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为判别慈溪地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来源,采集该地区近1000年不同成土时期的表层土壤样品,分析各重金属元素的演化过程,结果发现除元素Hg含量随土壤年龄的增大而增加外,其他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仅在成土285年处出现高值,随后又下降并趋于平缓。利用富集因子法分析演化过程中各重金属元素质量变化,发现其中元素As质量未变化;Hg质量一直增加,成土近1000年时其质量值是初始值的4.7倍;重金属元素Zn、Pb和Cd成土285年和近1000年时质量增加,而Cu、Ni和Cr成土285年时质量增加。  相似文献   
2.
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的矿井水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避免层次分析法中人的主观性对矿井水质量评价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矿井水质量评价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矿井水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了矿井水质量评价.通过对汾西双柳煤矿矿井水质量的评价,验证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进行矿井水质量评价的合理性与可靠性,同时,该方法还能对矿井水进行分类,对矿井水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用田菁胶、氢氧化钠、一氯乙酸合成羧甲基钠盐田菁胶的合成路线,羧甲基钠盐是一种新型阴离子助滤剂,经过试验探索了影响反应的因素及合成工艺条件,以及时浮选精煤的助滤效果作了试验评价。图4.表1.参5。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传统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实验教学形式不合理、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实验设备落后,缺乏健康完善的竞争机制和教师实验技能得不到更新等问题,结合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实际经验,提出环境工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包括改革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建设多层次实验室建设、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加大多媒体应用等手段、建立健全的师生考核机制等,从而实现培养高素质、综合型、创新型环境工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各类矿井水水质特征的基础上,阐明了我国矿井水处理利用现状,分析了各类矿井水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探讨相应的处理新方法,提高矿井水的资源化利用率,解决制约煤矿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矿井水井下处理工艺的特点,研究了一种将上位机、主控单元、相应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电磁阀、气动阀)相结合的自控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不仅满足了生产的需要,而且实现了井下泵房的无人值守。这对于煤矿井下这种工作条件恶劣,危险程度高的工作场所来讲,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矿井水中悬浮物特征及其净化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解决含悬浮物矿井水净化处理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矿井水中悬浮物的特征,并对其净化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我国矿井水中悬浮物低于300mg/l的矿井占近80%,悬浮物中平均88%的粒径在50μm以下,悬浮物的平均密度约1.2-1.3g/cm3,矿井水中悬浮物的ξ电位介于-19.14mv至-30.15mv之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负电性,与混凝剂亲和能力弱,混凝过程中矾花形成困难,混凝沉降效果比较差.为此,混凝反应的水力条件(GT值)和沉淀池的表面负荷是含悬浮物矿井水净化技术的关键,建议反应GT值在10000左右,沉淀池的表面负荷取地表水的0.6~0.8倍.  相似文献   
8.
根据矿井水的水质特性,进行了矿井水的混凝实验研究。分别采用聚合氯化铝、三氯化铁及复合铝铁盐3种混凝剂进行烧杯实验,确定最佳混凝剂,最佳pH范围,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水力条件。结果表明,复合铝铁盐的混凝效果最佳,最佳投药量为16mg/L;最佳pH范围为7.0~9.0;最佳水力条件为:混合G值为56.5s-1,GT为10170;反应G值为7.9s-1,GT为17280。最佳混凝条件的确定,将对矿井水的资源化利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完成了二甲胺和表氯醇所得到的高聚物与丙烯酰胺进行接枝共聚。研究了接枝共聚的机理及接枝条件对共聚物性能的影响。图4,参8。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阳离子聚季铵盐接枝共聚物对煤泥水进行絮凝沉降试验的研究,探讨了絮凝沉降的机理,研究了絮凝剂种类、用量、分子量大小及体系的PH值对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图6,表2,参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