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合成并表征了五种不同比例异核高氯酸(铽和铥)与苯基苯甲酰甲基亚砜(L=C6H5COCH2SOC6H5)的固态配合物.经元素分析及差热-热重分析表明,组成为(TbxTmy)(ClO4)3*L5*2H2O(x∶y=0.995∶0.005,0.990∶0.010,0.950∶0.050,0.900∶0.100, 0.800∶0.200).红外光谱表明,配合物通过一个羰基氧和一个亚砜基氧与稀土离子配位.在丙酮溶液中测定的摩尔电导率表明,三个ClO-4,其中两个在内界,一个在外界.当铥掺入铽的配合物后,可有效提高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当x∶y=0.995∶0.005时敏化强度最大,可使荧光强度增加至121%.  相似文献   

2.
分别以丁二酸(L1)、2-甲基丁二酸(L2)、2-亚甲基丁二酸(L3)、2-巯基丁二酸(L4)、2-溴基丁二酸(L5)、2-羟基丁二酸(L6)为第一配体,2,2'-联吡啶(bipy)为第二配体,合成了6种稀土铕的三元配合物,通过差热分析及稀土络合滴定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Eu2(L)3bipy.2H2O(L=丁二酸及其衍生物).通过红外光谱、荧光光谱表征了配合物的性质.对6种配合物进行荧光光谱研究,结果表明:配体取代基的变化对配合物荧光激发峰和发射峰的位置变化影响很小,但对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有较大影响,其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大小为:-SH>-Br>-H>-OH>-CH3>-CH2.  相似文献   

3.
苯甲酸4,4'联吡啶铕镧配合物的合成及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以苯甲酸和4,4'-联吡啶为配体,铕和镧为中心离子的超分子配合物.在波长为288 nm紫外光激发下,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苯甲酸铕(EuL3,L=C6H5COO-)具有较强的荧光,用4,4'-联吡啶连结铕配合物和镧配合物(LaL3),形成超分子配合物(EuLaL6L',L'=4,4'-联吡啶)后,其荧光强度可数倍增加.  相似文献   

4.
以3-噻吩乙酸为第一配体合成钐、铕的二元配合物,以3-噻吩乙酸为第一配体,phen为第二配体合成钐、铕的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EDTA滴定分析确定其通式为REY32H2O、REY3phen(RE=Eu,Sm;Th=3-噻吩乙酸根,phen=邻菲啰啉)后,测定4种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及TG-DTG曲线。结果表明,由于第二配体的加入,对稀土离子的发光起到了敏化作用,增强了稀土离子的发光强度,并且三元配合物热稳定性比二元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5.
在无水乙醇溶液中合成了铕、铽 -水杨酸 ( HSal) -邻菲罗啉 ( Phen)混合稀土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 ,摩尔电导等实验 ,确定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 RE( Phen) 2 ( Sal) 2 Cl· H2 O( RE=Eu3 ,Tb3 ) .在 351 nm紫外光激发下 ,研究了稀土配合物的荧光 ,结果表明铕和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荧光发射强度有较大的变化 ,铕对铽具有很强的猝灭作用 ,铽对铕具有很强的敏化作用 .实验证明该混合配合物可以发出强度很高的红色荧光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在水溶液体系中铕、铽与吲哚— 3—丙酸 (IP)形成固态二元配合物及铕、铽与IP、邻菲啉(phen)形成固态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热重—差热分析 ,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及成键特征。二元配合物组成为Ln(IP) 3 ·2H2 O ,三元配合物组成为Ln(IP) 3 ·phen ,其中Ln =Eu、Tb。在发光性能方面 ,三元配合物较二元配合物好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4种新型2-羟基-6-甲基尼古丁酸(HA)二元稀土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法、元素分析法确定其组成为LnA3.3H2O(Ln=La、Eu、Gd、Tb),配体的羧基与稀土离子以螯合双齿配位.重点研究了铕和铽的配合物的荧光性能:EuA3.3H2O的电偶极跃迁与磁偶极跃迁强度比值η(5D0→7F2/5D0→7F1)为5.9,TbA3.3H2O的η(5D4→7F5/5D4→7F6)为1.9;2-羟基-6-甲基尼古丁酸对铕离子和铽离子有较强的An-tenna效应;EuA3.3H2O和TbA3.3H2O的荧光寿命分别为0.84和0.58 ms;2种配合物均具有比较优异的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8.
羧酸铕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致发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Eu( )与β-苯甲酰丙酸,β-苯甲酰丙烯酸,邻苯甲酰苯甲酸的固态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稀土络合物滴定、核磁共振氢谱和热谱分析确定其组成为:OOCHCHCOO)3.H2O、EuCEu(C6H5CH2CH2COO)3.H2O、CEu(C6H5O(CC6H5C6H4COO)3·H2O.红外光谱表明,配体通过羧基氧与铕离子配位,羧基以双齿配位.配合物的荧光光谱表明,邻苯甲酰苯甲酸铕的荧光发射强度在三个系列中最强,并从配体结构出发,探讨了该荧光强弱顺序的成因,合理的解释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铕(钆、钇)-均苯三甲酸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均苯三甲酸(H3BTC)为配体,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稀土掺杂的均苯三甲酸铕系列发光配合物Eu1-xLnxBTC·0.5H2O(Ln=Gd,Y;x=0,0.1,0.3,0.5,0.7,0.9),通过元素分析及化学滴定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用红外光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配合物的激发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Gd3 ,Y3 对发光的Eu3 均有荧光增敏作用,且Y3 的作用强于Gd3 .当n(Ln3 ):n(Eu3 )=7:3时,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最强,在593nm处Eu0.3Gd0.7BTC·0.5H2O和Eu0.3Y0. 7BTC·0.5H2O的荧光强度分别为纯铕配合物的1.62和1.96倍.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一个新颖的苯并咪唑类席夫碱配体L(L=2-{[2-(1H-Benzoimidazol-2-yl)-ethylimino]-methyl}-4-bromopjenol),并利用配体L与Co Cl2·6H2O在甲醇溶液中常温扩散反应得到了配合物1([Co(L)2]·CH4O),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配合物1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a=9.793(3),b=16.136(4),c=20.679(5),β=90°,V=3267.7(15)3,C34H34Br2Co N6O4,Mr=809.42,Z=4,Dc=1.645 Mg/m3,F(000)=1636,R=0.0334,wR=0.0701,5778个可观测衍射点。配合物1中钴原子处于由两个配体的四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的畸变八面体配位环境中,该配合物被分子间氢键弱作用连接成三维网络结构。同时还研究了配合物1的红外光谱与紫外光谱。  相似文献   

