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以顺丁烯二酸和异辛醇为原料,用DMAP/DCC催化合成顺丁烯二酸二异辛酯的实验中,考察了对甲苯磺酸、浓硫酸和N,N-二环己基碳酰亚胺(DCC)、4-二甲氨基吡啶(DMAP)等几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DCC/DMAP的催化活性高,是一种比较好的酯化反应催化剂.同时考察了反应时间、醇酸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对合成顺丁烯二酸二异辛酯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4h,异辛醇与顺丁烯二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mol/mol),反应温度为20℃时,顺丁烯二酸二异辛酯的收率可达到91.3%.  相似文献   

2.
坡缕石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柠檬酸三辛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回流蒸发吸附法制备了酸化坡缕石负载的对甲苯磺酸催化剂,以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进行了表征.通过一系列单因素实验探讨了载体的酸化浓度,对甲苯磺酸在坡缕石上的负载量,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柠檬酸三正辛酯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柠檬酸和正辛醇为原料,在150℃,酸醇摩尔比为1∶5,催化剂用量为0.8 g,反应1.5 h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6.7%.催化剂性能较好,便于从反应体系中分离.  相似文献   

3.
以草酸和苯甲醇为原料,采用三种不同的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硫酸氢钾、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三种不同的带水剂甲苯、苯、环己烷,合成了草酸二苄酯.并通过熔点、红外图谱,质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反应物的配比、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带水剂的种类和用量对产物收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n(草酸)∶n(苯甲醇)=1∶2.2(摩尔比) 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用量为草酸质量的0.5%(0.13 g) 苯为带水剂,用量40 mL,反应时间40 min 反应产率高达96.2%.  相似文献   

4.
以碳酸钾作为催化剂,异辛醇与碳酸甲辛酯催化酯交换-吸附法合成碳酸二异辛酯。考察了醇酯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适宜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5 %,醇酯比为4:1,温度控制在160~170 ℃条件下反应时间为2 h,产品碳酸二异辛酯产率为47.2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质量纯度99.1 %。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时,催化活性没有明显的降低。  相似文献   

5.
1,2,3,5-四对甲苯磺酸肌醇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以对甲苯磺酰氯和肌醇为原料,合成了1,2,3,5-四对甲苯磺酸肌醇酯,讨论了多重因素对酯化反应收率的影响,并对其结构进行了确定.结果表明,获得1,2,3,5-四对甲苯磺酸肌醇酯的最佳的反应条件为:以10 ml吡啶为溶剂兼催化剂,对甲苯磺酰氯与肌醇的摩尔比为0.021 0∶0.005,反应时间为4 h,反应温度为0~10℃,收率可达49.7%.  相似文献   

6.
将介孔材料SBA-15与磷钨酸溶液在80℃水浴条件下蒸发浓缩制备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HPW-SBA-15作为合成癸二酸二辛酯的催化剂,并分析其酸催化性能及磷钨酸的负载量、温度、反应时间、酸醇比等因素对合成癸二酸二辛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催化合成癸二酸二辛酯时,最佳反应条件为:磷钨酸负载量为50%,反应时间为2.5h,n(癸二酸)∶n(异辛醇)=1∶3.此时,酯化率最高为95.47%.  相似文献   

7.
 乙烯裂解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结焦,在裂解原料中添加抑制剂是抑制结焦的一种重要方法,磷酸二异辛酯的吗啉盐是一种新型的结焦抑制剂。本实验以磷酸和异辛醇为原料,分别以活性氧化铝、活性硫酸钠、钨磷酸为催化剂,合成磷酸二异辛酯。通过改变催化剂的种类,选择催化性能良好的杂多酸钨磷酸为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条件对目标产物收率有很大影响,钨磷酸含量为5%,催化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2.0%,异辛醇与磷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反应时间为4h时,磷酸二异辛酯收率最高,达72.8%。IR谱图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为目标产物磷酸二异辛酯。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导了以固体超强酸TiO2/SO2-4代替浓硫酸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OP).同时,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因素如:催化剂的制备、用量及原料配比、反应时间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钨硅酸催化合成癸二酸二异辛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钨硅酸代替硫酸催化合成癸二酸二异辛酯.考察了反应时间、醇酸比、带水剂用量等对合成的影响,得到合成癸二酸二异辛酯的较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10.
二乙二醇二间甲基苯甲酸酯增塑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间甲基苯甲酸和二甘醇为原料,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合成了二乙二醇二间甲基苯甲酸酯.考查了催化剂及其用量、反应温度、原料配比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经过试验确定适宜工艺条件:甲苯为带水剂,催化剂用量为总反应物的0.5%,醇酸摩尔比为1.0:2.2,回流反应时间4 h,反应回流温度210℃,转化率达93.7%.产品结构分别用IR、NMR进行表征,并对其作为PVC增塑剂的增塑性能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用体内小鼠子宫增重法检测环境雌激素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BB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雌激素活性.结果表明,BBP和DBP都具有较强的雌激素效应,且BBP的雌激素效应大于DBP.  相似文献   

