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张力对薄带材轧制过程的影响,利用磁粉离合器的激磁电流与转矩成线性关系这一特性,设计了闭环张力控制系统。该系统由张力传感器、张力控制仪和磁粉离合器等部分构成,结构简单,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2.
基于COUETTE剪切的磁流变离合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磁流变液材料Bingham本构模型和工程应用性能及基于Couette剪切模式的磁流变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建立了Couette剪切模式的转矩理论计算模型;对离合器设计中关键的工作磁路,利用ANSYS进行了磁场有限元仿真,提出了离合器结构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3.
车用高速多片湿式离合器摩擦副的流固耦合运动会引起摩擦片与钢片的轴向碰摩,使其产生较大的带排转矩,降低车辆传动系统工作效率.考虑摩擦副与间隙旋转流场之间的耦合运动关系,建立了摩擦副流固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摩擦片与钢片碰摩过程,构建了摩擦副轴向碰摩模型,进而求得带排转矩.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转速下的摩擦副非线性运动响应和带排转矩,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离合器转速的增加,在某一临界转速,摩擦副间发生轴向碰摩,摩擦副由稳定运动状态转变为混沌运动状态,此后离合器带排转矩随离合器转速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4.
以某型号车用轮毂电动机为研究对象,针对矢量控制存在的转矩响应慢、动态性能不佳等问题,提出了轮毂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在分析轮毂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了轮毂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仿真模型,进行了轮毂电动机动态性能仿真分析.设计了基于实时仿真系统dSPACE的轮毂电...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磁粉离合器传递的转矩与励磁电流呈线性关系这一特性,设计了一种磁粉离合器励磁与退磁系统。包括系统主电路结构、系统软件设计以及对开关器件浪涌电流的抑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液力机械传动装置湿式多片离合器的结构特点,研究了离合器单摩擦副转矩的传递特性,提出了等效摩擦系数概念,用以描述摩擦副接合过程经历的不同润滑阶段.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湿式离合器多摩擦副不同接触面接触压力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片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转矩计算模型.通过对比分析,所建立的转矩模型和功率损失模型均大于传统模型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工作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增加润滑油黏度或减小表面联合粗糙度,可使接合转矩上升平稳;减小摩擦副弹性模量,会使粗糙接触转矩响应减慢,增加接合时间.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常用电梯调速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应用磁粉离合器可定转矩输出、能实现无级调速特性,设计了一种应用于电梯的新型调速结构.  相似文献   

8.
磁粉离合器在电梯调速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常用电梯调速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应用磁粉离合器可定转矩输出、能实现无级调速特性,设计了一种应用于电梯的新型调速结构。  相似文献   

