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胰岛 β 细胞的再生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显示胰腺在特定条件下,如被部分切除或 受到伤害时,胰岛细胞会代偿性再生。胰岛 β 细胞的再生包括 β 细胞的自我增殖和 α 细胞、胰腺导管上皮细胞、胰 腺前体细胞以及腺泡细胞等细胞的再分化。利用分泌胰岛素的胰腺 β 细胞的再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成为当 今关注的热点,本文就胰岛再生途径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HCMV感染标志物、空腹血糖、空腹C肽、胰岛素自身抗体及抗胰岛细胞抗体的研究,初步探讨HCMV致1型糖尿病的机制。方法检测1型糖尿病患者的HCMV感染标志物(包括HCMV—IgG及其相对含量、HCMV—IgM及HCMV—pp65)、空腹血糖、C肽、抗胰岛素自身抗体及抗胰岛细胞抗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CMV感染与1型糖尿病患者抗胰岛素自身抗体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但与1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空腹C肽、抗胰岛细胞抗体存在明显的相关性,HCMV—pp65阳性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其空腹血糖明显高于该指标阴性者;抗HCMV—IgG阳性的1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抗胰岛细胞抗体均显著高于抗HCMV—IgG阴性者,而空腹C肽水平则明显低于抗HCMV—IgG阴性者,且抗HCMV—IgG抗体指数在4.1以上者,其抗胰岛细胞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抗HCMV—IgG抗体指数在4.0以下者。结论HCMV感染可能通过直接损伤胰岛免疫病理反应损伤胰岛细胞最终导致1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枸杞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小鼠胰岛细胞形态与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高糖高热量饮食并结合小剂量腹腔注射STZ诱导Ⅱ型糖尿病(NIDDM)小鼠模型,枸杞多糖灌胃4周,用免疫组化技术对胰岛A、B细胞进行形态学分析及观察血糖、血清胰岛素的变化。结果显示,枸杞多糖大,小剂量组和模型组比较空腹血糖下降,胰岛素水平升高。图像分析大剂量组和模型组比较,B细胞数密度增加、A细胞数密度减小、B细胞切面积、核面积、核质比升高。结论:枸杞多糖可以改善Ⅱ型糖尿病小鼠胰岛细胞形态和功能并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肽释放试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自身抗体的测定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30例Ⅰ糖尿病(DMⅠ)患者及50例Ⅱ型糖尿病(DMⅡ)患者的C肽释放试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自身抗体.结果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率DMⅠ患者为73.3%,与DMⅡ患者为12%相比,显著增高(P<0.01);DMⅠ患者C肽释放试验、胰岛细胞自身抗体水平平均显著低于DMⅡ患者(P<0.01).结论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是胰腺β细胞功能损伤的一个预测指标,结合C肽释放试验、胰岛细胞自身抗体的测定有助于对糖尿病的诊断与疗效监测.  相似文献   

5.
在器官移植手术中使用的强效免疫抑制药物硫唑嘌呤(azathioprine),现已证实它能阻止Ⅰ型糖尿病(又名依赖胰岛素性糖尿病)的发作,或者至少能使这种病迟几年才发作。根据美国和德国的一些医学专家研究的结果,硫唑嘌呤能阻止人体袭击胰脏内分泌胰岛素的细胞。胰岛素帮助大多数人体细胞利用生物燃料,特别是葡萄糖,如果没有胰岛素,人体细胞便会缺乏营养,导致人昏迷,甚至死亡。虽然注射胰岛素能控制Ⅰ型糖尿病的病  相似文献   

