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的引领、辐射、示范和带动优势,党中央和国务院于2009年启动了“省级高新区升级”工作。本研究以省级高新区升级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其2001~2016年20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高新区升级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省级高新区升级成为国家级高新区有效提升了城市创新水平,而提升作用主要得益于高新区的溢出和扩散效应。从城市创新主体来看,高效率政府更能基于国家高新区的制度优势提升本地创新水平;高校和科研院所数量越多,国家高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优势越明显,从而提升城市创新水平越明显。从城市等级来看,高新区升级对一二线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幅度要高于三四线城市。  相似文献   

2.
国家高新区建设已进入国家政策的普惠阶段,正在步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如何进一步认识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相关政策的引导作用,构建符合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内涵的评价体系则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研究以国家政策导向为基础,以基于质量视角的相对指标为核心,力求指标与时俱进,进而提出由创新环境、创新动力、创新支撑、创新路径、创新可持续性等5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构成的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框架,以期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新区作为高技术产业和战略产业集聚区,是区域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空间;而政产学协同创新则是实现高技术产业技术突破的重要途径。以浙江38个高新区作为样本案例,从组态视角采用定性比较分析(QCA)探究高新区政产学协同创新路径,在解析高新区实现创新绩效的要素结构、行为过程和政产学三方对高新区协同创新的影响特征基础上,理论构建前因条件及其引发的结果事件;通过组态分析,甄别高新区政产学协同创新路径的前置组态要件,提炼归纳为政产学同频共振型、企业创新主导型、产学适配型和偏重单要素推动型四种基本构型;其中政产学同频共振型、企业创新主导型两种类型为覆盖率高、创新绩效较显著的理想路径。鉴于此,政府、高校和企业应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寻求契合当地高新区发展所需的协同创新适配路径,以“殊途同归”的理念科学指导高新区健康发展,并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富有成效的创新空间。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家高新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却呈现出“高增长与低创新”的特征。通过回顾创新集群的相关理论,结合目前我国国家高新区在创建创新集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如何建立一批有活力的创新集群,提高我国高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对实现高新区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新区创新网络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加强,需要考察高新区创新网络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性。构建高新区创新网络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建立高新区创新网络发展协调度评价模型,应用实例对高新区创新网络可持续性进行评价,验证了提出模型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作为创新发展重要载体,需要进一步提升创新引领力.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项的干扰,难以精准把握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提升切入点.因此,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5年—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较低主要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不高共同导致,且规模效率影响更大;上海国家高新区和江苏的多数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降低,浙江和安徽的多数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上升;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开放程度对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的影响由促进转变成降低,劳动者素质、科技创新潜力促进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的提高;环境和随机因素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因此,需要在提高规模效率基础上提高纯技术效率,加强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之间交流合作,优化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资源配置,减少冗余,促进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7.
《辽宁科技参考》2006,(2):16-24
科技创新是国家高新区诞生和发展的灵魂与精髓。辽宁省的七个高新区,通过大力营造崇尚创新、鼓励创业的和谐环境.深入实施“二次创业”战略,各自走出了一条依靠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激活内外科技资源、培育自主知识产权高科技产业的跨越发展之路。在近几年来,省内各高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都得到了快速增长.各个高新区以其较强的科技创新活力加速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扩大对外开放,已成为支撑和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载体。在当前形势下,全省各个高新区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使命、大力推进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以此为指导思想,分别确定了2006年工作思路与安排。[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新区“二次创业”的不断深入,高新区孵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孵化功能得到进一步深化与拓展,整合创业资源、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已成为国家创业中心当前重要的工作内容。按照科技部的要求,成都高新区依托占地500亩的高新孵化园,积极打造火炬创新创业园,推进园区的专业化、多元化和国际化进程。为聚集成都高新区的特色软件产业群,打造软件产业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成都高新区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积极打造成都高新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公共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9.
《合肥科技》2004,(9):11-11
日前,从长春市召开的“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经验交流会暨全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会议”上获悉,在经济发展评价方面,合肥高新区在全国53个国家高新区的排名位次较2002年前移10位,位处第二军团前列。  相似文献   

