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蒙古四子王旗早白垩世深源捕虏体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地处华北板块北缘,与西伯利亚板块的接合部,其早白垩世橄榄玄武岩中发现大量下地壳麻粒岩捕虏体,并可见辉石、长石捕虏晶。寄主岩石K-Ar同位素年龄在108.6~128.4 Ma之间。四子王旗地区下地壳捕虏体的发现对研究华北板块北缘中生代构造格局转化过程中深部壳幔的相互作用及物质成分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为华北板块中生代末岩石圈拆沉事件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2.
山东蓝宝石原生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蓝宝石原生矿的形成与第三纪火山活动密切相关,其形成方式有两种:①在火山活动中,玄武质岩浆捕虏先前形成的蓝宝石并将其带至地表;②在玄武岩形成过程中分异结晶而成。含矿橄榄玄武岩和碧玄岩含大量深源包体和巨晶矿物。  相似文献   

3.
与碱性玄武岩有关刚玉巨晶的多阶段成因—包裹体的证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山东昌与碱性玄武岩有关的刚玉巨晶不同部位的常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包裹体组成。刚玉巨晶的主体以大量流体-熔体包裹体、锆石、铌(钽)铁矿包裹体为主,而巨晶中的“晶核”部位则以大量的熔体包裹体为主,反映研究区的刚玉巨晶是在不同的阶段形成的,刚玉“晶核”以及“铜皮刚玉”形成于熔体相为主的体系中,而主体刚玉则形成于熔体-流体过渡的急剧变化的不均一的地球化学环境中。  相似文献   

4.
西秦岭地区晚中生代OIB型玄武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西秦岭地区发现一套晚中生代玄武岩,其地球化学成分类似O IB的特征,暗示该地区晚中生代岩浆源区来源于软流圈,其起源可能与岩石圈拆沉作用、软流圈地幔上涌和岩石圈伸展减薄有关,这为全面秦岭大别造山带中生代岩石圈演化提供了有利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华北克拉通鲁西地区前板块构造与板块构造体制转换时间问题,利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和全岩主微量元素特征对山东沂水地区汞丹山一带的新太古代变基性岩进行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汞丹山变基性岩为斜长角闪岩,具有较强的面理化特征,主要由角闪石和斜长石组成,其原岩(玄武岩/安山岩)的结晶年龄为2 626±28 Ma,可划分为拉斑系列和钙碱性系列,拉斑系列的岩浆源区可能为亏损地幔,且形成过程中有俯冲流体/熔体的参与,而钙碱性系列与太古宙硅质高镁玄武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是俯冲板片流体或含水熔体交代的地幔楔在相对较浅的条件下发生较高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汞丹山变基性岩以及华北克拉通已识别出的一系列新太古代晚期玄武质-安山质岩浆岩均存在明显的Nb、Ta、P、Ti亏损,与岛弧玄武岩的特征一致,表明华北克拉通在新太古代晚期经历了大规模的俯冲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碱金属元素对山东蓝宝石结晶的促进作用。方法对山东蓝宝石寄主玄武岩的主量、微量、稀土元素以及蓝宝石包裹体中的主量元素进行分析,再对碱金属氧化物在岩浆网络中的化学行为进行研究。结果晶出山东蓝宝石的母岩浆源于富集地幔的低度熔融,并在蓝宝石结晶前或者结晶过程中与下地壳发生过强烈的壳—幔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为母源岩浆提供了充足的硅铝质和碱金属氧化物;其中的铝质为蓝宝石的结晶提供了物质基础,而碱金属氧化物则极大地促进了蓝宝石的结晶。结论碱金属元素对山东蓝宝石的结晶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的详细对比和地球化学演化规律的研究,论证了滇黔桂地区金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上地幔分异,但深部成矿流体在运移至地壳的成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混染了部分地壳(地层)物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成矿物质的实质来源  相似文献   

8.
海南碱性玄武岩中的刚玉巨晶成因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海南蓬莱地区的刚玉巨晶主要和新生代碱性玄武岩有关。刚玉巨晶表面具有明显熔蚀结构,内含锆石、铌钛我矿等矿物CO2流体熔融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125-1265℃,而且巨晶富含烃稀土元素,稀土分配模式与碱性玄琥岩明显不同,而与伟晶岸 型刚玉巨晶母岩-紫苏花岗岩相似。  相似文献   

