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文以软件无线电中数字调制算法为理论依据,分析提取了用于自动识别的基于参数统计的特征参数,提出利用调制信号幅度方差与均值的比值及频率方差与均值的比值实现调制方式识别。在高斯白噪声信道条件下,建立的模型可以很好的实现多种数字调制信号的自动识别,而且在较低信噪比情况下达到很高的识别效率。  相似文献   

2.
基于信号谱熵的模糊Hamming网络缺陷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缝钢管损伤监测和诊断的关键在于缺陷信号特征的提取和识别,作者研究了无缝钢管内伤、外伤及孔洞等缺陷信号的频域特征,提取信号二维谱熵指标作为特征指标,运用改进的模糊Hamming神经网络识别方法,对无缝钢管的缺陷进行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识别精度,实例中识别准确率达100%,由于该识别方法不需要示教学习过程,因此能够应用于实时在线缺陷识别。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将瞬时信息的零均值归一化绝对值方差循环化的方法,用以识别数字调制信号.该方法无需设置判决门限,也无需进行参数训练,且可以识别大于四阶的数字调制类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一定信噪比下对MASK、MPSK和MQAM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4.
近几十年来,语音识别系统已由实验室环境走向真实的世界中。在不同的环境噪声下,识别性能却仍不尽人意,尤其是在低信噪比的环境中。为解决在低信噪比情况下的低识别率的问题,以声学参数MFCC(Mel-frequency cepstrum coefficient)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阈值的倒谱均值方差归一化算法,该算法能进一步减小训练环境和测试环境的不匹配程度,从而提升了语音识别系统对环境噪声的鲁棒性。首先,对输入的语音提取MFCC声学参数,然后对提取的声学参数作均值方差归一化处理,最后采用统计阈值的方法抑制归一化后存在变异的特征。该算法能增加带噪语音特征和纯净语音特征的相似性;与MFCC为基线的系统相比,在低信噪比情况下,该算法的错误率最高下降约40%,同时该方法也优于其他的鲁棒性特征倒谱均值减和倒谱均值归一。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杂性测度的干扰样式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分析接收信号的分形维数和LZ复杂度.通过使用一定数量样本,获得每种干扰样式分形维数和Lz复杂度分布的均值中心和方差.然后采用指数距离计算待识别样本与每种干扰的均值中心和方差的距离,按最小距离原则来对干扰样式进行识别.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及结论.  相似文献   

6.
为了直接从结构响应提取损伤敏感参数,对激励未知情况下的结构损伤模式进行识别,提出了基于小波包分解-局部均值分解方法(wavelet packet decomposition-local mean decomposition,WPD-LMD)和排列熵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结构振动响应进行小波包分解,将振动信号分解为一系列窄带信号,然后对窄带信号进行局部均值分解,能有效提取低能量分量.通过计算损伤前后分量信号的排列熵,对结构损伤进行了检测,最后通过计算测试数据和样本数据之间的相对排列熵,对损伤模式进行了识别.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地对结构损伤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7.
考虑到完全由离散统计特征构成的特征空间难以准确地描述人体运动的连续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和几何特征相结合的智能下肢假肢运动意图识别改进方法.该方法立足于特征空间的改进,将均值、方差、最大值和最小值等统计特征和由函数型数据分析方法拟合提取的几何特征进行融合,选择均值、方差、最值斜率作为一组特征基构成混合特征空间.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混合特征进行运动意图识别,降低了特征空间的维数,整体上识别精确度有所提高,为智能假肢控制赢得更多的调节时间,协助单侧下肢截肢者及时、准确执行某种单一类型的动作及进行不同类型运动的转换.  相似文献   