12.
以月桂醇和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在低温条件下合成了邻苯二甲酸单月桂醇酯,再用氢氧化钠中和得其钠盐.用红外光谱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产物的结构.研究了原料配比、酯化温度、酯化时间和催化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对酯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酯化条件为:醇酐摩尔比1∶2,酯化温度80~85℃,酯化时间5小时.  相似文献   

13.
处理邻苯二甲酸酯类废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降解邻苯二甲酸酯类环境激素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生物法、化学法、微波法以及组合法降解邻苯二甲酸酯的效果;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治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环境行为,分析技术,以及不同环境样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邻苯二甲酸根桥联铜多聚配合物{[Cu(phth)(phen)(H_2O)」·H_2O}(Phth表示邻苯二甲酸根二阶阴离子;phen表示1,10-邻菲咯啉)进行了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研究,探讨了配位中心铜(Ⅱ)离子的成键状况。结果表明,铜与配位原子N、O形成一个畸变的四方锥结构。  相似文献   

16.
17.
研究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BBP)对雄性生殖内分泌系统的损害作用及其机制.将不同剂量的BBP(0、0.45、0.9、1.8 mL/kg),每日对Wistar雄性大鼠连续灌胃,染毒30 d、60 d,测定大鼠血清中FSH、LH、T和睾丸匀浆中T的水平及睾丸标志酶ACP、γ-GT的活性.随着BBP染毒剂量的增加及时间的延长血清中及睾丸匀浆中T的水平显著下降(P<0.01),血清中LH、FSH呈上升趋势(P<0.05),睾丸中ACP水平先升后降,γ-GT的活性则明显下降(P<0.01).BBP对雄性失鼠有明显的生殖毒性,影响其血清及睾丸性激素水平和酶活性,这可能与BBP对支持细胞和生精上皮的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废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的各种处理方法.研究了环境中的自然降解、吸附法、生物降解、光化学氧化和光催化氧化等处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光催化氧化技术作为一种绿色环保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对鱼类黏液细胞的影响,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吐温80组及0.125,0.5,2,8mg/L的DEP组,对鲤鱼染毒20d,采用阿利新蓝和过碘酸雪夫氏(AB-PAS)染色方法,分析DEP对鲤鱼鳃及消化道黏液细胞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鳃及消化道各部位黏液细胞密度与吐温80组相比无明显性变化.0.125mg/L组鳃丝、口腔上皮及0.125,0.5mg/L组前肠、中肠、后肠黏液细胞密度与吐温80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0.5,2,8mg/L组鳃丝、口腔上皮及2,8mg/L组前、中、后肠黏液细胞密度与吐温80组相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DEP对Ⅰ,Ⅱ,Ⅲ,Ⅳ型黏液细胞密度的影响因DEP质量浓度不同、鳃丝及消化道部位不同而异.鳃丝、口腔上皮、前肠、后肠黏液细胞密度的降低主要是由于Ⅱ,Ⅳ型黏液细胞密度的降低所致,中肠黏液细胞密度的降低主要是由于Ⅲ,Ⅳ型黏液细胞密度的降低所致.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铝酸酯偶联剂对PV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与钛酸酯偶联剂相比 ,铝酸酯可使CaCO3 的填充量提高10 % ,而材料的拉伸强度基本保持不变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