9.
以车用功率分流无级变速驱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对差动轮系、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离合器单元的建模以及整车受力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离合器工作过程的三个阶段,建立了以无级变速功率分流传动单元为核心的驱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其瞬态响应进行了运动和动力分析及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起步阶段,装备有功率分流无级变速驱动系统的车辆具有较好的加速性能,且离合器接合过程中驱动系统无级变速功率分流传动单元(不包含离合器)的转速与加速度的变化滞后小,系统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刮板输送机满载工况下软启动性能,研究软起动过程最佳的启动时间,建立刮板输送机转矩模型,分析刮板输送机冲击度和液黏离合器滑摩功的影响因素。利用AMESim和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研究不同启动时间对刮板输送机链轮动态特性和液黏传动转矩压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得到不同启动速度下可控启动装置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刮板输送机软启动时间的增大,传动系统冲击度减小,液黏离合器压力和输出最大转矩减小,滑摩功增加,温度升高。满载工况下软启动时间为5 s时,刮板输送机平稳启动,同时液黏离合器转矩利用率高,软启动性能增强。研究结果为刮板输送机软启动性能优化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磁粉离合器作为控制元件的优良性能,介绍了磁粉离合器在恒张力、无级调速、位置伺服、缓冲起动等领域中的应用,指出了其主要结构、参数对控制性能的影响,论述了其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轻型货车离合器工作载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轻型货车离合器的工作转矩、工作转速 ,离合器接合时主动部分与从动部分的转速差 ,离合器接合过程中的滑磨时间及离合器使用频次 试验数据表明汽车离合器的工作转矩分布图呈现两个峰值 ,可以用一个Weibull分布和一个正态分布的混合分布来描述 笔者运用优化技术估计了混合分布的参数 建立了各个工作载荷的统计模型 ,估计了各个模型的参数 研究得到的离合器工作载荷的统计模型对汽车传动系零部件可靠性设计、试验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发动机离合器的传统驱动方式无法实现风扇转速实时连续调整,易造成发动机功率无谓损耗、冷却过度等问题,设计了一种以磁流变液为传动介质的风扇离合器。基于磁流变液Bingham模型和不可压缩粘性流体Navier-Stokes方程,建立了磁流变离合器转矩传递模型,分析了模型中各参数对输出转矩的影响。依据磁路设计理论,提出了磁流变离合器磁路的两种设计方法。采用ANSYS软件进行了磁流变离合器磁路的数值分析,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优化设计并加工了磁流变离合器的系列试验样品。利用构建的磁流变离合器性能测试平台进行了样品的机械静态特性、输出特性、调速特性试验研究。结果显示:该磁流变离合器在2 A输入电流控制下,输出静态转矩达到13 N.m;转矩随转速差加大增加的幅度较小,保持在0.4~0.8 N.m之间;负载特性试验证实了磁流变离合器输出转速的可控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建立了车辆系统的牵引动力学简化模型 ,模型考虑了发动机自动控制过程 ,离合器的滑磨、驱动轮的滑转以及挂接装置的间隙。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系统的牵引动力学运动微分方程组。着重讨论了运输机组起步加速过程仿真模型。并以泰山 - 2 5挂车机组为例 ,给出了其起步加速过程的仿真结果。本文所提出的仿真模型可用于车辆系统的起步加速过程的仿真、离合器接合过程的仿真 ,并可用于汽车动力性能、拖拉机牵引性能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车用功率分流式自动变速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车用功率分流式自动变速系统由一组二自由度行星轮系和一组可变带轮半径的带式无级变速装置以及磁粉离合器等组成.以微型客车与经济型轿车为应用对象,介绍了其基本设计思路与技术方案,以及在理论分析、仿真计算和样机设计与研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以某型工程车辆为研究对象,对其起步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并建立了起步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起步过程仿真模型.针对各种工况下的起步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并综合离合器离合速度、油门开度等因素对起步时间、整车冲击度以及滑摩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利用遗传算法,对离合器结合过程的摩擦转矩曲线进行了优化;利用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控制器对起步过程离合器液压系统进行控制,优化起步品质,改善起步性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汽车处于某工况下动力分配系统的湿式多片离合器随时间变化的输出转矩和各组件温度状态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来构造输出转矩和温度状态的仿真模型,对不同工况下的离合器输出转矩和温度的值及状态变化进行了仿真和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变化曲线,比较开环和闭环方案的差异,验证采用闭环比例积分控制输出响应更准确、稳定。  相似文献   

18.
四轮驱动汽车用液体粘性离合器的理论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液体粘性离合器(LVC)的结构、工作原理、传递转矩的数学模型、性能特点及各种影响因素分析;通过试验对几种硅油进行了测试,得出了对评价液体粘性离合器工作性能极为重要的粘温特性和粘度剪切率特性数学模型。对其特有的峰值现象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建立了试验台,对设计加工的LVC工作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填充率越高触发峰值的温度越低,以及发生峰值现象时可实现传动比为1的转动等结论;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轻型货车离合器的工作转矩,工作转速,离合器接合时主动部分与从动部分的转速差,离合器接合过程中的滑磨时间及离合器使用频次,试验数据表明汽车离合的工作转矩分布图呈现两个峰值,可以用一个Weibull分布和一个正态分布来描述,笔者运用优化技术估计了混合分布的参数,建立了各个工作载荷的统计模型,估计了各个模型的参数,研究得到的离合器工作载荷的统计模型对汽车传动系统零部件可靠性设计,试验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双离合器总成模块难于生产制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分置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技术方案,分析了该方案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建立了该变速器的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变速器起步和换挡过程的运动学关系;然后根据整车参数的要求,对变速器主要参数进行了设计;利用AVL Cruise仿真软件,建立整车动力传动系统模型,并进行了整车性能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的变速器不仅满足了车辆设计要求,而且与普通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相比,在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加速时间、循环工况油耗方面的性能差距在2.5%以内。因此,该分置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设计方案的双离合器模块克服了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双离合器总成难于生产制造的缺陷,具有较好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