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详细研究了抗癌药物紫杉醇产生菌树状多节孢原生质体形成和释放的规律 .从酶系组成、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渗透压稳定剂、pH值、培养基成分、培养方式、预处理等因素对树状多节孢原生质体形成和释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得出了该菌的最佳原生质体制备条件及其规律 ,为以后通过原生质体技术构建紫杉醇产生菌的工程菌株奠定了基础 .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研究紫杉二烯合成酶的作用机理和紫杉醇生物合成代谢调控机制,采用RT-PCR技术从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树叶中获得了紫杉二烯合成酶基因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在载体pGEMT-easy vector上,并转化到E.coliJM109中,经EcoRI酶切鉴定后,对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获得紫杉二烯合成酶基因片段长度为909 bp,编码303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收录的紫杉二烯合成酶的同源性达到98%;对获得的紫杉二烯合成酶基因和紫杉醇产生菌HQD33基因组DNA进行了Southern杂交。结果初步证实了紫杉二烯合成酶存在于通过内生真菌发酵生产紫杉醇的生物合成途径中。为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通过内生真菌发酵生产紫杉醇生物合成的代谢调控和构建高产紫杉醇基因工程菌株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利用相差显微缩时电影术,观察白僵菌的生活史,结果表明白僵菌可以通过分生孢子、芽生孢子、节生孢子、内生孢子、厚垣孢子和菌丝体的断裂等多种方式进行无性生殖。生活史的类型是属于多孢型的。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产生不同类型的孢子。同一菌株分生孢子梗的形状是多样的。内生孢子产生于菌丝体的壁内,是简化了的孢囊孢子生殖类型。  相似文献   

4.
根癌农杆菌介导籼稻93-11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水稻基因功能研究技术平台并通过生物技术改良优良恢复系,选用93-11成熟胚为外植体,通过优化培养基,建立了适合转化的高效再生系统;首次通过农杆菌介导将大肠杆菌基因C1成功转化93-11,构建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籼稻93-11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NBA1D3为合适的愈伤诱导培养基,诱导率达87.0%;愈伤经3次继代培养转入分化培养基,分化率为47.0%.获得213株潮霉素抗性植株,随机挑选89株经PCR检测,65株检测到目的条带,阳性植株占73.0%;实时PCR检测C1基因能在转基因植株表达.  相似文献   

5.
对紫杉醇产生菌HD1-3的孢予分别进行了紫外线照射(UV)、亚硝基胍(NTG)和UV NTG复合诱变处理,筛选制霉菌素抗性突变株.试验所确定的Nodulisporium sylviforme紫杉醇产生菌HD1-3孢子诱变的适宜条件为:将孢子悬液经过3.0 mg·mL-1 NTG、处理20 min后,在电磁搅拌下,用紫外灯(30 w,距离30 cm)照射处理45 s.共筛选出17株正突变株.经发酵筛选试验,获得了一株遗传性状稳定、高产紫杉醇的诱变菌株——UN25-3,其紫杉醇产量从出发菌株的(232.73±4.61) μg·L-1提高至(327.14±7.63) μg·L-1.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用发根农杆菌对大豆属的三个种: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的不同外植体进行感染诱导毛状根,在无菌苗靠近子叶节部位诱导出毛状根。冠瘿碱检测表明;由感染发根农杆菌诱导的毛状根中有甘露碱的存在,说明Ri质粒的T-DNA无转移到大豆的转化根中。  相似文献   

7.
含ipt基因的根癌农杆菌转化大豆萌动种胚的研究: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含有35s启动子-Gus基因-ipt基因-Nos基因的根癌农杆菌LA4404,做为供体。以大豆萌动种胚为受体,用菌液浸染法转化大豆品种黑农36。  相似文献   

