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收集近年来我国施工安全风险事故发生的数据并进行整理,通过专家调查法确定出大连市地铁一期工程西安路站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根据各风险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确定出相应的贝叶斯网络模型;该项目施工风险发生概率可以运用以贝叶斯网络为基础的正向因果推理技术进行预测,运用反向推理技术进行施工风险诊断.结果表明:该地铁项目施工安全风险发生概率为0.530,该数据表明地铁项目施工安全整体风险水平为中等等级.确定使大连市地铁一期工程处于危险状态的关键因素为:施工测量数据不准确、施工组织或施工方案不详细及操作过程连接不合理.  相似文献   

2.
赵婕 《科技信息》2011,(3):I0411-I0411,I0369
地铁是城市公共交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地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对近年来国内外地铁发生的事故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影响地铁安全运营的人、车辆、轨道、供电、信号以及社会灾害等主要原因进行了探讨,针对这些原因提出如何做好事故预防,改善地铁运营安全现状和降低事故损失。  相似文献   

3.
地铁工程的建设与发展为缓解城市公共交通、提高城市道路利用率奠定了基础。同时地铁工程的开展也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进行地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开挖施工将扰动地下土地、造成地表及地铁地层沉降的发生。地铁地层沉降极大的影响了地铁行车的安全性,危害了地铁乘客的人身安全。针对这样的情况,加强地铁施工过程中地层沉降的控制与检测成为了现代地铁工程建设的重点。本文就地铁地层沉降控制与检测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4.
地铁屏蔽门事故分析及风险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屏蔽门事故时有发生,屏蔽门安全系统的建设以及使用情况受到人们密切关注。通过对地铁屏蔽门典型事故案例以及事故树分析,结果表明事故的发生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并由此提出了风险控制措施,以期为地铁屏蔽门系统的改进提供一些依据,减少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经济建设的发展促使我国交通运输业进程的加快,一个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有一个好的交通环境,会对城市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城市化进程的脚步走的越来越快,对于在交通上也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生活节奏,那么地铁的建设,将这种空间得到了合理的利用,从地上的交通转入地下的交通,而且在运行速度上也比地上的交通快,而且地铁不存在堵车的现象发生,运行的历程也比较长,所以在很多发达的城市中对开始兴建地铁。但是在对地铁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会有相应的风险存在,主要表现为基坑工程和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上,这种风险的存在为我国的地铁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影响到了地铁的安全运行。地铁工程的正常运行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关系着国家的安全稳定,所以一定要在施工质量上引起高度的重视。那么本文将对地铁车站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提高地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地铁隧道工程数量与日俱增,而在施工过程中也会发生一些难以预想的事故,因此,风险管理在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我国隧道施工风险分析为基础,以南京地铁二号线为案例对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风险与控制过程进行合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浅谈地铁工程全寿命期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志群 《科技资讯》2007,(19):228-229
我国目前处于地铁建设的高潮期,而地铁工程具有投资额多、规模庞大、涉及因素众多、施工工序复杂、后果严重且影响深远的特点,因而有必要对地铁工程施工及运营全寿命期的风险进行研究。据此本文结合国内京、津、沪、穗、深、宁、渝等9个城市的地铁建设经验,对地铁工程全寿命期主要风险进行了辨识,并提出相应的风险评价、分析及管理的方式,对今后地铁工程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地铁施工的安全管理问题,引入Near-miss(未遂事件或险兆事件)概念,构建出地铁工程的Near-miss知识库.首先,分析了地铁工程Near-miss知识的5种来源,并通过对地铁工程事故数据库的分析,得到地铁工程Near-miss知识.然后,从人员身份、机械状态、材料状态、环境状况和相互位置等5个方面对地铁工程Near-miss知识进行框架表示,并根据其特点,研究地铁工程Near-miss知识库的逻辑结构.最后,采用具有成熟管理技术的关系数据库,将Near-miss知识存储于关系数据库表中,实现了知识库和关系数据库的耦合.一个完善的地铁工程Near-miss知识库的构建,将有助于促进地铁施工安全管理能力的提高,减少地铁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杨猛 《科技资讯》2011,(16):116-116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的扩展,地铁施工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地铁防水施工的重要性以及一般原则.并着重对当今的主要地铁防水施工技术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地铁防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及交通设施的不断发展,城市地铁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不可避免出现与地铁相关的深基坑设计问题:因此在设计与地铁临近的深基坑支护,尤其是地铁从深基坑中穿过的基坑支护工程设计必须解决很多技术难题。以南昌市中心位置某深基坑支护设计为例,介绍其设计思路及关键点,给类似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全 《科技信息》2012,(17):90-91
地铁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地铁运行的高效与安全是地铁车辆安全监测系统的重要使命,地铁车辆安全监测系统可以对地铁运行中轴承温度、车轮磨损程度进行全程监控,一般来说地铁运行对地铁轴承温度控制有一定要求,要确保其温度在可控范围之内,轴承温度过高处理不当会引发事故。地铁车辆安全检测系统可以通过红外线实现对地铁车辆轴承实时监控,对局部温度突然升高等异常现象会通过报警系统第一时间传达给地铁车辆安全控制人员,与此同时该检测系统还可以对地铁车辆关键部位如车轮的擦伤、磨损等利用系统设置的震动传感器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可以为地铁车轮检修人员提供依据,系统配有车号自动识别功能,为检测结果进行精确定位,为车辆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因此加强对地铁车辆安全检测系统的研究对促进我过地铁安全高效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辉  陈曦  王欣洋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15):6429-6434
地铁连通型商业建筑日益增加,除火灾事故外,地震、恐怖袭击、车辆故障或停电引发人员滞留而导致的踩踏事故等突发事件中人员安全疏散的研究同等重要.为探究突发事件中防火卷帘控制方式(下降时间、下降高度等)对地铁及其连通商业建筑人员疏散的影响,运用Pathfinder软件,以某地铁及其连通商业建筑作为对象,分别模拟了防火卷帘不动作、防火卷帘下降时间为0、60、150、180、300、360 s 7种工况下人员疏散情景,从而得到最优的防火卷帘下降时间,并分析了地铁及连通商业同步疏散、延时疏散情况下延时时间对疏散的影响.结果 显示:与地铁连通型商业空间的开发与利用不会对地铁人员疏散造成影响;地铁连通商业建筑的防火卷帘"一步降"或"两步降"控制方式对于人员疏散影响不大;防火卷帘下降延时时间越长,人员所需安全疏散时间越长,卷帘180 s下降到底的工况是最不利的控制方式,300 s下降到底是最优的;对于地铁连通商业建筑,不论突发事件发生在地铁段还是商业段,都是两个部分同步疏散对疏散最有利.  相似文献   

