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庄孝德教授是一位在国际上享有声誉的著名胚胎学家,是我国实验胚胎学和发育生物学研究的开拓者与创业者之一。早在德国留学期间,他就在胚胎诱导作用研究方面,证明了成体器官中存在着不同的诱导因素,对胚胎诱导生理机制研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尔后,他在外胚层对神经诱导刺激的反应能力,各胚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中胚层构造的决定和分化等研究方面,都提出了独创的见解。自六十年代起,他在有尾类胚胎表皮传导电活动及其分化关系的研究方面,在国际上首次肯定了胚胎表皮的可  相似文献   

2.
陈娥英 《科学通报》1986,31(13):1040-1040
昆虫胚胎中蜕皮周期的描述促使一些学者去研究胚胎蜕皮是否与幼虫和蛹的蜕皮一样也受激素的控制。Lagueux等1979年指出飞蝗整个胚胎发育期卵中游离蜕皮甾类的变动与胚胎表皮沉积期紧密相关。我们用薄层层析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了柞蚕胚胎发育期的游离蜕皮甾  相似文献   

3.
心脏病是当今面临的较为复杂的医学问题之一,死于心脏病的人比例在增长,已由六十年代第六位上升到七十年代第三位. 心原性猝死不少是有家族性的,也可能是由于传导系统先天异常或传导系统供血异常而产生. 人在胚胎时期,心脏是随着发育过程而建立起来的器官.60%的先天性心脏病伴随着染色体畸变或某一基因突变而出现,此现象在家族性遗传病中最为突出.内因遗传和外因环境作用为主要发生机理.母体  相似文献   

4.
纤毛是细胞的重要功能性细胞器,可感知细胞外的机械和化学信号,并协助信号传导引发细胞应答.在脊椎动物胚胎发育早期,胚胎结中存在若干旋转运动的单细胞纤毛,具有9+0的超微结构,即其轴丝主要组成表现为9个环绕排列的双联体微管.相邻双联体微管间的动力蛋白通过ATP水解为纤毛运动提供动力和控制,从而引起纤周流体的左向流动,进而引起胚胎对左右轴方向的感知.胚胎结纤毛的结构和功能异常会引起严重的发育障碍,其相关探索对理解脊椎动物的发育过程有着重要作用.自20世纪7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纤毛进行了多方面研究,本文从分子、细胞和细胞外流体3个层级,对这些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从外表看,动物身体的左右两边是对称的,然而事实上,在动物表皮的下面隐藏着实质上的不对称,你的心、脾和胃在身体的左边,肝和胆囊偏向右边,你的右肺有三片肺叶,而左肺则只有两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动物身体中的左右器官都能各就其位,胚胎似乎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左右的分别了,但偶然也会出点错,大约每8500个人中会有一人的体内器官是错位的,比如脾脏跑到了右边,而不是通常的左边,在一般情况下,这并不会造成太大的麻烦。科学家一直在探究动物的胚胎究竟怎样识别左右,以及它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左右之别的。大约五年前,生物学家们在研究老…  相似文献   

6.
细胞融合是研究细胞调节机理和多倍体对发育作用的技术。研究多倍体胚胎常用的手段是采用灭活的仙苔病毒(ISV)融合法、聚乙二醇(PEG)诱导融合法、细胞松弛素B(CB)介导法和电融合(EF)法。国外学者采用这4种方法均获得小鼠、大鼠和兔融合胚胎,分别研究了融合胚胎在体内或体外的发育。目前国内对小鼠多倍体胚胎研究的报道很少。黄少华等报道的小鼠电融合胚胎在体外培养时分裂率很低,未能从核型证明融合胚胎为四倍体,因为只有个别分裂胚胎在体外发育到8-细胞阶段。本实验采用电融合法研究2-细胞小鼠胚胎融合后的体外分裂及发育,并利用细胞遗传学方法分析融合后胚胎体外发育而成的附植前胚胎的染色体分裂相和分裂球数目,证明胚胎的多倍性及分裂率;通过与正常1-细胞和2-细胞小鼠胚胎体外发育结果进行比较,揭示电融合胚胎在体外分裂与发育的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多倍体胚胎发育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科学家一直对人类胚胎早期发育过程抱有极大兴趣,希望能借此了解早期妊娠失败的原因。英国研究人员日前在2017年3月3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利用小鼠两种不同类型的干细胞,首次完全在体外培育出了小鼠胚胎。哺乳动物受精卵要经历多次分裂,生成大量干细胞。这些干细胞中,一部分最终形成胚胎身体的,叫作胚胎干细胞。这些胚胎干细胞集聚到一起,形成了胚胎的早期阶段——胚泡。胚泡中还存在另外两种干细  相似文献   