8.
混合调制信号调制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基于决策理论算法的混合调制信号特征参数提取与自动识别技术,提出适合混合调制信号调制识别的树型分类器及相应识别步骤。在外调制、内调制识别时首次分别采用副载波信号个数构成的特征矢量、均值归一化包络方差、副载波信号瞬时幅度分布区域统计值等算法,抑制噪声干扰,提高特征参数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为6 dB情况下,调制识别率接近90%,和现有混合调制识别方法相比取得较好的识别效果,在混合信号调制识别管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设置在不同地形的监测设备所采集的地空通信信号研究发现,其音频信号可作为识别地空通信干扰信号的研究对象,但音频信号特征通常是基于短时间域上的,无法直接应用在识别过程中。故提出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构建地空通信干扰音频信号的特征集合,并将通过遍历选择参数的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器用于地空通信干扰音频信号识别。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很好地表现出音频信号的统计特性,快速、高效地识别出不同的地空通信干扰信号。  相似文献   

10.
针对胶合板损伤声发射(AE)信号的非平稳性和损伤类别特征相互重叠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和奇异值分解(SVD)相结合的信号特征提取与识别方法.首先对AE信号进行EMD分解,运用互相关系数和方差贡献率筛选出包含主要信息的本征模态函数(IMF)分量;其次对各IMF分量构建的初始特征矩阵进行SVD分解,将得到的奇异值作为表征各损伤信号的特征向量;最后建立Mahalanobis距离判别函数对各损伤信号进行识别分类.五层胶合板损伤的实测数据表明,该方法能够方便地提取出AE信号特征并对其损伤类型进行有效的识别.  相似文献   

11.
摘要: 采用X射线断层扫描(CT)技术分析了相同集料级配条件下,不同水泥和乳化沥青结合料用量混凝土的1~10层位空隙数量、空隙尺寸和空隙率等指标的变化规律,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其相关机理.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复合沥青混凝土试件两端的空隙数量较多、尺寸大且空隙率较大,而中间部分则相反;复合沥青混凝土内部最大空隙率为10.1%;掺加水泥或采用适当添加量的乳化沥青,有利于降低混凝土的空隙率,当乳化沥青和水泥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0%和3.0%时,混凝土的空隙率最小,仅为3.9%,且其空隙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12.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ree void damage variety models, this note presents (i) a method that regards the void content as a damage variation of the grain and (ii) a geometric model for micro-unit of void damage. Equations of the void damage variety containing void content are analyzed. This work is focused on the measurement of internal damage level and the damage variety estimation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life predication in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Nowadays, the critical service life of the solid grain/polymers is usually presumed a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evel. The strength or strain reduction of 20% or the stabilizer consumption of 50%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a critical storage life of the solid grain/polymers, and the service life is predicted by the extrapolation method on Anhenius formula. The applications, however, show that the above method is unreliable and has significant errors. With the aid of the discontiguous automatic measuring device of real time volume deformation and void content, the master curve of void damage variety, the storage service life and the surplus life of a solid rocket grain are obtained. Since the critical storage life has been measured,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service life prediction has been greatly increased. It is a novel ideal and a break-through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3.
弹性固体材料中的空穴萌生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描述弹性固体材料中空穴萌生与增长的非线性数学模型,获得了空穴萌生明控制参数临界值的精确计算公式和空穴半径的精确表达式.在大变形几何分析中采用了对数应变度量,并且应用了Hooke弹性固体材料的本构关系.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当材料不可压时空穴萌生的临界载荷将略低于neo-Hooke不可压超弹性材料的相应计算结果,并且在空穴萌生后空穴半径将迅速增大,这与细观损伤力学和超弹性材料的空穴分叉理论的结论相一致;空穴萌生时环向应力将成为无限大;如果材料是弹塑性(韧性)材料,则会得空穴附近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导致材料的局部损伤和破坏.  相似文献   

