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学理论批评的话语是“道学”系统:而西方诗学话语则是“人学”系统,五四文学本体论的建构就是在反“道学”话语系统与引进“人学”话语系统中完成的.五四文学本体论中的各种重要观点,都直观地反映了中西文学批评话语的差异性.而五四文学本体论的西化倾向,既反映了西方文学与文学批评的“人学”话语的现代性优势,也反映出了五四反传统对文学本体论建构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仪式及仪式音乐研究是近年来一个学术热点,并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重要方向。围绕“仪式音乐”,学界从个案到普遍,从实践到理论,均取得丰硕的成果,也建构了诸多理论与方法论模式。本文从对音乐概念的认知开始,强调由一般意义上的“音乐”到仪式中的“音声”之概念延伸,对仪式音乐这类特定语境中的“音乐”形式研究意义。同时,本文也梳理了中国学者在有关仪式音乐概念、仪式音乐分类、仪式音乐民族志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阐释,希冀凝聚学术意识,让我们更好地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构仪式音乐研究的中国术语,达到构建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3.
"文论失语症"与后殖民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论失语症”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基本上在借且西方的话语说话,离开了西立的话语,中国的学者就不会说话了,中国的文论长期处于表达,沟通,解读的“失语”的提高,其所遵循的依据是西方化的逻辑,它与来自西方的后殖民主义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大众文化与西方大众文化接触日益频繁,从而加大了东西方大众文化的相互激荡和冲突。由于在成长发展上的后发性,中国大众文化成为西方大众文化“化中国”的重要途径,面对全球化的压力,中国大众文化不能退却畏缩,而应该以积极的“中国化”姿态来迎接挑战,用中国自己的大众文化构筑防止西方大众文化“化中国”的防火墙。  相似文献   

5.
肖朗 《孝感学院学报》2004,24(2):30-32,46
实践美学和生命美学的论争,成为当今美学界的热点,论争的目的是确立中国新世纪美学的发展方向。因此,仅围绕“实践”等范畴作理论的论争是不够的,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美学。事实上,从实践美学到生命美学,既是一种超越,亦是一种回归。这将有助于澄清当下很多理论误区,也是摆脱西方语境,发展中国美学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学界普遍对中国近代以来的文论“失语症”讳莫如深的时候,国内一些睿智的学者开始致力于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的清理和转换,这项工作自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但是我们认为仅靠中国古代文论的清理和转换是无法实现中国实现中国文论话语的重建的。还有一个必要的环节就是西方文论的中国化,文章对西方文论中国化的前提条件、理论实质和深层动因作了深入的分析,并期望通过倡导西方文论的中国化来实现以我们民族文化与文论为主的文论话语重建。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法治话语的研究在构建、翻译等方面都取得一定进展,然而对外传播的研究却鲜有学者关注。在法律东方主义以西方法治为中心的立场误导下,中国为主的“东方”国家法律体系成为“西方”带有认知偏见的被动评价对象。基于此,本文采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立场标记特征框架,筛选NOW网络新闻语料库中含有关键词“Chinese legal system”的语料并进行立场特征标注及数据分析,旨在探求法治话语域外传播现状。研究发现,西方媒体立场标记语使用中,认知立场、义务立场和态度立场及其子特征的分布各有其特点,其分布原因与新闻语篇特征、文化差异、意识形态等因素密切相关。为改善法治话语传播现状,提高中国法律形象域外塑造,中国法治话语体系应当继续不断完善,动态更新。  相似文献   

8.
问难“族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近年来的“族群话语”,我们发现了以下缺点:(1)由于诸家在使用学术概念时不注意词义、词源和词用,也不注意同一个词汇在不同文化和国度的变异,且较少联系中国历史,尤其较少联系中国“民族”和“族群”话语的近代演变史,更缺乏足够的个案和国内少数民族表述的支持,结果,以印刷文字出现的讨论,大多成为西方话语或者西方话语的汉语代言。(2)缺少辩证和历时的观点,沉湎于“宏大叙事”,束缚于功能论,受制于原生说,不能认识“民族”和“族群”的翻译话语,本质上是政治权力史,处在一个前后不同的、开放的变化过程。(3)由于学术上的急躁,有的作者对中外相关著述咀嚼不细,乃至误读、误用、误译、误批。  相似文献   

