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硫酸铝和氯化铁作混凝剂,通过强化混凝对模拟地下水中的氟化物的去除进行了研究,对比了铝铁盐的混凝沉淀除氟效果,考察了硫酸铝混凝剂投加量、水的pH值、浊度、水中共存离子和原水中氟化物初试质量浓度等因素对硫酸铝除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铝的除氟效果优于氯化铁,混凝剂的投加量和水的pH值是影响硫酸铝混凝沉淀除氟的重要因素,当水的pH≈5.8时,硫酸铝混凝除氟效果最好;高岭土增浊对硫酸铝除氟的效果影响不明显;水中共存离子HCO3-的引入使得除氟效果变差,而SO24-和Cl-的干扰则较小.此外,对硫酸铝混凝沉淀除氟的机理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铝盐混凝剂对不同原水水质的混凝效果,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方法取宝鸡渭河原水、清姜河原水为水样,以PAC和PAFC为混凝剂,分别进行最佳投加量和最佳pH的单因素混凝实验,选用混凝效果较好的PAFC进行正交实验,分析混凝后水样浊度与UV254。结果渭河原水中,PAC最佳投加量为4~8mL,PAFC最佳投加量为4~6mL,PAC的最佳pH值为6~8,PAFC的最佳pH值为5~8;在清姜河原水中,PAC的最佳投加量为2~8mL,PAFC的最佳投加量为2~6mL,PAC,PAFC的最佳pH值均为6~8。结论渭河原水浊度与UV254较高,混凝剂投加量比pH值更能影响高浊度原水的混凝效果;清姜河原水浊度与UV254较低,pH值比混凝剂投加量更能影响低浊度原水的混凝效果。PAFC混凝效果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搅拌时间、PAFC投加量、pH值;PAFC的混凝最佳操作条件为:PAFC的投加量为6mL,pH值为6,快速搅拌时间为60s。  相似文献   

3.
制药废水二级出水混凝沉淀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定3种混凝剂对某制药厂制药废水的二级出水进行混凝沉淀对比试验。首先用单因素试验确定3种药剂的最佳用量和pH值范围,然后用正交实验方法对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15℃)条件下,CODcr去除率主要受pH值影响,浊度去除率主要受混凝剂种类影响。PAC投加量为120mg/L,pH值为8.0时,CODcr去除率效果最好,去除率为69.89%,浊度去除率为61.95%,使水质较差的二级出水得到进一步净化。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絮凝剂对焦化废水生化出水的COD去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壳聚糖对经过A/O生物处理后的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pH值和投药量对混凝作用的影响。焦化废水生化出水的CODCr为367 mg·L-1,浊度为44 NTU,色度为75。通过对不同pH值(4~10)的混凝实验可以看出,当pH值为6时相同投药量下焦化废水生化出水的色度、浊度以及CODCr去除率达到最佳。当絮凝剂的投药量达到10 mg·L-1时各项指标的去除率最高,其色度、浊度和CODCr去除率分别为66.67%、50%和68%。最终出水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粉煤灰制备聚硅酸铁铝复合混凝剂正交实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正交实验的研究方法对用粉煤灰制备聚硅酸铝铁混凝剂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混凝效果的工艺参数主次顺序依次为酸浸时间、聚合时间、pH值、焙烧时间,优化值酸浸时间为30min、聚合时间为2 h、pH值为3、焙烧时间为24 h,此时对市政合流污水的浊度去除率为98%,此外该产品和其他市售混凝剂相比具有出水浊度低,混凝沉淀快,处理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强化混凝同传统处理工艺相比对DOC和BDOC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32%和20%。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有:混凝剂种类、混凝剂投加量、原水水质、pH值、原水碱度、搅拌条件及药剂投加顺序等;强化混凝去除天然有机物的方法有加活性炭粉末、加高锰酸盐预氧化、预臭氧氧化等。  相似文献   

7.
为回收赤泥中的铝铁成分,解决赤泥污染和占地问题,提出了利用赤泥制备聚合氯化铝铁(PAFC)的新方法.以废水中高岭土为处理对象,与聚合氯化铝(PAC)进行了混凝对比实验,考察了混凝剂投加量、废水pH值、废水浓度、废水温度、盐基度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剂的投加量、废水pH值、盐基度、废水浓度等对混凝效果有明显影响,温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较小,PAC最高去浊率为93%,PAFC最高去浊率达到96%.  相似文献   

