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拳击运动训练和竞技比赛中,发生运动损伤事故的几率非常高,并因此对运动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鉴于此,该文就以青少年拳击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结合笔者的运动训练经验和竞赛观察情况,针对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等进行了探讨。文章首先分析了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即拳击运动自身的项目特点、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对运动损伤的重视程度不够、青少年拳击运动员技术动作不扎实、不规范以及青少年拳击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或者是训练状态不佳等,然后又基于以上几点原因,探讨了有助于预防青少年拳击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具体策略,以期能够对青少年拳击运动员运动损伤事故发生率的降低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运动损伤近年来已经成为影响击剑运动员运动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队击剑运动员以及黄浦区青少年击剑运动员进行访问与调查,发现要想延长击剑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应把重点放在青少年击剑运动员训练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及损伤的伤后恢复上。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在体育运动和教学中十分重要,文章就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刘文军 《科技信息》2007,(10):231-231
通过对广东省部分地市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总结了在自行车运动中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损伤部位和性质,提出了自行车运动中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乒乓球是我们国家的传统优势项目,青少年运动员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能否继续保持该项目的优势地位至关重要,影响青少年运动员健康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本文从运动伤病的角度出发,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湖北省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肩部运动损伤情况,为最大限度的预防提供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6.
罗旭 《科技信息》2012,(9):221-221,190
网球是我们国家的新兴的运动项目,青少年运动员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网球运动能否良好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青少年运动员健康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本文从运动伤病的角度出发,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浙江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肩部运动损伤情况,为最大限度的预防提供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了问卷调查、实践考察法、咨询调查、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广东、辽宁、吉林、山东、江苏、内蒙古六省市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运动员损伤多数在足跟、踝、胫骨、膝、大腿后群肌、腰等部位,其表现为扭伤、挫伤、劳伤、肌肉拉伤等类型,这与三级跳远的项目特点和青少年身体发育特点密切相关.运动负荷量过大、技术动作不合理是引发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更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期减少运动不同程度的损伤,促进青少年三级跳远训练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伙耀 《广东科技》2012,21(15):60-60,47
作为一项以发展力量为主的竞技体育运动-举重,对运动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不断提前运动员的训练年龄。同时,为了确保运动员的人身安全,以及避免运动员在训练中出现更多的运动损伤,要求对举重运动员要从青少年抓起,重视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并应采取较合理、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切实地提高举重训练的效果。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进行相关阐述,并提出了的相应观点。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会对运动员的训练进程、身体状态甚至终身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预防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在开展青少年田径运动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造成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训练科学性不高、教练员和教师防范田径运动损伤意识和知识储备不足、运动员缺少运动损伤防治知识和技能。以河北省保定市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情况为例,调查分析我国当前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的现状,研究防范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的策略,希望能为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开展稍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会对运动员的训练进程、身体状态甚至终身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预防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在开展青少年田径运动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造成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训练科学性不高、教练员和教师防范田径运动损伤意识和知识储备不足、运动员缺少运动损伤防治知识和技能。以河北省保定市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情况为例,调查分析我国当前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的现状,研究防范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的策略,希望能为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开展稍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meta分析法对足球运动员在人工草皮和天然草皮环境下比赛和训练出现非接触性运动损伤的可能性进行综合定量分析.以足球、运动损伤、天然草皮、人工草皮、soccer、injury、natural grass、artificial grass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SCI数据库WOS、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 Med以及OVID数据库,纳入10篇英文文献.人工草皮和天然草皮在比赛中出现非接触性运动损伤的OR=0.29,95%CI为0.10~0.82,Z=2.33,P0.05;训练OR=0.30,95%CI为0.10~0.89,Z=2.18,P0.05;总体OR=0.30,95%CI为0.14~0.60,Z=3.35,P0.05.男运动员OR=0.26,95%CI为0.14~0.47,Z=4.47,P0.05;女运动员OR=0.09,95%CI为0.03~0.24,Z=4.81,P0.05;男、女运动员总体OR=0.18,95%CI为0.10~0.30,Z=6.50,P0.05.成年运动员OR=0.25,95%CI为0.11~0.56,Z=3.37,P0.05;青少年运动员OR=0.20,95%CI为0.09~0.47,Z=3.70,P0.05;成年、青少年运动员OR=0.23,95%CI为0.13~0.42,Z=4.89,P0.05.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的运动员,在人工草皮进行比赛和训练出现非接触性运动损伤的概率相对要小,运动员在人工草皮上进行训练比赛,安全系数高于天然草皮.  相似文献   

12.