9.
月球亚平宁山脉重力异常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月球亚平宁山脉位于雨海东南侧, 是月球上最大的山脉, 其高差可达3000 m以上. 月球重力资料显示, 跨越该山脉的重力异常剖面呈现明显的“深大断裂”特征. 本文利用嫦娥一号获得的月表地形数据和Lunar Prospector获得的月球重力数据, 通过模拟亚平宁山脉地区壳幔结构, 分析了其重力异常成因, 指出该地区有可能存在“岩石圈”断裂. 结合月球热演化和反演的壳幔模型推断, 距今38.5亿年前后, 月球岩石圈可能存在横向运动和挤压, 造成了该断裂的形成, 山脉邻近区域特别是雨海盆地的岩石圈变形和岩浆填充对断裂演化起到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湘南位于华南板块中部、华南加里东构造带和华南中生代岩浆活动区内,是我国构造广泛发育的地区之一。本文对宁远地区玄武岩及其包裹体开展了系统性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为华南岩石圈演化提供约束。宁远玄武岩的主量元素表明宁远玄武岩为碱性玄武岩,稀土元素表明岩浆主要受部分熔融控制。宁远玄武岩及其熔体包裹体微量元素表明该区玄武岩的源区很可能具有EMII型富集地幔属性特征。该区玄武岩形成于大陆板内构造环境,不是产生于陆裂谷扩张作用和板块俯冲作用,而可能是华南岩石圈小范围热扰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山东昌乐蓝宝石矿是我国最大的与新生代碱性玄武岩有关的蓝宝石矿床,但对其成因仍有不同的认识[1,2].本文根据昌乐刚玉巨晶中发现的锆石包裹体,探讨刚玉巨晶的成因.1 地质背景与山东昌乐蓝宝石矿床有关的碱性玄武岩的产出主要受沂沐断裂(郯庐断裂山东段)及其次级断裂——...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南部新生代岩石圈地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中国东南部新生代玄武岩中约200个深源捕虏体,试图认识该区岩石圈地幔的成分特征,了解其经历的地幔作用过程,通过电子探针(EMP)和激光探针(LAM-ICPMS)微束技术,对具代表性的深源捕虏体中的矿物进行了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全岩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中国东南部元古代地壳之下主要为新的饱满型地幔,而这种新生代岩石圈地幔的形成与该区晚中生代以来软流圈上涌、岩石圈减薄和伸展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火山作用的pTtc模型与岩石圈演化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中新生代火山岩的岩石化学研究表明,中新生代火山作用的深部过程均为产时针的pTt轨迹,表现为岩浆源区从逐渐上升到下降的过程,中新生代火山作用的深部过程揭示的岩石圈演化历史为:早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早期,岩石圈深化主要表现为逐渐减薄的过程,直至出现软流圈与地壳直接接触。从早白垩世晚期至中生代末,岩石圈演化为一增生过程。第三纪岩石圈演化为减薄过程,而到第四纪岩石圈增生过程。中国东部现代岩石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作用与岩石圈减薄   总被引:147,自引:1,他引:146  
对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及其包体的Sr-Nd同位素资料的总结表明,中国东部现今岩石圈地幔具有强烈亏损性质,现今岩石圈地幔是新生的,岩石圈减薄主要发生在中生代晚期,并与中国东疗大面积,强烈的中生代岩浆活动在时间上相对应,且具有自西向东岩石圈减薄逐渐增强的趋势,分析表明,中4生代期间印度洋型软流圈地幔的侵入与中国东部的岩石圈减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靳纪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5):996-1000,1013
处在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带南东侧的“三江”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成矿带之一,其中澜沧江断裂为一深切入地幔的超岩石圈断裂,不少学者认为其两侧为截然不同的地质单元,成矿地质背景不同,成矿流体性质亦有差别,具有不同的成矿模式。笔者着眼于滇西地区,以澜沧江断裂为界,其东西两侧各选取了位于兰坪盆地的白秧坪铜银多金属矿及保山地块的核桃坪铅锌矿等典型矿床,通过研究发现,两侧流体均为中低温(80~331℃)中等密度(0.48~1.11g/cm3)流体,其形成压力差别不大,成矿作用均发生在较浅成的环境。流体包裹体数据显示,两侧成矿流体主要由大气降水演化而来且均具有地幔流体混入的特点,性质上存在着极大的相似性,故认为两侧矿床是在印度-亚洲板块闭合之后才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6.
