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分别在60%和95%乙醇体系中合成了配合物LnA3·nH20(Ln=Eu^3 ,n=1;Ln=Yb^2 ,n=0;HA=对甲氧基苯甲酰苯甲酰甲烷)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差热-热重分析讨论了配合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氯化稀土丙烯胺配合物(LnCl3·3PA),剖析了LnCl3·3PA和聚(苯乙烯-丙烯酰胺)负勒氯化稀土配合物(SAA·LnCl3)的红外光谱和电子能谱。结果表明,含酰胺基团的配体均通过与羰基氧与稀土离子配位。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通式为 LnA_3·A′(Ln=Sm,Eu,Gd,Ho,Er,Yb;A=对甲氧基苯甲酰-苯甲酰甲烷,A′=安替吡啉)及 LaA_3 A′·H_2 O 的三元配合物.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测定,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及热谱的摄取.  相似文献   

4.
通过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羟基吡唑缩苯甲酰腙(H2PBB)和过渡金属乙酸盐反应,制备了组成为M(PBB)2·nH2O(M=Mn,Cu时n=0;M=Fe,Co,Ni,Zn时n=1)的6个过渡金属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IR,UV,TG-DTA,NMR等手段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PMBP-苯甲酰腙过渡金属配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脂质过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一种新的含甲硝唑药效团的双功能配体: 2-[3-(2-甲基-5-硝基咪唑基)丙酰胺基]-3-巯基丙酸(MN-cys-OS),并与[ 99mTcN] 2 int中间体反应,制备得到一种 99mTcN核标记的混配配合物: 99mTcN(PNP5)(MN-cys-OS),其标记率大于95%.研究表明 99mTcN(PNP5)(MN-cys-OS)为电中性、脂溶性配合物(P=3.17±0.06),具有较好的体外稳定性.正常昆明小鼠体内生物分布研究结果显示该配合物具有很快的肝、血清除性能,进一步的荷MA891肿瘤小鼠研究显示其具有一定的乏氧选择性,但肿瘤摄取较低.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二氯二(对溴苯胺)合锌(Ⅱ)配合物ZnCl2(p BrC6H4NH2)2,并测定了该配合物分子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 c,晶胞参数:a=3.1802(6)nm,b=0.46893(9)nm,c=1.1803(2)nm,β=110.83(3)°,V=1.6451(6)nm3,Z=4,Dc=1.939g·cm-3.对于1348(I≥2σ(I))个可观察点,最终偏差因子R=0.0565,wR=0.1538.两个对溴苯胺的2个胺基N原子和2个Cl-与Zn(Ⅱ)离子配位,形成畸变四面体Cl2N2Zn配位构型.  相似文献   

7.
利用季胺基团具有高水溶性的特点,合成了一种水溶性良好且带有长烷烃链的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通过在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cyclen)的骨架碳原子上引入季胺基团,并分别对4个仲氨基进行亲电取代,得到具有季胺基侧链的多齿配体;在不影响对钆(Ⅲ)离子的络合能力的同时,提高了配合物的弛豫率,并赋予其良好的水溶性。长烷烃链和季胺基团的同时引入为该类配合物的进一步功能化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不同摩尔比的苯基苯甲酰甲基亚砜高氯酸铕、铥异核配合物,对配合物进行了组成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组成为Eu1-xTmx(ClO4)3L5·2H2O(x=0.000~0.200,L=C6H5SOCH2COC6H5).通过IR光谱的测定以及摩尔电导推测了配位情况,荧光光谱实验表明:微量铥的掺入即对铕的发光产生猝灭作用.  相似文献   

9.
β-二胺基锂与无水YbCl3在四氢呋喃(THF)中按摩尔比为1:1反应,可以高产率生成(β-二亚胺基)Yb-Li双核金属配合物LYbCl(μ-Cl)2Li(THF)2[L为{(C6H3-2,6-(CH3)2)NC(CH3)}2CH](1).配合物(1)经过元素分析、ED-TA络合滴定、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表征,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a=3.3179(3)nm,b=1.39234(9)nm,c=2071 9(2) nm,V=7.750(1)nm3,Z=8,Dc=1.449mg/m3,R=0.045 8,wR=0.0806.配合物(1)具有双金属结构,β-二亚胺基镱部分通过2个氯桥与Li 相连,Li 再与2个THF分子配位.Yb原子与β-二亚胺基上的2个N原子,3个Cl原子和1个THF上的O原子配位,形成一个八配位的扭曲的八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10.
合成苯甲酰丙酮缩水杨酰腙配体,以及其镍配合物[Ni(C17H14N2O3)(C3N2H4)]和铜配合物[Cu(C17H14N2O3)(H2O)].X射线衍射仪研究表明,镍配合物属单斜晶系,a=1.719 7(7)nm,b=1.614 7(4)nm,c=1.503 9(4)nm,β=115.830(11)°,空间群是p21/c,Z=8;而铜配合物属正交晶系,a=6.564 nm,b=10.158nm,c=24.031 nm,空间群属p212121,Z=4.最后,用荧光分析和热分析对两种配合物的性质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1.
稀土与2,4-D及邻菲罗啉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洪  陈超球  梁利芳 《广西科学》2001,8(2):105-107
合成钕、钆、镝、镥等稀土 (RE)· 2 ,4-二氯苯氧乙酸 (HDCP)·邻菲罗啉 (Phen)三元配合物。用化学分析法研究配合物的组成及其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能和摩尔电导等物理性质。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 -差热分析等方法研究新合成三元配合物的结构及性质。确定了配合物中 RE3+ 与 DCP- 、 Phen之间的成键特性。配合物通式为 RE (DCP) 3· Phen (RE=Nd,Gd,Dy,L u;DCP=C8H5 O3Cl2 Phen=1,10 -邻菲罗啉 ) ,配合物中 RE3+为 8配位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苯乙烯甲基桥连环戊二烯基钕配合物,分析结果表明溶剂THF参加了配位。配合物具有化学式C_(p_3)~*Nd·nTHF(C_p~*=苯乙烯甲基桥连环戊二烯;THF=四氢喃;n=0,1,2,3)和C_p~*NdCl_2·nTHF(n=0,1)。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3:2型固体配合物[Ln(NO_3)_3]_3(DB30C10)_2·nH_2O(Ln=La、Ce、Nd、Eu时,n=6;Ln=Sm时,n=5:Ln=Cd时,n=4)。研究了冠醚及其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其热稳定性,讨论了配体、硝酸盐及配合物的荧光性能。乙腈中的电导测定结果表明配合物均为非电解质。  相似文献   

