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德育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数学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数学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利用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就发挥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数学思维方法和创新教育、审美教育等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德育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一项基本任务。数学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它独特的风格,承担着德育的任务。本文从数学教学的特点出发,对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功能进行了系统阐述,探讨了在数学教学中德育实施以及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孟祥娜 《西藏大学学报》2002,17(4):79-81,73
本文主要通过数学的广泛应用及其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严谨的逻辑性、数学的美学因素和著名数学家的优秀品格五个方面的教学,浅谈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目的是想引起数学教师对学科内德育教学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是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传播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与运行思想品德教育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全面完成数学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根本保证,而数学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有赖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力实施。本文对数学教育中德育的作用作了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5.
学校德育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实现既定的德育目标,必须树立全员德育的“大德育观”,德育应覆盖所有的教学活动、所有的教育管理活动,而学科教学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主阵地和主要渠道。在学科教育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是每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物理教育教学要重视物理学科德育,通过挖掘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的丰富德育素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还要认真研究德育内容,力求将德育内容渗透到物理教学中,真正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德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科德育重要形式的世界史,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其教学活动在,德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世界史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托,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使德育渗透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由校园延伸到社会,世界史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和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7.
裴飞跃 《科技信息》2008,(4):284-284
学校教育德育为首,任何学科教育的目标中均有德育任务,并包含着德育因素。小学音乐教学是小学的重要学科,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是德育的重要形式。本文从教材、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诸方面就德育因素进行了探讨,为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的紧密结合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推行素质教育,德育是根本。在教书育人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于教学的全过程。本文从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入手,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实现智育与德育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从古至今,数学教育是各类院校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学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且以数学知识为载体通过数学教育渗透德育也是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能.主要阐述德育在数学教育中的现状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中学基础教育工作中,德育要与各个学科充分融合,与智育协调发展,教师就必须在讲课时适时进行渗透熏陶。教育专家认为,德育和教学密不可分,德育是教学的最高目标之一,而教学是实施德育的最根本途径。英语学科自然也不例外。英语教师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还要寓德于教,把知识教学和德育培养融为一体,这是时代赋予英语教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应从各科教材的特点出发,自觉地把德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使之与其它各学科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堂德育渗透的最佳境界,应是在学科教学中自然渗透,在自然渗透中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2.
德育教育是每位教师的责任.在高职化学课程中有很多德育素材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化学教师应更多更好地对这些素材进行挖掘,并在教学中适时插入,把德育教育寓于化学教育之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育,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达到智育和德育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德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基于人的道德品质的一种改造关系,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视野观之,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改造关系衍生出的是主体与主体的互动,而不是主客体关系的对立.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主体在德育交往的时代变迁中,却呈现出曲折复杂的发展状况.以此反观当前我国德育交往与德育主体发展的特殊性,为德育未来走向的价值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一命题是否成立,取决于对教学、教育性含义的界定。广义教育性是这一命题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广义的教育性是教学的必然性;中义、狭义的教育性则只是一种可能性,它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必须具备相应的静态条件和动态条件才可能变成现实性。各科教师应把握这些条件,自觉地发挥各科教学的德育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美高校德育之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对于德育的重视已经超越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重点。随着现代科技对德育的影响日益显现,经济全球化对德育影响的加深,世界各国对大学生的德育都面临着一系列共同问题。通过对中美德育的分析比较,有助于增进两国高校德育的相互了解,有助于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改进。  相似文献   

16.
赫尔巴特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地位,对其以后教学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他在心理学基础上建立的教学过程理论,对后来的教育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拟从学生兴趣的培养、智育和德育的关系、“教学过程阶段”等理论进行述评,以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和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学校德育领域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多种形态 ,本文认为主要有 :德育课的探究性教学和课题研究活动 ;与其它各学科相结合进行综合研究 ;与班团队活动、德育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开展课题化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8.
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依据,论述了环境对人的思想道德意识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从存在与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角度,论证了环境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制约;具体分析了环境对思想德育教育主体的能动活动和对思想道德教育客体的接受性的制约表现,提出了对思想道德教育效果的评价必须考虑环境因素,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区别对待不同的环境因素,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均以德才兼备为用人标准。职业学校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在教育教学过程在注重科学发展,加强德育教育,发挥学生的情商因素,进行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