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电化学测试技术评价了低碳钢管管端内壁不锈钢焊条堆焊后再用相同焊条进行打底焊所得焊接接头(特别是焊接热影响区)的耐蚀性,选用两种高合金焊条M2、M6,并对堆焊金属进行热模拟试验,测定了模拟热影响区不同部位在3%NaCl介质中的阳极极化行为.结果表明,按新工艺焊接的接头代替普通碳钢焊接接头可有效地提高管道接头的使用寿命.两种焊条中,含Nb的M2耐蚀性比M6好,铌能够有效提高接头的耐均匀腐蚀、晶间腐蚀和点蚀能力,热影响区600~1000℃是高合金接头耐蚀性最薄弱的区域,建议采用超低碳含铌高合金焊条,以解决热影响区的腐蚀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型飞机散热器下盖在使用中出现缺损情况使用钨极氩弧焊(TIG)堆焊修复进行了研究。按照焊接工艺标准,以堆焊形式模拟产品缺口修补,并改变焊接电流与保护气流量,焊后对焊接接头先进行目视检查,后进行拉伸、金相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焊接工艺,并且严格控制焊接热输入和保护气流量,可获得力学性能优良的焊接接头。  相似文献   

3.
王博 《甘肃科技》2015,31(2):61-62
主要介绍了Q690E焊接工艺过程,采用焊条电弧焊进行焊接,焊条为GEL-118M,通过控制热输入、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等措施,得到了符合要求的焊接接头。  相似文献   

4.
针对40Cr钢搅拌轴在调质状态下的焊接,对在相同条件下,采用R307焊条和A302焊条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用R307珠光体耐热钢焊条焊接的接头不仅承载能力超过25-13型(A302)焊接接头,而且其综合机械性能也较好,满足了产品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高效的MIG焊工艺方法,选择抗裂性能较好的单相奥氏体不锈钢焊丝和耐磨ET-200K焊条对ZGMn13进行了焊接工艺试验,制定了ZGMn13钢MIG焊的可行性工艺,分析了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确定的焊接工艺能保证焊接质量且焊接接头具有与母材相当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6.
阀门密封面堆焊材料高温耐磨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钴基Stellite合金D802焊条、镍基NDG-2粉末、D547Mo焊条和D507Mo焊条制备的阀门密封面堆焊层,进行了从室温至600℃的粘着磨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组对材料、组对方式和粘着磨损试验温度都会影响堆焊层的耐磨性.结合堆焊层的高温硬度试验、高温金相和电子金相分析,探讨了高温粘着磨损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根据耐磨性和工艺性的要求,结合我国资料情况,运用正交试验法,研究设计了EDZCr型耐磨焊条的药皮成分,分析了药皮重要系数分别为53%和104%的两种焊条在焊接电流分别为100A、180A、200A、240A时的堆焊层的硬度、金相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用该焊条堆焊,不需专用设备,容易掌握,堆焊层硬度高,耐磨性好;药皮重量系数和焊接工艺对堆焊层性能有较大影响,生产中须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氚自射线照相法及接头充氢后释放规律的观察,研究了用Cr20Ni10Mn6型焊条焊接珠光体类钢时氢的扩散及分布规律。利用高碳钢淬火试样及淬火后充氢试样的拉伸试验,研究了高碳钢淬硬组织对氢和应力的敏感性。探讨了Cr20Ni10Mn6/高碳钢接头中不同部位形成裂纹的性质、产生原因和防止措施。所得结论,为正确选用焊条及制定高碳钢的焊接工艺提供了试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根据福建某企业Q345B钢结构厂房建设实际,分别使用CO2气体保护焊和焊条电弧焊两种焊接方法对厚度20 mm的Q345B钢板进行焊接,对焊接接头进行外观及无损探伤检测,并系统研究焊接试样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构。结果表明:焊条电弧焊和CO2气体保护焊工艺均能够用于Q345B钢结构厂房的焊接,焊接质量均能达到国家标准,但CO2气体保护焊接头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高于焊条电弧焊接头,且显微硬度分布更均匀;焊接方法对焊接接头各区域的组织构成影响不大,但焊条电弧焊接头各区域的晶粒尺寸均大于CO2气体保护焊接头;采用16 KJ·cm-1热输入的CO2气体保护焊接头具有最优的综合力学性能,且焊缝组织最为均匀,推荐企业优先选用此种焊接工艺。  相似文献   

