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 目的 为医学实验动物学专业毒理学课程的教学提供借鉴。方法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 面总结近 10 年的实验动物毒理学教学实践。结果 设置了较合理的医学实验动物毒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实践了 多种教学方法,并提出 PBL( 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 教学模式和实验教学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 这些教学经验对实验动物毒理学教学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改进《毒理学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毒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方法.方法:在<毒理学基础>的实验教学中,采取了"一个优化",即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三个改进",即从单一的验证性实验向设计性实验改进、从单纯的被动模仿向积极主动参与改进、从传统实验课堂向第二课堂延伸的改进;"三个环节",即把握实验准备和预实验环节、把握课前预习和提问环节、把握实验报告的批阅环节等措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结果:巩固了<毒理学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结论:<毒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得到了学生的肯定,教学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简要回顾了痕量金属的海洋生态毒理学研究的历史及过去几十年中所获得的进展.金属生态毒理学研究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向:环境中的转移,毒性积累及危险评估.在来自于多种学科的专家,包括生物学家,化学学家,工程师和政府监督管理人员等的共同努力下,这3个方向的研究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对金属生态毒理学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可以预见的是,这门学科将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更希望看到厦门能够成为未来金属海洋毒理学发展的中心.  相似文献   

4.
动物实验是毒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和核心内容。传统的基因敲除动物在胚胎致死性基因研究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条件性基因敲除动物在克服传统基因敲除动物缺陷的情况下,为更深、更广的毒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本文将从条件性基因敲除技术的原理及条件性基因敲除动物在毒理学领域中的应用进展两方面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简要回顾了痕量金属的海洋生态毒理学研究的历史及过去几十年中所获得的进展.金属生态毒理学研究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向:环境中的转移,毒性积累及危险评估。在来自于多种学科的专家.包括生物学家,化学学家.工程师和政府监督管理人员等的共同努力下,这3个方向的研究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对金属生态毒理学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可以预见的是,这门学科将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更希望看到厦门能够成为未来金属海洋毒理学发展的中心.  相似文献   

6.
环境毒理学实验目前仍存在教学模式多元化不足、学生自主性体现不充分的问题。构建环境毒理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符合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与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相适应,同时符合该课程内容和特点,有利于对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拟通过设计由科研前沿问题组成、创新性强、且符合学生知识背景和实验条件的设计性实验体系,建立科学全面的考核与评价系统,实现环境毒理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银杏叶食用安全性的毒理学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银杏叶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进行了全面评价,试验动物经口LD50 >21. 5g/kg,基本无毒;遗传毒性实验未见有致突变作用; 30d喂养实验表明动物各项生理指标均未发生异常,表明银杏叶有较高的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在药物和化学物安全性研究中,通常使用啮齿类和非啮齿类动物,而非啮齿类动物常选择犬和灵长类。猪解剖学和生理学的某些特性与人非常接近,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中,但在毒理学研究中很少使用。自从1949年第一个小型猪——明尼苏达小型猪(Minnesotaminipig)培育成功后,小型猪作为实验动物开始引入药理和毒理学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
环境毒理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琴 《科技信息》2009,(36):I0008-I0008
通过设计性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在传统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开设环境毒理学设计性实验,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通过竞标择优选出优秀方案,组团实施。完成后撰写实验小论文,并对论文进行答辩总结。通过设计性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实验技能,对规范科研论文的撰写也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绿色化学即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灭那些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从原料、溶剂和工艺的绿色化对有机合成实验的绿色化教学作简要的探索。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我校毒理学实验教学现状,从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入手,对毒理学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生态毒理学是一门交叉性和边缘性很强的以实验为基础的新兴课程,在学科中的地位日渐突出。本文在对生态毒理学实验教学进行特色教育和创新教育思考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对实验内容的选取和编排、实验教学活动的实施、教学质量的保障等各环节提出了几点建议。指出该课程的教学应该发挥自身优势,突出教学特色,提出了以好奇心为动力,教师导向为辅的递进式实验教学模式。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通过抗癌药物鬼臼的毒性作用及草本水杨梅抗腹泻作用的病理形态学观察中对草药毒理和药效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通过体会到病理形态学观察到测定研究中草药毒理学和药效学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这一遗传毒理学技术,测定分析了市区奎河段水质的遗传学毒性,反映其污染情况。实验结果显示市区奎河段水质处于重度污染水平,部分水域的水质遗传毒理学指标很高,提示其中含有较多的污染物,对居民构成潜在的遗传毒性威胁。此外,对造成上述水域污染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任平  蔡飞  吴丹 《咸宁学院学报》2012,(11):212-214
目的探索药学专业开放式实验教学在药物毒理学实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急性酒精性中毒为开放式实验内容,小白鼠为实验动物,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内容、自己动手操作、分析讨论、提交综合性实验报告,最后由指导教师进行讲评。结果通过对急性酒精中毒的实验设计和实施,使学生初步掌握了实验原理、方法、步骤等相关理论知识。结论开放性实验教学对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意识等方面,具有理论教学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低碳时代对相关学科实验教学改革的新要求,结合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在实现生物化学实验绿色化的过程中,应强化学生生物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意识,实现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绿色化、实验方案设计绿色化、实验环节绿色化及生物化学实验考核评价绿色化。  相似文献   

17.
毒隐翅虫研究进展:2.毒素及其在医学上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对毒隐翅虫毒素的分析、合成、生化特性,在虫体内的出处,毒理学与病理学,药理学,在癌及细胞生物学上的意义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环境问题日渐严重,为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化学"势在必行。高中化学实验中对环境的保护以及绿色化处理,正是基于这种理念下提出的。高中化学实验绿色化实施的策略包括:减少试剂用量,改进药品组成;教师精密设计,促使试剂"重复使用";化学试剂的生活化;寻找可替代低污染化学试剂;实验装置的微型化改进;实验后废弃药品及实验废物处理。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开设的实践技能课程《食品安全性毒理学检测》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理念,对现有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综合设计性试验为切入点,设置-系列实验体系,考核方法调整为重点考核实践技能等一系列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的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是用紫露草微核技术检测新药藻酸双酯钠(PSS)的遗传毒理学效应。实验结果表明,PSS没有遗传毒性,却有保护染色体免受损伤的作用。其表现是使汞离子所产生的微核率明显下降。因而为扩大PSS的临床应用范围和使用安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