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吸油树脂的开发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吸油树脂是一种与一般吸油材料不同的自溶胀型吸油材料,本文简单介绍了高吸油树脂的开发及其发展前景,并对其吸油机理做了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2.
针对活塞杆刚度对起落架缓冲器吸能特性的影响,以某型民机支柱型起落架油气式缓冲器为研究对象,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采用经典的二质量块等效模型,在Adams/Aircraft中建立了考虑缓冲器活塞杆刚度的几何模型,并进行了落震仿真分析。将仿真结果与刚性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活塞杆柔性使得缓冲器外筒与活塞杆间的工作环境有恶化的趋势,当活塞杆刚度下降到 之间时,缓冲器吸能效率下降明显,此时需考虑活塞杆刚度使得建模更符合真实情况,并能为起落架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变射速和不同摩擦阻尼缓冲器参数条件下炮身所受的后坐力大小,以某小口径自动炮为研究对象,提出了1种新型摩擦阻尼缓冲器。建立了该炮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对比了4种不同射速和3种不同摩擦阻尼缓冲器参数时的炮身运动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合理匹配自动火炮的射速和摩擦阻尼缓冲器参数,能使小口径自动炮的后坐力得到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
针对活塞杆刚度对起落架缓冲器吸能特性的影响,以某型民机支柱型起落架油气式缓冲器为研究对象,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采用经典的二质量块等效模型,在Adams/Aircraft中建立了考虑缓冲器活塞杆刚度的几何模型;并进行了落震仿真分析。将仿真结果与刚性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活塞杆柔性使得缓冲器外筒与活塞杆间的工作环境有恶化的趋势,当活塞杆刚度下降到3.31×10~(12)~3.02×10~(12)N·mm~2之间时,缓冲器吸能效率下降明显,此时需考虑活塞杆刚度使得建模更符合真实情况,并能为起落架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吸油性树脂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吸油性树脂是一种低交胶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首先介绍了传统吸油材料及其优优点,继而对高吸油性树脂的吸油机理,性能指标,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它的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高吸油树脂是一种与一般吸油材料不同的自溶胀型吸油材料 .本文简单介绍了高吸油树脂的开发及其发展前景 ,并对其吸油机理做了简要叙述 .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对检修后的密接式车钩和缓冲器进行各项功能检查和试验的试验台研制。该试验台能在不同工况下进行车钩的挂钩、解钩试验,检验被试车钩及缓冲器的性能。钩、缓装置状态及各种试验数据能在控制台面板上显示。  相似文献   

8.
摇臂式起落架初始设计方法研究及性能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摇臂式起落架的动力学方程。分别利用压缩比和气体状态方程对缓冲器填充参数进行预估。利用LMS V irtu-al.Lab Motion和LMS Im agine.Lab AMES im的联合仿真技术,对缓冲器性能进行虚拟落震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气体状态方程预估的缓冲器参数,比采用压缩比预估的缓冲器参数更有效;对缓冲器油针截面尺寸优化,缩短了缓冲器行程,提高了缓冲器效率,降低了缓冲器重量。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材料应变率效应对薄壁金属管塑性变形缓冲器缓冲特性的影响,通过对铝制缓冲器进行材料试验,获得不同应变率下5083P-O和6008-T6铝合金的材料本构关系,结合冲击物理试验与理论模型,验证缓冲器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基于该本构关系与冲击模型,研究不同材料应变率效应对缓冲器及其预处理结构缓冲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冲击速度下,材料应变率效应对缓冲载荷历程无明显影响,但会使缓冲力整体出现缩放。随着冲击速度的提高,5083P-O铝合金表现出特殊应变率敏感性,导致缓冲器抵抗变形的能力先减弱后增强。6008-T6铝合金的应变率强化效应增强了缓冲器的抗冲击能力。经预处理的缓冲器吸能量减少,其理想吸能效率降低,5083P-O铝合金的材料应变率效应会减少缓冲器因预处理而产生的吸能量损失,而6008-T6铝合金的材料应变率效应会增加缓冲器的吸能量损失,因此,在对缓冲器进行结构优化设计时,需要考虑材料应变率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高吸油性树脂的聚合工艺、吸油机理及性能指标等进行了综合评述,概述了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引发剂及分散剂等影响因素对树脂吸油性能的影响,并对高吸油材料的再生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根据高压电器中弹簧操动机构缓冲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缓冲器仿真模型,介绍了缓冲器仿真的方法和步骤。针对产品生产试验中出现的缓冲问题,提出了缓冲器缸体阻尼孔结构的修改方案,对比分析了缸体修改前后的特性曲线,并对新缸体进行了试验跟踪。结果显示,通过修改缓冲器缸体阻尼孔结构,提高了缓冲器的缓冲性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悬浮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十二酯和甲基丙烯酸辛酯为单体,合成了共聚型高吸油性树脂,还研究了共聚单体的配比,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分散剂用量、油/水比诸因素对高吸油性树脂的性能影响。制得的树脂可以吸其自身重量10.9倍的煤由,9倍的苯。  相似文献   

