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购房者知情权是购房者适当行使其他权利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基础性权利,它的产生源于购房者的消费者地位、购房合同当事人地位以及社会的弱势地位.购房者知情权可以划分为积极知情权和消极知情权;法定知情权、约定知情权和诚信知情权;行政法知情权、经济法知情权、民事法知情权和诉讼法知情权等.购房者知情权具体包括主张权、查阅权、咨询(质询)权、复制(复印)权、受领权、选择权等.  相似文献   

2.
赵雪峰 《科技信息》2007,(9):220-220
本文在对消费者知情权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消费者知情权存在的缺陷,进而提出了加强我国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的对策,以期推动我国消费者知情权保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马琳  刘丽萍 《山西科技》2006,(1):51-52,54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利益的保护没有受到与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同等程度的社会关注,尤其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知情权的法律保护问题,远远没有引起立法机关和学界的重视。法院在处理股东知情权诉讼上的认识不尽一致,有碍公平与正义的实现。文章对股东知情权的范围、实现途径、行使时间、司法救济体系做了阐述,并提出建立救济股东知情权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4.
纳税人的知情权是纳税人有权了解税制的运行状况、税款的用途及与其纳税有关的各种信息或资料提出质询的权利;纳税人在行使知情权这一宪法性权利时不能侵害其他主体的民商权利;纳税人的知情权包括对税收立法的知情权、征税管理的知情权、税款使用的知情权、税收程序知情权及请求救济知情权等;对纳税人知情权的保护包括应当完善相关立法、强化税务人员的法律责任、健全税收司法制度、树立对税收的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只有全面保护纳税人的知情权,才能切实贯彻“税收中性”原则;这对依法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税收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患者知情权是基于患者对自身权利处分而产生的一项法定权利。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长久以来,由于对患者知情权保护不力而引发的医患间的紧张局面,从父权思想影响、信息获取、法制健全三方面讨论对患者知情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试论我国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者知情权平衡消费者与经营者信息不对称状态,保护弱势地位的消费者利益。通过完善保护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规定,加大政府与消费者协会的服务职能,简便消费者权利救济途径,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由我国三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造成婴幼儿患上肾病的事件,引发对消费者的知情权的深思。本文通过对消费者知情权的探讨,了解知情权的来源,明确在我国什么是消费者知情权,如何运用其知情权,以及关于知情权的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民知情权是现代社会中信息时代民主与法治的重要内容。公民知情权理论最早是由西方国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而逐渐被引入到全世界各个国家之中。从公民知情权的基本含义和本质属性入手,分析了我国公民知情权的现状及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9.
论“家电下乡”中农民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情权作为消费者权利体系中的基础性权利,在我国消费者权利保障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家电下乡"政策中,保证农民消费者权益的关键也是首先实现其知情权。但我国现有消费者知情权保护机制仅强调经营者的产品信息直接披露义务,而忽视了政府和公益性团体对经营者产品信息的间接披露义务,又加之农民消费者大都处在信息闭塞的农村,且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因此"家电下乡"中农民消费者知情权需要法律的特别保护才能得以实现。为了保障"家电下乡"政策有效实施,农民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主要表现在法律上确认消费者知情权请求权,立法上明确经营者和政府的产品信息披露责任,司法上引入集团诉讼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知情权的法理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劼华 《科技资讯》2006,(6):195-195
本文从法理角度对知情权的法律渊源、概念和性质进行了探究,指出知情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是否被一个国家认可,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宪政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1.
立法公开与公民权利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法公开是通过设置正当程序对公民权利进行保障的有效途径,其重要功能在于对公民广泛的权利进行全方位保障,尤其是对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保障。保障公民知情权是立法公开的首要目的,保障公民参与权是立法公开的必然延伸,保障公民表达权是立法公开的核心价值,保障公民监督权是立法公开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和救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被害人学的兴起,刑事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日益受到重视。在我国,立法明确规定刑事被害人是诉讼当事人,但司法实践表明,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不仅承受着实体权利的丧失,程序权利也未得到有效保护。我国应通过保障被害人的司法信息知情权、赋予被害人独立的上诉权、扩大损害赔偿请求权范围、建立国家补偿制度和被害人救助制度等来完善对刑事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和救济。  相似文献   

13.
从观念到宪法基本权利——知情权的一般法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一项基本人权 ,知情权不是天赋的 ,而是在历史中形成的。知情权的生成演进历史也是知情权由观念到一般公法权利 ,再上升为宪法基本权利的发展演进史。作为宪法基本权利 ,知情权具有不同的功能面向 ,既具有自由权的特性 ,又具有请求权的特性。在宪政框架中 ,作为开放政府的核心 ,知情权之保障有赖于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落实。  相似文献   

14.
专利申请权能否质押,各国的立法态度并不相同,学术界对此也有争论。我国立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专利申请权可以质押。专利申请权是符合权利质权的适格条件的,应允许其作为质押标的。但必须明确专利申请权质押的法律地位,并完善专利申请权质押的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大学教学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能动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学生应行使学习权利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建议权”,体现以学生为本、实现学生能动学习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价值。行使知情权,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平台;行使参与权,培养学生能动做事、做人和做学问的能力;行使建议权,在激励中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劳动者隐私权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隐私权,是劳动者所享有的基本人权,它包括劳动者隐私隐瞒权、劳动者隐私利用权、劳动者隐私维护权以及劳动者隐私支配权.保护劳动者隐私权有利于实现自由的价值、秩序的价值以及维护劳动者人格尊严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高校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不仅源自于公民的知情权,也源自于教育的公共性和社会治理。教育的公共性是高校信息公开的逻辑基础,公民的知情权是高校信息公开的权利本源,社会治理是高校信息公开的价值诉求。该制度的建立,确保了公众知情权的落实,推动了公众参与高校事务,增强了社会对高校的监督。然而在现实适用中存在着高校信息公开的主体、对象、范围、监督与救济机制不完善,高校信息公开的组织机构和实施机构依然缺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格要素的商业化利用日益普遍,人格权具有财产利益已是广大学者共识。人格权与财产权的二元划分也正得到学者们的重新审视。肯定人格权同时包含精神利益与财产利益,赋予人格权更多的主动性权能,并借鉴相关的域外立法经验,建立我国的人格权保护制度,这是保护人格权财产利益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制宪权主体是制宪权的构成要素之一,分为制宪权的享有主体与制宪权的行使主体。基于人民主权理论,制宪权的享有主体应是人民.人民作为制宪权的享有主体具有重要的宪政价值。人民间接行使制宪权,制宪权的具体行使者是制宪机关.制宪机关行使制宪权要考虑社会现实需要、本国国情和历史传统、其他阶层利益和意志、民众的普遍接受程度等相关因素。我国的制宪权享有主体是人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制宪权的具体行使机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