11.
CaAl_2_O4:Eu~(3+)的制备、结构及光致发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自蔓延燃烧合成技术成功制备了纯净的单相CaAl_2O_4:Eu~(3+)红色荧光体,并采用XRD分析及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晶胞属立方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0.870 0 nm,b=0.810 2 nm,c=1.522 2 nm,β=90.148 5°,Z=12.激发光谱在260~290 nm处带状强激发峰为O~(2-)→Eu~(3+)的电荷迁移带(CTB)跃迁吸收,322,365,387和397 nm处的激发峰分别来自~7F_0→~5H_3,~7F_0→~5L_8,~7F_0→~5G_2,~7F_0→~5L_6的跃迁吸收.发射光谱在579,589,617,655和701 nm处的发射峰分别归属于Eu~(3+)的~5D_0→~7F_J(J=0,1,2,3,4)跃迁发射.SEM显示样品表面光滑、结晶好.  相似文献   

12.
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微环境对Eu~(3+)络合物发光的影响,测定了NCS~-对Eu(TTA)_3和Eu(DB)_3的荧光猝灭。实验表明,Eu~(3+)的~5D_0能级弛豫速率K_0随NCS~-的引入而增大,NCS~-离子导致的微环境变化,影响了Eu~(3+)的Laporte选择规则,改变了Eu~(3+)与配位体间相互作用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以水杨酸(Hsal)和邻菲啰啉(phen)为协同配体,铕钇离子为中心体,合成不同Eu/Y摩尔比的系列三元双核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和红外光谱确定配合物的组成.研究配合物的发光性能以及Eu/Y摩尔比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EuxY1-x(sal)3(phen)(x=0.1~1.0).在Eu/Y摩尔比为0.6:0.4时,配合物Eu0.6Y0.4(sal)3(phen)的发光强度最强.在该系列配合物中,不仅配体可以将吸收的能量传递给发光的铕离子,使其发光,而且不发光的钇配合物也可将其吸收的能量通过分子内能量传递给铕离子,增强铕的发光强度.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a3B2O6:Eu3+红色荧光粉,并对其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样品的激发光谱由位于220~350 nm的带状谱和350~500 nm的一系列窄带组成,这些窄带是由Eu3+的f-f跃迁引起的,光谱峰值分别为280,396和469 nm.它可以被近紫外光辐射二极管管芯产生的350~410 nm辐射有效激发.用396 nm激发得到样品的发射光谱,峰值位于578,590,610,618和650 nm,分别由Eu3+离子的5D4→7FJ(J=0,1,2,3)跃迁引起的.研究了Eu3+离子浓度和电荷补偿剂对发射光谱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Eu3+浓度增加,发光强度逐渐增强,未发现浓度猝灭现象.掺入Li+,Na+,K+3种离子作为电荷补偿剂,均提高了样品的发光强度,其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I(Li+)I(Na+)I(K+),说明Li+是最佳的电荷补偿剂.  相似文献   

