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秋冬季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细菌的数量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9月~2008年2月,研究了珠海市斗门区凡纳滨对虾4个低盐度池塘水体、沉积物中异养细菌、弧菌、芽孢杆菌数量动态,结果表明,水体中异养细菌、弧菌、芽孢杆菌在养殖前期不稳定,中后期趋于稳定,数量波动范围分别为1.8×103~1.2×105/mL、1.4×102~4.0×103/mL、1.6×102~1.7×103/mL,水体中异养细菌数量平均为1.95×104/mL;沉积物中异养细菌较稳定,弧菌呈先升后降趋势,芽孢杆菌呈上升趋势,三者的数量均高出水体2~3个数量级,数量波动范围分别为1.0×106~2.2×107/g、7.0×103~4.7×105/g、4.7×106~2.4×106/g,异养细菌数量平均为9.16×106/g  相似文献   

2.
北部湾夏、冬两季异养细菌的水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6年7月15日-8月7日和2006年12月25日-2007年1月22日对北部湾夏、冬两季水体中异养细菌丰度进行调查,探讨环境网子对异养细菌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北部湾夏、冬两季异养细菌平均丰度分别是8.00×103和3.85× 102 mL-1.夏季北部湾北部海域表、中、底3个水层异养细菌丰度均显著高于中部和南部海域(p<0.05),而冬季北部海域表层水体反而成为异养细菌丰度的低值区(p<0.05),中层和底层水体中异养细菌丰度分布差异不大.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夏季水体中异养细菌丰度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而冬季这种趋势不明显.活性硅酸盐(SiO3 -Si)和叶绿素a(Chl a)浓度是影响北部湾夏、冬季异养细菌丰度水平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除此之外,冬季水体中异养细菌的丰度还与温度、盐度和溶解氧(DO)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模式对虾养殖水体中无机磷与叶绿素a的关系,于2001年10月15~19日在广西海洋研究所的养殖试验基地,选取8个封闭式的对虾工厂化养殖试验池和4个水泥底普通的露天养殖池,连续5d现场测定养殖水体的pH值和化学耗氧量(COD),并现场抽滤固定水样,带回实验室分析叶绿素a和无机磷的含量。工厂化养殖试验池采用高密度、高投饵的养殖模式,普通养殖池采用低密度、少投饵的传统养殖模式。结果表明,在工厂化养殖模式中,无机磷含量为0.82~1.59mg/L,叶绿素a含量均在1.71μg/dm^3以下,水体环境呈高磷低植物生物量特征。在普通养殖模式中,无机磷含量均在0.041mg/L以下,叶绿素a含量为3.94~6.86μg/dm^3,水体环境呈低磷高植物生物量特征。在两种模式的养殖水体中,无机磷与叶绿素a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791|~|-0.927|〉r0.01=0.708),与C0D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818~0.904〉r0.01=0.708),与pH值之间有3d呈负相关关系(r=|-0.685|~|-0.750|〉r=0.05=0.576)。光照度的强弱及营养盐补充源的多少对养殖水体中无机磷含量和叶绿素a含量起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山茱萸中多糖的含量,正交实验优化显色条件,确定5%苯酚用量1.2 mL,浓硫酸用量7.0 mL,反应时间20 min。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A=6.0393C-0.0148,r=0.9994(n=6),在10~10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4.93%,RSD=1.87%(n=6)。测得多糖平均含量为45.2%,RSD=1.72%(n=6)。该法快速、准确、灵敏,可为山茱萸中多糖的测定、开发利用和质量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给定X,B∈Rn×m和正整数s,在集合W-1ASRn×n中寻找矩阵方程AX=B的解A,使得r(A)=s;当解集S1={A∈W-1ASRn×nAX=B}非空时,记m~=minA∈S1r(A),M~=maxA∈S1r(A),在S1中确定最大、最小秩解.  相似文献   

6.
给定X,B∈Rn×m和正整数s,在集合W-1ASRn×n中寻找矩阵方程AX=B的解A,使得r(A)=s;当解集S1={A∈W-1ASRn×nAX=B}非空时,记m~=minA∈S1r(A),M~=maxA∈S1r(A),在S1中确定最大、最小秩解.  相似文献   

