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小型石英反应管中用模拟的黄铁矿焙烧气和有色冶炼厂含二氧化硫废气对东湘桥氧化锰矿石进行了硫酸盐化焙烧条件实验。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磨矿细度、添加剂种类和用量,二氧化硫浓度等条件对矿石中有价元素锰、钴和镍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焙烧的温度制度、磨矿细度和添加剂对各元素的浸出率有显著的影响,其它条件影响不大。可以推荐下列工艺制度:矿石细磨添加2-3%硫酸钠造粒,在400℃和700℃左右用含SO_2废气进行两段硫酸盐化焙烧,而后浸出。由此可得锰浸出率一般大于90%,最高可达97%;钴浸出率大于80%,最高亦达97%。在利用含SO_2废气时,可以利用废气余热一段加热,只要废气温度高于400℃,矿石充分磨细,也可以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选取Quadratic模型,进行了Box-Behnken实验设计优化在NH_3-(NH_4)_2SO_4-H_2O体系浸出氧化锌矿的实验工艺参数,建立了回归方程.回归分析模型的"ProbF"值为0.0023,小于0.05,模型模拟精度高,回归方程的全体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显著的,回归方程可信.模型分析发现,液固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三个因素对锌的浸出率影响较为显著,对响应面和等高线图进行分析,液固比和浸出时间的交互作用较为显著.RSM法优化最佳浸出实验参数液固比12.81、浸出温度30℃、浸出时间4.15h、总氨浓度7.5mol·L~(-1),预测浸出率86.2%.综合考虑操作的可行性,在采用NH_3-(NH_4)_2SO_4-H_2O体系浸出氧化锌矿工艺中,选取液固比13、浸出温度30℃、浸出时间4h、总氨浓度7.5mol·L~(-1),测得浸出率为86.0%,与理论预测值相比误差为0.23%.  相似文献   

3.
中南矿冶学院冶金系与北京冶炼厂合作,于1984年5月至8月在中南矿冶学院对废电池及热镀锌渣进行了同时浸出、净化及锌-二氧化锰同时电解的实验室小型与扩大型试验。共完成了十六周期闭路循环试验,每周期电解液12至24升。通过实验证实:所拟新工艺流程畅通,技术经济指标良好,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1.废电池中二氧化锰及热镀锌渣同时浸出,锌、锰浸出率均大于95%; 2.在同一电解槽中可同时获得二级电锌与γ型电解MnO_2(MnO_2>92%)两种产品;  相似文献   

4.
针对镍铁渣传统处理工艺污染严重、资源浪费等不足,提出(NH_4)_2SO_4焙烧镍铁渣循环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焙烧温度、(NH_4)_2SO_4与镍铁渣质量比(即铵矿比)、焙烧时间对镍铁渣中MgO浸出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使用正交设计优化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实验条件为焙烧温度450℃,铵矿比3.5:1.0,焙烧时间120 min;在上述优化实验条件下进行多次重复实验,MgO浸出率稳定在90%以上;本工艺是绿色环保工艺,具有生产成本低、低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中非铜钴矿带某尾矿中的钴资源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为充分开发回收利用其中的钴资源,本文开展了钴浸出工艺中SO_2和焦亚硫酸钠(SMBS)两种还原剂比选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尾矿粒度-0.074 mm占73.2%,液固比3∶1,终点pH 1.5,硫酸浸出时间为1 h,还原剂浸出时间4 h的优化条件下,SO_2的用量为10 kg/t-矿,而SMBS的用量为3.5 kg/t-矿,且钴的浸出率都能达到84%左右.考虑到SO_2及SMBS的用量和它们的当地价格,认为SMBS作为浸钴工艺的还原剂更具经济性.  相似文献   

