,脉象底粗上细、有力。哮喘异常黏液质型主症为口黏,舌苔白色厚腻,小便清长,痰黏色白,大便干结;次症为口淡无味,结膜发白。哮喘异常胆液质型主症为面色发黄,结膜发黄,皮肤热,小便偏黄,脉象细、浮;次症为舌体瘦、薄,口味甘苦,大便干燥。经过对量化诊断入选项专家咨询所得到的临床信息的统计分析,认为支气管哮喘异常体液分型的诊断要点与临床异常体液分型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可靠性高。由此得出结论,支气管哮喘异常体液分型诊断标准的建立为开展维医异常体液病证诊断规范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微循环的改变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 36例正常对照组与 49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 ,进行甲襞微循环检查 ,根据加权积分法计算出支气管哮喘甲襞微循环形态、流态、袢周及总积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哮喘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血液流态、管周状态及总积分均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同时伴有微循环障碍 ,微循环的改变与病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婴幼儿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分析婴幼儿哮喘发病情况,探讨婴幼儿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75例婴幼儿哮喘患儿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并与45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及35例正常小儿作对照。结果 婴幼儿哮喘患儿MP-IgM检测阳性率达到25.3%,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婴幼儿哮喘中支原体感染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条件免疫反应哮喘的可能发病相制。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条件反射刺激诱发支气管哮喘发作后1h时豚鼠的海马结构,C-FO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条件反射组的诱发组和阳性对照组的动物均有C-FOS表达,而非条件刺激组均无表达。结论 提示在脑内某些机制与条件反射建立有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