15.
月沉淀法制备了Eu3+掺杂的Y2O2S磷光材料,测量并研究了掺杂不同物质的量的Eu3+离子的Y2O2S磷光材料的发射谱和激发谱.发射光谱对应了Eu3+离子5DJ(J=0,1,2,3)-7FJ(J=0,1,2,3,4)的特征发射,激发光谱主峰对应260,345,468,540 nm等,余辉时间(到人眼的最小亮度分辨率0.32 mcd/m2)可达1 h以上.  相似文献   

16.
采用凝胶-燃烧法在活性炭弱还原气氛下成功合成了新型橙红色发光材料Sr_2MgSi_3O_9:Eu~(3+).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对合成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此发光材料与Sr_2MgSi_2O_7具有相似的晶体结构,同属四方晶系.样品的一次颗粒近似球形,粒径在100 nm左右.样品Sr_2MgSi_3O_9:Eu~(3+)的激发光谱在220~300 nm内出现一宽带吸收,归属于Eu~(3+)-O~(2-)之间的电荷迁移带,300 nm以后出现的锐线峰为Eu~(3+)的f→f跃迁吸收峰,其最强锐线峰位于400 nm,对应于Eu~(3+)的基态到~5L_6激发态跃迁吸收,因而,可以被InGaN管芯产生的紫外辐射有效激发.发射光谱由2个强发射峰组成,位于592 nm和618 nm处,分别属于典型的Eu~(3+)的~5D_0→~7F_1和~5D_0→~7F_2跃迁.此外,研究还发现共掺杂适量Ti使得发光颜色由橙红色向红色转变,发光强度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7.
铕(Ⅲ)三元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致发光性能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用氯化铕与水杨酸(HSal)、邻菲罗啉(Phen)在乙醇溶液中反应,合成了稀土配合物[Eu(Phen)(Sal)3],研究了该配合物的IR、UV、TGA、元素分析及光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中的配体吸收激发光的能量后,能有效地传递给中心Eu3+,发出强的Eu3+的特征荧光.  相似文献   

18.
为了考察三脚架配体及其稀土配合物的配住形式和性质,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其荧光性质、生物活性提供依据,以氨三乙酸为母体合成了N,N,N-三(2-甲基苯并咪唑)胺及其稀土配合物(La^3+,Sm^3+,Y^3+,Tb^3+,Ce^3+,Eu^3+).通过红外、核磁共振、差热-热重、紫外及荧光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配体及其配合物的结构关系和荧光性质.研究表明。谊类配体是较好的主体分子。能够与稀土离子发生配位,形成配合物,配合物内界的NO3^-以双齿形式与中心离子配位;配合物热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质,特别是Tb^3+配合物是高效的稀土有机发光配合物,可用于荧光材料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TeO2-BaO-Eu2O3玻璃中Eu离子掺杂浓度对其发光性质的影响.分别用TU-1901 UV-VIS紫外可见光谱仪和F-2500荧光光谱仪测量样品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与激发光谱.结果表明:所有的样品在330 nm左右有一个很强的吸收带;Eu-O电荷迁移带的强度与Eu离子掺杂浓度密切相关;相对于基质吸收,Eu离子的本征吸收强度随掺杂离子浓度的提高而增强;在394 nm光的激发下,Eu离子发光主要位于594 nm和615nm左右,相对于5D0→7F1,5D0→7F2跃迁发射受Eu离子掺杂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Eu~(3+)掺杂Y_3Al_5O_(12)的红色荧光粉,以不同的温度煅烧发现,在700℃煅烧的样品为非晶,已开始出现荧光性能,到1000℃时出现Y_3Al_5O_(12)纯相,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样品的结晶度变好,晶粒长大,荧光强度增强,但温度达到1300℃时,样品的荧光强度稍有下降.对1000℃煅烧所得的样品进行低温二次煅烧处理表明,处理后的样品的物相和形貌无明显变化,但晶粒排列更有序,Eu~(3+)更均匀的置换Y~(3+)格点位置,同时也减少了表面缺陷,使荧光性能有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