6.
中南矿冶学院冶金系继1981年下半年进行的硫化锌精矿与软锰矿直接浸出及锌-二氧化锰同时电解的初步试验之后(详见《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82年№1),于1982—1983年又进行了Zn-MnO_2同时电解的条件试验与机理研究,编写了试验报告。1984年4至7月又继续完成了硫化锌精矿与软锰矿直接浸出的各种因素的条件试验及Zn-MnO_2同时电解的全流程试验,获得以下显著效果: 1.采用两段浸出,锌浸出率大于95%,锰浸出率大于98%;采用三段浸出,锌浸出率大于98%,锰浸出率大于99%; 2.浸出液采用先进方法除铁,两段置换净化除杂,获得合格的新液; 3.Zn-MnO_2同时电解,阴极电流效率大于90%,阳极电流效率大于85%。槽电压平均为2.8V,电解节电大于60%。 4.阴、阳极很少析出氢气和氧气,酸雾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7.
常压下硫酸体系中钴冰铜的浸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云南某镍矿镍转炉渣经碳还原、黄铁矿硫化所得的钴冰铜进行工艺矿物学及其在常压条件下硫酸浸出的研究。考察温度、硫酸起始浓度、浸出时间及液固比等因素对钴、镍浸出率的影响,以及在两段逆流浸出流程中镍、钴的浸出率。实验结果表明:硫酸浓度以及浸出温度对钴、镍浸出率影响较大,当硫酸初始浓度为6mol/L,浸出温度为100℃,浸出时间为6h,液固比为5时,钴冰铜中钴、镍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5.37%和96.73%;在两段逆流浸出实验中,钴、镍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9.62%和99.58%,渣中铜的品位达到34.42%,回收率达到96.42%。  相似文献   

8.
黄自新  陈长林 《科技信息》2012,(29):418-420
选择钙法氧化焙烧一酸浸工艺流程从石煤型钒矿石中酸浸提钒,克服了钠化焙烧过程中H2S、Cl2等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试验表明,焙烧温度、酸的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液固比是影响钒浸出率的重要因素。通过矿石物料粒度、氧化钙添加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浸出温度、浸出时间、酸的浓度、浸出液固比等条件实验,获得了钒79%的浸出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安康市石煤型钒矿综合开发利用的框架思路。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炼钢炉渣中钙镁离子的浸出和碳酸化率,用荧光光谱仪分析了炉渣的成分,并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相组成。试验了不同剂量的盐酸和醋酸作为浸出试剂的浸出效果,以及温度、搅拌条件对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下用HCI作为浸出试剂可达到良好的浸出效果,在本实验条件下浸出率可达93.4%,用醋酸的浸出率可达85.8%。盐酸浸出后再通CO。所得碳酸钙的纯度可达91.02%,转化率56.5%;80℃时用醋酸作试剂的浸出率大于盐酸;搅拌有利于钙镁离子浸出。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浸出率与浸出时间的关系曲线,推导出铀矿硫酸堆浸过程的控制模式和化学反应常数。实验结果表明浸出率在小于60%以内,与浸出时间呈直线关系,得出浸出过程控制模式为化学反应控制的结论。实验数据计算得出在该实验中化学反应浸出速率常数为1.5×10^-7s^-1,液固相化学反应速率系数为3.6×10^-8m/s。实验结果在未加氧化剂的酸堆浸铀矿石中,最多只有40%的四价铀能氧化成六价铀,要想进一步提高铀的浸出率,必须加入氧化剂,提高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
黄皓  王家林 《广西科学》2000,7(1):67-69
根据广西5市1018名18岁学生体质调查资料和环境监测资料,用灰色理论的关联分析法研究环境污染物与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学生身高,体重,肺活量,收缩压,舒张压与环境污染物的关联顺序基本相同,按其关联程度的大小依次为:工业废水或废气中的烟尘、废气中的SO2含量,废气,工业废渣和废水中Pb含量,提示应密切关注工业废水,废气中烟尘和SO2含量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首先根据首钢京唐钢铁公司烧结生产数据进行系统的硫平衡计算,分析各种烧结原料对废气中SO2排放量的影响权重,并在此基础上作合理假设,结合国家标准对于不同烧结机SO2排放量的统一计量方法,推导出烧结原料硫含量与SO2排放量判定指标的关系式,建立低硫烧结原料控制标准.首钢京唐钢铁公司烧结生产若要满足500mg.m-3的SO2质量浓度限值,需要将混合料中硫的质量分数降至0.032%以下;若要满足200 mg.m-3的SO2质量浓度限值,需要将混合料硫的质量分数降至0.013%以下,而这在当前的原料条件下是难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废水生化出水吸收二氧化硫是一种以废治废,不产生二次污染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平均进气浓度为2103mg/m^3、气/液比为150∶1时,去除率可达97.4%,为现有脱硫方法中吸收剂利用率最高的一种方法;采用投加碳酸钙强化增碱的方法当进气浓度为1524mg/m^3,气/液比为821∶1时,去除率可达90%以上,当进气浓度为4770mg/m^3,气/液为539∶1时,去除率仍可达89%,这对于电厂附近污水来源不足的情况下,采用强化增碱法是便便捷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碱渣用于湿式烟气脱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利用碱渣作为烟气脱硫剂的综合治理新方法,用这种方法不仅可降低SO2废气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可解决废渣的处理困难,可实现以废治废,并可降低脱硫成本.  相似文献   

