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广东科技》2007,(9):24-25
7月20日,广东省科技厅党委书记、厅长李兴华同志一行到肇庆高新区调研。李厅长充分肯定了肇庆高新区的发展成绩,认为肇庆高新区是广东发展最快的省级高新区之一,是肇庆发展的重心和未来。与此同时,李厅长也对肇庆高新区的下一步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要进一步优化布局,有计划地合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高新区工作会议于2004年4月12日在友谊宾馆隆重举行。沈阳、大连、鞍山、营口、辽阳、锦州、葫芦岛七市在会上汇报了2003年高新区的工作情况。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滕卫平出席会议,滕卫平副省长在充分肯定省内各高新区工作的同时,谈到了高新区发展面临的形势,指出并分析了我省高新区与全国先进高新区相比存在的差距,并对高新区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相似文献   

3.
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以来,国家高新区始终保持超常规发展,高新区已成为优化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力量。但在高新区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盲目扩区问题。虽然由于历史原因,在国家高新区批准建立的时候,各方面对高新区发展速度估计不足,一些发展较快的高新区已经没有发展空间,不得不走上扩区之路。  相似文献   

4.
高新技术园区如何进一步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海 《今日科技》2002,(2):22-24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支持下,高新区在管理体制设置、综合改革、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创业孵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创造就业机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制约高新技术园区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1.全国高新区发展不平衡。一些高新区所在地政府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认识不足,措施不力,改革不到位,观念意识落后,使得高新区发展缓慢,对全国的高新区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制约因素2.科技企业孵化、服务机构发展态势良好,但处于独立分散运作状态。创业投资(风险投资)、信用担保、创业孵…  相似文献   

5.
《辽宁科技参考》2004,(5):32-38
2003年,我省高新区建设与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七个高新区分别成为本地区的热点、亮点、主要经济增长点。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的全面实施,七个高新区都在谋求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从各个高新区的2004年工作思路、发展规划布局、任务目标中,我们也可以解读出这一系列新的特点和内涵。  相似文献   

6.
《广东科技》2008,(9):67-69
在高新区的“二次创业”进程中,高新区的发展需要更多地转向内涵、高度集约和科技创新方向。为此,佛山高新区加快了构筑综合创新体系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国家高新区建设已进入国家政策的普惠阶段,正在步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如何进一步认识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相关政策的引导作用,构建符合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内涵的评价体系则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研究以国家政策导向为基础,以基于质量视角的相对指标为核心,力求指标与时俱进,进而提出由创新环境、创新动力、创新支撑、创新路径、创新可持续性等5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构成的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框架,以期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2004年11月上旬,辽宁省科技厅组成科技考察团赴广东、湖南两省进行了为期8天的考察。考察团在全面考察南方两省科技工作的同时,参观考察了深圳、广州和长沙高新区。本文是作者参加考察、参观活动之后形成的考察报告。《报告》系统地介绍了上述几个高新区的基本情况,总结、分析了其建设发展的经验及特点。本刊现予摘要刊载,供学习借鉴。我们相信,这几个高新区的先进经验对我省高新区的建设与发展会有较强的启迪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辽宁科技参考》2006,(2):16-24
科技创新是国家高新区诞生和发展的灵魂与精髓。辽宁省的七个高新区,通过大力营造崇尚创新、鼓励创业的和谐环境.深入实施“二次创业”战略,各自走出了一条依靠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激活内外科技资源、培育自主知识产权高科技产业的跨越发展之路。在近几年来,省内各高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都得到了快速增长.各个高新区以其较强的科技创新活力加速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扩大对外开放,已成为支撑和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载体。在当前形势下,全省各个高新区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使命、大力推进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以此为指导思想,分别确定了2006年工作思路与安排。[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二次创业"阶段我国高新区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高新区发展进入“二次创业”阶段,本文针对此阶段的特点,在分析了“二次创业”过程中高新区发展水平的主要评价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了高新区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讨论了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自主创新内涵的基础上,对国内外高新区自主创新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推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高新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提高自主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是高新区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长远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相似文献   

12.
国家高新区研发投入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新区研发投入水平偏低,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及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国家高新区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市场竞争程度、企业利润水平、企业规模对高新区研发投入有正向影响,而出口规模、资产负债率则对高新区研发投入有负面影响,据此提出了提高高新区研发投入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方晓波 《创新科技》2015,(10):18-21
通过分析实地调研和统计年鉴的数据,指出了国家级高新区数量较少、规模小、分布不平衡;高新技术企业比例小、外向程度低、研发投入不足;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规模小、政府投入少、服务能力较弱等河南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建设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促产业技术联盟,推动协同创新发展;培育创新型服务机构发展,提高对企业的服务能力;创新机制体制,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提升高新区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今科学技术日益发展,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技的竞争。高新技术企业是科技转换的载体,因此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进行系统的研究是提高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本文从科技创新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应用、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创新能力对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的影响等方面梳理了相关的理论成果;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纪德尚  王国华 《河南科学》2010,28(8):1046-1052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无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还是建设创新型园区,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在这个背景下,要把增强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首先要建设一个有助于持续推进高新区自主创新的生态环境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影响自主创新的因素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创新型体制、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它们之间的互动及其结果,不仅直接影响高新区自主创新活动的展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新区自主创新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对高新区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相关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对于优化高新区自主创新生态环境,持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有效的制度安排能够激发行为主体的创新潜能,减少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促进高技术资源的合理配置。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探讨了我国高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以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为例,分析了其依据本部教学资源的优势、适时调整学校的发展策略及采取的一系列创新措施,指出了一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18.
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作为创新发展重要载体,需要进一步提升创新引领力.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项的干扰,难以精准把握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提升切入点.因此,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5年—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较低主要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不高共同导致,且规模效率影响更大;上海国家高新区和江苏的多数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降低,浙江和安徽的多数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上升;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开放程度对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的影响由促进转变成降低,劳动者素质、科技创新潜力促进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的提高;环境和随机因素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因此,需要在提高规模效率基础上提高纯技术效率,加强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之间交流合作,优化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资源配置,减少冗余,促进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9.
创新之忧:中国科技人才流失严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人才成为各国共同争夺的稀缺资源,也是各个国家、地区与企业竞相争夺的"核心资本"。在世界人才争夺战中,中国处于劣势。中国要走自主创新之路,既要正视全球化的大趋势,又不能忽视人才流失这一严重问题。同时必须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提高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造就有竞争力的创新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