6.
郭杰  张继  王俊龙  李梅  刘琴  陈玉萍 《甘肃科技》2013,29(7):124-126
以离体培养的大鼠胰岛β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黄参多糖的降血糖作用及可能机制。用四氧嘧啶损伤胰岛细胞建立糖尿病损伤模型,以不同浓度的黄参多糖作用于四氧嘧啶损伤的胰岛细胞,用MTT法测细胞存活率;放射免疫法检测葡萄糖刺激性胰岛素分泌量的变化;用比色法检测胰岛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黄参多糖可以减少四氧嘧啶对胰岛细胞的损伤,增加细胞存活率;在2.8mmol·L-1、16.7mmol·L-1葡萄糖刺激下,黄参多糖剂量依赖性地促进了胰岛素分泌;黄参多糖能使胰岛细胞的MDA含量减少,同时增强了SOD的活性。总之,一定浓度范围的黄参多糖对损伤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与黄参多糖能够增加细胞清除自由基能力,提高细胞存活率,促进胰岛素分泌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胎肝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β样细胞分化和治疗1型糖尿病的可行性.方法: 用贴壁筛选法从正常C57BL/6j胎鼠(孕11.5~15.5 d)肝脏中分离出胎肝间充质干细胞,用高浓度葡萄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尼克酰胺体外诱导胎肝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β样细胞分化;制作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并将诱导后的细胞移植到1型糖尿病小鼠肾被膜下,连续6周观察血糖变化;用组织学分析移植细胞体内的发育.结果:胎肝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胰岛β样细胞移植到糖尿病小鼠肾被膜下后,具有一定的降低血糖的作用,经过6周以后,接近正常水平;取出移植物,小鼠高血糖重新出现,并很快死亡;移植物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观察到肾被膜下区含有大量胰岛素阳性细胞.结论:胎肝间充质干细胞有望成为1型糖尿病胰岛移植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8.
诱导胰腺干细胞再生胰岛治疗糖尿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剂的改进及细胞移植技术的不断成熟,胰岛细胞移植已成为治愈Ⅰ型和部分Ⅱ型糖尿病的有效治疗方法,而胰岛供体短缺的矛盾亦更为突出.胰腺干细胞是一类存在于胎儿或成年胰腺组织中的成体干细胞.体外分离、克隆胰腺干细胞,并定向诱导其分化为功能性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是解决胰岛供体短缺的有效途径.目前,该研究已成为组织细胞工程研究的又一热点.文中综述了这一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杨璐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8):1733-1736
研究Ⅲ型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Ⅲ型)在大鼠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颗粒上的定位.利用免疫电镜技术,5nm胶体金标记IP3R-Ⅲ型抗原后定位观察其分布情况.实验表明在胰岛β细胞中,金颗粒大量定位于胰岛素分泌颗粒的内部及颗粒膜上.在分泌颗粒表面的切线部位,也有金颗粒的聚集.本研究证明胰岛素分泌颗粒存在IP3R-Ⅲ型,提示IP3-IP3R3型可能参与了β细胞胰岛素分泌的调节.  相似文献   

10.
哈佛医学院的研究通过游活成年动物体内的干细胞使Ⅰ型糖尿病发生逆转。研究将移植体的胰岛细胞和完全性弗洛得佐剂(一种能够诱导肿留坏死因子-2并杂死那些破坏胰岛分泌的细胞的试剂)移植剂非肥胖糖尿病的小鼠体内,经过40天抑制了自身免疫并恢复了内原的胰岛功能。这项实验使75%的老鼠的血糖达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1.
应用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抑素抗血清,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对正常(对照组)和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实验组)胰岛的病理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胰岛B细胞发生明显变性坏死,对照组与实验组表达胰岛素呈阳性的胰岛分别为92.4%,23.3%,二者之间的显著性差异(P〈0.001),实验线胰岛素的表达胰岛胞具有直接损伤作用,A细胞的增生可能与STZ有关,并参与升高血糖和胰岛素含量降低效应。  相似文献   