9.
自翻译学科建设以来,中国传统译论未能得到足够重视,一直处于失语状态。张佩瑶的《中国翻译话语英译(选集)》挖掘中国传统译论的精髓,采用“丰厚翻译”新策略系统地重溯了中国传统翻译话语的发展历程,并以新的“话语”视角重构传统译论,建构新的翻译话语体系,使之与西方译论进行对话,力推中国翻译话语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宗教发展史上,不同的“做宗教”的方式逐渐演进并凝结为5种易于辨认的模式:话语/经文模式、个人修炼模式、仪式模式、即时灵验模式、关系/来往模式。这几种模式并非独立存在,它们在大多时候是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现实中发生的宗教信仰活动更多地是在地方习俗、历史事件、社会环境、个人性格和“做宗教”模式框架等因素综合影响之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移植于西方高等教育,对其高等教育管理思想也多有借鉴。以“教授治校”和“大学自治”思想为例,中国高等教育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在国家政治管理体制,古代高等教育管理传统,地区和社会的经济、文化差异以及现代大学发展的时代逻辑影响下,这两种传自西方的经典高等教育管理思想逐渐实现了中国化,发展为“教授治学”和“大学自主”的中国高等教育管理思想。而西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中国化的发展旨归也必将是形成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构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2.
如果从结构的角度看 ,中国文化类似于一个全息的圆形模式有类似古人说的“大圆镜智”的因素 ,而环形是其基本特质 ,相似于古人说的“太极图”。人有悲欢离合、悲剧喜剧 ;人生有青年、中年、老年、暮年 ;事业有准备、发展、高潮、衰败。四季恰如这种循环变化的浓缩。在中国文学艺术作品中 ,在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审美习惯、表述方式、文化思想的影响下 ,经千百年的积淀 ,秋由单纯的环形而衍生放射 ,也具有了全息性圆形模式的特性 ,由之 ,秋也成为具有母题意义的中国文化话语符号。它是观者较多直接面对的物化了的艺术家心灵世界 ,乃至中华民…  相似文献   

13.
中国早期钢琴教育的史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专业音乐院校建立之前,西方的钢琴等键盘乐器就开始传入中国,教育也就随之发生。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在带有大国自居思想的背景下,钢琴教育只能在皇宫等上层阶层开展,虽然施教者虔诚朝贡,但受教者只是“玩玩”而已,钢琴教育举步维艰。中国近代史使钢琴艺术在维新思想的促进下得以发展,并逐渐深入到学堂之中,也在业余的学习中开展,这两种教育模式后来成为中国钢琴音乐教育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4.
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中国论现代性建构中存在的诸多悖论与困境中的一个主要矛盾纠葛。这一矛盾纠葛在论的实际发展过程中转化成为如何在超越古代论传统与学习借鉴西方论两个方面寻找、建立中国现代论的主体定位问题,形成了中国论现代性建构历程中互为表里的三次“发现西方”和反传统的“传统”。这样的思路几乎贯穿百年中国论现代性的建构历程,既推动着中国论现代性的建构进程,也带来诸多理论偏失。  相似文献   

15.
目前.印度已率先进入人才、资本双重驱动的“公司化知识经济移民时代”,由此,美国高科技行业人力资本、知识产权资本已形成“印度化”趁势。从发展态势看.包括苏州在内,中国一大批硅谷也能成为中国知识经济移民大规模进驻西方就业市场的“移民发动机”。从发展潜力看.中国进入“公司化知识经济移民时代”的规模和力度将远远超过印度。中国的科技崛起.可能绕不过美国高科技行业人力资本、知识产权资本的“中国化”阶段。  相似文献   

16.
晚清到五四期间,中西文化全面接触、交流、融合,西方"自由"话语以及西方现代个人观念的一些基本要素或理念先后被引入中国,西方"自由"话语被译介到中国时,怎样作为一种话语策略参与了中国现代民族国家这一新的主体形象建构?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如何操纵个人主义这一"西方"话语来建构他们关于现代民族国家理论的?  相似文献   

17.
晚清到五四期间,中西文化全面接触、交流、融合,西方"自由"话语以及西方现代个人观念的一些基本要素或理念先后被引入中国,西方"自由"话语被译介到中国时,怎样作为一种话语策略参与了中国现代民族国家这一新的主体形象建构?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如何操纵个人主义这一"西方"话语来建构他们关于现代民族国家理论的?  相似文献   

18.
用“西学东渐”来叙述中国现代美学初创时期的进程不仅不符合历史的事实,而且也成为制约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思想瓶颈。本文主张用“西学中和”对这一时期的中国美学进行重新叙述,一方面认同当时的中国学人对西方美学的借鉴、吸收与综合,另一方面突出他们对传统美学思想的尊重以及对传统美学“中和”精神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本人虽然主要研究中国天文学史,但1990年以来一直承担着“西方科学史”和“科学史英文文献选读”两门与西方科学史有关的研究生课程,最近又新开设了“科学革命”,所以,对国内西方科学史的研究动态一直也较为关注。而在教西方科学史和研究中国科学史的过程中,我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另外,我们的研究生中也有以西方科学史作为研究方向的。但是,在具体作的过程中常常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也就有了一些思考。这些思考还很不成熟,也很不系统,借用这个学科建设讨论会的机会,我想把它们谈出来,供大家批评指正。毋庸置疑,与对中国科学史的研究相比,我们…  相似文献   

20.
“快餐音乐”是当代特有的音乐现象,它产生于西方,流传到中国发展迅速并且被中国化;其存在于中国有其一定合理性,但却并不可能取代传统音乐成为中国音乐根基,因此我们应该有规律地“导”其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