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声音     
《华东科技》2010,(9):9-9
“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将成为城市经济的主要模式”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 城市的发展消耗了大量的资源,也带来了大量的生产、生活废弃物,人们生活的环境面临恶化的趋势。目前中国城市垃圾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90%的城镇水域和65%的饮用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2.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象征和生产力的空间载体,是生产资料、资金、劳动力和科学技术高度集聚的地域。本文以“以人为本”这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也应该充分地体现在寒地城市设计的建设与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3.
论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内容构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未来方向,而生态城市规划则是生态城市建设的起点,因此在规划中需要优先考虑城市经营成本问题、人力资源转化问题、区域生态安全问题和增长空间控制问题;同时也要将构筑可持续发展度量体系、建立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循环型社会体系和建立近自然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等具体的内容统筹规划,从而使城市的生态设计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城市夜空间环境形成的目的和作用是为市民夜生活提供场所。正确把握夜空间环境意义,有的放矢地进行夜空间环境设计,直接关系到城市夜空间环境的质量。另外,城市夜景观也是城市形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领域提出初步的理论构想,以促进我国城市夜景观质量的提高及市民夜生活的方便、舒适与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5.
罗福健 《广东科技》2006,(12):69-71
一、引言 箱式变电站(简称箱变)自问世以来,发展极为迅速,在欧洲发达国家已占配电变压器市场的70%,美国已占90%。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配电网的不断更新改造,同时结合优化城市环境建设需要,箱变在我国今年来也相应增加使用。  相似文献   

6.
“国家森林城市”是我国褒奖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高荣誉.也是综合体现一个城市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厦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将用三年时间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到201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2.8%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达到“国家森林城市”的建设标准。  相似文献   

7.
李伟 《科技资讯》2011,(13):161-161
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和塌陷区范围扩大,淮北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加快城市转型是必然的选择。在城市转型的过程中,开展"生态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既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需要。本文试从城市规划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山水资源利用等方面对"山水生态城市"建设作以论述。  相似文献   

8.
杭州作为住建部首批十个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之一,紧密结合城市管理实际,依托信息化手段,以市政、公用、市容、环卫为主要管理内容,搭建起全市统一的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平台.经过六年多的培育和发展,如今,杭州数字城管已累计上报有效信息649.23万件,及时发现并解决的城市管理问题514.79万件,问题及时解决率由刚运行时的26.7%提升至目前的97.86%;单件问题处置时间也由原来的一周缩短为目前的6.33小时,单位面积问题发生量下降了35.6%.这些成绩取得的背后,是杭州数字城管以“响应快速、处置及时、解决高效”为要求,不断提高系统智能、打通信息技术壁垒、推进系统资源整合的创新举措,它们为实现向全面的智慧化城管转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和管理运行基础.  相似文献   

9.
城市文化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城市文化是城市风格与个性、城市形象与实力的统一,也是城市实力和吸引力的体现。城市要提高竞争力,必须重视城市文化建设,使其既要与城市实际状况相协调,又要与城市发展需要相协调。应根据城市的特殊性,充分挖掘自身的文化特色,形成自己独有的城市文化。因此,石家庄城市文化定位以"土"为特色、以"庄"为境界、以"民"为根本、以"新"为特点。  相似文献   

10.
焦波  张松云 《科技信息》2012,(28):363-363
城市污水是通过下水管道收集到的所有排水,是各种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城市融雪、雨水的混合污水。城市污水都含有一定量的氮磷污染物,当这些营养物未经去除而直接排人受纳水体后,会导致藻类和其它水生植物的异常生长,消耗水中的氧,使水质恶化,严重影响水体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随着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的加剧,城市污水在排放前进行脱氮除磷已成为污水处理厂的主要任务。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是指收集、输送、处理、再生和利用城市污水的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城市污水排放量越来越大,如果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将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资料显示,整个水体污染中,农业畜牧养殖业排放量约占40%,工业约占30%,城市污水约占30%~40%。因此,城市污水处理事、世的发展好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根据《厦门市加快海湾型城市建设实施纲要》,到2010年,厦门市将基本建成海湾型城市框架,形成以厦门岛为中心,以海湾为背景,沿东、西海域周边展开布局,构建“一环数片、众星拱月”的城市格局和“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城市景观,届时,城市建成区面积将达到200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75%,形成具有海湾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格局;  相似文献   

