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当今工具理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呼唤人们回归生活世界,重视主体间交往行为的合理性,其思想对于深化高校德育工作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应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为平等交往主体的新型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传统德育总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把德育看作是一种“主体——客体”对象化的活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缺陷越来越要求对德育的认识必须有所超越。以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来关照德育,德育就是师生主体与主体之间以共同的客体为中介所构成的交往活动。它对克服传统德育的弊端和回归德育“育人”的本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德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主体精神、积极个性、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的人。因此德育必须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德育的过程又是不断由内化到外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体验是变化的催化剂。本文从主体体验的角度阐述了德育的过程。使德育成为受教育者主体个性形成、精神培养、品德塑造、人格提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刘珊梅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11):133-135
高校德育本质上是个体人格和品德的建构手段,是大学生内在需要和社会道德原则的对话过程。传统的高校德育的价值取向和德育过程混在一起,把受教育者当作各种道德规范的受体,很少去正视其心理世界,以至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难以理解和沟通。在我国战略转型期,面对当今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高校德育的价值取向应该与时俱进,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导他们积极向上,使他们成为建设我国和谐社会的和谐个体。  相似文献   

5.
环境改造人与人改造环境是辩证统一的,德育环境制约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环境育人的特点适合新时期德育的需要。要优化德育环境,探索高校德育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德育文本是德育的重要媒介,直接影响着德育的实效性。而当前德育文本的内容仍以理性知识指导下的规训和说教为主,偏重品德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忽视了对受教育者道德意志的培养,不利于受教育者健全品格的养成。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通过隐喻化的方式重新建构德育文本:改造德育文本的内容,用鲜活的生活世界隐喻抽象的理性世界;改造文本的行文风格,用清新俏皮的故事代替严肃庄重的教条;改造文本的呈现方式,用非语言形式辅助说明。从改造既定性德育文本来提高德育教材的质量和改造解释性德育文本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这两个方面入手可保证德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加影响,以培养起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其本质是一种形成人的完整的思想品德的社会活动。这种社会活动,需要教育者按照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意识地把一定的社会意识、道德准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同时,受教育者也需要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完善自己的品德结构,提高自己的品德水平,完成品德社会化的过程。可见,德育的出发点是人——尊重人的权利,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平等,维护人的尊严。德育的归宿也是人——实现人的价值,激励人的创造热情,塑造潜在能力得到充分而自由发展的完美的个人。事实上,德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完善人的个性,因此有人说德育是“一预教导怎样做人的学程。”  相似文献   

8.
以历史教学优势实施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和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 ,为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政治立场、思想观点、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而进行的教育 ,它包括政治修养和道德情操等内容。而历史学科以其丰富、详实的素材对实施德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历史素材与德育渗透的最佳“融合点” ,实现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9.
道德源于人们日常的社会交往活动,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其价值体现于服务人们的基本生活。在知识中心主义影响下,教育者往往把德育等同于知识教育,采用灌输方式,把受教育者置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无视其主体性,无视其情感和生活要求,导致学生知行脱节。我们应抛弃传统的主客二分的教育模式,使师生成为平等的道德教育的主体,互相影响、互相学习,同时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社会交往,使德育向生活世界回归,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论证人的素质的改善和提高,是实施素质德育、素质智育等综合性教育的结果。从理论上对素质德育、素质智育和应试德育的价值之间的共性与个性进行了比较。素质德育、素质智育及应试德育,从独立的意义上分析都是有利有弊的,只有三者相辅相成,并维护素质德育为本的地位,才能使三者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系统工程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而道德冲突是学生道德发展的必经环节和内部动力。当前学生道德教育中漠视道德冲突主要表现在:知性道德教育目标导致道德冲突的僭忘;灌输性道德教育方式导致道德冲突的滞留;单一性道德教育途径致使道德冲突解决的断裂。本着"以人(学生)为本"的道德教育观,道德教育目标应由知性化到生活化;道德教育方式从灌输走向交往对话;道德教育途径由单一性走向整体性,以提高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小学德育课是学校环境中实施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主阵地。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的教育都是一种唯理性的教育,德育往往背离了人自身,脱离人的生活世界,唯知识论,小学德育课遵循知识的逻辑,无视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内容比较抽象空洞,方法单向单一,偏重系统知识的传授,由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源于生活的思想品德教育,能有效引导儿童去沐浴他们生活中的阳光雨露,享受健康快乐的道德生活,实现德性的整体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新时期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进审美艺术,按美的规律教育人、塑造人,在美育的潜移默化中唤起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美的情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真善美的统一,达到培养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一方面改革和建设中的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另一方面人类社会呈现出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新局面。这一过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冲突和文化碰撞,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等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道德主体面临空前的困惑与迷惘,学校德育工作也面临严峻的形势和挑战。分析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应对措施,是当前推进学校德育工作亟需突破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15.
信息时代的到来,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都大为拓展,基于人,社会和自然界广阔背景上思考德育新功能,有助于适当与适度地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由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引出学科德育的概念,由中央与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得出实施学科德育的必要性,给出了理科学科德育的界定,总结数学学科德育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指出数学学科德育的实施与若干发达国家的德育做法的相似性,简要探讨了理科学科德育.  相似文献   

17.
厘清德育实效性的涵义是把握德育实效评估尺度的前提和基础。德育实效性评估中的“合需要性”与“合目标性”两个尺度统一于人的本质规定性。从方法手段、目标内容、理念等层面对德育低效作出归因,发现正是由于未充分认识德育对象的主体性存在与德育系统的运行目标之间的深层同一关系,而未能揭示问题实质。  相似文献   

18.
德育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数学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数学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利用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就发挥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数学思维方法和创新教育、审美教育等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周敦颐和王船山一个是理学的开山宗祖,一个是中国古代哲学集大成者,他们的德育思想有继承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三方面比较两者德育思想的异同,以期对将优秀传统德育思想运用于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西方公共空间关于德育功能的论述及其道德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市民社会的产物和表达个体意见的重要载体,西方公共空间通过对讨论内容、交往实践和讨论原则的规制,从以下三个方面发挥着德育功能:公共事务的意见表达培养人们的公民意识;公共空间的交往实践提升人们的交往能力;公共空间的讨论规则滋养人们的道德宽容精神。研究和探讨西方公共空间的德育功能对于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