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94例肺癌CT征象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肺鳞癌、肺腺癌的CT鉴别要点。方法:对51例肺鳞癌及43例肺腺癌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鳞癌70.6%为中央型,29.4%为周围型;腺癌4.7%为中央型,95.3%为周围型。15例周围型肺鳞癌均表现为肿块,而41例周围型肺腺癌中,5例为局灶性实变,3例为两肺弥漫性实变与结节。在周围型肺癌中,肺腺癌肿块的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小泡征及早期远处转移多见,三级支气管受累少见;而鳞癌的三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自动免疫组化筛查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融合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经病理检查确诊的554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采用Ventana抗ALK试剂和全自动免疫组化(IHC)染色检测ALK状态,分析ALK基因融合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特征.结果本次研究的55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中,共筛选出34例ALK阳性,占6.14%;年龄60岁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ALK阳性率8.69%,明显高于年龄≥60岁的3.6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患者ALK阳性率6.71%高于女性5.2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形态学方面,34例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中28例为肺腺癌,6例为非肺腺癌.16例实体型为主腺癌合并黏液产生,7例腺泡型为主腺癌,1例为乳头型为主腺癌,4例为浸润性黏液腺癌,4例为鳞状细胞癌.EGFR基因突变检测显示:仅有1例合并该基因突变,其余均为野生型.9例IHC阳性样本,9例ALK基因融合非小细胞肺癌,9例IHC阴性样本经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和RT-PCR检测均为阴性结果,6例IHC染色可能为阳性,经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均显示为ALK融合阴性.结论 ALK基因融合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一新的分子亚型,具有独特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形态;Ventana抗ALK试剂和IHC染色是检测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首选方法,对提高该类型肺癌的检出率及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Topote Call联合顺铂方案(TPT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非小细胞肺癌伴脑转移的患者随机分两组,全脑放疗后给予TPTP方案或GP方案化疗2-4周期,观察患者对该方案的疗效及毒性反应。结果TPTP方案组脑部病灶客观有效率59.38%,肺部病灶的有效率为62.50%。GP方案组脑部病灶客观有效率53.13%,肺部病灶的有效率为56.25%,‘I哪方案组有效率高于GP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毒性反应TPTP方案组腹泻、脱发发生率高,GP方案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组问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叮耐受。结论Topotecan联合顺铂方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的36例周围型小肺癌的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肿瘤内部可见分叶征18例、毛刺征19例、空泡征13例、血管聚集征8例、胸膜凹陷征5例.25例患者行CT增强扫描,病灶呈中度均匀强化,CT值增幅为20~80HU.结论:通过对周围型小肺癌的一些特征进行认知,采用CT扫描,提高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HSP70在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39例肺部组织中HSP70的表达。结果显示:HSP70在高度分化的肺鳞癌和肺腺癌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与癌旁正常肺组织之间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HSP70的表达在高分化的肺鳞癌与肺腺癌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低分化的肺鳞癌和肺腺癌组织中,HSP70呈阴性反应,HSP70在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的高低与肺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而与肺癌的组织学类型  相似文献   

6.
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46例非小细胞肺癌rasP21和CD44的表达。结果:rasP21的阳性率鳞癌为59%,腺癌63%;CD44的阳性率鳞癌为41%,腺癌63%。统计学分析证明:不同临床分期的rasP21表达强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的CD44表达程度有显著性差异(鳞癌P<001,腺癌P<0025);rasP21与CD44表达强度两者无相关性(P<005)。结论:rasP21的表达与预后不良有关,CD44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P53基因突变对肺癌组织中TSG101基因的影响,结果是:TSG101在正常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100%(30/30),在高分化肺癌(包括肺鳞癌和肺腺癌)组织、低分化肺癌组织、淋巴结转移组织的表达分别为77.97%(92/118)、25.37%(17/67)、18.95%(18/95);P53的表达则相反,在正常组织、高分化肺癌组织、低分化肺癌组织、淋巴结转移组织的表达分别为6.67%(2/30)、67.80%(80/118)、86.57%(58/67)、94.63%(90/95);P53基因PCR-SSCP分析谱检测P53第5~8外显子阴性56例占30.27%,阳性129例占69.73%,总突变率为69.73%(127/180);P53与TSG101呈现负相关.这些结果提示P53和TSG101可能共同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恶性肿瘤引起上腔静脉综合症的主要症状体征、致病原因和原发病变部位,旨在提高对恶性肿瘤引起上腔静脉综合症的认识。回顾分析有完整病例资料的恶性肿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症病例112例。发现112例患者中肺癌引起的上腔静脉综合症占85%,单纯右上肺癌引起的SVCS占48.4%。病理类型以小细胞肺癌最为多见,为38.4%。说明在右上肺小细胞癌患者诊治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其症状体征,并定期检查肺CT以免漏诊上腔静脉综合症。  相似文献   

9.
19例肺腺鳞癌的影像诊断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腺鳞癌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学的关系.方法:收集10年来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的19例肺腺鳞癌患者的胸片及CT检查结果.19例有胸片,9例行胸部CT检查.结果:手术治疗8例.取出36个淋巴结均阳性.放、化疗11例.在镜下按两种肿瘤的任何一种必须占全部肿瘤的20%以上的标准诊断.本组按瘤内腺癌含量〈40%,40%~60%,〉60%分3组,结果〈40%6例,40%-60%8例,〉60%5例.影像学表现为周围型10例,中央型9例.单发18例,多发1例,9例中央型腺鳞癌合并肺不张大小平均4.50~6.60cm,10例周围型腺鳞癌肿块大小平均4.10~5.10cm.结论:据报道发病率大约占10%,发病率与分型标准、取材多少有关.认为瘤内腺癌成份与影像学所表现的肿瘤分型、部位、形态、大小、边缘、密度无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用人食管癌组织直接接种于裸鼠,建立两株裸鼠移植瘤株,分别命名为人食管鳞状细胞癌裸鼠移植瘤(HEC_2)和人食管腺鳞癌裸鼠移植瘤(HEC_6),两瘤株的鼠间传代达40余代,历时3年,生长稳定,潜伏期短,移值成功率达100%。并应用于抗癌药物和放射增敏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平阳霉素对HEC_6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重复两次,抑制率分别为56.5%和8.87%;血卟啉衍生物(HPD)对HEC_2 X线分次照射有明显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