7.
采集南美白对虾苗种淡化期间各阶段的水样和虾苗,用平板计数法对水体和虾体的异养细菌和弧菌进行计数,采样时间从淡化开始到淡化结束.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虾苗经逐步淡化,随着盐度从14.36降至1.000,水体异养细菌从3.21×107CFU/ml降至(5.05~6.27)×105CFU/mL,弧菌数从1.57×106CFU/mL降至(2.63~16.8)×104CFU/mL;虾体中的异养细菌从3.24×104CFU/mL降至(1.19~1.66)×103CFU/mL,弧菌数从2.30×104CFU/mL降至(4.30~6.90)×102CFU/mL.通过苗种淡化,水体和虾体的异养细菌和弧菌数量都明显下降,虾体内的弧菌数量占总菌数比例由淡化开始时的71.6%下降到39.6%.实验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可减少弧菌的数量,减少弧菌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特定水体中细菌总数的化学方法.利用微波辐射能,破坏细菌细胞壁并辅助水解蛋白质成为氨基酸,而后用荧光胺(FLA)衍生,测定衍生物的荧光强度,进而推算细菌总数.细菌微波破壁水解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水解液中HCl浓度4 mol/L、微波功率400 W、辐射时间10 min.最佳衍生条件为:pH值2.0~2.2,3 mL试液中加入10-3mol/L FLA溶液1.0 mL(FLA与氨基酸的分子比高于130:1)、衍生温度4℃.方法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3.64%(n=6),对于大肠杆菌菌液样品,本文所建立的化学方法与标准方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本法可望开发成特定水体样品中细菌总数的快速测定法.  相似文献   

9.
建立一种测定参芪首乌补汁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简称二苯乙烯苷)含量的方法.采用岛津VP-ODS色谱柱(150 mm×4.6mm,5m);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0nm,流速1.0mL·min-1.结果表明:二苯乙烯苷在0.1013~1.013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4%,RSD为0.87%(n=6),精密度、稳定性良好.该方法可靠性高,分离度、准确性、重复性好,适用于参芪首乌补汁中二苯乙烯苷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三角帆蚌清除富营养化水体中叶绿素a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三角帆蚌滤食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的能力.发现三角帆蚌能有效地清除水体中的叶绿素a.通过方差分析的方法得出在96h即达到显著的清除效果,并且当蚌密度在18.75只/m^3时(本实验水体中藻类密度为10^6个/mL左右)清除的效果最佳.还对实验的结果进行了函数的拟合,发现在贝类滤食过程中叶绿素a含量和时间之间存在对数函数关系.本文提示利用双壳贝类净化富营养化水体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大獭蛤苗种池塘中间培育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2年9月至2003年4月,在广西海洋研究所古城基地进行大獭蛤(LutmriamaximaJonas)苗种池塘中间培育试验。试验在铺沙的池塘里进行,放养的大獭蛤苗种规格为壳长0.2~0.8mm,大獭蛤稚贝饵料为施肥繁殖的浮游藻类,以大部分大獭蛤稚贝壳长达到2cm为出苗标准。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0~30℃、盐度为zo%。以上,放苗量为375万粒/公顷的条件下,大獭蛤稚贝经过45~60d即可以培育成壳长为2cm左右的大规格苗种。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3类淡水养殖水体(精养虾蟹池、湖泊养殖水体和精养鱼池)细菌群落结构与硝化速率的关系,通过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与流式细胞仪分析了 15个养殖水体的细菌种群结构和总菌数,并测定了硝化速率.结果表明:淡水养殖水体中的优势菌群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idobacteria)和...  相似文献   

13.
滩涂种植-养殖系统换水周期内细菌的消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种植-养殖系统换水周期内细菌的消长动态进行分析,发现在换水周期的初期细菌数量开始增长,至第4~6周时达到最大值,换水末期细菌的数量又有所下降.种植红树林的处理塘的细菌数量变化比不种红树林的对照塘明显要小.水质的变化与细菌数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水质相对稳定,细菌的数量变化相应较小.  相似文献   

