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四海区不同群体文蛤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分析方法,采用9个形态性状对我国4海区7个野生文蛤群体间的形态变异进行了研究.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山东潍坊群体和山东日照群体形态最为接近,广东湛江群体的趋异程度最大.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主成分,其贡献率:主成分1为31.50%,主成分2为20.27%,主成分3为13.35%,累积贡献率为65.12%.判别分析结果表明,7群体间形态差异显著(P<0.01).建立了7群体文蛤的判别函数,其判别准确率P1为50.00%~96.67%,P2为60.00%~96.43%,综合判别率为77.14%.  相似文献   

2.
中国南部沿海条纹斑竹鲨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中国南部沿海闽东(MD)、闽南(MN)、粤西(YX)3个条纹斑竹鲨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表明,34个随机引物在这3个群体中共检测出316个位点,各群体检测出的位点数分别为308、308、303,其中多态位点数分别为49、52、42,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15.90%、16.88%、13.86%.3个群体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099 8、0.105 5、0.093 6;表明条纹斑竹鲨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遗传距离和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条纹斑竹鲨的基因交流模式属于沿海岸线的距离隔离模式,遗传差异大小与地理距离远近相关.进行分子方差分析(AMOVA)得到遗传变异固定指数(FST=0.044 04,p<0.05),显示大部分变异(95.60%)发生在群体内部,群体间变异较小(4.40%).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南沿海锯缘青蟹群体的形态判别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测量了福建连江、浙江宁海、福建厦门、广东深圳、海南三亚、广西北海6个样地锯缘青蟹群体的23个形态特征值,用SYSTAT统计软件对这6个样地的锯缘青蟹群体进行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并建立了判别公式.聚类分析把宁海群体、连江群体、深圳群体、北海群体、三亚群体划为一组;厦门群体划为一组.判别分析可将6个锯缘青蟹群体完全分开,平均拟合概率为88.89%.其中连江群体、宁海群体、深圳群体、三亚群体、北海群体及厦门群体的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0.5%、85.7%、90.5%、76.2%、90.5%及100%.6个锯缘青蟹群体的形态特征比率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形态上区分红树蚬(Polymesoda erosa)和歪红树蚬(Polymesoda expansa)。【方法】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分析方法,采用14项生物学形态性状指标比较广西廉州湾草头村红树林的红树蚬与歪红树蚬的差异。【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1个比例性状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12个比例性状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主成分分析构建了4个主成分,第1主成分贡献率为30.70%,第2主成分贡献率为17.76%,第3主成分贡献率为10.11%,第4主成分贡献率为7.80%,累计贡献率为66.37%。逐步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函数,其判别准确率p1为81.7%~89.0%,p2为81.7%~87.5%,综合判别率为86.0%。【结论】壳高、壳宽、韧带长、韧带宽等性状决定红树蚬和歪红树蚬两个种间的形态差异,判别方程可以有效将上述种群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5.
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对新疆喀拉喀什河和玉龙喀什河塔里木裂腹鱼和厚唇裂腹鱼67尾个体框架结构测量中的31个指标进行了分析。两种裂腹鱼类有5个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6个性状存在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显示前三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5.336%、4.540%和3.114%,累积贡献率分别为17.21%、31.86%和40.90%。对两种裂腹鱼类特征变量进行逐步判别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判别成功率为均达到90%以上,识别度较高。基于31个形态学特征的三维主成分分布可以看出,尽管个体间存在交叉散布现象,但两种裂腹鱼群体整体上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组群。基于形态学特征变量的聚类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结论,表明基于多变量的形态学方法可以将不同种类的裂腹鱼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6.
条纹斑竹鲨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HA结合秋水仙素活体注射,取条纹斑竹鲨(Chiloscyllium plagiosum)脾脏经低渗处理,空气干燥制片法制作染色体标本,对染色体进行Giemsa染色,完成条纹斑竹鲨染色体核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条纹斑竹鲨的染色体组由20对中部着丝粒染色体、12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5对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和14对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构成,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02=28t 10st 24sm 40m,染色体臂数NF=166,其中1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带有明显的次缢痕.与其他软骨鱼类相似,条纹斑竹鲨同样具有数目众多的染色体二倍体数,但以中部着丝粒和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为主.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不同地理群体小黄鱼的遗传分化情况,本次研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采自江苏吕泗(LS)、福建宁德(ND)、山东青岛(QD)和浙江象山(XS)的4个小黄鱼群体进行了形态学比较研究。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3个形态比例性状中,只有一个性状在4个地理群体之间差异不显著;通过主成分分析对33个比例性状进行降维处理筛选出6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75.17%,此结果小于85%,所以依靠筛选的6个主成分对4个小黄鱼群体进行区分无法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通过对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成功构建了4个小黄鱼群体的聚类树状图,对4个小黄鱼群体的亲缘关系远近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其中LS、ND和QD小黄鱼群体亲缘关系较近,而XS群体与三者的亲缘关系较远。判别分析的结果显示,通过判别函数对4个小黄鱼群体进行判别,其中LS群体判别率最高(97.5%);ND群体判别率最低(80.0%),4个群体的综合判别率为89.4%,说明通过判别分析对4个地区小黄鱼群体进行判别,具有较高准确性。本次研究采用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对4个小黄鱼地理群体的分析结果一致,均显示4个小黄鱼群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但是不同地理群体之间分化程度存在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8.
随机选取30只野生和养殖雌性三疣梭子蟹作为实验材料,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研究两者形态学性状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所涉及的18个形态学性状参数中,有9个形态学比例参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4个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经主成分分析,提取到的5个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6.563%。其中PC1的贡献率远高于其它主成分,PC1有10个主要影响变量构成;经逐步判别分析,从18个比例参数中挑选出2个判别贡献较大的变量(A2/L2,C2/L2),建立判别方程,综合判别准确率为86.3%,因此可以根据两者形态学差异和判别方程来鉴别两种蟹的来源。  相似文献   

9.
根据2014—2016年福建厦门湾海域(118°E~118.4°E,24.4°N~24.6°N)渔业资源监测调查资料,对采集到的384尾条纹斑竹鲨(Chiloscyllium plagiosum Bennett,1830)测量其全长、体重等生长参数,利用ELEFAN技术和Pauly经验公式对厦门湾条纹斑竹鲨的全长-体重关系、Von Bertalanfy生长方程和死亡参数等生物学特征进行计算。结果表明:2014—2016年厦门湾水域条纹斑竹鲨,平均全长为318 mm,优势全长组为250~300 mm(占比为28.0%);平均体重179 g,其中占比最高(17.4%)的体重组为40~60 g;条纹斑竹鲨全长-体重之间的关系式为W=5×10~(-6)L~(2.9435),Von Bertalanfy生长方程的参数分别为L_∞=94.5 cm,K=0.45,t_0=-0.2349 a~(-1),生长拐点的年龄为2.1643龄;总死亡系数(Z)为1.53,自然死亡系数(M)为0.6869,捕捞死亡系数(F)为0.8431,渔业资源正处于过度捕捞状态。  相似文献   

10.
利用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中国、日本4个褐菖鲉群体耳石的8个形状指标和77个椭圆傅里叶参数进行分析.判别分析结果显示,这4个褐菖鲉群体综合判别正确率为89.1%,各群体判别正确率在79.2%~100%之间;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惠州和海口的褐菖鲉群体聚为一支,日本横须贺和伯方岛群体聚为另一支;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17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96.25%.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日本褐菖鲉群体在耳石形态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