15.
以0.05M亚硫酸钠溶液为喷淋液,考查生物膜填料塔对甲醛废气净化效率和总去除量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气体流量增大,总去除量随之增大,净化效率可达99.85%以上;随着甲醛气体入口质量浓度增大,净化效率和总去除量也随之增大,净化效率最高达100%,对应总去除量可达5.3mg/l.h;随着喷淋液流量增加,净化效率增加,大于99.5%,而总去除量稳定维持在1.67mg/l.h左右。该实验研究成果将成为高效净化甲醛废气有效途径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乙烯废碱液作为吸收剂, 对模拟烟气进行钠碱法烟气脱硫实验. 主要考察了进口烟气温度、烟气含氧量、液气比、进口烟气SO2 浓度、烟气流速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并对采用该工艺技术的某厂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得出脱硫效率达到95% 以上的工艺参数: 进口烟气温度80~90 ℃、烟气含氧量5%~6%、液气比3.5 L/m3、烟气流速3.5~4.5 m/s 等. 以2.0% NaOH 和7.2% Na2CO3 平均浓度及以上浓度乙烯废碱液的脱硫效率较高. 此外, 乙烯废碱液在烟气速度较低时具有一定的发泡趋势.  相似文献   

17.
氯离子对以烧碱制备焦亚硫酸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以烧碱和SO2 为原料的焦亚硫酸钠制备过程 ,探讨了原料液中氯离子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产品中氯离子含量规律和母液循环过程中氯离子的富集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两矿法浸出软锰矿的工艺与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内流行的黄铁矿-软锰矿两矿法硫酸浸出软锰矿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般的工艺条件下,锰浸出率较低,延长浸出时间对锰浸出率影响不大,而提高硫酸用量则使锰浸出率明显降低.此外,对该工艺过程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浸出过程中黄铁矿的氧化产物S0和SO竞争反应的并行存在,消耗了大量的黄铁矿,同时,强疏水性的元素硫S0的生成也阻碍了浸出反应的进一步进行,使实际浸出反应所需的黄铁矿量增加.  相似文献   

19.
治理酸性矿井水是矿山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粉煤灰以其独有的特性对酸性矿井水有一定的处理效果.粉煤灰处理酸性高铁高锰矿井水是实现资源化利用的关键途径,同时可以达到以度治废的效果.该文利用GENESIS XM260SX-射线能谱仪(EDS)分析粉煤灰化学组分,通过NaOH、CaO、Na2CO3、NaCl、HCl、H2SO4等改性剂改性粉煤灰,以此来提高粉煤灰对酸性矿井水的处理性能,实验确定Na2CO3为最佳改性剂,出水水质达到并优于GB50335-2002《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水质指标.  相似文献   

20.
从烧结过程燃料用量、混合料水分、烧结矿碱度及混合料含硫量研究烧结工艺参数对烧结烟气中SO2排放的影响,发现烧结过程SO2的排放不受烧结工艺参数及原料含硫变化的影响,在烧结终点前始终存在一个排放浓度峰值区间,揭示烧结烟气SO2排放的自持性规律是由于烧结料层有选择性吸附SO2作用所导致,SO2的排放遵循硫化物、硫酸盐热分解生成-料层吸附-再分解-解吸的迁移及循环富集排放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