14.
以福建产鲜活杂色蛤(Ruditapes philippinarum)、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褶牡蛎(Ostrea plicatula)和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为研究对象,每月分别检测其汤汁中的游离氨基酸、核苷酸、糖原含量,以探明这3种主要呈味物质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显示:4种贝类的呈味氨基酸含量在1—4月份较高,特别是2—3月份的质量含量均在2000 mg/kg以上,而6—8月份间的杂色蛤、皱纹盘鲍、褶牡蛎以及9月份的缢蛏的呈味氨基酸含量相对较低;在呈味核苷酸含量方面,4种贝类在1—4月份含量较高,特别是缢蛏和杂色蛤的含量均大于400 μg/g,而7—10月份的含量相对较低;同时,4种贝类的糖原含量也表现出相似的规律,在2—4月份较高,9—10月份则较低。可见,4种海洋贝类在呈味物质的含量上均表现出明显的冬春季节高于夏秋两季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采用LI-8100全自动土壤CO2通量测定系统于2010年7月和10月及2011年1月和4月分别对九龙江口秋茄(Kandelia candel)红树林湿地土壤呼吸的昼夜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0月和4月的土壤呼吸速率昼夜变化表现为单峰型,日最高值出现在14:00,最低值出现在00:00;而7月和1月的昼夜变化则显示出不同的趋势,最大值分别出现在10:00和08:00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22:00和04:00,样地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均值出现在06:00——10:00.指数回归分析显示,秋茄红树林湿地土壤呼吸速率变化与土壤温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5 cm层土壤的温度变化可以解释秋茄红树林湿地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74.4%.  相似文献   

16.
用平板培养法和多管发酵法对延安大学内的自来水和几种纯净水的细菌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自来水和纯净水合格。其中自来水平均细菌总数为21.5CFU/mL,大肠菌群数0MPN/100mL;雅苑校区开水房开水平均细菌总数为0CFU/mL,校本部开水房11CFU/mL,平均大肠茵群数均为0MPN/mL;纯净水中,碧源牌平均细菌总数为10CFU/mL,大肠茵群0MPN/100mL,绿缘牌平均细菌总数为13CFU/mL,大肠茵群0MPN/100mL。  相似文献   

17.
贝类分泌液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宣宪  罗红琴 《江西科学》1992,10(2):115-118
探讨贝类分泌液对烧伤伤口保护作用的机理。实验采用背角无齿蚌、圆顶珠蚌、河蚬、中华圆田螺、铜锈环棱螺、耳河螺的分泌液制成四种不同浓度的药敏纸片和离心得到可溶性及不溶性组分,分别对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甲型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进行了药敏和生长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其机理不是抑菌,而是生物保护膜的作用。从而,为贝类分泌液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大型底栖动物多度对于河流生态环境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渭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多度及其影响因子以渭河干流陕西段的眉县、咸阳、草滩、临潼、华县等研究点为例,进行了生物采集、野外现场实验和室内实验等.通过对河流水质的分析,结合各研究点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及多度,分析渭河流域环境因子对大型底栖动物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底栖动物在各研究点不仅个体数目不同,而且在各研究点总个体数中的比例和频度也有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研究点环境因子的异质性.其中,影响底栖生物群落分布的环境因子主要有总氮、总碱度、化学需氧量、六价铬、总溶解固体、流量、水温、渗透系数等.  相似文献   

19.
油田采出水絮凝菌的筛选及絮凝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多次采样,反复分离,从油田采出水和回注污水中分离得到16株产絮凝剂菌株,经复筛,得到1株具有较高絮凝活性的细菌。细菌生长过程均可产生具有絮凝作用的胞外分泌物,经实验对油田采出水具有高絮凝作用。分别研究了碳源、氮源、无机盐、初始pH值、培养温度等对其产生絮凝剂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玉米淀粉是较好的碳源,蛋白胨为最佳氮源,最适宜培养温度为320C,初始pH为7.5~9,摇床转速为150 r/m 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