藏北新生代火山岩系列的地球化学及成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始新世(45Ma)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支来,藏北新生代火山活动相当频敏,在空间上自南向北随时间早晚依次形成了羌塘、可可西里和喀喇昆仑-玉门3个火山岩带,依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特征可划分为5个火山岩系列:(1)钠质碱性玄武岩系列;(2)白榴石碧玄岩-响岩系列;(3)高钾钙碱性系列;(4)可可西里钾玄岩系列;(5)喀喇昆仑-玉门钾玄岩系列,通过对各系列火山岩成因的研究,可以作为了解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岩石圈物质组成、壳幔结构以及高压隆升机制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滇西富碱斑岩型多金属矿区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的研究表明,黄铁矿和石英脉等流体包裹体中3He/4He值主要为0.160 8~3.470 0 Ra,远高于地壳特征值,而整体略低于地幔特征值;20Ne/22Ne和21Ne/22Ne平均值分别为11.271和0.032 2,接近地幔同位素组成;40Ar/36Ar和38Ar/36Ar平均值分别为395.51和0.197 6,均高于大气比值,而低于MORB比值;128~136Xe/130Xe值与大气相比均表现出过剩的特征。综合研究表明,滇西多金属矿区包裹体中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在显示含矿流体的幔源特征的同时,又表现出强烈的地壳特征;成矿流体主要源于深部地幔,在参与交代蚀变过程中,其性质由熔浆向热液过渡,同时引发壳幔物质叠加混染,正是这种流体作用构成了滇西新生代富碱斑岩多金属成矿的内在统一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部大陆地区岩石圈热结构特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根据最新汇编的热流数据,对我国东部大陆地区岩石圈热结构进行了研究,编制出我国东部大陆地区大地热流图、中国东部大陆莫霍面温度图以及中国东部大陆"热”岩石圈厚度图.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东部岩石圈划分出5个\\"热-构造区”:华南、扬子、华北、西伯利亚和松辽.自南向北,它们冷、热相间,并具有各自独特的岩石圈热结构特征.从整体上来讲,我国东部地区热流变化范围大,在30~140mW/m2之间,均值为(61.9±14.8)mW/m2.莫霍面温度多在500~850℃之间,"热”岩石圈厚度多在60~100km左右,岩石圈热结构总体上属于"冷壳热幔”型.中国东部大陆地区岩石圈热结构特征明显受中、新生代不同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所控制.  相似文献   

19.
西昆仑及邻区岩石圈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辉  张健  许鹤华  李继亮 《自然科学进展》2000,10(11):1051-1054
地球物理资料显示西昆仑地区岩石圈的结构具"厚壳薄幔"特征,热模拟结果表明莫霍面温度偏高;对西昆仑及邻区的重力和地形数据反演推算的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小,说明岩石圈的强度低,有利于均衡调整和快速隆升.研究表明西昆仑地区岩石圈的结构特征、热状态、应力场和岩石圈的强度等动力学因素是相互耦合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滹沱河地区新生代的陆壳演化特征,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繁峙玄武岩的岩相学、岩石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繁峙玄武岩为一套钠质亚碱性-碱性系列的基性火山岩,形成于大陆板内裂谷的板块构造环境;繁峙玄武岩的岩浆来源于地幔物质的部分熔融与下地壳组分部分熔融的混合;繁峙玄武岩形成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动力学背景,标志在始新世-渐新世,滹沱河裂陷开始发育。深入探讨繁峙玄武岩的岩浆作用特征、物质来源和岩浆作用的构造环境,对揭示五台山-恒山地区的陆壳演化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