13.
微乳聚合制备高吸油性树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苯乙烯和丙烯酸酯为单体,DEGDA为交联剂,采用微乳聚合法和热引发技术合成了高吸油性树脂.详细地考察了反应温度、单体种类、交联剂的用量、引发剂的种类及用量等工艺因素对合成树脂性能的影响.从而找出热引发合成高吸油性树脂的最佳工艺务件。  相似文献   

14.
通过构建ST型缓冲器力学结构模型,在对ST型缓冲器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从缓冲器结构到工艺的综合改进建议,并得到了试验验证,解决了ST型缓冲器阻抗力超限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利用悬浮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十二酯和甲基丙烯酸辛酯为单体,合成了共聚型高吸油性树脂,还研究了共聚单体的配比,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分散剂用量、油/水比诸因素对高吸油性树脂的性能影响,制得的树脂可以吸其自身重量10.9的煤油,9倍的苯。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高速高精度模数转换器(ADC)芯片内部参考电压缓冲器需要牺牲很大功耗来满足精度和速度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非对称AB类输出级的全差分参考电压缓冲器,能够以较低的运放增益满足缓冲器高精度的需求,从而显著降低缓冲器的功耗。通过引入非对称的输出结构,参考电压缓冲器只需要满足高带宽,不再需要较高的开环增益;输入级采用互补结构进一步降低了功耗;为了消除传统结构所引入的高阻节点,提出了低输出阻抗的AB类驱动电路,提高了带宽。仿真结果表明,在负载为20pF的片内滤波电容的情况下,参考电压缓冲器的功耗为27mW,建立时间小于2.5ns,与相近性能的电路相比,所提电路的功耗更低。其中运放的单位增益带宽为602MHz,相位裕度为61°。所提出的参考电压缓冲器应用于一款双通道14位200 MHz的流水线ADC中,测试结果表明,ADC的信号噪声失真比达到73dB,所提出的电路结构能以较低的功耗实现较高的精度和速度。  相似文献   

17.
旋转分配盘式立体停车库在工作时难免产生振动,采用液压缓冲器来减轻立体停车库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 通过Matlab软件分别模拟采用液压缓冲器减振和采用减振弹簧减振时,汽车旋转分配盘在放置汽车过程当中的振动响应. 结果表明,旋转分配盘式立体停车库在采用液压缓冲器减振时能更快速地缓冲振动能量,进而达到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在一定的时间限制下得到最少的缓冲器插入数目和连线分段数目,提出了一种深亚微米电路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将传统的可变尺寸驱动连线模型改为缓冲器连线分段模型,得到了最优的缓冲器插入数目和连线分段数目。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时间限制下,缓冲器数目和连线分段数目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用于弹簧操动机构的侧切式阶梯型缓冲器的结构参数对缓冲特性的影响,通过分析缓冲器的工作原理,探究了其缓冲动态过程.根据伯努利定理建立了缓冲器缓冲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对当量直径计算的雷诺数进行修正的方法,解决了由月牙形节流缝隙造成的压力损失难以准确计算的问题.通过ADAMS与MATLAB联合仿真对弹簧操动机构作用下的缓冲器缓冲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侧切式阶梯型缓冲器的活塞铣面间距以及铣面长度对缓冲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为侧切式阶梯型缓冲器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低压差稳压器(LDO)的动态响应性能,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缓冲器电路。通过引入该缓冲器,LDO的瞬态性能得到显著提高的同时,空载时的静态电流也大大减小。对缓冲器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指出通过降低缓冲器的输出阻抗,扩展了系统的带宽,进而减小了环路的响应时间。指出通过对输出功率管的动态充放电,降低了电路的静态功耗。给出了设计实例,并采用CSMC 0.6μm CMOS工艺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缓冲器的可行性及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