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备了负载型NiO/六铝酸盐负载型催化剂,系统地研究了载体中Ni离子的含量对晶体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载体中Ni离子的存在能够增加催化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高温焙烧硝酸盐分解法 ,以 Ni为活性组分制备磁铅石型六铝酸盐复合氧化物Ca Ni Al11O19-δ催化剂 ,并用 XRD,XPS,TPR和 TGA等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考察 .结果表明 ,六铝酸盐 Ca Ni Al11O19-δ对二氧化碳重整甲烷制合成气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在 780℃连续反应 1 8h,CH4 和 CO2 转化率分别保持在 93.4%和 91 .2 %以上 ,催化剂积炭量仅为 1 .61 8% ,没有发现高温烧结和因少量积炭而失活现象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负载型NiO/六铝酸盐负载型催化剂,系统地研究了载体中Ni离子的含量对晶体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载体中Ni离子的存在能够增加催化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镧镁六铝酸盐热旱率较低、抗烧结性能较好,热循环寿命比8YSZ的热循环寿命长得多,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热障涂层新材料。本文制备了热循环失效后的镧镁六铝酸盐热障涂层截面,并分析了涂层失效机理,有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镧镁六铝酸盐涂层的热循环寿命。  相似文献   

5.
介质阻挡-催化降解甲苯中催化剂的表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作为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方式,对在低温等离子环境中反应了一段时间后的4种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通过与反应前的表征结果对比,可以看到,催化剂在低温等离子体环境中反应,表面的铝酸盐分解成为金属氧化物;反应后催化剂表面的颗粒变小,分散度提高;有一定的有机物被吸附或沉积在催化剂表面上;Mn氧化物催化剂在发泡镍载体上分散良好,比表面积最大,在电场中Mn的铝酸盐基本完全分解为氧化物,因此催化反应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6.
甲烷催化燃烧的目的是通过催化作用降低其起燃温度(T_(10))和完全转化温度(T_(90)),加深其氧化程度,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简述了甲烷催化燃烧反应的机理,从种类、制备方法以及催化性能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甲烷催化燃烧催化剂的最新进展。贵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优越,但高成本以及热稳定性差等因素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非贵金属催化剂尤其是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例如钙钛矿型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和六铝酸盐系列催化剂等)拥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因其成本低,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提高非贵金属催化剂的低温催化活性和高温热稳定性是今后甲烷催化燃烧催化剂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赵亮亮 《科技资讯》2008,(36):14-15
由于传统的火焰燃烧法,可使空气中的氮转达化为NOx,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催化燃烧法被认为是控制和消除NOx,CO和未完全燃烧烃类化合物的有效方法。而取代型六铝酸盐被认为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一类催化剂,本文对广泛的几种甲烷燃烧催化材料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科技导报(北京)》2007,25(11):77-77
5月16日中国科学院网站报道,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涛研究小组通过将活性组分铱引入到具有高热稳定性的六铝酸盐骨架中,同时满足了对催化剂的低温启动活性和高温热稳定性的要求,对于解决目前N2O单组元推进剂所面临的问题是一个有意义的尝试,同时对于环保领域NOx脱除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用程序升温还原 ( TPR)、程序升温脱附 ( TPD)、X射线粉末衍射 ( XRD)及透射电子显微镜 ( TEM)等法对分步浸渍法制备的一系列 Mo-Ni/ γ-Al2 O3甲烷化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浸渍液的 p H值、焙烧温度及还原温度对催化剂的表面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先浸 Mo时 ,调 ( NH4 ) 6Mo7O2 4 溶液的 p H=3、浸 Mo后 50 0℃焙烧的催化剂易于还原 ,而且能抑制后浸 Ni时 ,难还原铝酸盐的形成 ;浸 Ni时 ,调 Ni( NO3) 2 溶液的 p H=8,浸后 4 30℃焙烧的催化剂易于还原 ;浸 Mo后 ,650℃焙烧易形成难还原的 Al2 ( Mo O4 ) 3,浸 Ni后 530℃焙烧的催化剂易形成难还原的 Ni Al2 O4 与类 Ni Al2 O4 铝酸盐 .催化剂于 50 0℃还原时 ,还原态的 Ni最多 ,4 50℃还原时有利于 Mo-Ni合金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六种氯球担载的树状高分子Co配合物,通过红外、ICP表征了其结构,在1标准大气压、110℃和无溶剂的条件下,以这六种配合物作为分子氧氧化异丙苯的催化剂,研究了其催化性能,均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在每种催化剂作用下,反应都以2 苯基 2 丙醇(PP)和异丙苯过氧化氢(CHP)为主要产物.  相似文献   