14.
基于细观损伤理论的刚塑性有限元方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有限元软件一般将变形体当作致密体进行分析,很少考虑金属空穴损伤对成形极限的影响.基于Gurson-Tvergaard空穴型材料塑性势方程,利用正交法则在刚塑性材料的Levy-Mises流动规则中引入了空穴损伤对应力-应变率场的影响,给出了空穴增长率计算方法,推证了含空穴材料的刚塑性变分原理与含有空穴体积分数的有限元列式,考虑了空穴体积扩张对成形过程的影响.为研究体积成形时材料损伤、裂纹起裂及扩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高地温是我国深部地下工程开发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之一,高地温喷射混凝土的损伤问题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喷射混凝土试件单轴压缩、巴西劈裂、超声波测试以及CT扫描试验,采用波速定义相对损伤量,采用抗压强度、拉压比、孔隙比作为喷射混凝土损伤的宏细观表征参数,分析不同围岩温度条件下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拉压比、孔隙比、相对损伤量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喷射混凝土的拉压强度均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弱化,抗压强度对温度的变化更加敏感;波速与温度呈现线性负相关,而相对损伤变量与温度呈现非线性正相关;温度升高导致喷射混凝土内部孔隙分布密集化,空隙之间贯通,形成初始缺陷,引发温度损伤加剧。相关研究成果可望为我国高地温环境下隧洞安全施工与运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精冲断裂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从材料细观损伤角度对精冲原理进行了研究.开发了基于空穴材料的刚塑性有限元分析系统,该系统可以估算精冲材料的损伤状态,判断材料失效并模拟裂纹的扩展与汇合状况.利用该系统模拟了精冲过程中塑性变形与韧性断裂现象,预测工件断面光亮带高度,研究凸凹模间隙与剪切面质量关系,并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凸凹模间隙与工件剩余厚度之比是影响断面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一种延性材料的统计损伤演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微孔洞成核,成长过程的合理简化,建立了微孔洞演化的控制方程,得到了延性材料微孔洞数密度及损伤演伤方程的解析式。据此讨论了孔洞成核和成长对损伤演化的作用,为连续损伤理论的唯象描述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分析。提出了统计损伤与连续损伤理论相结合的损伤演化模型的锥形。  相似文献   

18.
初始损伤对钢的延性起裂韧性影响的细观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力学参数测量和微观观察研究了初始损伤对钢的延性起裂韧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钢组织在预加载荷中产生的微孔洞初始损伤量的增加,其延性起裂韧性降低.并进一步对初始损伤孔洞在后续加载中的演化行为的细观有限元力学进行模拟计算及微孔洞初始损伤对钢的延性起裂韧性影响的机理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初始大尺寸孔洞长大速度比较快,且在这些孔洞之间存在变形局部化,容易诱发二次小孔洞的形核和长大,从而使一次初始大孔洞连接,使材料延性起裂,因而大尺寸初始损伤孔洞主导了材料的延性起裂.随初始损伤量的增加,大尺寸孔洞的数量和尺寸增加,使孔洞聚合(延性起裂)时的应变降低,这也就是随着预载荷比P0/Pgy的增加,材料的延性起裂韧性Pi/Pgy降低的细观力学原因.  相似文献   

19.
齿形零件精冲成形三维有限元模拟与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DEFORM-3D建立了三维精冲有限元模型,采用更新拉格朗日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和基于应变梯度、表面曲率的网格自适应技术,对齿轮精冲的局部剧烈塑性变形进行了模拟.通过DEFORM用户子程序实现了Schiffmann损伤功密度的半耦合计算,分析了成形过程中静水应力、等效应力、等效应变和损伤的分布以及发展趋势,并预测了不同工艺参数下的精冲力和齿轮不同部位塌角高度、光亮带高度.利用模拟得出的最佳工艺参数获得了合格的齿形零件.  相似文献   

20.
医院门诊大厅建筑面积大、服务功能多,导致多向行人冲突频繁发生,影响行人服务感受,在大厅的空间规划、设计及管理时应充分考虑行人的多向冲突特性.实地调研发现,医院门诊大厅行人聚集区域的共同避让行为主要受行人通视、两共同避让行人间步行方向夹角及二者间距影响.基于社会力模型原理,结合共同避让行为影响因素,引入共同避让时行人间吸引力,建立门诊大厅多向行人共同避让行为仿真模型.以某中医院门诊大厅为例,通过共同避让行为特征和行人流参数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真实性,据此研究不同门诊大厅空间布局对行人走行质量的影响,得到现状服务人流量及门诊大厅面积下,门诊大厅行人聚集区域长宽比以1∶0.1 ~1∶0.6为宜的结论.该模型可对医院门诊大厅等行人多向冲突频繁空间进行定量分析,为该类空间规划、设计及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及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