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惩罚性赔偿制度作为一项特殊的赔偿责任制度,具有惩罚、预防等功能。目前我国虽已经确立了惩罚性赔偿制度,但仍有诸多的不足,本文将就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现状进行简要的阐述,并提出完善该制度的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惩罚性赔偿制度是英美法系国家中广泛认可的一种法律制度。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突破了传统民事赔偿责任的拘束,首次确立了惩罚性赔偿制度。但对于该制度的适用,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存在许多争议。本文在分析惩罚性赔偿制度适用要件的基础上,探讨了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立法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各种食品、药品侵权事件的发生,以及《食品安全法》中"十倍惩罚"规定的探索,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建议也不断提上日程,本文主要从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源起、药品领域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必要性以及其构成要件来探讨在中国药品界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如何对环境侵权进行有效的遏制和打击在我国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惩罚性赔偿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赔偿制度,有其自身特殊的性质特点。将惩罚性赔偿适用于环境侵权中,是必要、可行的,也是对环境侵权责任构架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在理论界,惩罚性赔偿制度有被滥用之虞。首先分析了关于惩罚性赔偿制度法域属性的三种观点:即民事法律制度说、准刑事处罚说、经济法制度说,进而主张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律属性为社会性———经济法法域内的一种特性,并从该制度产生的根源、功能、限制等层面深入分析了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社会性法律属性。  相似文献   

6.
惩罚性赔偿制度是英美法系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法律制度,在救济受害人、惩戒加害人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价值。在我国法律制度中吸收和借鉴惩罚性赔偿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国家赔偿法》采用的是抚慰性赔偿原则,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缺位导致该法实施效果不佳。《国家赔偿法》中引入惩罚性赔偿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国家财力有限、国家哲学观念等问题不会成为引入惩罚性赔偿的实质障碍;构建惩罚性赔偿制度时应在“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情形下适用。  相似文献   

8.
《著作权法》修正后引入了惩罚性赔偿制度,从功能论的角度分析,《著作权法》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应是基于惩罚和遏制两个功能定位,而不是鼓励权利人提起诉讼.然而要实现惩罚和遏制的功能定位,《著作权法》关于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设计需要同这两个功能定位相适应和相匹配.事实上《著作权法》关于惩罚性赔偿制度"倍数"确定的问题并未得到很好的...  相似文献   

9.
惩罚性赔偿制度源白荚美法系,本文通过对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历史沿革、概念的介绍,以及对商品房买卖所适用的具体法律法规的分析,论述了在商品房买卖中惩罚性条款的适用对象、适用范围和具体责任形式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缺陷:适用条件方面存在不足,适用范围方面存在不足,惩罚力度不大,对消费者保护不够。针对缺陷提出了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应用经济学分析工具论证了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合理性与独创性.重点讨论了对合同关系中存在欺诈和重大过失的情形下适用该制度的可行性和积极意义,指出惩罚性赔偿制度在防止出现合同欺诈和重大过失方面具有其独特的遏制功能.在对现行的赔偿标准弊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可以借鉴国外相关立法,并参照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建立起以分段函数作为指导的弹性的惩罚性赔偿标准.  相似文献   

12.
惩罚性赔偿是在补偿性赔偿以外的,为惩罚被告具有主观恶意的严重违法行为以及为遏制被告和其他人于未来再为类似不法行为而给予的赔偿。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惩罚被告,遏制被告和他人再犯类似行为,同时鼓励市场交易。我国正面临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民事交往日趋频繁,国际民事纠纷不断涌现,如何建立完善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以与国际法律体系接轨已经呈迫在眉睫之势。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新通过的《侵权责任法》正式以明文的形式确立了产品责任领域中的惩罚性赔偿的适用,但是力度不够而且范围相对于整个社会的需要显得狭窄。本文试图通过对惩罚性赔偿制度进行理论分析,以更好地指导我国相关立法的设计,更好地维护个人以及社会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对在我国产品责任中设立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惩罚性赔偿制度作为一种基本制度已被英美法系国家尤其是美国广泛适用,我国目前在产品责任法中采取的是传统的补偿性损害赔偿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该原则在产品责任法上受到了挑战和质疑,日益暴露出其固有的缺陷。阐述了惩罚性赔偿原则设置的必要性,提出我国的产品责任法应仿效英美法系立法,建立惩罚性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15.
我国导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学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历史渊源,认为惩罚性赔偿具有补偿、制裁和遏制的三大功能。分析追究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主张不宜规定全国统一的惩罚性赔偿标准。并对产品责任领域与合同违约责任领域适用惩罚性赔偿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侵权法领域树立惩罚性赔偿制度,有助于对加害人的侵权行为进行制裁和遏制,保护被侵权人的利益,当前我国侵权责任惩罚性赔偿立法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比如范围过小,主观要件不合理,赔偿数额不明确等,建议立法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规定在我国《商标法》第63条第1款,新《商标法》施行近4年来,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的具体适用及其对司法实践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中国裁判文书网上111份有效判决书梳理研究,发现司法实践中对惩罚性赔偿条件即"恶意"及"情节严重"认定不清;惩罚性赔偿与法定赔偿关系不明。故在此基础上,探究惩罚性赔偿中"恶意"和"情节严重"的具体认定以及惩罚性赔偿与法定赔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最初见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双倍赔偿条款。目前,修订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这一制度作了重大发展。鉴于消费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为切实保护消费者这一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对惩罚性赔偿条款加以修改是十分必要的。与此同时,对于这一条款在哪些情况下才能适用以及其在赔偿金数额方面是否有必要加以限制,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商品房买卖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对普通购房者权利的救济、房地产市场运行的规制、民事赔偿责任制度的完善和社会管理机制的健全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研究分析商品房买卖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立法现状与不足,从请求权主体、责任主体、违法行为范围、归责原则及抗辩事由、赔偿计算等五个方面对制度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惩罚性赔偿主要是在英美法特别是美国法中采用的制度。它具有惩罚和遏制不法行为、补偿受害人损失的多重功能。与传统的民事赔偿制度相比,惩罚性赔偿因其特有的救济效用而在损害赔偿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惩罚性赔偿在我国民事责任领域的适用不应随意扩张。为合理适用惩罚性赔偿,在确定赔偿金额时应对相关因素加以考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