14.
在非水溶剂中合成了氯化稀土甘氨酸配合物Ln(Gly)_3Cl_3·3H_2O和氯化稀土与甘氨酸及邻菲罗啉多元配合物LuGly(phen)_2Cl_3·H_2O(Ln=Pr,Nd)。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芳酰腙、咪唑和铜(路再生)的三元配合物[CuL(Himdz)](H2L=2-羟基萘甲醛苯甲酰腙,Himdz=咪唑),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确定了配合物结构.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表明,中心金属通过酰腙配体的酚基氧原子、亚胺基氮原子、去质子酰胺氧原子以及咪唑的氮原子形成平面四方形的N2O2配位环境.在晶胞中,配合物通过N-H…N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6.
用流变相反应法合成了水杨酸锰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TG确定该配合物的组成为Mn(HSal)2·2.5H2O(HSal=o-OHC6H4COO);XRD确定该配合物为单斜晶系,晶胞参数为a=1.8935(4)nm,b=6.1790(2)nm,c=17.3256(1)nm,β=114.93°,V=1.8382(3)nm3,Z=6,Dcalc=1.775kg/dm3,Dexp=1.769kg/dm3;IR研究表明配合物中羧酸根与Mn2+是以双齿螯合方式配位.样品的热分解实验表明该配合物的热分解机理为Mn(HSal)2·2.5H2O90~160℃Mn(HSal)2180~270℃MnSal+H2Sal;MnSal290~335℃MnO+有机化合物.+2.5H2O;Mn(HSal)2  相似文献   

17.
在水-乙醇混合体系中,以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C10H10N2O4)、1,10-菲啉(C12H8N2,简称phen)与N d(NO3)3.4H2O反应,首次培养出黄色单晶[N d(C10H9N2O4)(C10H8N2O4)(H2O)3]2.phen.4H2O.该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1.390 1(2)nm,b=1.407 3(2)nm,c=1.764 5(3)nm,α=74.298(2),°β=68.911(2),°γ=71.703(2),°V=3.009 1(8)nm3,Z=2,μ=1.800 mm-1,Dc=1.690 g/cm3,F(100)=1 544,R=0.028 4,wR=0.063 0,GOF=1.010.所测单晶的每个配合物分子中含有两个N d(Ⅲ)的9配位结构单元,每个N d(Ⅲ)分别与两个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和三个水分子配位;每个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中的羧基氧、酰胺基中的羰基氧和C=N中的氮与N d3 配位,形成两个共边的稳定五元环,另三个配位原子则分别来自三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该结构单元呈扭曲的单帽四方反棱柱,而在每两个N d的九配位单元周围还有一个游离的1,10-菲啉分子和四个水分子.整个配合物通过氢键连结成一个三维网状超分子化合物.IR及热分析佐证了配合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18.
用过氧化物法合成了[Co(bamp)(cmen)Cl]ZnCl4(bamp=2,6-二胺基甲基吡啶;cmen=1,2-二胺基丙烷)]中的两个经式异构体,解析了其中一个异构体阳离子的晶体结构为m1.晶体学参数单斜晶系,空间群C2/c,a=2.0120(6)nm,b=0.9408(3)nm,c=2.0521(6)nm,β=92.045(6)°,V=3.8822(19)nm3,Dc=1.786g/cm3,Z=8,F000=2104,μ(MoKα)=27.83cm-1,R=0.0426,RW=0.1038.配合物离子中Co3+为六配位.晶胞中含4个配合物离子,对映体的比例为11.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一种新的希夫碱配合物 [MnL(Ac) (H2 O) ]Ac·H2 O(L表示糠醛缩邻苯二胺 )。通过元素分析、IR、UV和摩尔电导分析等手段 ,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并用非等温热重法研究了锰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推断出第一步和第三步热分解动力学方程分别为 :dα dt=A·e-E RT·3 2 (1-α) 4 3[1 (1-α) 1 3- 1]- 1 ;dα dt=A·e-E RT·(1-α) 2 。  相似文献   

20.
稀土甘氨酸硝酸盐固体配合物热分解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稀土硝酸盐与甘氨酸生成的配合物 RE(NO_3)_3·(Gly)_4Ln=La.Ce.Pr.Nd.Sm.Eu.Gd.Tb;Gly=Gly(cine)进行了 TG—DTG.DSC 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比较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利用 Kissinger 公式计算了配合物的表现分解活化能;从 DSC 分析得到了配合物的相变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