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港口建设的不断发展及纵向深化,大型集装箱船舶的装卸能力已经成为港口发展的关键环节,甚至成为现有港口提升改造的重点环节。现代集装箱船舶的发展已经步入大型化、高速化的领域当中,港口集装箱装卸效率的提升同样紧跟时代的脚步前进。处于京津冀城市群和环渤海经济圈交汇点的天津港,在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先试先行等优惠政策的推动下,大型、超大型集装箱船舶越来越亲睐停靠华北区域最大港口,为天津的经济发展加油助力。同时矗立于码头上的岸边集装箱桥式起重机,已然形成了一道道独特的码头风景。  相似文献   

2.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是集装箱码头进行船舶装卸作业的主要设备.随着我国集装箱运输的高速发展,市场对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需求稳定增长.为了促进集装箱作业高效化和自动化程度,本文中采用了宏-微机器人这种策略,对振华港机(ZPMC)生产的常规型岸边集装箱起重机进行改造,将其进行机器人化,形成岸边集装箱宏-微起重机器人.对岸边集装箱宏-微起重机器人的机构和结构进行设计后,对其进行了运动仿真.岸边集装箱宏-微起重机器人是一种比现有的集装箱起重机更加先进的机器人概念,它可较容易地实现自动化控制,同时它还可起吊比以往重量更重的集装箱.  相似文献   

3.
潘祖望 《科技资讯》2014,12(19):82-82
随着现代海洋运输贸易的高速发展,港口也建设的越来越多,港口间往来的船只也多起来。这船舶上的物件也变得越来越多,变得更大了。一些大型的设备或物资已无法用人工要搬运了,这时我们就会用到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和港口桥式起重机,而本文我们就将给大家介绍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和桥式起重机的轨道接头处理方式,深度的分析臂架铰点位置对轨道及接头的影响,探讨在港口机械轨道接头处产生振动的原因及怎么样能够更好的做到减震的方法,并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几种先见好用的轨道接头进行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4.
资讯     
上海: 振华港机自主研发双40英尺箱起重机自主创新让振华港机实现了飞跃。目前,包括双 40英尺箱起重机、双小车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双40 英尺双小车集装箱起重机等在内,振华港机已经拥有 20多项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在今年1月,由振华港机自主完成的“新一代港口集装箱起重机关键  相似文献   

5.
1、序言 对外贸易海运通常分定期船、不定期船和油船三大类。 本文仅涉及定期船和集装箱运输。 2、海上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过去,在美国集装箱运输都是利用汽车和铁路进行的。 到了50年代美国的汽车业主们,利用海上运输获得成功(现 在的美国海陆公司)。此后,海上集装箱运输飞速发展。由 于集装箱使货物的提取、装卸效率成倍提高,降低了港口费 率,消除了港口船舶停泊和装卸时间长的难题。 只在看一下日本港口集装箱的使用情况便可知道在日本  相似文献   

6.
长江下游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格局、功能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探讨长江下流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基本格局、功能结构与发展特征。文章首先阐述了全球集装箱运输的基本格局和长江下游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发展现状;然后通过对该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流量、流向结构分析,认为现阶段该港口体系仍属东亚一些大型远洋集装箱枢纽港口的支线港群,体系内部的职能分工机制开始发育,但尚不完善;最后采用系统动力学对长江下游集装箱港口体系的集装箱吞吐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该订装箱港口体系的发展现  相似文献   

7.
赵少青  郑苏  高培峰 《科技信息》2011,(13):519-520
本文以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及码头结构进行动态仿真,并分析输入地震波激励下结构的动态响应,为进一步研究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抗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刘霄宇 《科技信息》2009,(10):322-322
集装箱运输是目前国际公认的一种先进的运输方式,随着我国与世界贸易迅速发展,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保持了高速增长。而集装箱贸易量增长为集装箱港口建设带来新的挑战。而传统的集装箱跟踪、管理、调度和自动识别存在着识别精度低、安全高效相冲突等问题,集装箱运输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实时更新数据的技术来及时、精确地采集和处理信息,RFID技术无疑成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旨在探讨长江下游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基本格局、功能结构与发展特征.文章首先阐述了全球集装箱运输的基本格局和长江下游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发展现状;然后通过对该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流量、流向结构分析,认为现阶段该港口体系仍属东亚一些大型远洋集装箱枢纽港口的支线港群,体系内部的职能分工机制开始发育,但尚不完善;最后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长江下游集装箱港口体系的集装箱吞吐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该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发展现状远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未来该港口体系将形成以上海港为中心枢纽港、江苏四港为干线喂给港的相互协调、功能互补的远洋集装箱枢纽港群  相似文献   

10.
乔榛  董达善  刘海洋 《太原科技》2008,169(2):51-52
以Solidworks软件为设计平台,抓住金属结构主要特点,从合理的设计思路出发,结合对集装箱起重机的设计实践,并以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梯形架为例.阐述自上而下的设计策略在金属结构三维参数化设计中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集装箱运输是一项高效安全的新型运输工具.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一直大力推广运输集装箱化,降低杂散货运输所占的比例,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继1999年夺得全国第6名以来,2000年一举进入全球集装箱港口10强,达到近108.465万标准箱,增幅达127.88%.可以说,集装箱化将成为一个大趋势,是我市最重要、最具发展潜力、最有效的国际货物运输方式,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国际贸易将会有长足发展,集装箱运输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经过对传统装卸工艺流程的分析,考虑各种新型设备并结合集装箱港口布局,研究一种带有缓存区的新型岸边装卸工艺流程.在港口前沿增加了集装箱缓存区,并且应用计算机仿真软件Plant Simulation对装卸工艺进行仿真研究.在已知集卡数量和任务量条件下,以所有任务总的完成时间最小化为目标,使用PlantSimulation中的遗传算法工具寻找最优的缓存区数量.从而得到更合理和具体的新型装卸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带缓存区的集装箱装卸工艺能够提高桥吊的利用率,也便于桥吊进行边装边卸工作,同时缩短了集卡的等待时间,方便了港口进行调度.  相似文献   