8.
透光率脉动检测技术评价混凝剂的混凝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评价混凝效果的新方法———透光率脉动检测法 ,并以不同浊度的高岭土悬浊液为研究对象 ,投加 3种不同剂量的混凝剂 (硫酸铝、聚合氯化铝、高分子有机絮凝剂HCA) ,通过PDA2 0 0 0检测仪对混凝效果的检测 ,以R指数评价不同混凝剂在多种浊度水样中的混凝效果。结果表明 ,透光率脉动检测技术是一种检测混凝性能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9.
焦化废水的混凝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混凝法对焦化废水进行了处理.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考察了絮凝剂种类、投加量、絮凝时间和pH值对处理水色度、浊度和CODcr的影响,并对几种混凝剂的组合应用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剂的投加量和pH值对CODcr的去除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混凝剂种类对浊度的去除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当硫酸铁投加量为500 mg/L和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为1 mg/L时,在pH值8.5,絮凝时间15 min的条件下,处理后的焦化废水CODcr和浊度可分别降低22%和97%以上.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以玉米淀粉和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A)为原料,采用干法制取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用其对高岭土悬浮液进行了絮凝处理,讨论了沉降时间、阳离子淀粉用量、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阳离子淀粉对高岭土悬浮液絮凝处理的最佳条件为沉降时间32min、阳离子淀粉用量10mg/L、pH=5,在该条件下,高岭土悬浮液浊度可降至1.0.  相似文献   

11.
强化混凝去除腐殖酸的试验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Al2(SO4)3、FeCl3混凝剂对腐殖酸的强化混凝试验表明,强化混凝对腐殖酸有很好的去除效果。pH值和混凝剂投加量是影响腐殖酸处理效率的主要因素,其中调整pH值更有效。Al2(SO4)3混凝的最佳pH值在5左右,FeCl3在4左右。Al2(SO4)3投加量为4mg/L时,DOC、CODMn及UV254去除率可分别达到69.7%、84.8%和96.9%。FeCl3投加量为5mg/L时,DOC、CODMn及UV254去除率可分别达到78.1%、89.3%和97.8%。  相似文献   

12.
聚合硅酸氯化铝铁混凝剂的制备及其特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AlCl3、FeCl3、水玻璃和Na2CO3为原料,采用共聚与复合两种制备工艺,合成了具有不同碱化度(B)、不同N(Al)N(Fe)N(Si)摩尔比的硅酸铝铁共聚物(简称PAFSC),考查了产品的稳定性,然后通过E(Zeta)电位测定法分析了产品在其水解溶液中的带电情况,并通过混凝实验对共聚物的絮凝效果及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模拟水样的絮凝实验,并与传统的无机絮凝剂(PAC)比较可以看出在同样投加量情况下,PAFSC处理的水具有更低的剩余浊度,这将有助于研制高效、稳定、价廉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相似文献   

13.
新型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聚合硅酸铝铁混凝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lCl3·6H2 O ,FeCl3·6H2 O ,硅酸钠和盐酸为原料 ,以无水碳酸钠为碱化聚合剂 ,制备出了一系列聚合硅酸铝铁 (PAFSC)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通过烧杯实验 ,比较了PAFSC和PAC对各种水样的混凝效果 .结果表明 :PAFSC较PAC具有更好的混凝效果 ;其制备工艺、Al Fe Si摩尔比对PAFSC的混凝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在Al Fe Si摩尔比一定的情况下 ,共聚法制备的PAFSC(共 )的混凝效果优于复合法制备的PAFSC(复 )的混凝效果 ;在制备工艺一定的情况下 ,随着Al Fe Si摩尔比中Fe和Si摩尔数增加 ,PAFSC絮凝剂的混凝效果变好 .此外 ,pH值对PAFSC的混凝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 .  相似文献   