8.
以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FXP04、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 Y、皮尔瑞俄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eoriae NT 3种促生菌为研究对象,调查它们对豌豆和大豆种子萌发及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促生菌在不同浓度下(OD600=0.5,OD600=1)对豌豆和大豆种子的萌发都没有显著促进作用.菌株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 Y和菌株Paenibacillus peoriae NT能够促进豌豆和大豆幼根伸长,菌株Streptomyces sp. FXP04可以促进大豆幼根伸长,对豌豆幼根伸长无显著促进作用.3种促生菌都能够促进豌豆和大豆侧根的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9.
发根农杆菌的Ri质粒在药用植物生物技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讲述了发根农杆菌的Ri质粒结构功能及生物学特性及其转化产生毛状根的特点,利用发根农杆菌Ri质粒转化药用植物诱导产生毛状根、次生代谢产物生产及药用资源保护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rhizogenes)对大豆属的三个种:野生大豆(Glycinesoja),半野生大豆(Glycinegracilis)和栽培大豆(Glycinemaxl)的不同外植体进行感染诱导毛状根,在无菌苗靠近子叶节部位诱导出毛状根.冠瘿碱(opine)检测表明;由感染发根农杆菌诱导的毛状根中有甘露碱(mannopine)的存在.说明Ri质粒的T-DNA已转移到大豆的转化根中.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用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LL-37的可行性,利用DNA重组技术将LL-37与植物病程相关蛋白信号肽基因融合,经测序证实序列和阅读框正确后,连接到质粒pBin438上,构建含LL-37 cDNA植物分泌型表达载体pBin/LL-37.通过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ce)介叶盘法转化烟草(Nicotiana tobacum.NC-89).用PCR和Western blot对转化植株进行分子鉴定.80%转基因植株表达重组LL-37多肽.T0代转基因烟草的蛋白粗提物有抑制Staphylococcus aureus和Escherichia coli生长的活性.LL-37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成功表达,提示用植物表达系统生产活性LL-37蛋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CCoAOMT基因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苎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RT-PCR的方法,克隆烟草木质素合成关键酶咖啡酰甲基转移酶(CCoAOMT)基因并测序.构建CCoAOMT基因反义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苎麻进行遗传转化,得到转基因植株.采用PCR方法对其进行分子检测.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创造适合我国国情的环保型低木质素苎麻转基因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徐洪伟 《松辽学刊》2001,(1):51-52,58
本文就近几年来根农癌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子房注射法、花粉管通道在玉米基因转化中的应用情况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将含有35s启动子-Gus基因-ipt基因-Nos基因的根癌农杆菌LBA4404,做为供体.以大豆萌动种胚为受体,用菌液浸染法转化大豆品种黑农36.对转化植株及对照植株苗期在发芽率、株高、叶子、致瘤等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发现转基因植株与对照植株有明显差异.转化植株生长状况明显弱于对照植株.植株矮小、叶子畸形生长,根致瘤率低.间接验证了外源DNA的导入.说明苗期形态学分析可做为转基因植株早期筛选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饮用水处理系统中活性炭柱上获得六株细菌(编号为菌株1#-6#)的活性和降解有机污染物效能.采用微电极呼吸速率法研究细菌的呼吸活性.结果表明,2#,3#和5#三株细菌在所有实验检测条件下均具有较高的呼吸活性;降解预氧化松花江原水中有机物静态实验表明,六株细菌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能力大不相同,其中2#,3#和5#三株细菌的COD<,Mn>去除率为34.72%-43.72%,TOC去除率为46.24%-57.79%,体现出更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底物降解能力,即具有更强的代谢活性.此外,研究结果也证实了通过微电极呼吸速率测定法筛选活性菌株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找出uxxx=p(u)+q(u)ux+ut之间新的Miura变换,推出了uxxx=p(u)+q(u)ux+ut的可积系统,导出了方程之间的Miura变换,并举例运用Miura变换,由方程的已知解u求出另一方程的解φ,同时由方程的已知Backlund变换求出另一方程的Backlund变换.  相似文献   

17.
采用引进种子和结果苗木相结合的方法,对各沙棘种及亚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并以省内种质资源丰富且已大量开发利用的中国沙棘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地选育出了长势旺盛、果实性状良好的五个优良家系和三十三个优良单株。  相似文献   

18.
将同余方程组n∑j=1aijxj ≡bi(modmi)(i=1,…,k)化为整系数方程组n∑j=1aijxj-mxn+i=bi(i=1,…,k),利用文献[2]中提供的通过对整数矩阵的初等变换方法处理解的存在性与具体求解.另外,对同余方程组x≡ai(modmi),1≤i≤k,在有解时提出求解公式x≡M1/db1a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