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及成人性情希望量表对3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大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希望的关系.结果表明:(1)社会支持与积极应对、希望呈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但与希望无显著相关.(2)积极应对方式是社会支持与希望的中介变量;消极应对方式是社会支持与希望的调节变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贫困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对某医学院校392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SCL-90得分,除偏执因子外,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社会支持的各因子分上差异无显著性;在应对方式上,除求助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分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有显著相关。结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采用SCL-90、总体幸福感量表(GWB)、防御方式问卷(DSQ),辅以访谈法对162位高职贫困生的心理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贫困生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均低于非贫困生,幸福感量表总分高于非贫困生;贫困生较非贫困生更多采用升华、否认两种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4.
运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CP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情绪稳定性分量表对326名大学生进行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情绪稳定性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男生的情绪状态比女生更为稳定;2)大四学生的情绪最不稳定,其次是大三和大一,大二学生的情绪最为稳定;3)大学低年级学生比高年级学生更倾向于使用积极应对方式,同时也得到更多的主观支持;4)女生比男生获得更多的客观支持;5)积极应对方式、主观支持、社会支持总分与情绪不稳定性具有负相关系,消极应对方式和情绪不稳定存在正相关;6)社会支持不能直接影响情绪稳定性,而是通过积极应对方式作为中介间接地影响情绪的稳定性水平.因此,善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寻求更多的社会支持,有助于人们维持情绪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独立学院学生人际归因方式和应对方式的特点,以及两者的关系,研究采用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中的人际关系归因分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选取的独立学院的42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人际归因方式在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这两个因素上都存在差异;应对方式在性别、籍贯和是否独生子女这三个因素上都存在差异。相关分析表明,能力归因、努力归因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而背景归因和运气归因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归因方式对应对方式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最终结果表明,独立学院学生总体人际归因方式趋向于外控性,应对方式趋向于积极的应对方式,归因方式和应对方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应付方式量表》对西藏地区的在读研究生进行调查,以了解其社会支持和应付方式的整体情况。结果显示:西藏地区在读研究生在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社会支持总分上均显著高于内地在读研究生;西藏地区在读研究生在遇到问题时大多采用解决问题和求助方式;西藏地区在读研究生的社会支持情况在是否独生子女及学科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西藏地区在读研究生在积极的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上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农村初中寄宿生人际困扰状况与应对方式的关系,采用中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对29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寄宿生与走读生在人际关系总体困扰和异性困扰方面具有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寄宿生更少采用成熟型应对方式,与走读生在解决问题、求助与自责方面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P<0.001);寄宿生总体人际困扰得分与成熟型应对方式呈负相关,与不成熟型和混合型应对方式呈正相关,双方差异非常显著(P〈0.01);自责、解决问题、退避对人际困扰有明显的预测作用(R2=0.315)。研究表明,农村初中寄宿生存在轻度人际困扰与不成熟型应对方式,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以50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和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并检验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1)社会支持在性别、年级差异上均无统计学意义;应对各因子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解决问题、自责、幻想、退避四个应对因子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主观幸福感得分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并存在显著年级差异.(2)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解决问题、求助两个应对因子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四个应对因子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3)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有明显的直接效应(β=0.289,P〈0.001),而且应对方式中介效应也显著(β=0.197,β=-0.366,P〈0.001),其中成熟应对方式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9.7%,不成熟应对方式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8.9%.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状况并探讨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症状自评量表对120名贫困生进行测量。结果: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支持状况良好,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相关显著,其中主观支持与心理健康相关显著,而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并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社会支持特别是主观支持影响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救应激条件下急诊实习护生心理状况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量表(SCSQ)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应用生理驱动型模拟系统(ECS)设定心脏骤停实施急救的护生69人进行现场测试.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路径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①急救应激条件下急诊实习护生SCL-90除躯体化外,其它各分子显著低于中国常模(P<0.05或P<0.01).②急救应激条件下急诊实习护生的心理状况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显著相关.③急救应激条件下急诊实习护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作用的路径图中,有1条直接路径:自责对急救应激条件下急诊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有4条间接路径:退避、客观支持、幻想和求助通过自责对急救应激条件下急诊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结论:应用ECS设定心脏骤停实施急救的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好,其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随机选取350名贫困大学生作为研究组,266名非贫困大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贫困大学生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与丧失因子上,贫困生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2)生活事件各因子与SCL-90各因子及总分呈显著负相关,并且人际关系、学习压力两个因子非常显著地正向预测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陈喜凤 《长春大学学报》2011,(2):105-106,123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的关系。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广西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大学生人际信任和社会支持以及各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01)。(2)大学生人际信任对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总分、主观支持总分和支持利用度总分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志勇 《科技信息》2009,(31):35-36
本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1100例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量,通过比较分析,贫困生在人际敏感、抑郁、精神病性等项目与非贫困生存在显著差异,面临严重心理危机,高校应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帮助其摆脱心理困境。  相似文献   

14.