10.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9年我国东部三大城市群35个国家高新区的创新效率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剔除环境因素干扰后,东部三大城市群高新区综合效率有所下降,综合效率不高主要由较低的规模效率引起,大多数高新区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其中珠三角城市群在调整后的平均综合效率最高,长三角次之,京津冀最低,规模因素成为制约京津冀和长三角创新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环境因素中产业结构、文化教育环境和政策支持都有利于创新效率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环境抑制了创新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高新区创新发展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梳理了高新区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途径,为高新区创新发展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常态下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必须牢牢立足高新区这块引领创新的前沿阵地。通过回顾高新区发展成效,从政策投入与科技产出的效益视角来审视高新区的发展成就,在总结和分析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关注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要素投入,立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和高新区功能转变的时代特征,对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高新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做出战略性判断。  相似文献   

13.
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和国家安全的根本保证。高新区是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是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是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是高新区的根本宗旨.加强科技创新是高新区建设发展的首要任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高新区履行职能的根本要求。高新区在科技创新中承担着责无旁贷的重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肩负着重大的时代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自主创新与高新区的内涵,探讨我国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障碍性因素,提出我国高新区自主创新的对策,即高新区应努力增强自主创新意识,设立研究开发机构和推进科技创新的专门组织,深化体制改革,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体系,建立创新机制,营造创新环境,增强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高新区的本质特征。杭州高新区作为杭州市乃至浙江省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致力于整合科研机构、学校、企业、中介机构、创业者等各个创新要素,推动了技术、资金、信息等创新资源的忧化配置,建设起一个有效推动科技成果传播、转化应用和实现产业化的系统。正是依托了科技创新,使高新区几年来始终保持了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高速增长,2000年1~9月份,技工贸总收入116.1亿元,总产值108.9亿元,净利润8.…  相似文献   

16.
沙德春  胡鑫慧 《河南科学》2020,38(1):119-127
高新区是加速产业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创新载体.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中部六省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效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六省国家级高新区整体的综合效率较低,仅三分之一的高新区综合效率为DEA运行有效;各省间国家级高新区创新效率存在较明显的省域差异,各省内部高新区之间发展也较不均衡;对于DEA无效的高新区,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内部支出、出口总额与技术收入对创新效率影响较为显著.建议从打造代表性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运行机制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中部地区国家级高新区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2月,安徽铜陵狮子山高新区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安徽省第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狮子山高新区作为铜陵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关键载体,应成为新时代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  相似文献   

18.
国家高新区已成为各地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主要战略力量,是引领区域技术创新和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提升高新区内集群创新质量水平,从经济效益、知识产出、人员素质、创新结构四个维度构建国家高新区产业集群创新质量评价体系,以全国156个高新区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高技术产业集群对国家高新区创新质量的影响.结果 显示,影响国家高新区产业集群创新质量的两个关键因子是集群网络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国家高新区整体创新质量水平有待提高,区域间差异过大,且在不同影响因子上存在发展不均衡现象,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广东科技》2008,(9):35-35
省科技厅联合省恒健投资公司已经在肇庆高新区开展园区基础建设和投融资服务项目。目前省恒健投资公司已经和肇庆市成立了合作公司,在大旺园区5平方公里内建设肇庆高新区汽配产业集群工业园。恒健投资公司主要负责园区的基础建设、招商活动、经营管理和投融资服务。省科技厅将以肇庆高新区作为试点,逐步在全省符合条件的高新区推广这种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科技成果纵横》2005,(4):33-33
在最近召开的第三届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联席会议上,马颂德副部长提出要正确理解自主创新,他认为创新是把所有生产要素转化成具有更多附加值产品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任何一点的改变我们都称为创新,自主创新不仅仅是科技上的创新。结合高新区的特点,马副部长提出高新区的创新形式可归结为四个方面的优势:第一,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集群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