14.
根据矿井水的水质特性,进行了矿井水的混凝实验研究。分别采用聚合氯化铝、三氯化铁及复合铝铁盐3种混凝剂进行烧杯实验,确定最佳混凝剂,最佳pH范围,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水力条件。结果表明,复合铝铁盐的混凝效果最佳,最佳投药量为16mg/L;最佳pH范围为7.0~9.0;最佳水力条件为:混合G值为56.5s-1,GT为10170;反应G值为7.9s-1,GT为17280。最佳混凝条件的确定,将对矿井水的资源化利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絮凝-吸附组合工艺对工厂高浓的染料废水进行处理,系统考察絮凝剂的种类和用量,吸附剂的种类、用量、吸附时间和温度对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和浊度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絮凝剂聚合AlCl3的效果优于FeCl3,聚合AlC13投放量为0.0375kg/L时,脱色率达到90.2%;絮凝后的清液经不同吸附剂进行脱色处理,活性炭的脱色效果优于盐泥和凹凸棒土吸附剂,在20℃的室温下,活性炭的投放量为0.0113kg/L时,吸附脱色约120min,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和浊度去除率分别达到99.0%和96.1%。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SL型聚合(高分子)电解质分散剂对含石墨掺杂高岭土粉体的胶体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该分散剂能使碳易在水中溶解并使溶液粘度快速降低,同样在高岭土-水系统中也发现类似现象,通过粒度分布的分析,所测试的粉体均具有多峰行为,其有利于颗粒微观内力作用下的颗粒紧密堆积,因此基于低粘度与高固相含量的控制,可获得具有高密度的精细复合坯体,其包括高岭土/石墨以及飞灰/石墨/高岭土,从悬浮体制备到素坯形成的一系列胶态成型工艺中,其重要因素主要包括混合粉体的组分配比、分散剂含量、各种粉体的粒度分布以及固相质量分数等,它们对流变性、生态性与力学性能均产生直接地影响。  相似文献   

17.
试验采用聚合氯化铝(PAC)、三氯化铁(FeCl3)及氧化钙(CaO )3种混凝剂对某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含磷废水进行混凝试验,考察药剂投加量、原水p H及反应时间对污水中PO3-4—P的去除效果,以便为后续污水深度处理工艺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室温条件下,选用氯化铁、明矾、硫酸铝和聚合氯化铝(PAC)4种常见混凝剂,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氧化沟出水和二沉池出水进行协同沉淀和后续混凝除磷对比实验;协同沉淀实验的混凝剂投药量为0~40mg/L,pH值为2.36~10.09;后续混凝除磷实验的混凝剂投药量为0~100mg/L,pH值为2.31~10.07.结果表明,协同沉淀除磷时,PAC、明矾、氯化铁以及硫酸铝的适宜投药量分别为15mg/L、20mg/L、30mg/L和25mg/L,pH值适宜范围分别为6.79~8.32、5.82~8.32、6.79~6.92和6.79~6.92;后续混凝除磷时,PAC、明矾、氯化铁以及硫酸铝的适宜投药量分别为30mg/L、70mg/L、50mg/L和40mg/L,pH值适宜范围分别为5.92~10.07、6.92~8.08、6.92~10.07和6.92~8.08.在4种混凝剂中,PAC能够在较小投药量条件下有效地降低出水中的总磷含量,优于其他3种混凝剂的处理效果;在实现相同除磷效果的条件下,后续混凝除磷工艺所需投药量为协同沉淀工艺的1.6~3.5倍,因此建议采用PAC混凝剂和协同沉淀工艺进行总磷去除处理,pH值保持在中性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混合法合成二阶氯化铁-石墨层间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期合成纯一阶FeCl3-GIC工作的基础上,设计了混合法合成二阶FeCl3-GIC的实验方案,考察了反应温度、C和FeCl3摩尔比n(C)/n(FeCl3),保温时间对产物阶结构的影响。首次用混合法合成了纯二阶Fe-Cl3-GIC,确立了其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20.
利用水玻璃制备了具有较佳形态的活性硅酸,研究了该活性硅酸对不同B值铝盐助凝时模拟体系的混凝行为.结果表明:该活性硅酸具有明显的助凝效果;当有活性硅酸助凝时,体系Zeta电位明显降低,而除浊效率得到明显提高;有活性硅酸参与下的混凝机理有别于单纯铝盐,活性硅酸的介入会削弱铝盐在混凝中的电中和作用,但同时强化了黏接架桥与网捕卷扫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