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通过受试对象与不同水平篮球队比赛,研究在不同水平篮球比赛中运动员血清β-EP水平和相关技术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的β-EP水平随着比赛队伍水平的不同而不同,与水平越高的篮球运动队比赛,β-EP的赛前和赛后值均显著升高.β-EP水平的提高导致了运动员产生怯场心理,从而更进一步影响了运动技能的发挥和临场比赛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郑淦标 《科技信息》2012,(4):295-296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对篮球运动员的临场心理状态进行了研究。根据运动员临场比赛心理变化的特点找出对策;加强赛前心理训练、做好赛前战术心理准备等为比赛的获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论运动员赛前的心理准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竞赛成绩的优劣,不仅取决于临场技战术的发挥水平,而且取决于赛前心理准备的程度,本文分析了影响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的内容及方法,为教练赛前对运动员的心理指导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竞技武术套路指定动作现状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研究了竞技武术套路比赛中运动员指定动作的完成情况,结合问卷调查运动员的临场心理因素等,揭示出竞技武术套路比赛中指定动作发挥水平的高低是高水平运动员竞争的要点,运动员临场主观心理因素是完成指定动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体操运动员赛前心理特征与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竞技体操比赛的特点是运动员运动水平差距日益缩小,运动员所承受的心理压力非常大,其赛前心理因素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赛前训练效果和比赛水平的正常发挥,赛前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已成为现代体操训练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旨在通过研究我国不同神经类型优秀体操运动员赛前心理特征,找出他们之间的共同心理特征和差异,以便教练员能更好地根据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特征,科学地进行赛前心理训练和调控.  相似文献   

6.
赛前篮球运动员的竞技状态的调控已经引起广大篮球体育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如何科学的调控篮球运动员的赛前的竞技状态对发挥运动员竞技水平、提高运动成绩有重大意义。科学的调控篮球运动员的赛前竞技状态能使运动员更好的适应和投入比赛,发挥最佳的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7.
曹海涛 《科技信息》2007,(6):203-204
笔者对30名体操二级运动员进行了在通级赛前心理准备的问卷调查,发现运动竞赛成绩的优劣不仅取决于临场技术的水平发挥,而且取决于赛前心理压力及不良心态的因素,提出了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的针对性训练内容及方法。为教练员及运动员在心理准备方面提供指导与帮助。  相似文献   

8.
在激烈的排球比赛中,除了双方的技、战术水平对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外,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能否合理地进行调整,对场上运动员技、战术的发挥和比赛的成败同样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着重对排球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表现及其对比赛的影响和赛前心理训练的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杨莎 《科技信息》2011,(21):I0408-I0408
本文针对赛前影响运动员比赛水平发挥的主要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及调整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朱泓宇  张洪建 《科技信息》2014,(13):158+175
如今大学生篮球比赛进行得越来越激烈,要想赢得一场篮球比赛的胜利不仅需要很好的技术、战术水平的发挥,球员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很重要的。而大学生篮球运动员有很多都存在着比赛经验少的特点,特别是一些大型的篮球比赛,所以在赛前,这些大学生运动员难免会显得紧张,从而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发挥,针对运动员赛前紧张的这种状况,调查分析出引起运动员紧张的因素,得出调节运动员赛前紧张情绪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中国国家女子手球队近年来参加的国际大赛赛前心理准备和临场指挥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法、案例分析法以及经验总结等方法概括并提炼了手球大赛赛前准备和临场指挥的内容体系和要求.主要结论如下:1)手球竞赛要求教练员与运动员在赛前进行高质量的心理准备,赛前心理准备包括心理状态调节、团队凝聚力建设、个性化心理准备、竞赛对手分析与应对、对比赛状况的预案等五个方面的内容;2)教练员的临场指挥是一个立体的系统,内容包括:临场指挥的策略与艺术、比赛进程预判与节奏控制、比赛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等.  相似文献   

12.
对篮球运动员临场意识的特点进行分析,根据特点运用多项训练手段对运动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来提高篮球运动员的临场意识,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战术水平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罗卫君 《科技信息》2010,(30):303-304
我国竞技体育舞蹈运动员在国内比赛常能表现出极高的竞技水平,而在国际赛场上却有时未能发挥最佳水平。本文运用运动心理学和运动训练学相关知识,采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体育舞蹈运动实际情况,分析我国体育舞蹈运动员赛前的心理,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方法,使运动员在赛前达到最佳竞技状态,从而得出结论:适宜兴奋心理状态有利于运动员充分发挥潜能达到甚至超出预期的成绩;而过度紧张心里、盲目自信心理、消极比赛心理会影响比赛水平的发挥;运动心理的训练是从平衡态→非平衡态→新的平衡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篮球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与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赛前心理训练是篮球运动员必备的专业素质之一,它的作用在于挖掘心理潜力、发挥心理优势,使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和心理水平在比赛中达到最佳竞技状态,只有这样,运动员才能临阵不慌,在激烈的角逐中获得主动.  相似文献   

15.
采用美国心理学家斯皮尔伯格(Spiellberg·C·D)教授编制的《状态──特质焦虑调查表》对高等院校的体操运动员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高校体操运动员的赛前焦虑明显地升高;女性体操运动员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均明显地高于男性;赛前焦虑受到不同对手实力的影响.比赛的成败对赛后焦虑起着强烈的制约作用;无比赛经验的运动员赛前较赛中焦虑水平低,其赛前焦虑高于有比赛经验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的紧张情绪,即良性或劣性的赛前紧张情绪。如何通过运动员平时的训练、生活、比赛过程中的自我意识的培养和自我调节心理系统的形成,来克服或消除赛前的劣性紧张心理,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良性的紧张,发挥最佳成绩。  相似文献   

17.
李旭武  孙艳玲 《科技信息》2011,(33):303-303,314
本文通过对高水平运动员和业余水平运动员在赛前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对比,找出业余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弱向所在,针对业余运动员的特点,并且同时借鉴高水平运动员的心理优势,提出相关调整方法,从而有利于完善提升业余运动员赛前心理的稳定性、适应性的特点,使得运动员得以在不同的激烈紧张的比赛场面中发挥出正常甚至于超常的水平,获取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高校业余短跑运动员赛前准备活动的观察和赛后调查访问分析,论述了赛前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和赛前准备活动过程中应用科学系统。赛前准备活动应包括心理准备活动和生理准备活动,两种准备活动都不可缺,安排是否合理,乃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否发挥出正常水平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广州体育学院短跑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对比研究,以期证明心理训练在比赛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有目的地进行心理训练有助于使运动员形成最佳的赛前心理状态,从而更有效地发挥短跑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20.
王明霞 《科技资讯》2008,(34):203-203
所谓赛前焦虑就是指优秀运动员在赛前和赛中所出现的心理紧张和焦虑,这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技能水平发挥,因此,稳定运动员的心理情绪是现代竞技运动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针对运动员在赛前和赛中所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简单的阐述,并进行相应的对策研究,为在以后训练中和比赛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