11.
以低聚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作为模板剂,在中性条件下合成出结构有序的介孔硅铝酸盐材料MCM-41.考察了硅酸盐与铝酸盐不同比例对产物结构与表-面性质的影响.XRD结果表明:随着硅酸盐与铝酸盐比例(摩尔比)的增加,介孔材料孔道有序性增加;当硅酸盐与铝酸盐摩尔比大于1:1时可以得到高度有序的MCM.41材料,其中当nSi:nAl=9.5:1时,产物的有序性最高;硅酸盐与铝酸盐的比例对晶胞参数α0有一定影响,α0值在4.70~5.15nm之间.氮气吸附实验表明:随着硅酸盐与铝酸盐的比例增加,产物的BET表面积、孔体积随之增加,硅酸盐与铝酸盐的比例对最可几孔径没有显著影响,对孔壁厚度略有影响,两者分别在2.0nm左右和2.66~3.30nm之间时的SEM结果表明:样品是由不规则的颗粒组成,粒径大约在0.5μm,硅酸盐与铝酸盐的比例对样品的粒径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氯铝酸盐离子液体催化苯与丙烯的烷基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盐酸三乙胺季铵盐和AlCl3形成的氯铝酸盐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实验考察了离子液体中AlCl3物质的量分数、催化剂用量、苯烯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苯与丙烯烷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离子液体中AlCl3物质的量分数、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苯烯物质的量比,降低反应温度均有利于丙烯转化率和异丙苯选择性的提高。在优化条件下,即离子液体中AlCl3物质的量分数为66.7%、催化剂用量为苯的质量的10%、苯烯物质的量比为10、反应温度为40℃及常压反应条件下, 10min时丙烯转化率和异丙苯选择性均可达到97.6%。离子液体催化剂重复使用8次后仍能基本保持新催化剂的性能,但如何增加循环使用的次数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六种氯球担载的树状高分子Co配合物,通过红外、ICP表征了其结构.在1标准大气压、110℃和无溶剂的条件下.以这六种配合物作为分子氧氧化异丙苯的催化剂.研究了其催化性能.均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在每种催化剂作用下,反应都以2-苯基-2-丙醇(PP)和异丙苯过氧化氢(CHP)为主要产物.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萘系、氨基磺酸盐系和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与硫铝酸盐水泥的相容性问题。利用缓凝剂有效控制了硫铝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利用浆体稳定剂成功解决了水泥净浆的板结、泌水问题;从浆体流变学角度研究了外加剂-硫铝酸盐水泥浆体体系稳定性。实验证明:3种外加剂与硫铝酸盐水泥都具备了良好的相容性,据此提出了解决外加剂与硫铝酸盐水泥相容性问题的一些方法,为硫铝酸盐水泥的应用提供一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己二酸和甲醇为原料,六水合三氯化铝为催化剂合成己二酸二甲酯,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摩尔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六水合三氯化铝为催化剂催化酯化的最佳条件:己二酸的物质的量为0.05mol,醇酸摩尔比为8∶1,催化剂用量为1.0s,反应时间为2.5小时,反应温度为100℃.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六方沸石分子筛催化剂对异丁烷与丁烯烷基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并与CeY催化剂进行了对比,进行了催化剂的物性测定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对异丁烷与丁烯烷基化反应具有较好的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7.
以溴化亚铜/2,2 ′-联吡啶配合物为催化剂,以乙腈为溶剂,研究了六氟丙烯的齐聚反应.产物结构通过核磁共振氟谱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齐聚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室温下,该催化剂能高效、高选择性地催化六氟丙烯进行二聚反应,生成了反式结构的六氟丙烯二聚体.与已有的催化剂相比,溴化亚铜/2,2′-联吡啶配合物为催化剂不仅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及对环境友好的优点,而且还能使反应在室温下进行,有利于节能、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8.
杂多酸(HPAs)是一类用途广泛的多功能材料,在酯化反应中具有优异的催化剂性能。由于HPAs良好的溶解性,作为均相催化剂使用时,不易与产物分离、难以回收和重复利用。利用六元瓜环(Q[6])与 Keggin型杂多酸的自组装作用,制备了系列难溶性Q[6]-HPAs催化剂。该类催化剂具有性质稳定、比表面积大、回收率高,可循环利用等特点,在乙酸乙酯(EA)合成中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循环利用率,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用分水器分水与苯或甲苯恒沸脱水相结合的方法,以浓盐酸或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系统地研究了乙酰丙酮与芳香胺单Schiff碱的合成;制备出六个相应的Schiff碱,产率高达60%~87%.  相似文献   

20.
以异戊醇和冰乙酸为原料,采用六水合三氯化铝作催化剂合成醋酸异戊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三氯化铝作为催化剂的最佳反应条件n冰乙酸∶n异戊醇=1∶0.7(摩尔比),六水合三氯化铝用量为0.6 g,反应时间为3.0 h,转化率(以0.2 mol冰乙酸计)达9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