8.
英国伦敦大学研究人员培育出没有受动物原料污染的纯度极高的人类胚胎干细胞,并已交付给英国干细胞库,有需求者可直接从库中取用。胚胎干细胞是指胚胎中一些具有发育成各种组织和器官能力的细胞,在医学上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过去培育人类胚胎干细胞时往往还要用到一些源于动物的材料,比如源于猪的酶和源于牛的血清等。这样得到的胚胎  相似文献   

9.
以体外受精胚胎作为对照, 利用抗5-甲基胞嘧啶抗体免疫荧光法对绵羊体细胞克隆胚胎的基因组甲基化模式进行了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 (ⅰ) 在着床前发育过程中, 体细胞克隆胚胎呈现出与体外受精胚胎类似的去甲基化趋势, 即在8-细胞期甲基化水平降到最低点, 紧接着在桑椹胚时又升高, 但是克隆胚胎的甲基化水平明显高于同一时期的体外受精胚胎, 特别在8-细胞期及其以后时期; (ⅱ) 克隆囊胚的甲基化模式与体外受精囊胚不同, 克隆囊胚的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 ICM)和滋养层(trophectoderm cells, TE)甲基化水平相当, 而体外受精囊胚的内细胞甲基化水平低于滋养层. 研究结果表明, 与体外受精胚胎相比, 克隆胚胎的DNA甲基化重编程存在异常, 它可能是导致克隆胚胎发育失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探索》2011,(2):7-7
古生物学家最近宣布,他们刚刚辨别出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恐龙胚胎。这些原蜥脚龙胚胎是在保存完好的恐龙蛋内发现的,其年代在1.9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这也是已知最古老的陆生脊椎动物胚胎。  相似文献   

11.
皮肤的组织结构可以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3层。在这里我们主要讲一下表皮。 表皮是皮肤的表面部分,为复层扁平上皮,其厚薄因体表部位而异。手掌及足跟部最厚,具有典型的4层结构,由里到外分别为:生发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化层;在身体其他部位的表皮一般只有生发层和角化层。不过,这4层结构并不是不同的东西,而是同一细胞一生中的4种形态。 表皮的寿命只有30天,在这短短的30天里,表皮细胞从它的婴儿  相似文献   

12.
以胚胎干细胞为核供体能促进异种重构胚的体外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鸿  郑瑞珍  徐营  廉莉  安利佳  陈大元 《科学通报》2002,47(17):1313-1316
体细胞在异种成熟的去核卵母细胞中能够去分化和重编程,并能发育到囊胚,甚至能全程发育正常出生。为了评价胚胎干细胞作为供核细胞在异种动物克隆中的意义,以小鼠胚胎干细胞(ES)为核供体,兔成熟的去核卵母细胞为受体构建异种重构胚,分析其在体外的发育能力,并以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和成年小鼠外耳皮肤的成纤维细胞为对照。通过核移植的方法分别把3种细胞移入成熟的兔去核卵母细胞透明带下,经电融合和激活后,在体外培养,胚胎干细胞作为供核细胞所构建的异种重构胚在体外发育到囊胚的比例为16.1%,明显高于用成年小鼠外耳皮肤成纤维细胞(0%~3.1%,P<0.05)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2.1%~3.7%,P<0.05)所构建的异种重构胚的体外囊胚发育率.重构囊胚细胞经染色体分析,证实其染色体来源于小鼠胚胎干细胞。以上结果显示,用胚胎干细胞作为供核细胞,比体细胞作为供核细胞所构建的异种重构胚更容易进行重编程,并且胚胎干细胞指导异种克隆胚胎正常发育的能力强于体细胞。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科学家成功分离人体胚胎干细胞的新闻轰动了世界。胚胎干细胞是在构成人体的细胞中具有特殊分化功能的细胞,如果分离胚胎干细胞成为可能,那么种种人体脏器的再生就不再是梦想。我们  相似文献   