13.
陈赟  周丹 《科技促进发展》2021,17(1):161-168
地铁隧道工程建设快速发展,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安全事故频发.为有效管控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率,本文在分析不安全行为干预策略的基础上,构建了地铁隧道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干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从干预层面角度和干预类别角度对地铁隧道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动态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策略实施的过程中,地铁隧道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从干预层面角度看,个体层面策略对不安全行为系统干预效果更明显;从干预类别角度看,不安全心理对地铁隧道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14.
陈赟  刘慧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13):5506-5512
为有效减少地铁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提高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本文从地铁施工人员与安全管理人员双方的利益动机出发,构建不安全行为惩罚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SD模型对双方博弈的演化趋势进行仿真模拟,最后提出能够降低不安全行为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两方博弈模型的均衡解不具有演化稳定性,且增大惩罚力度只能在短期内减少不安全行为,而重复博弈上下震荡的频率更大,安全管理检查更加困难;引入动态惩罚机制并优化可以达到稳定的演化均衡,在有效抑制波动的同时减少不安全行为发生,达到最稳定状态,获得稳定策略,在不检查的情况下,施工人员选择安全行为,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本研究为制定有效的惩罚制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如何综合考虑经济、安全两方面因素,确定地铁隧道的合理埋深,是地铁隧道修建的难点之一.结合青岛地铁某一区间隧道合理埋深设计,将强度折减法应用于地铁隧道合理埋深分析,计算得出不同埋深情况下隧道毛洞安全系数.考虑实际地质条件对不同埋深下地铁隧道毛洞安全系数的影响,由计算得到的不同埋深下隧道毛洞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定量分析得出了适合青岛地铁该区间隧道的合理埋深范围.  相似文献   

16.
张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1):6164-6170
基坑施工降水对邻近地铁隧道产生附加沉降,正确评估其大小及对地铁运营安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某工程基坑支护结构及周边复杂环境条件,考虑基坑围护桩人工挖孔桩施工降水实际情况,在某些假定条件下,采用简化大井降水分析方法。分五种工况对围护桩施工降水对邻近地铁隧道产生的附加沉降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考虑降水对地铁最大影响时,地铁隧道产生的最大沉降为5.7 mm,不满足地铁运营线路轨道变形的要求;采用跨三桩施工降水可将地铁隧道产生的附加沉降控制在地铁运营线路轨道变形范围内。针对减少基坑施工降水对地铁隧道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合肥地铁车站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地铁车站安全施工,通过分析比较,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与综合评价法分别对合肥地铁车站施工进行风险识别、风险估计与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合肥地铁车站施工时,应注意的风险主要有地质风险、环境风险和施工技术风险.地质风险主要是膨胀性土和地下水的影响,环境风险主要是临近的居民住宅小区的影响,施工技术风险主要是基坑支护不及时、排水措施不利的影响,对合肥地铁车站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应急预案框架下地铁防灾标识系统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地铁灾害事故发生后,灾区人员有效利用防灾标识系统进行及时疏散,则是防止和减少伤亡损失的重要措施. 本文对国内外大中型地铁站标识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分析了国内地铁防灾标识系统现存的问题. 通过国内外防灾标识系统的比较,提出了优化的建议. 最后对地铁防灾标识系统与应急预案框架系统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地铁区间隧道在地面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考察炸弹在地面爆炸时对地铁区间隧道的影响,应用LS-DYNA软件分析了在地铁上方不同当量装药爆炸时地铁区间隧道的动力响应.模型中考虑了隧道衬砌周围介质中锚杆对介质的锚固作用,得到不同情况下地铁区间隧道的位移、速度及应变时程曲线,并据此进行地面爆炸时地铁区间隧道的安全评估.计算结果表明:地铁区间隧道的顶部和底部中央是比较容易出现破坏的位置,在距离地面1.5 m处100 kgTNT当量炸药爆炸时地铁区间隧道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