12.
吴勇 《安徽科技》1999,(10):41-42
城市供水管网是城市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供水管网的安全性、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生活、工业生产等很多方面。 城市供水管网在其运行过程中,由于一些无法预测和无法控制等因素的影响,会不可避免地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从而造成部分自来水漏失。目前城市供水中的漏水现象十分严重,全国供水行业的漏水率平均已达10%以上(允许范围8%),有的城市甚至高达20%~30%,每年因给水管网漏损和爆管造成损失高达5亿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海绵城市理念越来越多地被各地政府和建设行业人士所关注,其在城市建设中的积极影响也越来越被人们认可。甘肃东南地区的气候相对湿润,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既是必然趋势也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应用技术进行总结分析,结合甘肃东南地区地理、气候、水文特点,提出建设海绵城市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城市的生态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近几年来城市生态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大部分地区和城市也在积极开展生态城市建设运动。本文就我国城市生态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思路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对策展开探讨,以期为我国城市生态建设工作提出有用的建议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陶务安  李静  王光新 《科技信息》2007,(20):154-155
城市广场是城市的"客厅",是重要的城市外部空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广场的设计与建设也在不断发展.以都江堰广场设计为例,进行了深入的再分析和研究.探讨了现代城市广场景观设计发展的趋势--向生态性、整体性、文脉性、人性化、情感性、时代性等综合的方向发展,以期待给现代城市广场建设带来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建设新阶段长沙城市品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长沙城市建设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不仅体现在以城市经济为代表的物质文明建设上,也体现在以"软实力"为代表的精神文明建设上。城市品牌是城市软实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十二五"建设新阶段,长沙应该积极推进城市品牌建设,做好城市品牌规划、城市品牌传播、城市品牌管理。  相似文献   

17.
刘娟  张一帆 《科技潮》2011,(10):32-39
即使工业发展、城市扩张对土地需求巨大,世界城市也依然保留着广阔的农业空间,在强化生态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融入城市系统是世界城市农业持续存在与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城市农业在技术、经济、生态方面的影响比乡村农业更大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18.
刘易斯·芒福德是一位伟大的城市思想家,在其毕生的学术研究中,城市是其最为关切的主题。他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探究城市文化、城市历史以及城市的未来。针对现代大都市的种种问题,芒福德倡导城市建设应该以城市文明为目标,以区域维度构建“区域城市”,促进城市的合理分布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区域城市”是缓解现代大都市种种弊端的最终手段。中国现有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的选择与芒福德的“区域城市”思想相接近,城乡一体化是摆脱大都市困境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武钦琳 《工程与建设》2006,20(5):440-441,444
随着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许多城市都以数字化测绘产品为基础,建设数字城市。一个地区信息化的程度已成为衡量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蚌埠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城市,建设数字蚌埠是必须的也是十分必要的。文章阐述了数字化城市的重要性和意义,并对如何建设数字化城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首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灾害事件对城市功能正常发挥的影响程度和波及范围也越来越大。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增强城市应急反应和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灾害事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在举办奥运会期间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已成为首都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道路交通作为城市的生命线,不但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保证城市防灾减灾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保驾手段。北京作为一个拥有1100余万常住人口的特大城市,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交通需求旺盛。截至2004年1月,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14.9万辆,其中私人小客车95万辆,占全市机动车的44.2%;机动车驾驶员总数324.3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0%,加上大量外地进京车辆,给城市道路交通带来了十分沉重的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