14.
杨增明 《科学通报》1991,36(8):640-640
本实验以FSH进行超数排卵所获的胚胎为材料,用改良的柠檬酸铅法显示碱性磷酸酶,首次对山羊附植前各期胚胎中碱性磷酸酶的超微结构定位及活性变化进行了详细研究,旨在了解胚胎的代谢活性及其此酶与细胞分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碱性磷酸酶在胚胎中主要定位于微绒毛、质膜、细胞连  相似文献   

15.
科学之窗     
科学之窗复制人类胚胎的试验美国科学家目前正在进行复制人类胚胎的试验。胚胎是卵子最初的发育形态。在这一新的研究中.乔治·华盛顿大学医疗中心的科学家用受损的人卵子对其进行试验。研究人员对17个胚胎进行了分离,每个胚胎有2~8个细胞。他们用这些细胞培育成4...  相似文献   

16.
()陶庆华  ()丁小燕 《科学通报》1998,43(24):2638-2641
非洲爪蟾胚胎的背腹轴是在受精以后建立的,受精引发的皮层转动使卵中的母性物质得以在空间上重新分布,并因此造成不同的分裂球之间存在差异。通过比较分析早期胚胎不同分裂球中与背腹轴建立有磋的基因chordin和Xur-3的表达,从分子水平上了解早期胚胎分裂球之间的差异以及该差异与胚胎背腹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科学24小时》2009,(1):52-52
美国康奈尔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宣布,他们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转基因(GM)人类胚胎,用以研究细胞和疾病的早期发展状况。胚胎在存活5天后被销毁。英国人工授精与胚胎管理局(HFEA)警告说,这种颇具争议的实验势必引起“严重的道德和公共利益问题。”《人类受精和胚胎学法案》规定,转基因胚胎仅能用于研究,禁止移植到子宫内。  相似文献   

18.
李扬  林昌盛  王莉  刘英  牟晓宁  马跃  李凌松 《科学通报》2009,54(18):2813-2818
基质胶是人胚胎干细胞的无饲养层培养体系中常规使用的包被材料, 但其价格昂贵同时不方便使用. 本文研究了明胶作为替代包被材料的可能性. 结果表明, 明胶能够维持经胰蛋白酶消化的人胚胎干细胞的未分化状态. 生长在明胶上的胚胎干细胞表达多能性标志物, 具有畸胎瘤形成能力同时维持正常核型. 对在明胶上培养了10代的人胚胎干细胞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这些细胞仍然表达高水平的Oct4. 同时, 与基质胶上生长的人胚胎干细胞相比, 明胶上生长的人胚胎干细胞能够形成相似大小和数量的碱性磷酸酶阳性集落(P>0.05), 同时生长在两种包被材料上的人胚胎干细胞含有相似比例的SSEA-4阳性细胞(95.1% vs 94.3%. P >0.05). 这个基于明胶的培养方法可能会帮助我们低成本地对人胚胎干细胞进行大规模扩增  相似文献   

19.
张晶  王莉  蔡理全  曹宇静  段恩奎 《科学通报》2000,45(23):2535-2539,T00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是一种特异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的生长因子,目前已知VEGF参与胚胎植入及胚胎的血管发生,但是仍不清楚VEGF在植入窗口期的表达情况和具体功能,实验应用离体和间接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扫描等方法对VEGF在胚胎植入窗口的表达和功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VEGF的分布在体外培养的处于植入“窗口”期的小鼠胚泡及其扩展的滋养层细胞和子宫上皮细胞单层上;VEGF抗体能够显著降低在体小鼠胚胎的着床数,在共培养体系中,VEGF抗体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胚泡在子宫上皮细胞单层上的黏附率和扩展率,此作用具有剂量依赖关系,实验表明,VEGF是一种在胚胎植入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VEGF可能作为植入胚胎及接受性子宫内膜之间的“局部介导者”(local mediator),参与母胎间的信息传递,促进胚胎植入。  相似文献   

20.
孕育一个健康的胎儿GeoffreyCowley等著胡军凯译能够分离胚胎似乎是遗传工艺上的一大进步,然而在这个早已能在试管中制造胚胎的世界上,却只是一小步。对繁殖医学现存的挑战不是生产更多的胚胎,而是鉴别出健康的胚胎并使它们在子宫中能健康生长。医生和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