13.
为科学评判和优化长江上游集装箱运输组织模式,利用Flexsim仿真软件对长江典型区段集装箱运输组织进行系统仿真.结合该区段集装箱外贸出口情况,建立集装箱运输组织优化模型.使用Flexsim自带的优化算法,通过设置实验参数和评价指标,优化运输总成本和船舶配比,运行结果与实际吻合.中转模式在船舶投入总成本、船舶航次装载率及集装箱压港时间三个方面均具有比较优势,但两种模式的运输总成本和平均装载率相差无几.  相似文献   

14.
魏东 《科技信息》2010,(21):J0095-J0096
集装箱港口前沿装卸效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港口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内河集装箱港口前沿装卸设备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一种新型集装箱装卸机械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国际经济发展刺激跨洋集装箱运输需求不断增长,航运企业在航线中配置几个枢纽港,枢纽港通过较小的船舶转运到相连集货港,集装箱运输网络呈现轴辐网络形态.该研究选择中国和西北欧36个集装箱港口作为研究对象,建立集装箱海运轴辐网络模型,假设航运网络为纯轴辐网络形态,研究非容量限制下单配置枢纽中位问题,通过计算网络运输总成本,优化航线网络中枢纽港个数和位置,优化航运网络结构.该研究建立了非对称成比例模型,对欧盟的港口集装箱统计数据进行分解,得到不同方向航线港口间的运输矩阵.模拟结果表明,轴辐网络相对传统直线网络可节省53%~95%运输成本;枢纽港个数设置为6个,网络运输总成本达到最小,但东西向和双向航线中,最优枢纽港个数随着折扣系数的不同有差别;香港、高雄和上海是中国区域最优枢纽港;在北欧,最优枢纽港包括泽布吕赫港,汉堡港和勒阿弗尔港.  相似文献   

16.
上个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渐复苏,中国与全球的贸易联系日益频繁。外贸的兴旺发达意味着与之相关的港口以及港口带动的相关产业的崛起。集装箱起重机市场归根到底是和外贸相联系的。全球贸易的快速增长、集装箱化水平不断提高以及集装箱港口建设加速等三大因素,为集装  相似文献   

17.
集装箱江海直达运输技术经济论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种集装箱江海直达运输的技术经济论证模型.考虑到江海直达船在海上运动比较剧烈的特点,在船舶运输技术经济论证中定量计入了耐波性对船舶营运的影响,分析了武汉—大阪之间的集装箱运输问题,确定了经济上有利的运输方式和船队方案,探讨了耐波性对江海直达运输论证结果的影响,并且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论证结果可供制订外贸水运政策和运输管理决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班轮航线配船主要是解决多船型在多条航线上的合理配置问题,目的在于充分利用船队资源.首先,分析航行速度对船舶油耗产生的影响,然后,根据班轮多港口挂靠和集装箱转运的特点,建立以周计划内船队运营总成本最小为目标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算例中通过对航行速度的灵敏性分析,呈现了船舶油耗和船队运营总成本之间的二律背反规律.随着船舶加速,虽然船队运营总成本递减,但是集装箱的转运成本和港口靠泊作业成本却呈现增加的趋势.其次,运用了轴辐式网络的特点,能够从46个港口中选择一半数量的中转港进行集中转运操作,具有规模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9.
张驰 《科技信息》2010,(28):I0214-I0214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港口吞吐量的激增,为适应超巴拿马级集装箱船舶时代的来临,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以下简称岸桥)正不断朝着大型化、高效化、重载化的方向发展。由于岸桥长期处于高负荷的工作状态,其钢结构在交变应力的频繁作用下易产生疲劳裂纹直至断裂,从而导致机毁事故发生,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宁波港镇海作业区两台岸桥,就分别于1979年和1980年,因箱形矩形截面拉杆断裂,给港口企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因此,日常对岸桥钢结构重点部位的应力监控工作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应用虚拟仪器技术,以Labview软件为开发平台,结合阿尔泰公司生产的USB2002数据采集卡设计的岸桥应力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对岸桥钢结构重点部位应力应变信号的高速同步采集、实时监测与分析,并具有数据记录和报警功能,从而使港机工程师对岸桥的状态监控工作变得轻松简便。  相似文献   

20.
从世界集装箱船舶的发展历史为切入点,分析船舶大型化所带来的影响以及解决措施。伴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集装箱运输在运输业的地位越来越显著,这就促使集装箱船舶向大型化的快速发展,各个国家以及船舶公司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因而热衷于船舶的载货量,当然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制造大型化的船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保障。到现在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舶"阿尔赫西拉斯"轮已经投入运营,可装载23946个TEU。当然集装箱船舶的不断大型化会带来巨大的利益和各个方面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