10.
根据福建某企业Q345B钢结构厂房建设实际,分别使用CO2气体保护焊和焊条电弧焊两种焊接方法对厚度20 mm的Q345B钢板进行焊接,对焊接接头进行外观及无损探伤检测,并系统研究焊接试样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构。结果表明:焊条电弧焊和CO2气体保护焊工艺均能够用于Q345B钢结构厂房的焊接,焊接质量均能达到国家标准,但CO2气体保护焊接头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高于焊条电弧焊接头,且显微硬度分布更均匀;焊接方法对焊接接头各区域的组织构成影响不大,但焊条电弧焊接头各区域的晶粒尺寸均大于CO2气体保护焊接头;采用16 KJ·cm^-1热输入的CO2气体保护焊接头具有最优的综合力学性能,且焊缝组织最为均匀,推荐企业优先选用此种焊接工艺。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一种新研制的适合于大型冷冲模镶块刃口堆焊的专用堆焊焊条 ,通过试验确定了焊条的合金成分并给出了比较合理的焊芯和焊条药皮化学成分。测试结果表明 ,新焊条堆焊层金属的化学成分、硬度、硬度梯度、金相组织均满足在铸铁基体上堆焊制造冷冲模镶块的要求 ,具有良好的焊接工艺性能 ,与常用冷冲模堆焊焊条D32 2的对比试验表明 ,在相同条件下 ,新型焊条的耐磨性能优于D32 2。  相似文献   

12.
水下局部干法药皮焊条焊接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要用压缩空气排水,水下局部干法药皮焊条手弧焊的方法。应用流体力学理论对排水罩进行计算和试验,确定了合理的排水罩结构和尺寸,且进行了局部干法焊接试验。结果表明:该法的焊接冷却速度、焊接接头中的扩散氢含量和焊接HAZ最高硬度值均比湿法的要低,得到的焊缝无气孔、裂纹和夹渣等缺陷;V型坡口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能满足API1104和ASMEIX等标准规定的要求。本研究为水下焊接施工提供了一种操作容易、  相似文献   

13.
以16Mn钢焊接接头为研究对象,对焊接残余压应力场下的疲劳裂纹扩展特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应力为0.2,0.4,0.6条件下,母材,热影响区,焊缝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同时对残余压应力场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预测16Mn钢焊接接头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脉冲MAG焊接工艺方法,在不予热条件下,对214Cr-1Mo耐热钢进行了焊接。观察分析了焊接接头的组织及性能。得出了这种方法焊接对热作用敏感的214Cr-1Mo耐热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以16Mn钢焊接接头为研究对象,对焊接残余压应力场下的疲劳裂纹扩展特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应力比为0.2,0.4,0.6条件下,母材、热影响区、焊缝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同时对残余压应力场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预测16Mn钢焊接接头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6.
彭贤峰 《科技资讯》2012,(1):71-72,74
对34CrNiMo钢模拟实验件的失重型损伤进行了基于等离子堆焊堆焊方法的精密修复工艺研究。分别采用光镜法和显微硬度法对堆焊接头进行了组织与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堆焊层与母材之间为冶金结合,焊接热影响区的母材不存在组织损伤,可以用与母材相同或相近的材料来进行填充型精密修复。  相似文献   

17.
研制了一种Cr6Ni11Mn13MoTi奥氏体钢焊条用于高温服役(450~650℃)的Cr-Mo钢构件的异种金属焊接。结果表明:其异质接头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可以克服以往的异质接头服役过程中因碳迁移而导致的提前失效问题。  相似文献   

18.
EDZCr型耐磨焊条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耐磨性和工艺性的要求 ,结合我国资源情况 ,运用正交试验法 ,研究设计了EDZCr型耐磨焊条的药皮成分 ,分析了药皮重量系数分别为53%和104 %的两种焊条在焊接电流分别为100A、180A、200A、240A时的堆焊层的硬度、金相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 :用该焊条堆焊 ,不需专用设备 ,容易掌握 ,堆焊层硬度高 ,耐磨性好 ;药皮重量系数和焊接工艺对堆焊层性能有较大影响 ,生产中须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相似文献   

19.
王红艳  李春锋 《科技资讯》2006,(21):182-182
为了获得优质的焊缝接头和较高的生产效率,必须合理地选择焊接规范参数。本文针对焊条电弧焊,阐述了如何合理选择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电弧电压和焊接速度等焊接规范参数,以获得高质量焊缝和较高的焊接生产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TDR—C型、含Cr、Mo、W、V堆焊焊条性能、特点与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研制一种新的、石墨型药皮的“堆328”堆焊焊条,以满足生产实践中对于堆焊层金属性能的更高要求。设计、试验了新的石墨型药皮的配方,进行了焊条的试制和试验堆焊、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均获得良好结果。与常用的“堆322”堆焊焊条比较,石墨型“堆328”堆焊焊条的堆焊工艺性能良好;合金元素过渡系数高;堆焊层金属硬度较高,因而其耐磨性能有较大的提高。用石墨型“堆328”堆焊焊条堆焊修复的零件,其耐磨性能(使用寿命)比用“堆322”焊条堆焊的要高2倍左右,因而石墨型堆焊焊条“堆328”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