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史上存在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一个新概念形成之时,往往具有强大的刺激作用,从而使人们对问题的观察和研究出现一个跃进。“中国和平崛起”无疑属于这样的概念。概念说明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前提,说明了事物的灵魂和命脉。讨论任何一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概念。“中国和平崛起”这个概念的核心是“崛起”,之所以加上“和平”二字,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中国威胁论”的一种回应。近年来,国外有人不时地放言高论,说中国一旦崛起,将会和以前的德国、日本和苏联等国一样,对国际秩序构成严峻挑战,乃至引发战争。观察事物必须具有空间感和时间感,…  相似文献   

2.
会讯     
3月13日,“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环境与国际战略”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北京一些研究单位和大学的5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背景、国际环境、国际影响及国际战略等议题进行了认真研讨。与会同志一致认为,“中国和平崛起”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和理论意义的议题。中央领导提出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立场,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并要为世界和平事业做出自己贡献的决心和诚意。这一立场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能否和平崛起、如何和平崛起以及在崛起的进程中采取何种国际战略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使得中国崛起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所谓“崛起”本身是一个比较性的概念,它既包括一国自身历史与现实的纵向比较,也包括同时期与他国的横向比较,一国崛起有程度和性质之分,中国和平崛起不会走向霸权,崛起的性质是渐进的、和平的。和平崛起的内涵就是在和平的前提下通过竞争实现崛起,中国和平崛起在外交方面应有以“和”为中心理念;以竞争多赢、共同发展为目标;以大国关系、睦邻友好、经济外交和合作宽容、着眼长远为战略要义等内涵。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与和平崛起理论的提出 ,是我们党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升华 ,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和平崛起理论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与和平崛起理论的认识 ?怎样才能在思想观念上真正确立起科学的发展观与和平崛起理论 ?如何把科学发展观与和平崛起理论扎扎实实地贯彻到具体实践中去 ?这都是我们必须思考和研究的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我们组织了与此有关的四篇笔谈 ,并寄望以此作为一个开头 ,大家对科学发展观与和平崛起理论作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时代之于中国的意义,就在于它与中国的崛起同步发生、相伴而行。中国要崛起,而且要和平崛起,不可能离开国际环境的允许。如果说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条件已经出现了,那么,这个历史条件应当是、也只能是全球化的现代资本主义时代,亦即全球化时代。  相似文献   

6.
“和平崛起论”对国际法的发展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它是国际法和平思想的延续和贯彻,是对传统国际法律生态的纠偏和改良,是国际社会本位理念在国际法领域的新的实践方向,它为中国乃至世界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在国际法上提供新的理论支持。我们应该努力创造实现中国和平崛起的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7.
“崛起论”不符合中国国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次听到中国“和平崛起”的说法是在美国,那时我在纽约担任总领事。当时感到新鲜,以为只不过是形容我国这些年发展得相当快而已。但美国人却对这个提法十分敏感,有一位著名人士很郑重地询问我国一个访美的代表团,“和平崛起”到底是何含义。随后,“崛起论”就在国内流行开来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学者探讨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的生成问题已近二十年。秦亚青教授认为,中国学派的生成,需要构建一个理论的核心问题,美国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是霸权护持,英国学派的核心问题是国际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对于今天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而言,这个核心的问题当属崛起的中国和平融入国际社会。理论上讲,"崛起"与"和平融入"的内在紧张在  相似文献   

9.
中国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需要软国力的强有力支撑。高校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顺应“和平崛起”时代对高校传承民族精神的迫切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中国“和平崛起”提供强大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0.
《科技智囊》2007,(4):39-40
“创新之都”,大圈首都的风范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有一个比其他国家更为强大的引擎,一个21世纪全球创新的城市——北京。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全球化浪潮当中,在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进程中,北京作为和平崛起的大国首都,要成为“中国创造”的核心区、全球虚拟经济运营中心和全球高增值服务中心。科教、文化、高新技术产业、商务是全球国际  相似文献   

11.
“和平崛起”战略作为我国在新世纪的强国方略,有着深刻的内涵,同时,也是对当今国际形势的冷静回应。这一战略既是我国一贯的和平外交方针的继续,也是借鉴他国经验,寻求大国崛起的和平之路。从内涵上讲,“和平崛起”战略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又谋求全人类发展中的竞合共赢,立足国内,和睦四方。“和平崛起”战略是把中国的强大和世界和平有机融合的强国方略。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中国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政策,无论从外延还是内涵上都有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特别是“睦邻、安邻、富邻”政策主张的提出,使我们与邻国的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期,这个政策主张也符合中国“和平崛起”的外交总战略。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年以来,伴随着新诗的繁荣,中国诗坛上出现了三个“崛起”的理论——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和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这三篇文章都是在不同程度上对一九七九、一九八○年的新诗进行了评价,并且以“崛起”这样一个令人瞩目的词语来概括的。如果说前两个“崛起”只是提出一般理论的话,那么第三个“崛起”即《崛起的诗群》,则是比较有“力度”的纲领。他们认为:八十年代的新诗  相似文献   

14.
如何看中国的“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国来说,一个洞若观火的事实是,中国“崛起”的道路只有一条,这就是如何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坚持和平“崛起”。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世界局势正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发展战略由此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走和平崛起道路”思想的提出,是我们对自己和外部清醒审视的结果,是对人类历史智慧的提炼,是基于中国人民当前实践和当今时代特征的深刻思考,是基于对和平与发展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对当今世界脉搏的准确把握。和平崛起作为自身的角色定位,也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历史性重大承诺。“中国走和平崛起道路”思想的提出,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必将对中国和世界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希尔伯特第十问题的解决,是本世纪七十年代数学领域中一个重大突破。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国内外写了关于它的很多评论文章。然而,由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及其评论文章、深奥难解。因此,本文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对希尔伯特第十问题地解决在方法论上的重要意义及其对数学发展的深远影响作以全面论述(为了在很短篇幅内达到本文的目的,有些概念和定理采取了直观的说明)。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一、问题的提出及其演变希尔伯特第十问题。是希尔伯特1900年在巴黎举行的一次国际数学会议上提出的著名23个问题中的第十问题。其内容是:找一个“能行”(机械)的方法来判定整系数多项式(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简化的方法推导出关于引力的场的理论的方程,给出了方程的一个新的稳态轴对称外部解,解是其一个物例。为解决广义相对论中引力场能量动量的定域化问题,多年来许多人进行了大量工作,特别是Einstein当年著名的合作者N.Rosen于七十年代初的工作。这些工作的意义在于,它从修改引力场方程入手,提出了解决力场能量动量问题的新途径。自此以后,沿这一方向工作的不乏其人,例如W.Petry近年来的工作:而等人则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所谓“引力的场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探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离不开马克思晚年关于东方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论断。看待这一跨越设想不仅要深刻反思它的历史价值,而且要积极回应当前社会主义发生的深刻变化。所以,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沃土中看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并使这一思想能够与时俱进和重新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这对实现中国和平崛起以及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加坡《联合早报》的一篇文章指出,中国“经济外交”的意义是深远的,它表明中国正在探索一条从前的大国没有走过的崛起之路,“经济外交”应当是目前中国和平崛起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在国际学科方面,的确有许多重要理论问题需要重新认识和发展。第一个层次的问题当然是如何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问题。十三大报告中提出要“围绕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调整外交格局和党的对外关系”,这是一个重要启示。有人说我们现在已经处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我看这样说早了一些。的确,全世界人民渴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