王淑坤  刘子仪 《科技信息》2011,(30):321-321
本文通过对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部位、场所、类型等分析,探索足球运动员损伤的原因,寻找预防的措施,从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为教练员、队医和运动员对运动损伤的预防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08年中国国家室内足球五人制运动员在国家队集训期间发生的运动损伤进行分析,总结出五人制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常见类型、部位,归纳出五人制足球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各种因素,提出对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损伤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福建省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训练中运动损伤率较高,以急性损伤为主,情况较为严重.损伤的种类集中在扭伤、拉伤和擦伤,损伤部位集中在膝部、腰部和踝部,教练员的专业素养与损伤有密切的关系,基本上探明了损伤与训练内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柔韧素质训练是长期的、系统的、科学的武术实践活动。研究证明,特别优秀的武术运动员都要有很高的柔韧性,它的获得是建立在多年的科学训练基础之上的。运动员柔韧性好,动作幅度大,有助于技术动作的掌握和提高,并且可以减少或防止运动损伤。随着武术事业的蓬勃发展,"高、难、美、新",的竞技发展方向,对运动员的柔韧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动员也需要有很好的柔韧素质,特别是肩、髋关节的灵活性强,就能从不同角度用最大的力量击打对方。青少年武术运动员要把柔韧素质训练列为重点内容,为向高水平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运动员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发生,增强损伤防范能力,为运动训练和运动医学研究提供依据.对10支职业运动队和4所高校运动队、具有三级及以上运动员等级称号的现役413名运动员展开运动损伤调查.运动员易发生膝、腰、踝、大腿、肩等部位的肌肉、肌腱、韧带、关节软骨等软组织损伤;运动损伤发生与运动员的陈旧损伤、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训练方法、营养条件、赛场条件、环境气候、道德品质等诸多因素相关.运动员对自身运动安全及保护意识不强.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发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掌握流行病学能避免或减少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统计分析法对我国冰雪项目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流行病学及致因进行调查与研究,对推动我国冬季冰雪运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优秀的冰雪项目运动员是推动我国冬季冰雪项目的主力军,但运动损伤会使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受到影响,严重会影响运动员的运动寿命.研究发现,在冰雪项目中,冰球、自由式滑雪、速度滑冰、花样滑冰运动员在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发生运动损伤比率相对较高;冰雪项目运动员身体各部位受运动损伤的比率以腰背部、膝关节、踝关节和大、小腿较高;运动损伤的类型呈现多样化,扭伤、擦伤、挫伤、摔伤及撞伤较为常见;运动损伤的致因主要表现为激烈对抗及不合理冲撞、疲劳、自我保护意识缺乏及动作技术失误等.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运动损伤对冰雪项目运动员以及冰雪项目的危害性、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预防、避免或减少冰雪项目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二级以上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静 《科技信息》2008,(8):223-224
随着现代武术套路运动的发展,比赛竞争日益激烈,尤其向着高、难、美、新的目标不断发展,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要求不断提高;日益增加的大强度训练,对运动员的能力要求也相应提高;因此,产生运动损伤的机率也相应增大。自从2002年采用新规则以来,难度动作增高.湖北省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明显增多。为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对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提高运动员防范意识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对湖北省二级以上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损伤特点的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问、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青少年乒乓球运动损伤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乒乓球运动损伤人数较多,主要以腰部、膝关节、肩关节等部位为主;且不同打法类型、不同训练年限所造成的运动损伤也有所不同。提出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为避免我国青少年运动损伤的发生,延长运动寿命,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校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普通高校跆拳道运动员在训练中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学生掌握运动损伤知识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运动员在训练中产生损伤的主要原因在于训练因素,如疲劳过渡、局部负荷过大、缺乏保护和运动损伤知识等。因此提高训练水平,提高运动损伤意识,重视对急性损伤的及时处理是减少损伤发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