探讨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59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护士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23.94%,以抑郁最为明显,其SCL-90总分和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因子得分皆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护士SCL-90各因子与社会支持各因子间呈显著负相关;(3)回归分析显示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对护士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充分利用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研究生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应对方式对自杀态度的影响,采用社会支持问卷、应对方式问卷和自杀态度问卷(QSA),对苏州大学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专业研究生的自杀态度无显著差异。(2)男女研究生在应对方式中的求助因子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自杀态度中的对自杀性质的认识因子和应对方式中的求助这一应对方式之间成显著正相关。主观支持和退避、合理化成显著负相关(r3=-0.471;r4=-0.297),支持利用度和求助这一应对方式成显著正相关(r5=0.528)。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应对方式中的求助因子和自杀态度中的对自杀性质的认识进入了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高校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状况,工作压力及应对方式。方法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我市高校共177名班主任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以及缓解压力的方式。结果所有班主任中SCL-90总分及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分与常模比较,各量表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常模(P〈0.01),其中护理系班主任总分最高、其次为机电系班主任,总分最低的为土建系班主任(P〈0.05)。护理系、机电系、医药系、人文系的班主任总分均明显高于土建系班主任。高校班主任缓解工作压力的方式有购物(94.3%)、倾诉(89.9%)、唱歌(85.7%)、哭泣(74.2%)、大量进食(64.8%)、宗教信仰(32.3%),67.8%的班主任诉遇到工作问题会积极改进,30.6%的班主任诉将置之不理,1.6%的班主任诉将恶意对待。结论高校班主任承受的心理压力显著高于从事其他工作的人群,应该为高校班主任队伍提供好的应对压力的工作环境及来自社会的足够的支持和理解。  相似文献   

17.
许金凤 《科技资讯》2010,(19):210-211
目的:探讨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和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279名进行测评和分析。结果: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在人际敏感、抑郁、精神病、强迫、焦虑和偏执等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16PF得分与非贫困生差异显著。结论: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不容乐观,高校应实行经济补助、心理健康教育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育方式,不断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其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的相互关系.方法:对125名中医大在校贫困生进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生活事件与总体幸福感量表的测试.结果: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负性事件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与负性事件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社会支持与负性事件与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良好的社会支持和改善负性事件有助于提高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9.
探讨监狱民警压力、应对方式与心身耗竭的关系,采用福建省监狱民警(男性)压力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心身耗竭(MBI—GS)量表,对福建三个监狱1000位监狱民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监狱民警承受着较高的工作压力和社会压力.其中,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家庭压力和社会压力与情感枯竭和冷漠分别呈显著正相关(r=0.205~0.679,r=0.166~0.507),工作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与职业效能感减退呈显著正相关(r=0.127~0.306);积极应对方式与心身耗竭的三个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r=-0.454~-0.26),消极应对方式与心身耗竭的三个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r=0.238~0.506);回归分析发现,工作压力、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人际关系压力和家庭压力对心身耗竭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20.
高职护理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高职院校科学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采用SCL-90、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对270名高职医学护理学生进行了调查和数理统计.研究表明:人际关系问题、学习压力是影响高职护理生心理健康的生活事件;高职护理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学生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显著相关;生活事件的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因子与应对方式的幻想、自责、解决问题、健康适应因子对高职护理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最大;应对方式是作为生活事件与心理困扰症状的中介变量而存在并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