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探讨认识艺术问题,首先要从远古时代至今人们对艺术的认识和探讨,在中止这一阶段的前提下,才能追问艺术之所以存在的客观与偶然;这样的问题必须要建基于人的艺术活动之上,进而才能对艺术家反映艺术作品的含义进行探讨,最后从人的心灵出发,将艺术的意义问题归结到对心灵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刘华林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0):76-77,82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得最多的而又很难用精、很难用巧的艺术。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例数了初中物理课堂提问中存在的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是部分初中物理教师没有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提问艺术水平的"六个要"。这对切实提高初中物理教师课堂提问艺术水平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蔡炳山 《科技资讯》2011,(28):199-199
提问是一种课堂教学的普遍形式,在教学环节中也占有这很大的比重。充分利用好了课堂中提问的环节,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与质量,并且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了自身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本文通过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提问艺术的重要性、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升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兰陵笑笑生从真实的人生感觉出发,建构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金瓶梅的艺术世界”。这是一个以家庭婚姻生活圈、社会经济生活圈和官场政治生活圈相纠结的“三位一体”的艺术世界。这一艺术世界的价值和意义既体现在能够净化人的心灵,升华完善人性,又体现在对个体与群体生存情态及其意向的创造性发现与开拓上。  相似文献   

5.
蔡明英 《科技信息》2011,(36):188-188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课堂教学提问艺术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本文从课堂提问艺术的功能和技巧两方面来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相似文献   

6.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课堂教学提问艺术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关系.文章阐述了进行课堂教学提问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有助于指导和研究课堂教学提问.  相似文献   

7.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得最多的而又很难用精、很难用巧的艺术。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课堂提问艺术的作用、课堂提问必须遵循的原则、几种常用的提问方式方法以及课堂提问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助于指导和研究课堂教学提问。  相似文献   

8.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课堂教学提问艺术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关系。文章阐述了进行课堂教学提问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有助于指导和研究课堂教学提问。  相似文献   

9.
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也体现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状况,并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现代设计满足了人类求新、求变、求异的心理,依靠的是艺术与科学的融合。设计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同时又需要艺术来表达情感。设计的重要课题是一个将形式与功能结合的问题,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现代艺术设计之中,强调技术与艺术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10.
潇湘草 《科技资讯》2006,(28):200-200
群众文化工作问题一直是中国各级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如何从单纯的追求物质文明进而能够物质文明双丰收,在这其中,群众文化工作的意义尤其重大。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意义对于加快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正确处理物质与精神的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如何处理好群众文化上作的某些问题,倾听艺术就显得尤其重要。毕竟人的交流分为听,说,行动,听是第一位的。本人通过对倾听艺术的这一简单概念进行削析.初步探讨群众工作中倾听艺术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艺术是一种需要人的灵魂和精神深度参与的创造过程及这个创造过程的必然成果,即实现艺术的真实。技巧和技法只是实现这种真实,再现思想、灵魂和精神的必要手段,但不是艺术的根本,更不是艺术的全部。然而,在我国当前的艺术实践特别是高等艺术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着过分强调艺术的技术和技巧因素的现象,将艺术和艺术教育过分工具化,即存在着较为普遍的技术化倾向。这种倾向对我国艺术和艺术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警惕。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种艺术门类所选择的母题,归根结底都是关于“人”的母题,电影艺术同样如此。那么,人在电影艺术中具有何等作用,电影艺术如何才能获得灵魂与永恒的艺术生命力?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来探讨人的生命与电影艺术的关系,论证人的生命是电影艺术的灵魂,电影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艺术生命力取决于在人的精神时空中或以精神的方式,对人的三重生命需要与追求的满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西方现代艺术作历时性描述来阐明:西方现代艺术在选择和改造媒介方面是在传统艺术狭义媒介的基础上,不断向广义媒介扩延的过程;同时论述艺术家在选择和改建媒介上对艺术观念建构的意义,即不断扩延的物质媒介使得艺术家的艺术观念、精神活动得以完整表达。  相似文献   

14.
以剧中角色的分析与把握和艺术手段的运用与创造为基点,通过对多年歌剧表演艺术实践的挖掘,阐述了歌剧这一表演艺术形式必须创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达到舞台艺术效果与观众心灵互动,才能展现其艺术魅力和舞台表演价值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艺术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图书馆管理中,实行人性化管理是图书馆价值链中最重要的增值环节,而艺术性的服务方法是服务创新的灵魂。对图书馆服务艺术的理解和表现进行了探究,阐述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实施艺术性服务的方法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艺术主体所养之"气"包括生理之气、心理之气、道德品质、精神人格之气,还包括艺术家创作前的精神状态。艺术主体所养之"气"的不同,转化为作品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讲,"养气"就是人对自我本能、自我生命的体察,从而以自我生命去体合宇宙生气流行的大生命节奏。从文艺创作和批评的角度看,艺术家"养气"就是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他在力求把握和艺术地表现生命之美。  相似文献   

17.
:苏珊·朗格的符号学美学与中国传统意境理论在文艺的本质、审美特征方面有着相似的认识。两者都强调文艺是人类情感的表现 ,并认识到由于语言本身的局限性 ,文艺应通过感性经验的形式唤起欣赏者的联想 ,从而尽可能丰富地表现人类的情感。在艺术欣赏中强调通过直觉、妙悟来体味艺术作品的意蕴  相似文献   

18.
虚拟世界是由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和高度并行的实时计算技术等集成起来所生成的模拟世界。在当代社会,虚拟世界形成一个人类交流信息、知识、思想和情感的新型模式已深刻地影响并主导了人类生活。在这一境遇中,传统艺术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艺术精神的引申意义受到质疑和艺术的“乌托邦”色彩被淡化,导致艺术呈现走入困境。  相似文献   

19.
萨特反对西方传统的模仿说,认为艺术不是对现实的单纯模仿;反对通过虚饰来体现某种意义。认为艺术手法的革新拓展了艺术家的自由,体现了更为深刻的存在。他把绘画艺术分为象征性和抽象性两种,并极力赞扬了抽象性绘画对艺术的发展作用,认为不同的艺术种类对现实的介入方式也不同。他的艺术论根植于现象学想象理论的基础之上。他反对把艺术归结为现实或意义、物等,也不同意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在他眼里,艺术是具有当代性的,艺术是美的存在,体现了人的自由。  相似文献   

20.
在回顾人类学艺术研究的基础上,剖析了人类学在面对民间艺术或乡土艺术时所持有的"大"、"小"的文化视野,认为艺术人类学在中国大有作为,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更多地则应扎根于艺术的田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