12.
《汉中科技》2006,(1):16-16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王维教授及其临床科研团队在采用移植猪胰岛攻克Ⅰ型糖尿病方面取得三项世界性突破,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成功开展异种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这是记者今天从在长沙举行的中国(湖南)移植医学暨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国际论坛上获得的好消息。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二甲双胍与白花丹参浸出液联用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本文采用MTT法检测联合用药对INS-1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并采用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联合用药对血糖和胰岛素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甲双胍与白花丹参联用具有抗INS-1细胞凋亡的作用.在糖尿病大鼠治疗过程中,检测血糖和胰岛素含量可知二甲双胍与白花丹参联用能有效控制血糖,效果比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明显.HE染色也显示联合用药能抑制胰岛细胞凋亡,且比二甲双胍或白花丹参单独使用的效果好.免疫组化染色中,与糖尿病对照组和二甲双胍组相比,联合用药组的Bcl-2蛋白量增加,Bax蛋白量减少.二甲双胍与白花丹参联用具有抑制胰岛B细胞凋亡,增加胰岛素释放的作用,同时促进血糖摄取和利用,能起到很好的降血糖作用.白花丹参作为治疗糖尿病的辅助药物能有效提高二甲双胍的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硫辛酸及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60例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实验组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硫辛酸0.6 g溶于250 m 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根据血糖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4周为一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胰岛素分泌指数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胰岛素分泌指数明显增加,以实验组更为明显,2组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下降,同样实验组更为突出,且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2)。结论硫辛酸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更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更能促进胰腺B细胞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Ⅰ型糖尿病是由T细胞介导自身免疫性疾病,由胰岛β细胞免疫破坏所致.其基因免疫治疗主要包括诱导免疫耐受、改变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及活性、改变免疫调节细胞因子、干扰协同刺激信号和调节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缺乏与Ⅱ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Ⅱ型糖尿病普遍存在胰岛素、胰岛素原障碍,胰岛β细胞分泌出胰岛素原经胰岛素原转化酶(Prohormone convertase,PC2)去除部分肽段后形成胰岛素.结果与结论若PC降解功能异常可导致胰岛素原及其代谢产物不适当分泌引起胰岛素缺乏,研究该基因分布和表达的变化,对探讨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体外扩增和定向诱导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向胰岛样细胞分化.从正常成人骨髓中分离MSC,在含10%胎牛血清的α-MEM培养基中对其进行纯化和扩增.用bFGF,EGF等因子诱导MSC向nestin阳性的祖细胞(NIP)分化;用高糖无血清培养基和β细胞调节素、尼克酰胺等诱导NIP向胰岛样细胞分化.用RT-PCR法检测诱导前后nestin,ngn3,IPF-1,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基因的表达;双硫腙染色鉴定胰岛样的细胞团;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诱导前后nestin,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蛋白的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诱导前后细胞分泌胰岛素情况.结果表明MSC经第一阶段的诱导后可分化成NIP,继续诱导6 d后变圆的细胞逐渐增多,并聚集成团,双硫腙染色阳性.免疫组化实验证明经两阶段诱导后的细胞表达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等内分泌激素.放免分析结果表明诱导的胰岛样细胞团可以分泌胰岛素,糖反应性较弱.以上结果表明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可以被诱导分化为胰岛样细胞团.这将为解决糖尿病细胞治疗所面临的供者细胞不足、移植排斥反应等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运动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因子的影响,发现2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所导致.因此,只要了解胰腺β细胞的胰岛素抵抗程度,就可以加以弥补,使葡萄糖耐受性维持正常.  相似文献   

19.
为了建立胰岛素评价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方法研究了胰岛素评价模型。首先使用含有2型糖尿病患者样本以及正常糖耐量的样本共100例作为研究数据,其次搭建BP神经网络模型,将样本的生理参数输入该网络进行训练,从而获得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与胰岛素抵抗指数,最后对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与胰岛素抵抗指数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人体胰岛素评价模型得到胰岛素评价指标的预测值与真值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相关性达到近90%,可见该模型能很好地评价胰岛素分泌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续降糖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37例,均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治疗14 d后将其随机分成3组,并采用不同的后续降糖方案,其中,基础胰岛素组48例,预混胰岛素组42例,磺脲类促泌剂组47例.分别于后续降糖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各血脂指标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应用0~10 min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测定急性胰岛素分泌反应指数.结果后续治疗后,基础胰岛素组、预混胰岛素组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急性胰岛素分泌反应指数、胰岛素曲线下面积、低血糖发生率与磺脲类促泌剂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基础胰岛素组与预混胰岛素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低于后续降糖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HOMA-β、急性胰岛素分泌反应指数、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后续降糖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胰岛素后续治疗方案适用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的降糖治疗,在改善胰岛功能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